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03|回复: 0

碧翰烽:中山大学“学生官”事件需正视解决三大难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22 19: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一则“学生会干部任命公告”,中山大学学生会猝不及防地成为“网红”,而且还是在高考招生的时节。

  在中山大学学生会官方微信公众号7月19日发布的《中山大学学生会2018—2019学年度干部任命公告》中,按照三个层级公示了200多个学生干部岗位,而在“秘书机构”和“组成部门”两层级中,还特别标明了职位是“正部长级”还是“副部长级”。

  这样一大堆的“正部长级”“副部长级”,被安在一个个青年大学生头上,的确让人嬉笑怒骂,吐槽不断。在我看来,这样所谓的级别本就荒唐,何况还拓展到校园,就更荒唐不堪了。

  其实,这样的问题一直存在,只不过在互联网的放大、检视下,中山大学被自己和网民们晒了出来,接受拷问。

  那么,这个事件的出现,不能仅仅一撤了之,也不能一笑了之,加上当下引人关注的科教战略、中美贸易战问题,更值得我们思考三大问题,尽快找出解决的办法,真正实践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出我们真正的大师,以解决钱学森之问,才是相当紧迫的事情。

  一是学校行政化问题。这个问题已经老生常谈,现在恐怕是到了要解决的时候了。如果要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首先必须要从校园本身做起。如果说一个校园本身,尊崇的都是行政级别、官位,那么你又怎么让社会来尊崇教师和教育呢?

  因此,一个学校,要让教授、老师、学生成为权利的主体。不能让当了教授的老师,还想着什么样的行政级别,也不能让一个小小的官员,就可以卡住我们的学术、科研、教学人员,以及众多的课题与项目。

  二是学生会问题。学生会本就是一个服务组织,现在似乎成了一个管理组织,而且还要仿效官僚的模式,硬生生的搞出那么多官位来。如此之设计,岂不就是在培养行政化思维,又如何符合一个大学之精神。

  我认为,学生会要进行大改革,要按照志愿者的思路来进行设计,从学校就培养学生们的志愿精神、服务意识。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就是志愿精神不够。而且学生会的大门应该敞开,只要有志愿、奉献精神的,都可以参与,何必要固定那么多的所谓职位,还非得分个等级,大家平等不行吗?

  三是社会导向问题。现在社会的导向是存在问题的,不少人毕生追求的就是当官、发财、名誉,还有的追求享乐,以致于娱乐至死、明星至上。那么这样的一种社会导向就要进行彻底扭转了,虽然扭转起来非常之难,但至少要从学校开始,真正培育出一种科技、创业、教育、读书之氛围,让科学家、教师、知识分子成为一种社会的标杆,成为人们争相追捧的“明星”。

  那么,这样的导向就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我们的宣传、教育、奖励激励、政策保障等等,都要真正让科技、教育成为一种社会的风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1:52 , Processed in 0.13814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