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08|回复: 0

王鼎杰:鸭绿图们江并非中朝国界线,清朝一念之私贻害至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7 23: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到中朝国界线,主流观点总是强调,自明朝以来,两国即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殊不知,这个说法恰恰不对。是典型的让清王朝带进坑里的坑爹说法。

  分分合合,半岛得失

  我们知道,朝鲜半岛的原住民并未发展出高级文明。商朝灭亡后,末代君主纣的兄弟箕子带着一帮商朝遗族逃到了朝鲜半岛北部,形成了早期的高级文明,并建立了政权。此后,朝鲜北部政权虽历经多次变迁,但其作为中原文明分支的实质没有改变。秦、汉、唐均直接在朝鲜北部设立郡县。而曾经称雄一时的高句丽、渤海国,都是北部文明的变种,属于中原文明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与半岛土著文明,尤其是南部文明无关。

  汉代幽州和唐代河北道

  此后,辽、金、元三朝均曾全面征服半岛。至元七年 (1270),元朝和下诏明确以慈悲岭为辽阳行省的边界。此地以远在平壤之南。

  元朝灭亡后,半岛上出现了以南部土著文明为核心的新兴政权——李氏朝鲜。这个政权虽然是靠推翻元朝统治起家,但很快就本着务实主义的策略,与蒙古各部结盟的战略,不断在“北伐”的口号下,与明朝争夺大东北地区的控制权。并以册封、贿赂的手段策反明朝边疆卫所。

  受此影响,明朝虽然被迫放弃了朝鲜半岛的绝大多数地区的控制权,但仍在鸭绿江、图们江之外保留了半岛蜂腰部以北的地区。明朝在大东北地区广泛设立卫所,就是为了阻断朝鲜和蒙古的联络。其中,建州三卫的设立,更是明确用来防范朝鲜。而这三卫的控制区域,是远在鸭绿江和图们江之外。同时,在卫所区域之外,还保留了一个册封给女真各部落的缓冲地带。从而将朝鲜限制在半岛蜂腰部以南。

  所以,明代中朝边界线根本不在鸭绿、图们江,而是以半岛蜂腰部为朝鲜北界。同时跨鸭绿江、图们江设立卫所,并保持女真人控制的缓冲地带。这在《大明一统志》里说的非常清楚。换言之,明与朝鲜根本不是邻国,也没有共同边界。鸭绿江、图们江不是明朝的东界,更不是朝鲜的北界。所以后来毛文龙在半岛北部建立根据地时,才会强调那里是明的国土。但后人忘记真实历史,反而有毛文龙在朝鲜境内建立抗击后金据点的错误表述。

  而朝鲜也根本不是什么恭顺的附属国,只是因为长期的挫败,再加上日本侵略造成的更大威胁,才迫使朝鲜不再挑衅中原王朝,反而要依赖中原王朝对抗日本。

  但是,同样是受中日朝鲜战争的影响,本来是用来防范朝鲜的建州卫趁机发展壮大,伺机开始本着问鼎中原的野心,发起叛乱。其领袖人物就是努尔哈赤。

  因为明与后金战争的激化,使得后金不断收缩鸭绿江方向的势力,来对抗明的辽东军。从而使得朝鲜如影随形,在刚结束对日并肩作战后就翻脸不认人,趁机北上,全面实质控制半岛极北的江南地区。换言之,朝鲜对极北地区的实质控制历史其实非常短暂。而明与后金双方,均无暇顾及,再次验证了打内战必耽误外战的铁律。

  世纪谎言,贻害后人

  从这个角度看后来的所谓清王朝,就会发现,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其实在鸭绿江外,而其身份则是明朝的一个卫所。

  后人绘制的女真各部位置,虽并不准确

  但也注意到了建州左卫远在图门江以南

  但是,等到努尔哈赤靠自己的力量举兵反明之后,最不希望后人记住的,就是他们这帮人其实是明朝的一部分,打的是一场造反、叛乱战争。更不希望大家知道他们的龙兴之地远在鸭绿江、图们江之外。更更不希望后人记住,当年建州卫里的一些部落头领,一度还曾经接受过朝鲜的册封,以图共同对付明朝。

  尤其是清朝入主中原后,更是对这两点讳莫如深,急于标榜自己代表的是历史上的金国。为此,不惜把自己的老祖宗一脚踢开,把自己真实的出生地和发迹地抹杀的一干二净。

  为了掩盖真相,在编纂《明史》、《大清一统志》时,清朝将明朝在大东北地区的卫所名称、位置大肆涂抹、篡改,从而杜撰了鸭绿江是中朝国界线,白山黑水是大清龙兴之地的世纪谎言。再不提其在白山之南的活动。

  为了配合这个谎言,就必须宣称朝鲜自古如何恭顺,如何友好,如何睦邻。

  小国谋略,如鱼得水

  正是因为清王朝的前述独特考虑,从一开始,朝鲜就占了大便宜。

  按理讲,清本着张两翼向中央的战略,既然内外蒙古都控制了,后来更是远到新疆、西藏都纳入版图。为何近在咫尺的朝鲜反而给放过了呢?

