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69|回复: 0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17年11月03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7 23: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伊朗最高领袖:俄伊合作有助于“孤立美国”

  【德黑兰消息】据媒体11月2日报道,伊朗最高领袖阿亚图拉?阿里?哈梅内伊的网站发布消息称,哈梅内伊在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会晤时表示,伊俄合作有助于“孤立美国”。

  哈梅内伊在与普京会晤时称:"我们能反击美国的制裁并以拒用美元、在双边或多边交易中使用本国货币的方式孤立美国。"

  他还说:"您有很强的个性,你们也是做决断和干事的人,所以和俄罗斯可以在要求大国决断和坚毅的大型行动上合作。"

  本周三,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访问德黑兰期间与伊朗最高领袖阿亚图拉·阿里·哈梅内伊、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会晤。

  【时事点评】先请大家注意这两段文字,原文分别是:

  第一段文字,哈梅内伊在与普京会晤时称:"我们能反击美国的制裁并以拒用美元、在双边或多边交易中使用本国货币的方式孤立美国。"

  第二段文字,他还说:"您有很强的个性,你们也是做决断和干事的人,所以和俄罗斯可以在要求大国决断和坚毅的大型行动上合作。"

  ●普京的这次伊朗之行,是在一系列“背景更新”下进行的

  我们知道,普京的这次伊朗之行,是在一系列“背景更新”下进行的。

  而所谓的“背景更新”,如果“仅局限在”中东方向、或虽不是中东方向的事情、但却“直接攸关中东形势”的国际政治层面,大概包括这样六个动态:

  第一个动态, 10月13日,欧盟的几个核心国家终于在伊朗核问题上开始发声、且“这种发声”的主要意思是明确且“不约而同”的:一致指责美国在伊朗核协议上的、以伊朗违反协议为由、扬言退出该协议的“错误立场”。

  ●10月18日开始,中国国内成功举行了19大

  第二个动态,是最为重要的:10月18日开始,中国国内成功举行了19大。

  第三个动态,10月25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开启首次访问印度的行程。在与印度外长斯瓦拉吉的联合声明中,蒂勒森表示,支持印度作为“主导力量”的崛起,并承诺为其现代化军事提供“最好技术”。

  第四个动态,是第7轮叙利亚冲突调解谈判于10月30-31日在阿斯塔纳举行。

  第五个动态,是最为微妙的,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11月4日展开亚洲之行、且于11月8日开始正式访问中国!

  第六个动态,是一则财经事件,稍后,我们再结合讨论的进程,适时补充进来!

  我们等来关注“第三个动态”:在蒂勒森访问印度期间,这位在17年3月访华时还声称“中美开启新型大国关系”并“致力于和中国建立一个‘和平共处的时代’”的蒂勒森,仅仅时隔半年的时间,就选择在印度,在南海问题、中国与有关国家经济合作模式、国际秩序等问题上、公然指责中国,尤其是指责中国“掠夺”东南亚国家、并意图破坏现有国际秩序!

  ●半年前,就在悄悄试水的“针对中国、组建联盟”的一则“广告词”

  不仅如此,蒂勒森还反复提及一个关键词,也就是所谓的“基于规则的秩序”。

  众所周知,这一说法,在几个月之前的6月份,美国防长马蒂斯就在香格里拉演讲上曾经不经意间地“说了一嘴”。而这一“不经意”,也立刻引起首席评论员的警惕、并强调:这是在以“援引”的方式、以一种看拟“折射”美澳联盟“共识”的不经意、开始向方方面面,悄悄试水“针对中国、组建联盟”的“广告词”。

