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894|回复: 2

天下纵横谈:光伏争端牵动中美欧三角,日本走近债务危机陷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6 22: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次中国国家总理访问欧洲,所选择的两个国家一个是中立国家瑞士,另外一个则是欧元区以及欧盟的核心大国、同时也是贸易大国、出口大国的德国。评论员认为,这种访问日程的安排,其实也显示出中国在为未来可能的中欧战略关系受损的最坏情形做准备。】

  1、针对中俄的反测试所取得的成果,美国坐不住了

  ●美英高官访问巴以促和谈

  本报综合消息:美国国务卿克里与英国外交大臣黑格当地时间23日分别访问巴以地区,与双方领导人举行会谈,以促进巴以和谈重启,改善地区局势。23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再次抵达巴以地区,就推动中东和平进程进行斡旋。这是克里自今年2月以来第四次对巴以地区的访问。当天,克里分别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总统佩雷斯和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举行会谈。克里表示,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尽快促使巴以和谈重启。“我们希望,通过系统、谨慎、耐心的工作,能够寻找到(推动和平进程的)道路,这条道路不但令人信服,而且会尽其所能地实现和平。”

  另据报道,当天到访的英国外交大臣黑格也表示,希望中东和平进程能够向前推进。他在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会谈时表示,巴以问题是英国和国际社会优先考虑的问题,英国支持所有为重启中东和谈作出的努力。他说,“我们呼吁所有党派共同推动和平进程,让勇敢果断的领导层成功达成和平,避免破坏(和平)的措施出现。”

  【天下纵横谈】:在上期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曾经谈到,“在中俄给出了第一轮测试参数之后,以色列会认真严肃地加以评估的。其评估的结果是什么,重点就要看以色列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伊朗问题上,还是放在巴以问题上,比如继续推动犹太人定居点建设等,若是后者,那么就说明了中俄反测试的成功。”

  随后,以色列立即再次将已经搁置的约旦河西岸定居点问题,再度挑了起来,从而确确实实证明了中俄战略反测试的成功。“当然,中俄反测试的效果,能够延续多长时间,目前下结论依然是为时过早,因为美国还是有后手进一步威逼利诱以色列的。”

  以上两条最新消息表明,美国人对中俄反测试的效果感受是非常深刻的,也是非常着急的。因此,美国国务卿克里与英国外交大臣黑格,就先后拍马赶到了以色列,对“中东和平进程进行斡旋”,在巴以问题似乎要再次激化的档口,美国国务卿匆匆前去灭火,其实背后还是那份试图将以色列拉回伊朗战争战略轨道的不可磨灭的欲望。评论员认为,美国这次如果真的有心彻底解决了中拖了半个多世纪的中东和平进程,那只能证明一点,美国对以色列替自己打伊朗战争的程度,是何等的迫切。

  正是对美国这份以意图的警惕,我们看到了这次在巴以问题上,所出现的少有国际奇观,在美英着急推动巴以问题的同时,作为中东问题四方的另外两个重要方——法国与德国为代表的欧盟,以及俄罗斯都一声不吭!

  评论员认为,这一声不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对俄罗斯而言,这一声不吭意味着俄罗斯还是3个月之前的态度,那就是巴以问题国际调停的时机“正在消失”;而以法德为主的欧盟,则更大程度地是在观望之中,如果中俄的战略协作,就能打消掉美国的中东黑天鹅计划的话,那么欧盟自然会选择不表态,从而得以在中美之间,保持一份战略腾挪空间。而这一点,在最近中欧光伏产业问题上,则更为明显地体现了出来。

  下面再看两条消息……

  2、欧盟在光伏问题上的犹豫,暴露出了欧元区的另外一种战略选择

  ●李克强坚决反对欧盟对华光伏双反调查

  据中新社5月24日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4日上午在瑞士苏黎世表示,中国坚决反对欧盟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和无线通信设备的双反调查。李克强在瑞士经济金融界人士午餐会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对欧盟发起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和无线通信设备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高度重视。这两类产品和设备案对中国相关产业、企业和就业将造成损害,同时也会损害欧洲用户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损人不利己,更会造成贸易保护主义有市场,我们表示坚决反对。希望欧盟妥善处理光伏和无线通信设备两案,维护中欧经贸大局,维护贸易自由化的大局。

  ●中欧将就光伏和通信设备贸易摩擦进行磋商

  据新华社5月26日报道:中国与欧盟有关方面将在布鲁塞尔就贸易摩擦相关问题进行磋商。据了解,当地时间5月27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钟山在布鲁塞尔与欧盟贸易总司司长德马尔蒂共同主持召开中欧贸易投资政策对话会,并与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事务的委员德古赫特就中欧光伏产品和无线通信设备贸易摩擦问题进行磋商。目前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近期欧盟方面开展了一系列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救济调查,涉及光伏、无线通信设备等多个领域。