  原因就在于,清需要朝鲜帮着唱双簧。这就因为自己一家一姓的私利,而置国家社稷的大利大害于不顾。

  然而,朝鲜方面却根本不满足已此,反而得寸进尺,出现了所谓的“北伐派”。

  这些人认为:

  1,当年的明朝咱都不放在眼里,何况这伙暴发户般的清朝?所谓“胡无百年之运”,同胞们一定要时刻做好北伐准备。

  2,北伐的目的是收复失地,而失地的标准是历史上的高丽帝国。所以,吉林、辽东都在收复范围之内。

  等到三藩之乱爆发,朝鲜内部欢呼雀跃,认为是大好机遇。立即鼓励边民越境,企图对天池进行实质性占领。

  恰在此时,康熙因为个人兴趣,再加编纂大清一统志的需求,多次派专人探究天池、长白山脉和鸭绿江、图们江源头。对此,朝鲜想当然地认为,一定是清王朝打不过三藩,准备退回老家,搞不好又会重提历史上建州卫对江外之地的控制权。所以百般刁难、阻挠。

  岂料三藩一败涂地,朝鲜大为震惊,生怕清朝找他秋后算账。

  但是,此时的康熙根本没有注意到邻居的小动作,毫无反应。直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才因为边民屡起冲突,组建了一个考察团,以穆克登为团长,去落实分界问题。

  对这个使团,朝鲜上下如临大敌,包括穆克登自称钦差大臣,朝鲜君臣无不“不胜骇愤”。但是,在接待工作上,朝鲜却能尽量放低姿态,给足面子,该跪就跪,该拜就拜。但在实质性问题上,处处欺骗、误导。故意带错路,提供假地图。故意把穆克登往深山老林里带,给其造成穷山恶水,毫无价值的错觉。而这个穆克登虽然非常勇猛,敢光着膀子跳进鸭绿江,大吼惊走山熊。但脑袋实在不灵光,让朝鲜人坑了个人仰马翻。

  穆克登勘界的路线图

  穆克登虽然因为朝鲜人多次故意带错路,深入险境,摔掉好几颗牙,却根本没意识到受骗,反而在回京后给康熙大谈朝鲜人如何态度恭顺,如何友好,如何忠于我朝。结果,朝鲜不仅没有受罚,反而得到封赏。康熙更是从未认识到,这个所谓恭顺的属国,只是在韬光养晦,等待机会,远交近攻。现在不攻,是实在没有远可以交。

  穆克登竖立在天池之畔的勘界碑

  君子协定,专坑傻子

  与此同时,清王朝出于私心,把大东北地区设为禁区,禁止汉人进入开垦,从而使之逐渐成为荒无人烟之地。朝鲜和俄罗斯都利用了这一点,不断进行非法移民。康熙末年,因为朝鲜移民过于猖狂,曾派兵强行驱赶、强拆其违法建筑。但从未意识到这并非民间行为,而是朝鲜的国家战略。

  清朝柳条边墙示意图

  朝鲜利用清王朝的战略盲区,不仅一再躲过追责,反而敢于变害为利,一边把移民越境说成是奸民牟利,一边趁势提出,为了杜绝相关问题,何不中朝同时向后退。在鸭绿江、图们江两侧空出一个巨大的无人区?这样不就可以解决边民纠纷了吗?

  对此,清王朝竟然表示同意,从而形成了著名的中朝瓯脱协议。

  但是,对这个君子协定性质的共识,清王朝始终严格遵守,哨卡和军事据点都远离实际国界线,却主要用来对内严查“非法”进入无人区的自家国民。朝鲜却从未遵守,反而鼓励帮助边民进入定居。结果,时日久长,无人区就成了朝鲜人的聚居区。朝鲜的移民越境、实际控制策略大获成功。

  乾隆朝,兵部和奉天将军均一再提出沿中朝边境设立哨卡和军事据点,但全被乾隆否决。

  痛失机遇,不进则退

  等到道光咸丰时期,中国外有两次鸦片战争之败,内有太平天国捻军内战。朝鲜方面的北伐论随之高涨。

  但是,很快日本就开始启动大陆政策,第一个目标就是朝鲜。

  1875年9月20日,日本海军“云扬”号炮舰攻击朝鲜江华岛

  图为当时日本人绘制的关于此事的木版画

  面对日本的入侵,朝鲜内部迅速达成了一个共识,在对日问题上要借力中国,利用中日矛盾换来自己的安全。但在北部边境问题上,仍要得寸进尺。而且,失之欧日,取偿中国。要做好中国土崩瓦解时,全面北伐,重建高句丽帝国的准备。

  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借中国对付日本之外,更要本着远交近攻的原则构筑反华统一战线。而现在也确实有远可借。结果,在短短数年内,先是有金玉均为首的亲日反华派,接着又有以闵妃为代表的亲俄反华派,和势力较小的亲德反华派、亲美反华派。