  显然,在时隔近乎半年之后,“3月”还飞来北京、并在某种程度上扮演“鸽派”的蒂勒森,10月时,在新德里、就摇身一变、公开地戴上了鹰派蒂勒森的那张“人皮面具”。

  ●为了“收口中东”,眼下的美国(西方)、似乎需要同时做两件事情

  显然,在俄罗斯于6月执意放印度加入上合的事实下,在印度加入上合之后就立刻挑衅上合主要成员国--中国的核心利益的事实下,特别是,在中国瞄着钓鱼岛(注:西方西太安全框架)、通过“南亚的文章东亚做”,结合在中印方向“军事前推部署(也就是同时准备对印度动用武力)”的决心,从而揪着美国(西方)西太安全框架的的衣领,迫使西方同意印度于8月28日“老老实实退了出去”的现实下,特别是,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于11月访华的考虑下,为了“收口中东”,眼下的美国(西方)、似乎需要同时做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针对“中东利益实际上已经被西方吃净”的俄罗斯的事情,把玩着手中最甜的一支胡萝卜----仍然没有交还给俄罗斯的乌克兰利益,在西方资本利益的调试下,美国(其实包括欧盟、也就是整个西方)“已经有必要”让俄罗斯在南亚问题、东北亚问题上“开始准备态度”,这样,美国(西方)明显需要营造一个“如果俄罗斯配合,则美国的目标‘已经可以’不再是俄罗斯、转而‘可以是’中国了”的战略气氛!

  在此,请大家注意,上面这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也就是说:我们非常精确地表达了想表达的意思!

  第二件事,就是在做“第一件事”的同时,为了更有效率地迫使俄罗斯在南亚问题、东北亚问题上“开始准备态度”、直至“尽快拿出态度”,美国(其实包括欧盟、也就是整个西方)“仍然有必要”营造好“做好如下准备的气氛”,那就是:将过去几年中、已经被迫奉行了数次的“东北亚示缓、加压俄罗斯”的无奈选择、继续作为“备案”、继续加以准备、且是‘高调地’进行准备!

  ●朗普此次访华的核心任务、恐怕就是“进一步营造”这种战略气氛!

  讨论进行到这里,相信大家或已经感觉到了我们想表达的意思:难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此次访华,就与“进一步营造”这样一个战略气氛有关?

  不错!至少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西方资本利益交给朗普此次访华的核心任务、恐怕就是“进一步营造”上面的这种战略气氛!与以往类似,为了不让访问“太失败”,甚至营造“相对成功”的气氛,双方已经准备好一大堆商业合同,投资协议,至于双方准备妥当的商业合同,也将一如过往-----绝大部分,不过是将今天、明天、或这个月、下个月、亦或今年、及明年等原本已经要签、或计划要签、甚至是双方经济正常需要而不得不签的“贸易合同”、集中打包了一下而已!

  讨论进行到这里,或者大家又不难提出问题:难道中国对西方的这种战略意图没有警觉?

  对此问题,有必要搞清楚的几个问题是:

  第一个问题,在贸易上,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西方),只要彼此之间没有彻底摊牌,那么,该做的生意还是要做!

  第二个问题,在政治上,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西方),只要俄罗斯本身没有被(西方)实质性消化(注:对西方而言),只要日本仍然在继续所谓的“最后一次战略投机”(注:对中国而言),再加上全面摊牌前也需要尽可能维持经济上的稳定运行(注:必要的生意还是要做的),以继续做好各自的准备,彼此间也都需要维持这种战略对话!

  第三个问题,就“第二个问题”而言,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西方),至于如何正确解读这种战略对话的成果甚至表象?或者,如何进一步选择?那就是在“人们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的层面上,俄罗斯、伊朗等相关国家(注:对中国而言)、日本、越南等相关国家(注:对欧美而言)自己“要想好并确认”的事情了!因为,时间已经到了!

  有必要指出的是:

  其一,绝非偶然的是,在特朗普的这次外访中,就包括了日本与越南这两站!

  其二,还有一个方向的多个国家,也就是南亚方向的国家,特别是印度与巴基斯坦,或在中国的眼中,或在美国(西方)的眼中,也因时间已经到了,也有许多事情“要想好并确认”!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在上面这段文字中,再一次集中提到了东方时事解读在讨论国际形势时经常使用的两个用语:在“人们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 因为,时间已经到了!

