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90|回复: 0

猛哥:一文看懂,朝鲜会不会放弃核战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2 12: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今世界有两个“火药桶”,一个是中东,一个是朝鲜半岛。

  中东只是常规战争,朝鲜半岛一旦动武,则是滑向核战边缘的恐怖结局。

  如今,朝鲜宣布暂停核试验,全心全意搞经济建设。

  画风陡转,如何解读?

  朝鲜政权从来都有着极其强烈的独立自主倾向,这是理解朝鲜半岛谜题的关键。

  一 乡党篡权

  先把目光投向历史的深处,那时没有北韩和南韩,只有朝鲜半岛。

  “朝鲜”一词最早出现于《山海经》。海内经曰:“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朝鲜、天毒。”

  《尚书大传》中有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之地的记载。“朝鲜”即“朝日鲜明”之意。

  《史记》中有类似记载。
  《战国策》记载,苏秦忽悠燕文侯说:“燕东有朝鲜、辽东”。其实,他是掉书袋,自己没去过。不过,把燕文侯给忽悠住了。

  秦始皇灭燕国时,跑了一个叫卫满的家伙。

  秦合六国,二世而亡。老流氓刘邦打败耿直的项羽,建立西汉。

  刘邦造反时,有一个马仔,叫卢绾,很是给力,刘邦称帝后,封他做燕王,辖区基本上是老燕国的地盘。

  卫满就投靠了卢绾,作为地头蛇,他很对卢绾的胃口。

  天高皇帝远,卢绾就膨胀了,举起反旗,要自己当皇帝,背后不排除有卫满的蛊惑。

  牛逼闪闪的韩信都不敢造反,靠裙带关系上位的卢绾真是不自量力,溃败,他带领妻儿老小跑到匈奴。最后客死异乡。

  卫满一看,不妙,带领一干心腹,坐船,摇呀摇,摇过了大同江,来到朝鲜半岛,投靠了箕子朝鲜。

  前面说了,箕子是周武王的封臣,后来一千多年,朝鲜半岛都称箕子朝鲜,有点喝水不忘挖井人的意思。

  老家来人,箕子朝鲜的君主很高兴,给了卫满一个官,以及方圆几百里的封地,让他去守护朝鲜西部。

  没想到老家人太不地道。卫满羽翼渐丰后,把箕子朝鲜君主给推翻,自立为王,号称卫氏朝鲜。
  当时,刘邦已经挂了,他那个厉害的老婆吕氏,正在大肆屠杀刘家子弟。内讧一触即发,顾不上去收拾卫满。

  就来了一个约定,卫满只要老实守好边界,塞外蛮族就都归你管了。

  卫满就把朝鲜半岛剩下的一些小国,及辽东的一些小部落,都给征服了。

  到了汉武帝时,大汉气势如虹,岂能容忍跳梁小丑,就出兵把卫氏朝鲜给灭了,那时是卫满的孙子当君主。

  汉武帝在朝鲜半岛设立四郡,此后“朝鲜”一词长期消失在中国典籍中。
  汉以后,中原王朝陷入低迷时期,内战频仍,自顾不暇。朝鲜半岛的四郡形同虚设,小部落们开始作妖。

  从我们的东晋十六国时代开始,到唐朝以前,大约300多年,朝鲜半岛打来打去,最后,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
  其中,高句丽战斗力强大,隋炀帝三次征伐,都铩羽而归。

  不要以为隋炀帝是个酒色之徒,他很会打仗,超级自信。每天都看着镜子,摸摸自己的脑袋:这么可爱的好头颅,谁会得到呢?

  征伐高句丽,耗光了隋朝的家底,李唐取而代之。

  唐代有个“风尘三侠”的传说,除了艳名远播的红拂女,以及她的相好李靖,还有一个大胡子,人称虬髯客,造型比关公还拉风。

  这三人帮助李世民搞定皇位,事了拂衣去不留身后名,大胡子就去朝鲜半岛创业了。有人考证,他就去了百济。

  不过,李唐王朝很不够意思,扶植新罗,先后灭了高句丽和百济。

  200年后,新罗分裂。一个新部落崛起,再次统一朝鲜半岛,这个新部落建国,就是高丽。

  高丽历经34代,共475年,从后唐到明朝,一直向中国称臣。

  1392年,李成桂废主自立。为争取明朝的支持,他派代表来华,请朱元璋给裁定国号。

  朱元璋认为“朝鲜”是古名,而且“朝日鲜明”出处文雅,就裁定朝鲜为新国名。

  真正意义上的朝鲜时代就此开始。
  韩币上此人就是李成桂

  朝鲜跟明朝关系亲切。

  电视剧《大长今》中,明朝官员去朝鲜出差,那派头比朝鲜皇帝还大。皇帝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要安妥好心爱的长今去明朝避害。

  可见,在朝鲜君主心中,中原是天堂,可以寄放爱情和乡愁。

  二 易手日本

  清代时,朝鲜李氏王朝还是视中原为宗主国。

  袁世凯曾作为驻朝鲜大使,跟太上皇似的,娶了朝鲜公主在内的好多美女。
  直到1894年的甲午战争。日本干翻了清王朝。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政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宗藩关系。

