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35|回复: 0

后沙月光: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甩开中国的真正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3 18: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本超越中国,成为列强之一,标志性事件就是“甲午战争”,此后,这个岛国就给中国带来了罄竹难书的灾难,直到二战结束。

  如果问为何日本能迅速在国力上甩开中国?普遍的看法,比如《人民日报》主管的《文史参考》(后改为《国家人文历史》)2012年第14期中,人民大学某教授对明治维新的看法是:民主战胜了专制。其它还有像融入资本主义体制等等方面。

  这种观点带着一种心理暗示:只有接受西方民主的国家,才能走向富强。

  只要对历史稍加深入思考,就会发生并不是这么回事。

  如果说世界上存在一本《国家富强秘笈》的话,它的秘决肯定不是西式民主,而是不能说的秘密:中央集权。

  民主和自由,在人类社会永远不可能彻底实现,你要彻底自由的开车,就不能有红绿灯,民主自由与社会秩序是相对。

  关于中央集权,我以前写过美国中央集权建立过程,作为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没有中央集权是无法得到发展的。

  中央集权透过自上而下的管理网络,权力覆盖到该国每个角落。如果中央集权在某个地方消失或弱化,那么只要有内部和外部力量作用,这个地方一般会产生脱离国家的苗头,这个不用多了说吧?

  维治维新之前,日本是一个封建农业国家,商业,手工业虽然有一定发展,如果政治问题不解决,日本就无法比中国先行一步。

  政治权力

  从当时国际形势来说,西方工业国,急需贸易市场和殖民地,日本也成了它们需要轰开大门的国家。

  日本在17世纪初,并不拒绝对外贸易,1609年8月24日德川家康发布过《通商许可证》。为什么日本后来又走向封关锁国?

  因为天主教入侵,1638年,岛原之乱,杀了几万名天主教徒后,日本才算赶出了洋教势力。接着,日本海外贸易只限中国与荷兰。

  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将军佩里两次率舰来日,迫使幕府开放了国禁。

  幕府统治时代,各藩势力强大,连税收都可以自己控制,没有一个中央政府来行使权力,国家权力呈分散状态。

  1866年开始,英国支持长州和萨摩两个大藩,法国支持幕府,日本国内的政治斗争背后有英法博奕的影子。

  对日本精英来说,幕府体制已经摇摇欲坠,他们要做首先一件事情是应付外敌。

  政治道路选择上,精英分成了公(家)武(家)合体派与尊王攘夷派,在这斗争过程中,幕府与大藩矛盾日趋激化。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震撼日本全岛,幕府加强针对“外夷”的军事准备,启用了江川太郎左卫门,高岛秋帆等人,钻研西洋兵制。

  1853年,在石川岛建造船厂。

  1856年,长崎建立制铁石。

  1863年,神户建立造船厂

  1864年,江户关口建立炼铁厂和大炮厂

  1865年,法国人建议幕府再建横须贺制铁厂,以对抗英国势力。

  同样,英国也鼓动各藩建厂,佐贺藩走在最前列,1850年就着手铸炮。

  1864年,日本已经会制造阿姆斯朗炮,步枪,火药,蒸汽锅炉等。

  1868年,英国加布纳尔公司帮助它们建造了高岛煤矿。

  萨摩藩在1857年,开始学习制炮工业,创建了水雷制造所,用西式技术造船,也是从该藩开始。

  后来,长州,土佐,水户,福井各藩也迅速发展了制炮,造船业。

  幕府与强藩各自拥有了现代军事力量,如果政治上不解决权力归属问题,大规模内战不可避免。

  英国,法国各帮一方,是好心人吗?它们只想将日本变成可以控制的殖民地。

  强藩虽然为英国所帮助,但一旦势力强劲,就会跟英国打架,巩固保护自己的地盘。

  另外,以高杉晋作,坂本龙马为代表的武士集团,则希望有一个统一国家和统一的市场,没有高度集中的权力,就谈不上这一切。

  1866年6月,幕府大军二征长州,结果大败而归,这是倒幕派胜利的一个转折点,7月德川家茂去世,8月,孝明天皇也挂掉了,农民起义狂潮一浪高过一浪。

  1867年,14岁的明治登基。萨摩藩和长州藩结盟,用武力威逼幕府让权。11月,德川庆喜奉还大政。

  1868年1,新军与幕府军于鸟羽、伏见大战,幕府军溃败,大局已定,幕府走进了历史。

  明治维新,实质上是在倒幕派武士集团领导下,以建立中央集权,统一全国市场和确立专制主义政权为目的,而推行的政权争夺过程。

  强藩有反动因素,但结果却有一定革命性。日本走进了一个政治,经济统一的时代。

  中央集权

  日本政治模式是畸形的,天皇制是封建产物,培育出来却是资本主义,并走向了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

  天皇制确立,避免了各强藩之间在倒幕胜利之后继续混战的局面,各藩精英阶层也看到了藩制的反动性和腐朽性。

  藩制存在,日本永远也成为不了强国,因为权力是分散的,各施其政,谈不拢就开战。要打开新局面,各藩必须联合起来打倒幕府,进而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权。

  明治维新是一个渐进过程,是一个中央集权建立的过程:

  1868年10月,制定“藩治职制”,将藩主的家政和藩政分开,藩成了公职机关,为朝廷服务。

  1869年6月,“版籍奉还”,从土地所有权入手,废止封建体制,天皇才是土地的拥有者。

  1871年,8月29日实行“废藩置县”。

  至此,旧幕体制彻底瓦解,中央集权初步建立。

  看似简单,其实被触犯利益的各藩也不时起来反抗,但没有改变历史进程。那么日本是如何避免大规模内战呢?