  显然,近来的重大新闻事件,或者更加具体一些,比如,中国于10月18日成功举行19大、且正式提出“中国要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再比如,诸如“……孤立美国”的说法竟然开始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我们想强调的是,这些事情本身,就极好地为这些我们经常提及的用语之真实涵义、做出了极其精确的形势注解!

  在我们进一步讨论、展开“伊朗最高领袖:俄伊合作有助于‘孤立美国’”之前,先结合一条看似不怎么起眼的财经新闻、简单谈谈19大的重大意义。

  20亿美元主权债券将发行 财政部:融资并非首要考虑

  【北京消息】据媒体报道,财政部10月26日在香港发行20亿美元的国家主权债券,其中5年期和10年期的均为10亿美元,系2004年之后首次。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时隔13年再次发行美元主权债券,是基于优化政府债务结构,使债务结构更加均衡等方面的考虑。同时因为融资并非首要考虑,所以发行规模不大。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发行美元主权债券,将有助于提高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此次发行美元主权债券,将重启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为境内外主体增加重要的投资和避险工具,丰富国际资本市场金融产品,进一步增进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密切联系,提升金融业开放水平。同时,中国政府以主权信用融资,有助于为境内主体形成良好示范,引导境内主体合理利用国际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建立中国外币债券定价基准,完善主权外币债券的收益率曲线。近年来,随着中国稳步推进改革开放,境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日益活跃。财政部在国际市场适量发行主权外币债券,通过二级市场交易,可以丰富具有市场基础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综合反映主权信用的定价水平,为中资企业在国际市场融资提供重要的定价参考系,提高定价效率。

  【时事点评】前面在罗列“六个动态”时,及至“第六个动态”,我们已经说了,它是一则财经事件,稍后再结合讨论的进程、适时补充进来!指的就是这件事情。

  ●最值得关注的一则“全球财经新闻”

  在我们看来,这是近半年来,全球市场最值得关注的一个财经事件,与之相比,什么美联储之前的“10月缩表”,都不是事儿!

  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

  财政部10月26日在香港发行20亿美元的国家主权债券,其中5年期和10年期的均为10亿美元,系2004年之后首次。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时隔13年再次发行美元主权债券,是基于优化政府债务结构,使债务结构更加均衡等方面的考虑。同时因为融资并非首要考虑,所以发行规模不大。

  显然,上面这段文字中,真正的看点是财政部明确表示:融资并非首要考虑,所以发行规模不大!

  事实上,有关“财政部将在香港发行20亿美元的国家主权债券”的新闻,早就有媒体报道,其背景与意义,早在“准备发行”的消息刚出来的第一时间,东方时事解读也曾经在“东方音频”栏目及“东方时事解读QQ群”中予以了简单的解读,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单纯就所谓的“财经背景”而言,这次发行,是在西方两大评级机构在最近几个月中(注:分别是5月、9月),以一种看似不约而同、其实却有着精确计划、从而在集中的时间段中、以类似的手段、连续且毫无根据地调降中国国家主权信用评级的背景下进行的。

  ●西方在刻意彰显虽已在慢慢凋零、但却仍然在手的“金融霸权”!

  我们知道,就目前而言,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经济上保持着持续高增长率、安全上足以自保、且业已开始向海外投送军事力量、并保持着金融、特别是社会稳定、内在市场规模达14亿人口之巨的庞大经济体,但就是这样一个、独自对全球经济贡献率高达30%、直到超过“欧洲、美国、日本贡献率之和”的庞大经济体,却被西方把持的三大评级机构中的两个连续下调主权信用评级,显然,在这一荒谬事实的背后,是西方欲达成这样几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西方在刻意彰显虽已在慢慢凋零、但却仍然在手的“金融霸权”!

  ●企图尽可能干扰中国的相关战略决策、及与之相适应的战略判断!

