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54|回复: 0

顾子明:消失的第一夜,滴滴的“绝滴”反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3 16: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滴滴开启整改之后,近日一篇《滴滴消失的第一夜》的文章,迅速在各大平台纷纷被转载。文中以第一视觉为角度,讲述了没有滴滴的“绝滴”日子里,大家夜生活时候是多么的不便,纷纷为滴滴鸣不平。

  看完文章之后,我不禁慨叹,“危机倒逼改革”,诚不欺我。

  之前公关一直高高在上的滴滴,此次竟然开始走群众路线,通过煽动群众的情绪来给自己解套,手腕真高!大量接受采访的用户纷纷把两名花季少女的陨落忘记,开始转向支持滴滴尽快恢复上线。

  想来如果当初滴滴在处理危机的时候,高层和公关懂得走群众路线,如今也不至于在舆论的压力之下,被监管按在地上摩擦。

  其实,这次滴滴的“绝滴反击”,还是很有套路的。

  首先,根据央视采访得知,滴滴这个措施各级政府并不知情。

  按照《网络管理办法》规定,暂停运营应该提前30日向主管机关报告并向社会公告(顺风车不在此监管之列)。此次滴滴未经通报的临时整改本身就是违规。

  其次,滴滴选择整改选择夜间,而不是轮换整改,本身就存在猫腻。

  虽然滴滴有曹操、易到、首汽、神州等竞争对手,但这些商业客户为目标的司机,主打白天运营,而且一人一车不倒班,夜间工作不仅经济上不合算,疲劳驾驶也会导致安全问题。

  因此,市场上提供夜间运力的,主要就是滴滴为代表的私家车以及干夜班的出租车。因此,一旦两大运力之一的滴滴退出,势必导致市场短期供求关系失衡,出现崩溃,引发社会极大的不满。

  可以说滴滴选择夜间出手,通过行动和舆论的配合,“不小心”反将了政府监管层一军,导致监管在舆论攻击之下非常被动。

  不过,如果被滴滴的行动和软文蒙蔽的话,那就太对不起惨死的两个年轻妹子了。看了看一群笨死的官媒都不知道该怎么怼滴滴,政事堂不禁手痒了。

  《滴滴消失的第一夜》中选择的北京、长沙、成都、广州这些城市,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他们都是美团没有进驻的城市。

  而截止目前,美团打车是滴滴主打夜间运营的“快车”,唯一的竞争对手。(其他竞争对手的运营时间几乎都是白天)

  以上海、南京为代表的美团打车进入的城市,夜生活的丰富绝不比北京少,可是,别说滴滴整改七天,哪怕是滴滴永久退出这些城市,也不会出现夜间的打车难。

  因为只要有美团这样类似滴滴的平台支持,在供求关系带动的价格波动之下,马上就会有大量的运力来补充,使得市场实现供求平衡。

  所以呢,真正导致了《滴滴消失的第一夜》中,北京、长沙、成都、广州这些城市夜间打车难,并不是因为滴滴被整改,而是因为滴滴这几年形成的绝对垄断。

  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在绝对的垄断之下,无论国企还是民企,都会迅速腐化。

  说起来,从滴滴诞生开始,他本是一个打破垄断的企业。

  在过去,中国的运营车辆,沿用旧体制下的特许经营制,司机购买运营牌照之后成为出租车。

  由于出租车运营牌照的销售,就像政府出让土地,可以获得一大笔的收入。因此,各个地方政府就有了通过限售限价等手段,维持甚至抄高出租牌照的动力,使得一个牌照的价格动辄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跟出租车公司的关系,就像跟开发商一样,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利益联盟。

  而伴随着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城镇化,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使得无论是房产“证照”还是出租车“牌照”,都面对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在利益联盟的垄断之下,导致价格持续上涨。最终,出租车“牌照”和房产“证照”一样,都变成了金融衍生品。

  一旦实体经济变成了的金融资产,乱象就来了。一方面,很多买二手出租牌照或者向有牌照的出租公司交份子钱的司机,就像买了高价房或者支付高额房租的青年一样,不得不拼死拼活的赚钱。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和牌照供应不足,造成了市场严重的供求关系失衡。

  这两点合在一起,导致了各地出租车为了赚钱,拼客、黑车和一口价的乱象,也一直难以根除。

  而随着滴滴、快的、优步们的出现,

  一方面,随着大量私家车的涌入,使得打车市场从计划经济变成了市场经济,在这只看不见手的主导下,不仅出现了“专车”的消费升级,带动了消费的同时也带动了就业,而且“快车”也大幅降低了打车费用,让消费者带来实惠。

  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之下,逐步实现了良币驱逐劣币。通过系统的记录,在竞争之下,那些低评价的司机被专车和快车慢慢清除,使得竞争对手的出租车在内,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都在大幅提升。

  最终,为人民带来了实惠和便捷。

  可以说,滴滴、快的、优步,当年面对地方政府和庞大的出租车既得利益集团,他们都是敢于屠龙的勇士,

  可是,就像故事中那样,屠龙的勇士往往最后又会变成恶龙。

  在资本的推动之下,滴滴先后与快的、优步合并,融合后的滴滴,在中国的网约车市场上,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垄断局面。

  取得垄断地位之后,曾经的勇士逐步开始张开他的血盆大口。在面对连续出现两次恶性奸杀事故之后,滴滴考虑的只是如何赔偿而非整改。在他们眼中,“牺牲”几个人的生命,跟给资本市场的漂亮报表来比,根本不值一提。

  而且,原本大量消耗资源的功能,也被取消了。譬如被滴滴合并之前的优步,有一键SOS的功能,用户一旦按下,不仅会迅速警方就会接到报警,乘客甚至都不用出声,其姓名、位置、车牌号等信息就通过优步后台传送给警方。

  可直到此次整改之后,滴滴也不过才上台了“一键报警”,而这个功能,只不过是用一个键,代替按110三个键的“创新”而已。甚至截止目前,滴滴也没有把他的网约车数据纳入政府的监管。

  所以呢在我看来,滴滴老板程维个人的那些整改承诺,在贪婪的资本面前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政府的监管对滴滴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就像此次《滴滴消失的第一夜》舆论事件,政府你敢整改我,我就敢撂挑子。最后凭借垄断地位,裹挟强大民意,自然逼迫政府最终不得不妥协。而最终吃亏的,却是那些帮滴滴怼政府的消费者。

  所以呢,对于政府和消费者而言,真正想要把资本关在牢笼里的方式,唯一的方式,就是保持竞争。不光是滴滴,所有走在监管前面的互联网行业,充分的竞争都是遏制他们“变恶龙”的最好方式。

  正面例子是因为有京东的冲击,所以阿里后来严格控制假货;反面例子是谷歌走了后,百度敢卖人血馒头,

  没有了谷歌的竞争压力,百度很快从BAT三巨头中老大的位置摔下来,沦为二线梯队;而在京东、拼多多甚至他们背后腾讯的不断冲击之下,阿里反而越做越强傲视群雄。

  市场经济告诉我只有保持竞争,才能够保持企业的活力,才能保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带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这点无论是对民企还是国企,都是同一个道理。

  其实,就像当年教员告诉黄炎培的那句话,跳出兴亡周期律要靠人民的监督。在共和国,让勇士们永远作为勇士,还是变成恶龙,其实一直是掌控在我们大众的手里。就像此次《滴滴消失的第一夜》中激起的舆论导向,理智的我们应该明白,长远来看,让市场更充分的竞争,才是对人民最有利的选择。

  滴滴如是,其他企业亦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01:13 , Processed in 0.1407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