  【天下纵横谈】:在往期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曾经多次谈到,“与美国直接对中国的新能源产品实施制裁措施不同,欧元区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比美国更为理智,这种理智的态度对推动中欧双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而新能源产业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它是一个战略性的产业,其一旦大规模地形成了能源替代,将直接对美国建立在石化霸权基础上的美元霸权,构成致命的威胁。正是如此,评论员认为,中欧光伏产业能否避免贸易战,将是一个影响当前国际政治与经济尤其是金融力量组合与分野的一个大事件,它将是欧元区是选择与美合流还是与中国走向更大合作的一个关键参照变量!”

  现在到了测试这个关键变量的时刻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有德国与瑞典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或多或少地表态反对征收惩罚性关税之外,其他国家的表态都还不明确,因此投票的结果依然十分难以预测。由于当前的欧盟实体经济处于几乎停滞的时期,其光伏产业希望能够尽量拉长本国产业链的心态十分明显。因此,从单纯的产业角度而言,欧盟通过双反最终通过是存在着可能的。

  但是,正如评论员以往所谈到的那样,欧盟重要国家尤其是法国与德国,应该充分理解这一贸易争端对中欧双方战略关系的损害的,因此双方有可能达成妥协。当然,如果在这种充分理解其含义的情形下,依然通过双反的话,那么,中欧战略协作受损与美欧金融货币政策战略性合流,就是下一个顺理成章的方向了。中国方面理所当然要防止这一最坏的局面出现,不过,如果欧元区执意如此选择,而对中欧关系的大局不以为意的话,那么中国方面也需要做好各种防范。

  当然,从产业角度而言,中国最重要的应对在于拉动中国光伏产业的内需,这种拉动不仅仅只是大干快上,而是要进一步以推动光伏产业核心链条的研发与进步,从而使得中国的光伏产业进一步拜托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而从战略应对角度而言,中国则需要从欧盟内部不同国家身上下功夫。下面再看一条消息……

  3、访欧首选瑞士与德国,显示出中国的另外一种准备

  ●我国与瑞士达成自贸协定

  据新华社5月24日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4日在伯尔尼与瑞士联邦主席毛雷尔举行会谈,双方签署了结束中瑞自贸协定谈判的谅解备忘录,这标志着双方自2010年启动的自贸区谈判基本尘埃落定,离协定签署和批准实施仅一步之遥。双方还宣布建立金融对话机制。

  李克强说,三年前我访问瑞士期间,中瑞宣布启动自贸谈判。经过双方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达成了一个高水平、高质量、互惠互利的协定。这是中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的第一个自贸协定,对拓展和深化中瑞乃至中欧经贸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李克强抵达柏林

  据新华社5月25日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25号下午乘专机抵达柏林泰格尔军用机场,开始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李克强在机场发表书面讲话说,德国是我就任中国国务院总理后访问的第一个欧盟国家,这表明中国新一届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中德、中欧关系。

  【天下纵横谈】:这次中国国家总理访问欧洲,所选择的两个国家一个是中立国家瑞士,另外一个则是欧元区以及欧盟的核心大国、同时也是贸易大国、出口大国的德国。评论员认为,这种访问日程的安排,其实也显示出中国在为未来可能的中欧战略关系受损的最坏情形做准备。

  很长时间以来,中欧之间在很多战略问题上,虽然有共识但是却止步不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欧盟内部的不同声音太多。比如对华军售问题,法国与德国早就认为应该取消制裁,但是其他一些根本没有什么军事技术可卖的欧盟国家,却极力反对对华军售解禁。那些与中国贸易关系较弱的国家,或出于其他方面的要价,或出于对美国的友好,往往在欧盟对华关系上使绊子,甚至唱反调。

  现在看来,这种政治不统一的局面,已经成为中欧关系发展的一大障碍,这次对华光伏产品双反调查,就是一个特别的例子,因为那些有可能投赞成票的国家,并非德国这样的光伏产业发达的国家,反而有可能是那些没有什么光伏产业的国家。

  评论员认为,既然把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来打交道,存在着诸多干扰因素的话,中国今后就不妨分而治之,对欧盟内部不同国家不同对待,重视双边而忽略多边。在双边关系中,德国与中国是有着最大的经济、贸易、金融共同利益的,因为中国与德国同样是出口大国,贸易盈余大国,中国与德国在货币政策上也基本遵循紧缩而非宽松的道路,同样面临着美国日本等国货币宽松政策的干扰。