  第二个目的,在展现“第一个目的”的同时,西方这是在通过这种“刻意彰显”、也就是对“仍然在手的金融霸权”的实际使用,企图在形势或随时将进入“关键时间段”之前,尽可能干扰中国的相关战略决策(注:特别是经济尤其是金融层面的)、及与之相适应的战略判断!

  ●这个所谓的“关键时间段”,与正式出现“…孤立美国”的重大变化紧密相关!

  在这里,相对于我们的讨论进程,有必要“提前强调”的是,今天的这个所谓“关键时间段”,与国际舞台上开始正式出现“…孤立美国”的重大变化紧密相关!

  ●意图顺利且迅速地“收口中东”!

  第三个目的,就是着眼于目前这个“类似(注:是类似,不是等同)于2015年7月底”的“关键时间段”、全力干扰、防止、甚至是提前狙击中国“或随时而至的、类似2015年7月流火、8月未央的重大政策调整”,意图顺利且迅速地“收口中东”!

  ●这一连串“反应、报道”所折射出来的“内在逻辑”

  显然,围绕这一意图,我们还观察到另一则动态,即:就在不久前,据媒体报道,在经过西方几大评级公司先后、但却不约而同地,将中国国内一家著名的、涉及地产的公司信用评级下调之后,触发了一项提前偿还部分境外贷款的条款,而更有报道称,该公司正与各家银行商谈重新安排部分债务的事宜。

  在此,我们首先想强调的是:我们对该公司的具体经营情况不感兴趣、也无意对这方面的情况展开具体评论。我们感兴趣的是“在时间靠近2017年第四季度、特别是进入 10月份之后,西方三大评级公司……不约而同……调降该公司信用评级……触发了涉及该公司的一项提前偿还部分境外贷款的条款……该公司正与各家银行商谈重新安排部分债务的事宜……”这一连串“反应、报道”所折射出来的“内在逻辑”。

  ●很容易联想到的三个字……毒贷款!

  显然,如果您是《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的长期阅读者,那么,相信您一看到上述内容,就很容易联想到三个字……毒贷款!

  在此之前的东方时事解读及相关栏目(包括音频、及东方时事解读qq群聊天)中,我们曾经以多种方式、多个角度、详细的解读了所谓的“毒贷款”,而围绕“毒贷款”的重要观点罗列如下:

  其一,所谓毒贷款,是在“某一时间段的特定国际形势背景”下,南方经济体(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企业、因种种原因,或主动、或被动、“向别有用心的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体系”进行融资的那部分。

  其实,最早的“毒贷款”一说,源于金融界对上世纪爆发的墨西哥金融危机(注:也就是比索危机)的观察与分析之中。

  我们知道,1994年12月19日之前,一直被西方经济界誉为“经济调整的典范”的墨西哥正经历着一场震动全球金融市场的黑色风暴。

  具体的情况是,当地时间当天深夜,墨西哥政府突然对外宣布:本国货币比索贬值15%。

  接下来的事实,就是从方方面面、各个层次,证明并演绎了这一宣布、所带来的、对拉南的巨大冲击、甚至震撼了全球金融市场:

  首先,在墨西哥层面,这一消息,立刻导致外国投资者疯狂抛售墨西哥比索、抢购美元,比索汇率急剧下跌:在第二天、也就是1994年12月20日,比索兑美元的汇率从最初的3.47比索兑换l美元爆跌至3.925比索兑换l美元,幅度达-13%。

  次日,也就是21日,跌幅进一步扩大:再跌-15.3%。

  这一局面导致外国投资更加疯狂地撤走资金,墨西哥外汇储备在20日至21日两天锐减近40亿美元。

  结果,到了第三天,也就是22日,墨西哥比索兑换美元的汇价就暴跌了42%之多,几乎腰斩。短短的时间内,这场金融危机令墨西哥工薪阶层的收入多数下降60%,失业率创造了纪录,35%的人生活陷入极端贫困。

  其次 在拉美层面,以危机爆发前的1992年为例,当时,在所谓的“华盛顿共识”下,墨西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达到3030美元,是拉美国家中仅次于巴西的第二大国,墨西哥一向被称作经济改革“样板”和投资“热点”。