  俄罗斯也乘机过来揩油。

  朝鲜政府想利用俄罗斯摆脱日本。1896年,朝鲜政府宣布,“升级”为大韩帝国,从此李氏朝鲜改国号为“韩”。

  但是,俄罗斯也干不过日本。

  日俄战争中,俄国战败,日本控制整个朝鲜半岛,不愿做日本属民的朝鲜人,渡江进入中国避难,成为今天中国朝鲜族的主体部分。

  1910年,日本迫使大韩帝国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设立朝鲜总督府,进行殖民统治。

  两年后,金日成出生在平壤万景台。

  被日本殖民后,朝鲜人还是很有血性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1919年,朝鲜独立运动领导人先后在海参崴、上海、汉城成立临时政府。最后,三处临时政府合并于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1939年,上海沦陷后,临时政府也迁到了重庆。在中国政府帮助下,朝鲜复国运动人士在中国成立“韩国光复军”和“朝鲜义勇队”。

  1942年,这两支武装合并为韩国光复军,由临时政府直接统辖。

  值得一提的是,从1926年起,金日成也起来搞革命,但被抓了,一直关到1930年。

  出狱后,金日成创建了自己的革命军队和革命组织,在东北展开斗争。

  三 美苏划片

  二战结束之前,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几个巨头国家,在雅尔塔开会,主要是聊聊战后怎么分享胜利果实。
  当时,美国和苏联约定,德国已经是强弩之末,不足为虑,主要是小日本,跟打不死的蟑螂一样,必须合力重拳殴之。他们有个分工,日本本土和太平洋岛屿,美国来打,中国则让苏联来打。

  其实,当时朝鲜还在日本关东军的控制下,归谁打,美苏没提,留下一笔糊涂账。

  苏联红军分三路往中国东北打,其中第三路从东往西打,一不留神,就跨过了朝鲜,反正都是日本鬼子,在哪不是打,继续揍。

  苏联红军一直打到了朝鲜汉城。那时,美国的原子弹刚刚扔,这么一扔,日本立马投降,那样,苏联红军就能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整个朝鲜半岛。
  美国人急了。

  杜鲁门就给斯大林写了一个小纸条,大林呀,你看这样好不,朝鲜半岛也给我们留一半,就按照“三八线”分吧。

  斯大林回复,小杜,好滴。

  很多人认为,斯大林脑子进水了,其实他心里是有小九九的。

  他是想把“三八线”东西无限延长,向东,就把北海道给囊括了。向西,就是中国东北和蒙古。

  如此一来,苏联从西伯利亚一直到日本出海口,都能控制,直达太平洋,跟美国遥望。

  老毛子鬼精鬼精呢。

  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蒋支持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迁回国内,去了“三八线”以南,成立大韩民国。

  苏中支持的金日成带队去了“三八线”以北,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鲜半岛一分为二。

  四 出兵朝鲜

  国共内战时期,许多朝鲜人加入了解放军。至1949年5月初,其规模已达3个师。后来毛泽东把这三个师都给了金日成。

  1949年12月,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条约》,把长春铁路、旅顺港和大连港都要回来了。

  斯大林很被动,其实,苏联根本不想把港口还给中国。

  没了旅顺港,苏联的太平洋舰队就没了出海口,只能龟缩在符拉迪沃斯托克。

  但是,为了抗衡美国,必须要拉拢中国,斯大林不得不归还。

  那怎么办呢? 斯大林打起了朝鲜的主意,那就是发动朝鲜战争,占领朝鲜半岛,就有了出海口。

  正好,那阵子,金日成士气高涨,要求打过“三八线”,统一半岛,斯大林决定就坡下驴。

  1950年6月25日,朝鲜得到苏联默许,不宣而战进攻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

  金日成的军队,有解放军的底子,很厉害,一鼓作气,追着南韩跑,占了朝鲜半岛90%的地域,眼瞅胜利在望。

  南韩求救,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出兵,打得金日成往回跑。
  “联合国军”仁川登陆

  金日成受不了,找苏联求救。

  苏联其实内心还是有点怵美国,开始说出兵,后来又说,兵就不派了,给飞机给武器,让金日成去找毛泽东。

  中国那时候百废待兴,打不打?

  除了“一个半人”支持打,其他人都不支持打。

  “一个人”,是毛泽东;“半个人”,是周恩来,他还很摇摆。

  都知道志愿军的司令是彭德怀,其实最初,毛泽东考虑的第一人选是林彪,第二人选是粟裕。

  这两个人都是解放军中的“战神”。

  林彪,脑袋跟有八核一样,每个细节都能计算到,从不打无把握之战。而且,志愿军主体是四野,他的老部队,他牵头,正合适。

  但林彪说身体不好,跑到苏联治病去了。

  粟裕,井冈山时期是毛泽东警卫员,抗日战争中没有发挥,到了解放战争后期,就跟神兵天降一样,尤其淮海战役,打出了风头。

  他去东北转了一趟,回来后,也跟毛泽东说,身体不好,请辞。

  为什么?

