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66|回复: 0

顾子明: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失业潮,我们怎么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2 00: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上午,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阿尔法狗的横空出世,引爆了全球科技界和棋坛,中国围棋第一人柯洁甚至慨叹说:“人类太多余了。”
  这事儿的起因呢,是19日凌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的论文中,谷歌下属公司Deepmind报告了AlphaGo Zero程序。从完全空白起步,不需要任何人类的棋谱经验,经过自我对弈训练,3天,它就无师自通,就把完爆了人类棋手的AlphaGo,以100:0的成绩完爆了。

  相比于过去人工智能的模仿,新的人工智能从零开始,仅仅通过算法,用了三天,就超越了人类三千年以来在围棋上的研究,这也意味着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驶入另一个快速车道。

  因为过去的人工智能,无论计算能力再强,也不过是对人类思维和经验进行模仿,并不会产生智能。而真正的智能一定是从零假设、零数据开始掌握客观规律,并不断的自我学习的一种模式。因此,随着AlphaGo Zero的研发,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与AlphaGo Zero的横空出世同时,最新一期《纽约客》杂志封面漫画出炉,漫画上预言人类未来终有一天会向机器人行乞!
  封面背后,《纽约客》用大量的篇幅探讨了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各种可能,比如人类岗位被大规模的自动化取代。

  当然,漫画中人类乞讨的场景,也许我们这代人有生之年也许看不到了,不过,李开复说的令一个场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却很有可能出现:

  人工智能时代,90%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这是一个很“血腥”的场面。

  就像工业革命时代,机器和产业工人大规模的取代了手工业者,导致大规模的失业一样,随着人工智能的到来,机械也将大规模的取代流水线上的工人。

  甚至这几年很多智库都判断,在未来15~20年,人工智能将导致30%发达国家以上的人口失业。

  伴随着每一次的工业/产业革命,虽然生产力的提升对国家是利好,但是造成的大规模失业也让政府踟躇再三。

  譬如当年闭关锁国的大清朝,即使国门被轰开之后,也依然拒绝接受工业化,哪怕是如张之洞这样的名臣,也拒绝使用蒸汽机来进行漕运,原因就是担心几十万的漕运工人失业而引发民变。

  但是,这个风潮的到来,是世界大气候造成的,并不以人的主观意识所转移,美国的特朗普上台后,再怎么试图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也是枉然。因此这些制造业岗位不仅不会再回到美国,在人工智能的带动下,很多重复性的低端岗位也将慢慢消失。

  譬如说,司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崛起的一个群体,而这几年百度正在全力拼自动驾驶,相信若干年后,数千万的司机将会失业,未来百度自动驾驶的汽车,将直接把乘客送到莆田医院里.......(手动滑稽)

  所以在这种产业革命的大趋势之下,对我们来说,特朗普这个保守的总统当得越久越好,这样才能为我国的产业升级转型争取宝贵的时间。

  这是因为支持特朗普上台的“锈带”产业工人们,在制造业升级的大潮中,就像张之洞身边那几十万的漕运工人拖住大清改革的后退一样,如今也会牢牢的拖住美国改革的后腿。

  而想要摆脱这种掣肘,政事堂认为应该进行彻底的教育体制。

  这是为啥呢?

  政事堂先介绍一下美国工作流失的大背景。

  美国的工作岗位流失,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一方面,苏联解体,美国的资本家打赢了意识形态战争的同时,也失去了敌人,因此就没有必要再在福利上迁就工人阶级,这导致美国开始向全球转移产能;另一方面,中国80年代恢复高考,并以科教兴国为纲所培育的高素质劳动力,也迅速以极低的价格涌入了全球的劳动力市场。

  因此,美国的资本家们利用产能转移和全球廉价的劳动力迅速致富,其结果,一方面财富的增长和基尼系数的提升,导致消费大规模升级,刺激了美国以服务业为主第三产业;另一方面,随着资本家财富的累积,大量的资本投入到金融和科研上面,并引爆了互联网革命,诞生了大量的金融和高科技等高收入的岗位。