  不仅如此,在拉美区域内,由于阿根廷、巴西、智利等其他拉美国家经济结构与墨西哥相似,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债务沉重、贸易逆差、币值高估等经济问题,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首当其冲受影响的是这些国家。

  最后,我们想强调的是,这些过程,都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是:

  其一,“比索危机”的结果,而结果就是:在美国为首的西方、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迫使墨西哥接受一系列极其苛刻的“财经援助条件”下,不动声色地、实质性接管了墨西哥金融体系,并通过这种金融控制,残酷地掠夺墨西哥至今,而昨天被西方经济界誉为“经济调整的典范”的墨西哥,今天已经沦为一个“失败国家”!

  其二,纵观整个过程,我们看到的事实却是:真正将墨西哥推进深渊的,不是所谓的“热钱(短期投机资金)”,而是精确瞄着整个危机的“爆发、发展、高潮、必须有的结局”这一整个进程,对墨西哥经济重要环节、对墨西哥经济相关行业、各个行业的相关企业、提前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低成本贷款”,也就是所谓的“毒贷款”,这种“有毒(目的明确且隐藏)的贷款”,其在时间节点、资金规模上,精确到某个核心企业的资金链一旦中断、就会放大至整个行业、再由整个行业连琐放大至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的连琐放大效应上,事先就有着精确的规划。目标,就是“事成之后,控制墨西哥的金融及其它经济命脉”、从而无限制掠夺墨西哥的财富。

  ●锅,就由市场能观察到的所谓的“热钱”与“墨西哥政府的错误”来背了!

  至于如何在需要的时间、以何种方式触发“资金链的中断”?就交给西方资本可以精确控制的“利率与汇率”及“硬通货供给”与“证券风险评估”!但这个时候,锅,就由市场能观察到的所谓的“热钱”与“墨西哥政府的错误”来背了!

  类似的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之后,在南美多次上演,比如2002年前后的阿根廷经济危机等。由于多次受到这种冲击,南美诸国,经济命脉日益向西方资本手中集中。

  显然,在今天的南美也好,南亚也罢,在“欧美日”连续量宽,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昨天的墨西哥政府与企业曾经犯下的错误,今天并不少见,比如“利率高企”、政治动荡的巴西,更比如“16年11月突然玩废钞,宣布民间大量持有黄金非法”的印度,虽靠这种“剑走偏锋”一时延缓了经济的麻烦,但在今天,由于时间已经到了,也明显已经“掩饰不住大麻烦”了。

  值得强调的是,在西方集体“沉默”于印度“剑走偏锋”的背后,本质上,是西方金融体系为被迫“剑走偏锋”的印度,提供了最后一批“毒贷款”,如今,在印度仍然“掩饰不住大麻烦”的背后,就是因西方全球战略的战略需要,比如“收口中东”的战略需要、特别是“收口中东”之后的进一步战略展开的战略需要,这些“毒贷款”要集中发作的时间、也要到了!而按相关计划,西方通过手中的金融霸权、必须要全面控制巴西、特别是印度这两个主要南方经济体!

  当然,一旦巴西、特别是印度的经济、特别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与往常一样,锅,就由市场能观察到的所谓的“热钱”与“印度政府的错误”来背了!