  因为四野里的骄兵悍将实在太多。虽说粟裕在解放战争后期发光发彩,主要是陈毅给面子,才有了机会,但四野那帮人不一定听他,他觉得压不住阵脚。

  最后,才是德高望重的彭德怀领兵。他的打仗风格是,硬顶硬,只要最后能赢,不惜代价。
  中国出兵朝鲜后,斯大林高兴坏了,他才不关心朝鲜战争的胜败。

  原来,当年《中苏友好条约》还有个补充协定,一旦远东发生战争,苏联就可以继续使用长春铁路。

  而且,中国与美国在朝鲜半岛开战后,美国舰队就开过来了,这时,苏联舰队一旦撤离旅顺港,中国出海口就大门洞开,中国不得不允诺,苏联舰队可以继续使用旅顺港,震慑美国舰队。

  老毛子真特么鬼精鬼精呀。

  五 自家兄弟

  遗憾的是,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抛头颅洒热血,金日成并不念好。

  后来报纸上说,中朝血浓于水,都是宣传话语。
  朝鲜战争中,金日成想主导参战部队,包括中国志愿军。彭德怀不让,吵起来。

  金日成给斯大林写信, 斯大林回信,听彭德怀的。老金很委屈。

  第三次战役后,金日成想部队继续南下,争取占领全岛。但彭德怀不让,补给线太长,伤兵太多,还没飞机,伤亡太大,见好就好。

  金日成给斯大林写信, 斯大林回信,听彭德怀的。老金很委屈。

  几次三番下来,金日成就憋了一肚子怨气,他觉得民族解放战争,自己必须主导。

  据苏联的解密材料,1955年4月,苏共中央关于朝鲜的一个报告写道,在朝鲜劳动党上层流传着一个普遍的说法,朝鲜战争未能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志愿军造成的,因为他们不愿意让我们统一。这就是朝鲜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记忆。

  当然这些,两国老百姓不知道,还高歌友谊,欢欣鼓舞。

  毛泽东感觉到了,朝鲜战争结束后,对金日成说,战争期间,所有的债务一笔勾销。

  1958年,最后一拨志愿军从朝鲜撤回,金日成很激动,也很感激,自己的地盘终于自己说了算,中朝进入蜜月期。
  欢送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国

  尤其是,苏共二十大后,赫鲁晓夫做秘密报告,否定了斯大林,社会主义阵营哗然,分裂,苏联地位下降,中国地位上升。

  中共搞大跃进,人民公社,朝鲜也跟着搞。

  1950年代,中国对外援助一共是20亿,朝鲜8亿,越南8亿,剩下4亿援助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中苏破裂后,毛泽东对金日成说,我们就是朝鲜的大后方,东北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将来要是打起仗来,东北就交给你啦。你不但要熟悉这里的山川地形,还要熟悉这里的干部。

  所以后来,金日成才跟金正日讲,东北是朝鲜的。
  这里有一个观念的“误解”,影响了后来中朝关系走向。

  实际上,中朝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毛泽东与金日成的关系。毛泽东力图领导世界革命,用传统的“天朝”观念来处理对外关系。而金日成则始终追求朝鲜的独立自主与个人的专制统治。

  六 心伤不安

  背靠苏联和中国,1970年代,朝鲜的经济水平甚至超过韩国。

  到了1980年代后,情况变了。

  过去,毛主席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国家说,我们之间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我们和苏联不一样,苏联给你们武器还要钱,我们不是军火商,我们不是做生意。

  小平同志不这样,算经济账。

  1983年,朝鲜送了一批飞机到沈阳飞机制造厂进行大修,这些飞机都是以前中国送的。

  沈阳飞机制造厂说,大修可以,你们得给钱。

  朝鲜人不明白了,飞机都是毛主席白给的,修一下还要钱,咱们还是兄弟吗?

  沈阳飞机制造厂说,那不行,工厂是承包制,你不给钱谁给钱啊?

  闹到了外交部,航天部,最后闹到小平同志那里。

  他在文件上批了两行字:我们也是军火商,我们也要做生意。

  小平同志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办事,对外军事援助,由全部无偿援助改为收费、以货易货和无偿援助三种方式。

  维系中朝友谊的特殊经济关系断了。包括很多非洲国家,开始倒向朝鲜,金日成俨然成了世界革命的领袖。

  在外交和政治上,中朝关系也陷入低谷。

  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是朝鲜的头号死敌,中美建交,朝鲜受不了。双边外交战略已经没有一致性基础。
  1992年,中国为了摆脱困窘局面,与韩国建交。彻底摧毁了中朝关系的政治基础。
  苏联解体,中美建交,中韩建交,朝鲜觉得被抛弃了,开始了他的核战略。

  冷战时期,朝鲜有中苏两个核大国的支持,可以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现在,中苏都离他而去。正像金日成所讲,朝鲜彻底孤立了。

  完全没有安全感。怎么办?只有抓住核武器这个救命稻草。

  中韩宣布建交半年后,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
  自后,朝核危机便不断升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12:21 , Processed in 0.0938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