  实际上,正是在美国的帮助下,朝鲜开始和多个国家建交,公开否定自己与大清国的属国关系。其驻美大使故意不去拜会清朝驻美使节,一时成为轰动性新闻。

  此时,硕果仅存的亲华派就是朝鲜国王的本生父,大院君李罡应。李罡应因为和儿媳妇闵妃的娘家人争夺朝政控制权,坚决反对亲日。同时又因为文化立场,而同时反对亲俄德美。于是就成了铁杆亲华派。

  大院君李罡应

  1882年7月19日,为了削弱闵氏势力,李罡应利用闹饷士兵,发动兵变。不料清王朝的对朝策略却是个简单、粗暴、无效的不能出事。谁搞出事我就搞谁。总之以维持表面稳定为要务。结果,这唯一一个亲华派,又让自己给收拾了(诱捕后关押在中国面壁思过)。从此之后,朝鲜再无亲华派,连李罡应后来也成了亲日派,在甲午战争期间组织了日韩亲善政权。原因就在于,他们意识到,清王朝这个大腿靠不住。一不小心,专踢自己人。

  相反,当年列强中,只有一个国家依然承认朝鲜是中国的属国,这个国家就是霸主英国。

  因为英国是霸主,所以要照顾全局平衡。当时,英国面临俄、美、德等多个新兴强国的挑衅,俄罗斯的威胁尤其严重。但英国在远东和俄罗斯对抗鞭长莫及,为了阻止俄罗斯获得出海口,英国乐于让中国控制朝鲜半岛。不仅如此,英国还乐于帮助中国进行自强运动,但前提是中国要和英国联合对付俄罗斯。遗憾的是,清王朝根本没有战略头脑,总是不能从两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的感情动荡里走出来,理性处理国际关系。反而是日本抓住机会,打败中国,建立了排他性的日英同盟,一举成为东方大国。这中间复杂曲折的历史真相,我在《复盘甲午》中有详细阐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一探究竟。

  落井下石,余波不绝

  甲午战争后,朝鲜迅速落井下石,一边标榜自己是独立国家,一边对北部边境提出无理要求,形成了延续至今而未定论的中朝边境纠纷。

  甲午战争中,朝鲜士兵正在看押被俘的清军士兵

  日后的俄国、日本、苏联,都是以此为抓手,封堵中国在日本海的图们江入海口,还要随时做好肢解东北的准备。

  经过甲午、日俄两场战争后,日本彻底控制了半岛,进而开始驱策半岛人进行扩张。其最常用的一招,就是不断帮助朝鲜农民非法越境,圈地殖民。918事变前夕,所谓中日之间的一连串纠纷,其实绝大多数都是非法入境的朝鲜人和中国农民抢水、抢地的纠纷。

  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又鼓励朝鲜的有为青年走过鸭绿江,全面进入伪满洲国的军警政商系统。七七事变后,日本又带着这些人挥师南下。查一查各地的乡土抗战史,就会发现,在日据区,几乎每个县市都有高丽顾问、高丽军警、高丽鸦片馆妓院老板,其实就是甘心跟日本人一起咬中国的半岛二腿子。有时候,这些人干起坏事来,比正规日军还要没有底线。

  日本军官高木正雄的照片

  他的韩语名字叫做朴正熙

  他是日军中服役的众多朝鲜人之一

  更悲哀的是,今天中国历史学界关于大东北地区的历史认识,几乎全是让一个叫和田清的日本老头所塑造。其所著《明初之满洲经略》,是赤裸裸地为日本扩张服务的著作,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可叹今天还为我们的很多专家学者奉为圭臬。尤其是对明史的各种误解误读,不是信了《明史》,就是信了这本书。

  顺带多说一句,这个和田清的老师白鸟库吉也是个神人,打着疑古派、科学考据的旗帜,把中国上古史整了个七荤八素。却又同时搞双重标准,说日本上古传说虽有夸大成分、深化痕迹,但基本可以用来佐证日本上古史的真实性!可叹到今天还有大批中国史学家,还奉其鸟语为经典,专挖自家祖宗坟墓。

  白鸟库吉

  更值得忧虑的是,今天的朝鲜半岛上,无论是朝鲜还是韩国,都念念不忘收复失地。这次文在寅和金正恩在所谓的和平宣言中,居然相约共游白头山,观天池,望北国。其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

  而我们因为传统天朝思维的影响,常常对周边小国形成灯下黑效应,当年日本的崛起就是最佳例证,而日本的崛起又掩盖了一个更大的真相,那就是朝鲜本来也有可能成为日本。又因为受大一统史观的束缚,常常是战略思维精于对内,疏于对外。而今天的世界,表面上因为核武器遏制了大国热战,显得很和平。其实暗流涌动,博弈无所不在。战争早就隐形化、混合化、多样化了。

  所以,如何真正鉴往知来,跳出内倾型宣传史观和道德化单一史观的影响,立足无政府环境下的大国博弈,重新看到历史、现实与未来,经略周边,稳步走向世界,实为中华民族复兴大道上的当务之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08:23 , Processed in 0.1094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