  ●这还不是“西方金融霸权”整个计划的全部,在计划中,还有一部分是针对中国的

  这还不是“西方金融霸权”整个计划的全部,在计划中,还有一部分是针对中国的,也就是说,与巴西、印度相比,即便是体量巨大,社会稳定、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且经济仍然保持着高增长率、军事力量极强的中国,在某些特定的行业,盯着有些企业的弱点,也要提前“下蛆”,比如,通过一些房地产企业,利用中国政府对地产行业的调控周期,利用这些企业对资金的渴求,利用“量宽”的低成本,向这些海外融资的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再结合计划中的“加息、甚至缩表时间表”,从时间的横轴与利率的纵轴上,立体地对这些“低成本融资”进行“加毒”,企图以“金融霸权”惯常的手法,在关键时刻通过评级、利用中国政府的又一次调控周期(比如今天,开始挤地产泡沫),突然拉高这些之前有大量“低成本融资”的、必须再融资以“还款”的企业的“再融资成本”,试图制造并利用这些企业或在经营上的错误,或在资金上的困难,放大其对市场的影响、去冲击中国的经济与金融稳定的形象,继而彰显西方的金融霸权,反过来进一步强化“本质上已经不断没落的西方金融霸权”在巴西、印度、特别是俄罗斯、韩国、东南亚国家等的“绝对权威”!

  ●“20亿美元债券”的战术与战略意图

  而这,就是在东方时事解读于2017年3月份以来、反复强调“时间已经到了”之后,西方两大评级机构(注:分别是5月、9月),以一种看似不约而同、其实却有着精确计划、从而在集中的时间段中、以类似的手段、连续且毫无根据地调降中国国家主权信用评级的“真实背景”。不难看出,西方“金融霸权”的险恶用心!

  同样,全面反击这种险恶用心,也是“财政部在香港发行、根本就不经过西方三大评级公司进行评级的、并不在意融资本身的、区区20亿美元国家主权债券”的“现时、直接、也就是战术层面的战术意图”。

  至于“战略意图”,就是以“事实”来做两件事,从而实现一个战略意图!

  第一件事,是以具体行动、来宣示19大“正式对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各国人民做出的庄严宣示”,也就是:要带领中国人民,并推进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打造“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件事,是以具体行动,来证明“中国是大国,大国就要有大国的样子”的实力与决心!显然,这一姿态,是源于“中国共产党是个8000万党员的大党,大党、就要有大的样子”这层意思!

  事实证明,在西方评级公司连续调降中国主要信用评级的情况下,“20亿美元”不经过西方三大评级的“主权债券额度”,被“200多亿美元”的认购资金踊跃抢购,其中有许多甚至是西方著名的投资机构与投资者,毫无疑问,市场用“自己的脚”对中国主权信用进行了“最公正,最透明的投票”!

  不难看出,在这一次较量中,西方“金融霸权”的险恶用心不仅没有达成,反而“赔了夫人(西方评级公司的自身信用)又折兵(西方金融霸权本身的确已经没落、市场已经在用自己的眼睛看事)”。

  ●在“硬冲击”较小,“软冲击”的层面,中国以“实际行动”开始“尝试摆桌子”了

  至于要达成的战略意图,就是:在时间上,以2017年第四季度为标志,在政治上,以19大成功召开为契机,在经济(金融)上,以此次坚决、有效反击“西方金融霸权”为第一步,在军事上,以歼20横空出世(正式入役)为先导,以包括095特别是096等新一代战略核潜艇,一大批足以打造并执行“南海红绿灯”系统的天空、水下无人机,尤其是“高超速载具”的“侧面曝光”,也就是以“南海战略”准备工作进一步到位为军事支撑,中国在“硬冲击”较小,“软冲击”却很大的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已经在以“实际行动”,开始“尝试摆桌子”了。

  也就是说:

  其一,时间“的确”已经到了!

  其二,在时间进入10月之后,中国已经开始与西方霸权进行正面的交手。尽管这对双方而言,都是小规律的、是尝试性的,但在性质上,却都是“实实在在的”正面交手!

  ●这是中国“以市场包围西方评级、金融霸权”的一次反击

  对中国而言,这是中国“以市场包围西方评级、金融霸权”的一次反击,这是在让市场用“脚”来审定、并嘲笑西方三大评级的、早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就暴露出来的“职业操守无底限”问题!

  ●19大或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显然,以歼20在我们评估的时间点“横空出世(正式入役)”为引导,通过上述一系列的事实,中国不仅表现出极其自信的能力,也表现出极其坚定的决心,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证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它证明了东方时事解读之前“之所以如此重视歼20正式入役的时间点”的逻辑性!

