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23|回复: 0

顾子明:万科高呼“活下去”,背后的原因意味深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30 14: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房地产是一个暴利的行业。

  改革开放初期的1992年,那时候没人说“小目标”,“万元户”就是对创业企业家的高度赞美,而一介屌丝的潘石屹通过在海南通过炒房,早已成为了“百万富翁”。

  而这位百万富翁居安思危,却用几斤橘子,收买了规划局的一个小伙,拿到了海南房地产数据。

  拿到数据后的潘石屹发现,海南一万八千家房地产公司的背后,海口本地人口尚且不足30万,人均报建面积更是首都北京人均居住面积及的七八倍。因此,“第一感觉就是天要塌下来了”的潘石屹,迅速撤离海南,回到人均住房面积仅有7平米的北京发展。

  而就在潘石屹跑路的第二年,雷厉风行的新一届中央政府上台后,海南房地产泡沫轰然破裂,活下来的公司不足1%,房价从近万元跌倒了七八百,全国在海南炒房的资金套牢达数千亿,整个海南十多年都没缓过气来,而潘石屹却踩着友商们的尸体,和任大炮在北京开启了他们新的征程。

  二

  这一次,一直唱多的任大炮没有出现。

  两周前,2018年9月16日下午两点,在钓鱼台国宾馆举办了一场中国经济界的重磅会议。官学商三界群星云集,樊纲主持,刘副总理主席,主席台上,吴敬琏、楼继伟、易纲、林毅夫、白重恩、杨伟民等重量级人物出席并讲话。

  与台上诸位大佬私交密切的任志强虽然没来,但而如果观察仔细的话,会议的过程中,万科总裁郁亮,却一度坐在了主席台上,与这些中国经济的执牛耳者们附耳交谈。

  说起来,这种“越级”行为对于郁亮来说,也许是刻在他的骨子里面的。

  就在潘石屹成功海南逃顶的1992年,刚毕业没多久的郁亮,敲门进入万科老板王石的办公室,毛遂自荐并提出了万科发展的一系列建议。此举得到了王石的欣赏,因此郁亮也出任了万科的首任董秘,开启了他的扶摇直上之旅。

  从此之后,每隔几年,郁亮总会带着他的方案找上峰“跑官”,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成为了万科的总经理,执掌起中国房地产领域的最强舰队。

  而伴随着王石慢慢从万科的推出,郁亮也慢慢挤进来50人论坛,这个中国经济的核心圈子。

  三

  “活下去”!

  就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两周后,恐怕谁也没想到,作为中国最优秀房企的万科,竟然会以极其张扬的方式,喊出这句口号。

  就在今天,万科召开秋季会议,会场四周均悬挂着这句标语。

  而这个口号,也在中国的房地产圈内引发了巨震,震动着每一个地产人士的信心。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今年已经过去三个季度的万科,面对年初制定的6300亿回款目标,竟然还有一半没完成。

  因此,进入九月之后,郁亮和他的万科开启了他的三年计划,设定了以。”收敛”和“聚焦”为手段,以“活下去”为最终目标

  而有趣的是,万科的三年计划,与那位在50人论坛上,来去匆匆的那位大佬表示的“争取三年左右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很恰巧的对应上了。

  四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闷声发大财。

  万科早在2012年就提出“白银时代”,提前开始降杠杆和去库存,相比于通过疯狂加杠杆反超万科的恒大和碧桂园,万科的杠杆率低的惊人,更不要万科超低的融资成本以及刚刚拿到的“国家队”身份。

  因此,就算万科现在不整改,寒冬来了,全国成规模的开发商都死了,最终活下来的那个,也会是万科。

  更何况,我们也会知道,寒冬再怎么寒,最寒的底线也不会让那些大型的国资地产商崩盘,而万科又是在国资系统里一骑绝尘的存在,因此,万科的“活下来”在面对经济寒冬虽然在理,但必然也有弦外之音。

  就像我正在码字的时候,脑海中想象的是随着“万科活下来”的广泛流传,全国的媒体和自媒体,都会开始追热点,把最近半年所有的土地流拍,政府的限购政策,开发商巨头打折促销,各地的降价数据,甚至取消预售等段子编排编排,形成一篇篇唱衰房价的10W+。

  甚至也会有人,把多年前说了炒了无数遍的房地产崩盘论的段子拿出来,来论证自己的先见之明。

  而这些舆论汇聚到一起,就会变成一个词儿,“信心”。

  资本市场有一句话,叫做“信心比黄金重要”,同样,资本化的房地产更是如此,对未来房价持续看涨的信心,才是如今房地产市场火爆的根本原因。

  所以,在遏制房价上涨成为政治局的既定行政政策后,作为中国房地产风向标的万科,大肆搞的“活下来”,也算是通过市场的手段,来遏制房价上涨。

  所以,看着一片红的“活下来”,本质也是一个政治正确。
  这点政治正确,对郁亮这么个绝顶聪明的人来说太简单了,作为一个北大毕业的,能混入以清华为骨干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里面,本身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五

  记得去年我写房地产的时候,说过房地产要从今年开始洗牌,大量的中小开发商会消失,现金流出问题的开发商,会以成本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甩卖,是部分一二线刚需上车的时机。

  但是,房企的寒冬,并不意味着是房价的寒冬。

  目前万科要活下来的大背景,是中央的政策从过去十年积极的货币政策,转向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开发商的融资能力在货币政策收紧之下将异常艰难。

  但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取代了货币政策之后,民众的总体收入和GDP数字并不会出现巨大的影响,因此房价暴跌的经济基础并不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需求被遏制了。

  如果举一个形象一点的例子,就像特朗普的调控油价,对于伊朗、委内瑞拉、卡塔尔这种“民营”的石油国家,必然是遭受到资本的寒冬,被迫供给侧去产能,但是对美国三桶油的国家队,就是利好。

  同样,石油去产能必然导致价格上涨,特朗普为了支持率,只能通过行政手段短期压着油价,但是,随着需求的不断累积,油价反弹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同理,房地产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如今仅考虑一二线重点城市的中心城区的话,调控只能是一时,房价最终还是要跟着供求关系来走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永远在前进的。

  对于中国来说,是房地产一个永远有着巨大需求的市场,如今开发商近期要面对的,不过是三年左右的一个资金寒冬,杠杆率高的,很难挺过那么久。

  因此,挖坑屯粮渡过这个寒冬,并利用寒冬消灭了竞争对手之后,巨头就会成为寡头。撑过寒冬,待到春天来临之际,面对遍地死了的开发商道友们,寡头们则将迎来历史性的机遇。

  所以呢,寒冬过后,万科们能有多大的力量加杠杆疯狂扩张,也取决于他在冬天屯了多少的粮。而这,就是万科以”收敛”和“聚焦”为手段,以“活下去”为目标的最终目的。

  毕竟,房地产永远都是一个暴利的行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01:19 , Processed in 0.12509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