  简单说就是一手硬,一手软。

  明治时期的中央集权核心力量是萨摩,长州,土佐,肥前等勤王各藩,这些大藩有优先权,它们的利益要高于小藩。

  “废藩置县”的军事保障恰恰是萨,长,土三藩调集东京的亲兵,接着设东京,大阪,镇西,东北四镇八营,断然实行兵权统一。

  废藩之后,最大麻烦就是旧武士阶层,他们完全成了废物,藩没了,连吃饭都成问题,于是造反。直到1877年由西乡隆盛发起(旧萨摩藩武士领袖)的叛乱--西南之战被镇压后,西乡隆盛自杀,才告结束。

  无主武士有多少人?一百五十四万八千多人,东北各藩旧武士尤其贫因,他们既成为不了新官僚,又无没有生活手艺,如果不给出路,肯定还会造反。

  这样,明治新政就采用了软的一手,鼓励他们自主创业,给予创业贷款,生产资金,廉价租发开垦地,劝业资金等。

  然而,这个庞大的旧武士集团,最好的出路就是充当日本海外征战的工具。

  除了土地改革和税制统一之外,日本还做这些工作:

  法律上承认士农工商平等,不再歧视商人,

  废止封建服饰,

  排斥佛教和儒学,

  改革历法,

  解放贱民,

  输入西洋思想和技术

  就业自由

  这为日后的脱亚入欧路线奠定了精神基础,“民主”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份思想影响,以上种种全国性变化,根源在于中央集权建立。

  货币统一。

  幕府时代,日本金银铜比价跟国际不同,导致黄金处流严重,各藩又私铸货币,还有藩票,货币制度混乱到了极点。

  货币不统一,就无法与海外进行贸易,长期下去,明治政权连经济根基都会丧失。而没有中央集权建立,又怎么可能实现货币统一?

  这个事关国家兴亡的问题,用“民主”能解决吗?

  1868年,日本将旧货币全部收归国有,着手建立统一的货币制度,这在政治上是强行要求的,没有商量余地。

  1877年,西南之战后,日本铸币和纸币大体实现了统一,当时一日元,就是一个银币,跟墨西哥银元同质同量,以符合国际标准。

  银行方面,1872年,日本颁布银行条例,到了1879年国立银行共有153家,资金总额为3773万日元,发行纸币3211万日元,大致平衡。

  可以看出,日本还是个穷国,甲午战争后,中国赔给日本多少钱?2亿两白银。还有台湾和澎湖列岛。

  尝到甜头的日本,不想侵吞整个中国才怪,战争就是赌博,赌赢了,盆满钵满,再用资本渗透中国,有吃不完的肉。

  因为有了统一的整体,加上列强的矛盾,日本保住了铁路修筑权,没有让渡给外国,另外,横滨,东京,神户,长崎的租界也没有成为上海,天津那样的租界。

  重工业,前面说过,除了法国人的帮助外,强藩在英国人帮助下也发展也不少,这些都成了后来日本重工业发展的基础。

  长州藩的工厂转为了陆军的军工企业。

  萨摩藩的工厂变成了海军的军工企业。

  另外一股势力也在强劲发展,就是“死商”,所谓死商是指御用商人,像三井,住友,大仓,日本邮船等。

  市场统一,货币统一,重工业起步,铁路和造船航运业急速发展,资本主义由上到下强力推行,日本这个怪胎成长得格外凶猛。

  再对比中国,日本中央集权是在上升加强期,而中国是衰落分散期。

  由于清廷的腐朽和无能,权力根基大大被动摇,清帝逊位后,中国还是没能实现真正的中央集权制,北洋政府只是名义的政府,各路军阀犹如强藩。

  南京政府控制区,也就那么几块,大小军阀各施其政,各说各话。省与省之间的铁路,各有其主,各有其资,枪炮五花八门,连货币都从统一走向多样化。

  日本深知中央集权的极端重要性,它在中国挑起各种矛盾,日本人可以同时支持清廷和孙中山,也可以同时支持袁大头和孙中山,也可以支持各路军阀,只要中国没有一个真正的中央政权,日本就可以包赚不赔。

  明治维新前后,中日走的是相反的路线,人家中央集权到了极点,中国中央集权不复存在。

  1937年77事变后,中国形成了全国统一抗日战线,这时,日本难以下嘴,大力扶持汉奸伪政府。

  万幸的是,经历了一百多年分散式权力体系,中国终于回到中央集权模式,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打败了一切地方实力派,没有一个反动势力能在中国大陆存在。

  中央集权这个秘决,所有大国都明白,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绝对比戴高乐第五共和国民主百倍,有什么用?

  民主是独立富强之后必须的东西,而且还有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之分,这是个理论问题,不述。

  将明治维新,日本崛起,归功于“民主”,是别有用心的,至少是天真迂腐的。

  历史证明,西方决不会把最好的东西送给我们,连卖都不会卖给我们。为什么他们一天到晚要把“西式民主”这帖药哭着喊着让你喝下?不惜花几十亿美元强行推送给你?谁心眼这么好?

  中国只能走自己的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12:48 , Processed in 0.12509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