  但是呢,美国自二战以来,为工业化培训的庞大产业工人,从教育上并不具备从事金融和高科技工作的能力,而他们“媳妇在家&三个孩子一条狗”的高消费,也决定了他们不会接受服务业的低工资。(譬如《生活大爆炸》里面的Penny作为服务员根本攒不住钱)

  所以,奥巴马和希拉里的民主党,更愿意吸引生活需求低的拉美裔和非裔,来填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毕竟资本家和高收入群体的增长,会极大的刺激服务行业的规模扩张。

  而特朗普的共和党依靠着“铁锈区”庞大的产业工人,虽然赢得了去年的美国大选,却难以真正提升工人们的收入。

  这是因为美国的教育体制问题,两党的高层为了保持对底层的优势,都不愿意对底层提供优质的大规模教育,这也引发了人才结构的失衡,大量的产业工人面临降薪和失业危险的同时,美国本土的管理和研发等高收入岗位反而缺人。这就是美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而有趣的是,这些因教育不足而空缺的岗位,没有给美国人,却往往都被印度人占领了。

  这原因也很简单,印度由于种姓的问题,在教育方面两极分化严重,大量的高种姓享受到了一流的教育,因此语言无障碍的印度人,能够迅速胜任在美国的高端工作,以至于美国的500强企业中,大量的高管位置也被印度人占据。

  而美国产业工人不愿意从事的呼叫中心等大量的低端工作,正好由印度本土的中低端种姓来承接,因为这个并不需要有多高文化。

  不过相对于中国,虽然印度在IT软件外包上有优势,但是在技术,互联网应用和发展上,却与中国差距很大,譬如印度版的支付宝,就是被马云控股并进行技术输出。

  而近年来,随着中国创新的飞速发展,我们在移动互联网上对美国开始了弯道超车,这里面除了前文介绍的,我国的金融市场没有被银行资本控制之外。参见:大陆首富马云和香港首富李嘉诚,终于联手搞事情了!

  而更重要的是多年前打下的坚实教育基础。

  90年代主管科教的副总理,在大力推动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同时,电脑也进入我国学校和教学环节;而99年开始,在总理的力推之下,中国高校开启了大规模的扩招,使得近年来每年有800万规模的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应届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

  而且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从学前班一直到大学接近二十年的教育,而凭借中国义务教育阶段魔鬼般的数学课程,使得中国的中学生数学能够吊打同等年龄的英美国家的非名校学生。

  以互联网为例,即使中国的大学生沉迷在“王者农药”里面,毕业后也能对代码迅速上手。

  而美国呢,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基础其对于普通民众的基础数学教育,并不足以为他们的职业跨越做准备。从低端岗位到高端岗位所需要的基础,可不是临时去上一个大学就能够解决的。

  就像这些年全球纵横的俄罗斯黑客一样,很多都是当年苏联为了对抗美国,从小开始就在基础教育方面,通过魔鬼训练出来的种子。(只是他们长大之后,苏联已经没了)

  而美国呢,即使国内缺乏高等教育从业者,也不愿意对内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自二战以来半个多世纪,全球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这十余位总统却没有一个愿意在教育的问题上进行改革。甚至直到现在,希拉里和特朗普两个人还在通俄的问题上反复撕逼。

  而与美国相反,把这些年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之路连起来看,从第一代领导集体搞的全国扫盲与九年制义务教育,到第二代领导集体搞的恢复高考与科教兴国,再到第三代领导集体搞的推动信息产业与大学扩招,直至新一代的党中央,更将创新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

  可以说,相比于美国的内部撕逼与故步自封,我国历代领导集体在科教兴国方面都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

  对此,引用人民日报今天发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当世界上一些国家在搞“拳击赛”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却在不同阶段用不同方法,一棒接一棒地跑历史的“接力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密,也是中国成功的秘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17:23 , Processed in 0.10940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