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49|回复: 0

司马平邦:《吊车尾的逆袭》——打狼孩子的美好童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7 11: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狼孩子的美好童年
司马平邦
  上周,看过一个只有10分钟的微电影。

  叫《吊车尾的逆袭》,名字有点儿网络,有点儿小复杂。

  一个叫郑铮的小孩儿,是一个无比热爱足球的孩子,他对足球的那份爱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曾经对某种运动或者技能的热爱,郑铮喜欢足球,尤其喜欢头顶着足球――这样简单的运球动作,比如我小时候无比热爱书法,最爱临募的是欧阳询《九成宫》,尤其是喜欢临写那个完美至极的“九”字,一天写上百十个都不觉得闷,这就叫天真的一根筋,看郑铮的故事,我就想起当年扒在桌子上一遍遍临写《九成宫》的日子,不过,与郑铮命运不同,电影里,郑铮最终因之上场进了球,而当年的我一事无成。

  《吊车尾的逆袭》讲了一个最简单即最美好的小小道理,可能在别人看来,小小年纪的郑铮因为练得出神入化的头顶球技术,最后可以成为球队主力,这才是电影的主题,但在我看来,他日日顶着一个破足球穿街过巷,行走在自己喜欢的世界里,活在自己的热爱里,才是电影的要诣。

  比如,当下小学生们的生活,一切生活学习的目的都锁定在“考试”两字,为这件事而生的孩子比比皆是,他们生活学习的全部目的都是为在这两个字上能赢,倒是他们内心的感受,和他们内心的渴望到底是什么,常常被忽视,正像《吊车尾的逆袭》里讲的,教练和队友们也只能看到郑铮可以临场头球疾进的小勇武,却不知道他每天都顶着球从巷子里行走,更不知道在他心里,顶球代表着对早逝父亲的思念。

  当然,我亦觉得这么短小的微电影,给孩子的生活加上一个失亲的煽情段落,其实是有点儿用力过度,不过若这个故事有原型尚可理解。

  吊车尾,俗话说就是“打狼的”,人人都从孩提时代走过,人人在孩提时代的某一刻都做过那个“打狼的”,这部电影告诉你,其实是不是“打狼的”真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曾经有一个自己的世界,若有,哪怕是几十年后,都会觉出人生曾经多么的美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22:01 , Processed in 0.0938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