  第二个问题,它也证明了2017年10月至12月,的确是一个重大的时间段,甚至是关乎人类历史未来走向的重大时间段!事实上,19大的成功召开与“面向全从类”做出的政治宣示,或让较之前以往、提前到10月召开的19大、最终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

  ●那就是中国(党)确定了新的“路线”与“决策模式”

  事实上,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对中国而言,19大成功召开,可以说确认了我们之前(在7月29日沙场阅兵第一时间)就给出的评估,那就是中国(党)确定了新的“路线”与“决策模式”。

  综上,我们想强调的其实是:

  其一,由于时间已经到了,且确定了新的“路线”与“决策模式”的中国,就已经开始与西方霸权进行正面的交手,最为关键的是,在这次交手中,除了“20亿美元”顺利发出,西方试图通过一家或几家企业玩“毒贷款”进行警告的这一手,在一开始就效果不佳,中国可谓是“完胜”。

  值得强调的是,这是自2015年7月、8月以来,中国在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对西方金融霸权的再一次重大冲击。只是“量”的层面还属于“试水”而已,但类似的动作,随时可能“加量”甚至在“质”的层面进一步“提升等级”。

  因此,这对特朗普计划中的访华,问题就来了,如果以这种“相对弱势的姿态”访华,何以全面完成前面所说的核心任务?

  ●由此可见,西方邪恶势力对俄罗斯突然展现的“诚意”!

  也因此,我们注意到,欧洲利益(西方资本)在其访华前,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排、完成了一系列的腾挪,比如,在“叙利亚与乌克兰形势对”的问题上,将“更大的大棒与更甜的胡萝卜”耍得更溜,一方面,通过以色列,对叙利亚政府军进行军事打击,并持续用“诈弹”对俄罗斯(社会)施加压力,还瞄着18年3月俄罗斯大选,弄出一个美女总统竞选人; 另一方面,就是在“阶段性交回乌克兰问题”上也有所动作,比如,近段,乌克兰最高拉达出现许多次集会抗议,抗议者向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政府能够将对总统的弹劾法案提交议会审议,并表示,抗议者希望总统能增加关于建立反贪污法庭的法案,并提交给议会。

  不仅如此,抗议者还威胁表示,“如果我们的要求无法满足,那么我们将展示我们的实力。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波罗申科),不要逼我们。希望您想一想罗马尼亚的尼古拉?齐奥塞斯库是什么下场。”

  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齐奥塞斯库是谁?就是当年东欧巨变中,被政变者抓住就立刻枪决的罗马尼亚最高领导人!

  由此可见,西方邪恶势力对俄罗斯突然展现的“诚意”!

  ●萨卡什维利,可是个铁杆的“美国利益代言人”

  值得强调的是,格鲁吉亚前总统、乌克兰敖德萨州前州长萨卡什维利,也公开参与此次活动!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是在西方基本吃尽俄罗斯中东利益的情况下出现的,而基于我们之前的评估,这说明:西方着眼于中东、在“叙利亚及乌克兰形势对”层面上、对俄罗斯施展“更大大棒”的同时,似乎也在准备拿出“更甜的胡萝卜”了。

  更加值得强调的是,在格鲁吉亚战争中,或”北京奥运会-格鲁吉亚战争“回合中,萨卡什维利,可是个铁杆的“美国利益代言人”,而在这个昨天的“美国利益代言人”今天却出现在乌克兰、干着“要将俄罗斯最为痛恨的乌克兰现政府拉下台”的事情的奇妙事实下,相信大家对东方时事解读在乌克兰之乱第一时间,就定性“欧美利益高度合流,且欧洲利益(西方资本)主导了乌克兰之乱”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由此,可见西方利益“吃相”之难看!由此,更加可见,西方邪恶势力对俄罗斯突然展现的“诚意”!

