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84|回复: 0

王海滨:双头经济结构的演变与趋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6 06: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我们回顾去年发生了什么。

  去年最后三个月的变化,反映在汇率上,按照外储的金额计算,美元计算,外储增加300亿+美元,人民币计算则减少-1100亿人民币,这明显是汇率的变动,人民币升值影响。结果就在2018年贸易顺差收窄21%。

  中美间的央行控制货币手段略有区别,中国是通过顺减增加的外汇储备、对银行负债、国债来控制货币总量投入, 美国是纯粹的通过购买美债来控制货币总量。

  这一年以来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1.4万亿人民币,M2增加10.5万亿,人民币升值回到前年的原点,国债利率上到4%。

  通常对于资产市场来说,汇率升,利率降,是买入的趋势;汇率升,利率升,是卖出的趋势;汇率贬值,利率升,则资产跌。

  中国央行实际上在玩一个高难度动作,想要维持汇率稳定,控制货币自主投放,并控制资本流动。配合这个高难度动作的是冻结房地产市场。

  中国的内部经济结构是内外并行的双结构:以房地产为核心的内部流动产业链,重税负;以进出口贸易制造顺差的外部流动产业链,轻税负。

  其涵义是什么?就是以外部制造的盈余,来弥补内部的亏损,这个亏损是打引号,其实就是财政收走的内部盈余。

  其流动模式是外部盈余---制造流动性---(汇率强利率低)----房地产涨—土地财政和产业链发达---居民上杠杆---财政收入高---养活行政与福利支出,基建投入。

  这个过程中位于房地产和建筑业产业链上的行业,出口制造业上的会比较安全;位于内需上的,且房地产租赁成本高的行业,将大规模亏损。

  消费品行业由于电商的崛起,以抵消房地产高额租金的影响,其形成两个结果:1,商业房地产萧条;2,电商平台成为抽水平台,也就是商业地产的利润转移了。这两者是对立的,而电商平台上的电商依靠逃税生存,因为其房租让位给平台抽水,并无任何改变。

  所以,外贸产业是因为退税,电商是因为逃税,摆脱了财政收入的大山。中国的税费规模,主要是税、社保、地方基金收入(土地财政),非常的巨大,达到了GDP的35%.

  微观上,据参与行业的朋友告知,上海餐饮业90%亏损。做国内服装业务的大型公司普遍巨亏和倒闭。

  我们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用进攻性的经济结构在席卷世界,这中间得利的国家非常之多,比如欧美日韩台的机电产业、金融服务、技术软硬件输出,巴西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亚的矿产农产品,俄罗斯中东等地的石油。

  这是全球化的好处。

  而对于中国国内来说,这种经济循环制造的房地产财富泡沫导致中国分为有房者和穷人。其中作内贸的中小企业主输得最惨,农民工其实依赖房地产大潮赚的很多。以我当年持有的工程公司来说,普通的泥瓦工、木工、油漆工、电工等四大工种 ,年收入都不少于十几万,乃至二十几万。中国在外打工者有三亿多,其中二成到三成在工地,其他的在制造业打工,则受益于十几年来的劳工法,2000年以来,工资总额已经翻了12倍。根据轮胎业的统计,仅仅在四年前,我了解到的数据,车间一线工人工资已经不低于6000每月,领班达到壹万以上 。

  另一类输家是新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包括海外归来的。

  美国发动的贸易战和科技禁运,包括迫使人民币升值,会沉重打击中国的这种经济结构。

  中国出口的产业主要是机电产业,其次才是劳动密集型,去年的数据里机电产业出口达到9万亿,劳动密集型仅3万亿。劳动密集型已经大量转移去越南、孟加拉、非洲等地。

  机电产业如果遭到美国重创, 中国的双头结构就会失控。

  外贸受损后,顺差降低,将引发人民币内贬---这个或许会受到美国政治压力,表面维持。此时美联储缩表加息,将导致世界范围的美元缺乏,中国顺差减少,将导致外汇缺乏。国际收支失衡,中国央行将迫不得已对人民币加息,并降准对冲流动性匮乏。此时会出现两种状况,如果人民币贬值,资本限制外流,则恶性通胀起,房地产先短暂上涨,然后下跌,以人民币计价维持一定价格,以美元和欧元计价腰斩以上。

  房地产产业产生危机,则双头结构的内部产业链崩溃。

  金融危机产生。

  财政收入无法维持,行政支出、福利支出、基建等等全面匮乏资金。

  预期政策面采取的对策分为上中下。

  最糟糕的做法是印刷货币,维持房地产,投入大规模基建,大规模扩张军工。此乃下策。

  美联储预计被动缩表到2019年三季度,并启动主动缩表,持续到2021年,资产负债表规模从缩减到2.5万亿。其中配合美国减税,CRS税务体系,驱赶美国海外资本回到美国,补充美联储缩表引发的空档。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和科技禁运,也将驱动美国机电产业回到美国本土。欧洲各国审时度势,预计会跟随美国。

  所以美元的回流是大事件,尤其是高达一两万亿的美元回流,是一种潮汐式的收割。

  所以,中国以何种姿势去防守,非常重要。绝对不能放弃高科技投资,因为中国的双头经济里,唯一有活力的是机电产业。扩大内需并不容易,因为房地产已经吞噬了消费力,现在的消费力都是建立在房产泡沫之上,一旦机电IT产业和房地产出现问题,几乎房产端负债的所有的中产阶级将失去偿还债务的能力。医疗和教育其实相比较海外而言,对中国家庭带来的负担并不是很重。其次是绝对不能在此时加大税务征收,但预计会,因为这种冲动不是以主观意图决定的,而是要养活7000万财政赡养人员的需求、福利支出、民生支出的需求决定的。

  可想而知,政策面一定会产生赤字,因此除了税务之外,还有就是向日本学习,扩大内债,也就是国债规模了。扩张赤字后,如何维持经济呢?恐怕又要回到最劣选择了。

  但也有较佳的选择,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适用于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高速公路改造投资。投资在芯片行业和IT软硬件发展,扩大内部消费。

  因为外贸的冲击,有可能机电产业受损,出现逆差,外汇缺乏,实际上三万亿外储顶不住内部资产高位套现后出逃,(暴跌房地产其实是一种防卫性动作,人民币一次性贬值也是一种进攻性防卫,资本无法高位套现)。但由于房地产已经绑架中国人心,所以房地产暴跌的概率极小。

  (我们切削了许多句子,保留文章本意没有受损。)

  由于国际间贸易和经济是一种异常复杂的,无数经济人和利益相关者参与的混沌体,我们理论性的推演只是一种实验室模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7 05:07 , Processed in 0.1094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