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89|回复: 0

老君:二战中希特勒为什么大骂日本“蠢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7 12: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希特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野心家。

  他在德国建立了一支横扫欧洲的钢铁劲旅,在他的麾下有着一大批世界著名的将领,闪电战成为他们集体的logo;

  在他的领导下德国拥有了当时世界顶级的武器装备和令人不寒而栗的军事黑科技;

  在他的领导下,德国创下了现代文明世界中最大规模的屠杀。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恶魔级的战争巨人却在即将统一欧洲的一刻鬼使神差的停止了对英国的进攻,转而向东去攻打苏联,开启了希特勒德国走向灭亡之门。

  对于这段历史很多书里都这样总结希特勒的这一行为——希特勒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犯下了两面作战的战略错误。

  然而老君却不这样认为,因为当时对希特勒来说英国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英军以及部分法军已经完全龟缩到了英伦三岛之上,已经完全处于守势地位,对德军已经无法形成军事上的威胁。此时希特勒改变战略进攻方向对英伦三岛上的英法联军来说不是战机来了,而是感谢上帝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因此希特勒选择向东战略进攻在这种情况下根本谈不上是两面作战,而是集中优势兵力的向东进攻。

  那么问题又来了,希特勒为什么不在彻底解决了英伦三岛问题后再反身攻击苏联呢?这不明明是留下了后患吗?

  老君分析希特勒当时可能有两个考虑。

  一是对苏联实施战略迷惑,让斯大林误以为德国还在与西面的英法联军作战,然后对苏联实施突然袭击。事实上希特勒也确实打了斯大林一个措手不及,成功的对苏联进行了突袭,一下打得苏联无反手之力,几百万军队成了德军的俘虏。

  二是考虑到如果德军越海攻打英伦三岛很可能引来曾经的英国的子国美国在最后时刻对英国的救援。这就意味着德国与实力雄厚的美国开战,这对缺乏石油资源的德军无疑是不利的。为了避免这一不利局面的发生,德国最好先放弃攻打英伦三岛的计划,改为向东攻打社会主义的苏联,一是稳住美国,二是夺取苏联的油田。这样等到德国夺占苏联后,德国不但拥有了石油资源,还拥有了煤炭、粮食等资源。德国就可以回过头来从容的攻打英伦三岛或者与美国开战了。

  然而就在希特勒的如意算盘还没有打完时,他的小弟日本即没有北进与德军在苏联会师,也没有南进与德军在中东会师,而是忘乎所以的偷袭了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随后美国便宣布对日对德宣战,美国几十万大军随即开赴欧洲战场,德国就此真正陷入了东西两面作战的困境。

  希特勒一盘好棋就这样被日本人玩坏了,希特勒不骂日本人才怪!这正应了中国现在流行的一句话,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08:23 , Processed in 0.12505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