  ●乌克兰当然是一根很甜的胡萝卜,但还有最甜的胡萝卜

  毫无疑问,基于东方时事解读之前的观点,对俄罗斯而言,乌克兰当然是一根很甜的胡萝卜,但还有最甜的胡萝卜,那就是,仍然确保自己“世界一极”的地位与相应利益,捞回“乌克兰”本质上也是围绕这一战略意图!

  因此,在中国已经开始“尝试摆桌子”并与西方金融霸权“小规模交手”的无奈下,欧洲利益(西方资本)一面对俄罗斯展现上述“胡萝卜与大棒”的同时,也以“美国总统扬言退出伊核协议”为支点,在“计划外计划”或“大欧罗巴计划”的舞台上,如东方时事解读事先评估的那样,正式出场,倾情表演,欧洲利益(西方资本)在中东方向上,在俄罗斯与伊朗问题上,所表演的主题就是“虚拟排斥美国”。

  显然,与此同时,“虚拟拉拢中国”的这出戏“序幕”的展开,就要先看看特朗普访华的结果如何,如果“太失败”,或者“太成功”,那么,对自“乌克兰之乱”以来,一直担任主导角色的欧洲利益(西方资本)而言,就得立刻“加戏”,也就是将序幕展开,俄罗斯总统访伊、劝说伊朗与“指责美国在伊核问题上的立场之欧洲利益”一起,以“孤立美国”的名义,为了“争取欧盟在中东问题上,特别是在伊拉克库尔德人独立问题上配合伊朗,尽可能维持伊朗在伊拉克的利益,从而尽可能维持俄罗斯与伊朗在叙利亚形势的现状,尽可能维持伊朗在黎巴嫩的影响”,继而一起加入“以俄罗斯与欧盟为核心的、所谓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中去!

  ●至少在中东层面,就会“遇神杀神”!不论是哪路神仙!

  对这一总体目标,由于时间已经到了,至少在中东层面,不论是谁,都不容反对,也不容拖延,否则,在“人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魔力下,已经有心组建、或加入“以俄罗斯与欧盟为核心的、所谓中东新多边安全框架”中的力量,就会“遇神杀神”!不论是哪路神仙!或曾经是“哪路神仙”下的“小鬼”!

  ●特朗普访华“失败”是注定的,至于是否“太失败”?这还得观察

  而在我们的评估中,“太成功”根本不可能,因为,西方资本为了防止“太成功”,即便是“生意上太成功”也不行,因此,也已经将“全面孤立、制裁朝鲜”的“注定让中国不接受”的话题塞进了特朗普访华的“公文包”。

  因此,“失败”是注定的,至于是否“太失败”?这还得观察,因为,“太失败”恐怕正是欧洲利益(西方资本)包括俄罗斯、日本都希望看到的,因此,在我们的评估中,特朗普访华“失败”是肯定的,因为政治原因。“太失败”又不可能,因为经济原因!

  这,就是“方方面面”围绕19大后,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国家元首之“访华行程”所进行的战略布局与战术行动的综合背景!

  ●出现实质性演化的一幕不会以太久,因为,时间已经到了!

  如果在这个层面下,再去观察“伊朗最高领袖:俄伊合作有助于‘孤立美国’”,特别是其中的两段字,即:

  ……

  第一段文字,哈梅内伊在与普京会晤时称:"我们能反击美国的制裁并以拒用美元、在双边或多边交易中使用本国货币的方式孤立美国。"

  第二段文字,他还说:"您有很强的个性,你们也是做决断和干事的人,所以和俄罗斯可以在要求大国决断和坚毅的大型行动上合作。"

  ……

  我们也就不难看出 ,伊朗,似乎已经在“人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层面上,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至于伊朗选择了什么、或者是否选择“和俄罗斯在要求大国决断和坚毅的大型行动上合作”的何具体行动?或者,整个中东的局势如何进一步演化,我们将与大家一起拭目以待!

  可以肯定的是,出现实质性演化的一幕不会以太久,因为,时间已经到了!就让我们一起亲身、亲眼见证这一注定会波澜起伏、眼镜碎上一地的历史剧变阶段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11:56 , Processed in 0.1094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