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42|回复: 0

姚尧:12月19日股市前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8 19: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上证指数下跌21.32点,收盘报2576.65点,成交量为993亿元,如下图所示:
  上证指数今日下跌,均线系统继续呈现空头排列向下,是以我们继续维持谨慎保守的策略不变。

  在昨晚的文章,姚尧写道:“我坚信,世界未来的希望一定是在中国;其次,我坚信,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一定是中华文化。”不少读者留言表示看到这句话后感到很振奋,但同时又表示希望我能多说一些理由和根据。其实,你会有这种想法只能说明你关注我的时间太短了,类似的文章以前写过很多,有些还被系统删掉了。譬如我在去年曾写过一篇文章叫《中华文化之正本清源》,后来就被删掉了,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百度一下,有一些网站还有转载。在今天的文章里,我们就来讨论美国未来的挑战,以及它为什么终将失去世界霸权。

  在美国的东北部-五大湖一带,被称为铁锈地带,因为曾经是繁荣的制造业基地,可是后来没落了,工厂被迫关闭,产业转移到国外。取而代之的竞争对手,最初是日本、德国,之后是台湾、韩国,现在是中国大陆。在铁锈地带中的宾夕法尼亚、威斯康辛和密歇根三州,传统上都是民主党的大票仓,在过去几十年的总统选举中都是支持民主党参选人,可他们却在2016年的大选中票投特朗普,这是特朗普能够在2016年大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就在上个月举行的中期选举中,他们又重新把票投回给了民主党。那么,为什么特朗普能够在2016年能够成功忽悠到铁锈地带的选票呢?因为特朗普宣称要让美国再次伟大,要让铁锈地带的工人们重新赢回失去的工作。于是,特朗普成为自里根之后唯一能够在宾夕法尼亚、威斯康辛和密歇根三州获胜的共和党参选人。

  那么,特朗普能够兑现他对选民的承诺吗?答案是绝无可能。根据2016年的一项数据统计,一个汽车装配线电焊机器人的成本为每小时8美元,而一个美国汽车工人的薪资是每小时25美元。试问,如果你是美国汽车业主,你是会用谁来工作?也就是说,在科技不出现重大创新的前提下,美国绝无可能迎来制造业的大规模回归,因为成本太高。即便原先在中国的制造业工厂要撤离,那也是撤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而不会撤回到美国。美国要想大规模赢回制造业,那就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来降低劳动力成本,而这些重新回到美国的制造业不会在实质上增加多少美国的工作机会,那些工作只会交给机器来做,那些铁锈地带的蓝领工人已经注定是被淘汰的一代。

  我们知道,奥巴马在任期间曾经力主推进关于国际贸易的TPP,而特朗普就任后就退出了TPP。在关于TPP的问题上,美国国内一直有两派对立的观点,譬如有两家著名的鞋企,耐克是支持TPP的,而纽巴伦是反对TPP的。耐克之所以支持TPP,是因为它所有的鞋产品都在海外生产,现在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东南亚,几乎所有的工作都还是由手工来完成。纽巴伦之所以反对TPP是因为它很早就已经大规模推广自动化,劳工人数相较于其它制鞋企业要少得多得多,故而主要生产基地都放在美国本土。也就是说,无论美国采取怎样的国策,大量的工人失业终将无可避免,特朗普的激情演说和刺激政策虽然能收取一时之效,但曾经的希望越大,未来的失望必将更大。为了安置这些注定被淘汰的人群,美国需要耗费更多的金钱和资源。由特朗普刻意强化的族群对立,日后的裂痕必将越来越重,这是美国的近忧。

  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看,即便美国能够通过科技创新来战胜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优势,而且能够通过大量的资源投入来维稳以弥合族群裂痕,也终将难免盛极而衰的命运。由于页岩气革命,美国已经在能源上自给自足。日后若再出现制造业回流,那么美国事实上就不需要世界了,因为届时世界给美国带来的全都是麻烦和困扰。要知道,美国的基因里原本就是有着极强的孤立主义倾向的,以三四百年前那样恶劣的交通条件,那些愿意漂洋过海来到美洲大陆的欧洲人,基本上都是痛恨欧洲的旧世界,决心与旧世界彻底决裂的人。当他们在美洲定居后,天然就觉得美洲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广袤的面积,肥沃的土壤,而且两大洋保护着他们远离战争,他们为什么要去掺和欧亚大陆上的那些破事?因此,美国人的骨子里原本就是充满两面性的,当他们顺风顺水时,就会觉得自己是世界的灯塔,要去拯救全世界。一旦遇到挫折,他们就会倾向于躲在两大洋之间不问世事。从特朗普的当选以及他上任后的种种措施,我们就已经能看出美国再次显现出强烈的孤立主义倾向,而这种倾向将来必定会越来越严重。

  两大洋,曾经是美国得以成为世界霸主的关键因素,因为这使得美国得以避免两次世界大战的狂轰滥炸。同样地,两大洋也终将成为美国失去世界霸主地位的关键因素,因为它会强化美国的孤立主义倾向。自古以来,霸权通常都是在艰难的险境中奋发而起,而在自以为安全的隔绝中轰然倒台的。六百年前,郑和下西洋时的中国是何等强大,可在此之后,中国就因为自我感觉良好而逐渐走向隔绝。随之崛起的,则是在西欧边陲的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这些忧患中的岛国,他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向海洋进军,进而相继成为世界霸主。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现在力推的“一带一路”虽然在执行层面存在一些操之过急的地方,但就长远的战略而言,这仍将是大国崛起的正确方向。在从未进入过的全新课题上出现一些战术失误,这是无可避免的,只要这种战术失误不会导致战略崩溃即可,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和天命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3:09 , Processed in 0.15635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