  而选择瑞士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则更有这方面的考虑。中国与瑞士扩大贸易与经济往来,一方面可以以瑞士为中转站进入欧盟,另外一方面则最大限度避免欧盟内部某些国家的政治干扰,当然,中瑞自贸协议还带有示范区的意义,这个示范区一旦做好了,中国与其他欧盟国家的双边贸易协定安排,未尝不可以获得更大的突破,这将有利于避开一些欧盟政治陷阱。

  下面再看两条消息……   

  4、日本将自己捆绑上美国金融战车,可能走上一条不归路

  ●日本国债收益率飙升导致股市大跌

  据路透社5月23日报道:5月23日,日经指数暴跌7.32%,上午,该指数还有近2%的涨幅。同一天,日本国债收益率也异常飙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摸高至1%,成为去年4月以来最高点。23日上午,大量抛盘的涌出,国债收益率迅速攀升,让整个市场措手不及。“债市先跌,引发股票市场下跌的情绪。”有参与投资日本市场的人士认为。

  根据日本央行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日本国债外国的持有者仍以本土投资机构为主,海外投资者持有的日本国债总额尽管连续增长,但总比例仅8.7%。在这种情况下,抛售国债,降低自己持有资产的价值,对于本土机构来说,似乎没有谁会愿意选择这样自杀式的行为。然而,根据日本证券业协会公布的国债投资者交易数据,本土大型银行的投资方向却已经发生改变。今年4月,大型银行净卖出以长期与中期为主的国债约2.7万亿日元,而3月则是净买入7800亿日元。触发投资方向的改变正是日本央行4月份放松银根。

  【天下纵横谈】:在去年11月25日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曾经谈到:“日元对美元的贬值,似乎有利于日本出口。不过,这也存在着一个临界点的问题,一旦日元对美元贬值越过120比1的红线,将很可能触发日本的债务危机与金融危机。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做空日元的国际资本,最后都会铩羽而归,蒙受损失,这一次,历史可能不会再次重演,其中最重要的因就是日本已经不再是世界经济第二大国,也不再是一个产业竞争力远超其他对手的大国,而是一个正走在经济新一轮长期衰退边缘的大国,其很多产业竞争力,已经输给了对手如韩国与德国。”

  目前看来,做空日元的资本在日本的有意配合下,取得了可观的利润。但是,日本真的能够通过从美国那里照猫画虎,就能将日本经济拉出停滞与通缩的泥潭吗?黑田东彦所玩的这一手货币超级大宽松,以推升资产价格,真的能拯救日本经济吗?

  评论员认为,结果最终可能会出乎预料。也许美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为世界营造一个虚假复苏的美国经济,但这是因为美国有美元霸权的存在,而日本没有,因此,日本也通过这种危险的方式来玩的话,很有可能最终把自己绕进一个庞大的陷阱。

  以上这条消息,应该能给日本一个提醒了,日本离债务危机的陷阱并不遥远,日元贬值必须适可而止,否则就是一条不归路!在往期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曾经谈到:“美国下一个要对日本做文章的地方,就是日本超高的对内债务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一直是有意忽略之,但是这绝不意味着美国认可日本的‘内债不是债,外债才是债’的荒谬逻辑。美国之所以一直引而不发,只是时机还没有到,如果哪天美国突然大规模地拿日本国债问题做文章,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经济必将剧烈震荡。”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日本现在走的这条路,是将本国的金融命运进一步捆绑到了美国的金融战车上,是对美国递上的金融投名状,此前日本已经递上了钓鱼岛这个政治投名状,日本是希望能够与美国一起金融收割中国,但是日本的如意算盘能打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7 17:48: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破敌人一切诡计,毫不留情收拾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8 17: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以下这段话很赞同:
当然,从产业角度而言,中国最重要的应对在于拉动中国光伏产业的内需,这种拉动不仅仅只是大干快上,而是要进一步以推动光伏产业核心链条的研发与进步,从而使得中国的光伏产业进一步拜托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而从战略应对角度而言,中国则需要从欧盟内部不同国家身上下功夫。
==============
以本人所在的东莞为例,多年前市内将光产业作为重点扶持(好像全国也如此),就目前来看,其效益很不理想。据本人在某民营企业任职的朋友讲,虽然加大了研发力度和成本,但售价反而缩水的很快。
切实希望能尽快拉动起内需来——说起来又可能老调重弹,目前光伏的售价的确比传统的要高,所以民间的需求可以预计并不大,所以政府采购是大家眼中的重点。按朋友的说法,就是“一个个像狼一样盯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5 11:24 , Processed in 0.1250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