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61|回复: 0

顾子明:逃离德黑兰?特朗普的权力游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16 09: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美国和伊朗紧张关系的升级,今天下午4时许,美联社发布消息,美国要求驻伊拉克大使馆所有非紧急政府人员立即撤离。

  又是大使馆,又是紧急撤离……不由得让人想起了40年前的那场“逃离德黑兰”。

  1979年11月,在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的支持下,一群学生冲击了位于德黑兰的美国大使馆,扣押了66名外交人员。

  旋即,美国宣布制裁伊朗的经济并封锁伊朗的石油,而伊朗也宣布退出石油美元,双方不断相互加强制裁,将曾经蜜月的盟友迅速变成了剑拔弩张的敌人。

  因此,在如今美伊紧张关系不断升级的情况下,美国在一个毗邻伊朗的什叶派国家撤出大使馆,不由得令人很多人担心伊核问题乃至油价的走向。

  说起来,很多人都把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是特朗普中东激进战略的一环。其实大家还真想多了,喜欢追求功绩的特朗普,并非不想在自己任期内达成一个历史性的伊核协议。

  就像继去年5月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美国政府制裁不断升级,谋划动武、构建“阿拉伯版北约”甚至威逼各国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的同时。特朗普也不断通过各种形式表示愿意同伊朗会面,甚至表示会面可以“不设先决条件”。

  所以呢,如果对比特朗普在全球其他领域的那些动作,就会发现,这些特朗普都是利用“疯狗咬人”,进行“极限施压”,为自身获取最大利益的惯用手段。

  而且考虑到40年前,那场长达444天的人质危机,直接导致了当时人气爆棚的卡特总统连任失败。特朗普自然也不愿意在连任形式大好的情况下,给自己挖坑下套。

  说起来,很多人并不理解特朗普为什么认为伊核协议是一个非常差的协议。

  其实很简单,随着伊核六方签订协议之后,制裁逐步解除,伊朗的石油出口激增。但是在这个协议的监督之下,伊朗巨额的石油销售款无法通过银行转账返回国内。

  因此,伊朗只能跟几个伊朗石油的进口大户,退回到传统以物易物的交易,譬如在欧洲购买空客的飞机,从俄罗斯购买军火,以及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工业制成品。

  这样的交易之下,伊核六方中,英法德俄中五方都在协议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尤其是欧洲的那几个“流氓”,卖的那可都是高利润的产品。

  但是,并不从伊朗买入石油的美国,自然而然就无法在“以货易货”中得到利益,因此对于双边贸易极为敏感的特朗普,自然就要把民主党时期签订的协议推到重来,进行利益的重新洗牌。

  故而伊核问题上,“利益受损”的特朗普咄咄逼人,但是英法德俄中乃至美国的民主党,这些既得利益者都在极为克制的维护者这份协议。

  毕竟,把伊朗按在谈判桌上签订协议的几大列强,嘴里都是主义,心里全都是生意……

  所以,整个的伊核问题就搞成了一场大国角力的战场。

  不过,虽然想重新签订协议的特朗普本人并不想把事情闹大,但是并不代表他的手下,不想搞个大新闻。

  这就像40年前,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为首的强硬派,一直坚持制裁伊朗并动用武力那样,目前特朗普的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也是坚决的对伊强硬派。

  因此,就在特朗普试图利用博尔顿等人为自己谋求利益的同时,博尔顿们也在利用特朗普的算计,暗中搞小动作,来推动自他们的控制世界岛,重返中东的计划。

  这就像以朝核谈判为代表,特朗普近年来国际上一系列的动作,到最后一步的时候都容易擦枪走火那样,打开了伊核问题这个潘多拉魔盒的特朗普,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合上它。

  尤其是伊朗,这是中东国家里面除了以色列之外,唯一实现了政治势力相互制衡的国家,没有哪一派能够做到政治上的一家独大。

  因此,极限施压的特朗普,等来的并不是那个历史性的领导人会面,反而是让在施压之下,美伊的对抗不断升级。

  毕竟,在极限施压之下,谁也不愿意挂着“卖国”的名义去谈判,给竞争对手送弹药。

  所以,再来看看伊朗国内。

  伊朗政坛有两大派系,分别是改革派和保守派,其中保守派中又分为温和派与激进派。目前伊朗总统鲁哈尼,作为温和的保守派,在奥巴马时期签订了伊核协议。

  随后在伊朗改革派的支持下,鲁哈尼在2017年击败了其他三个热门强硬保守派人选,其中包括被伊朗宗教领袖哈梅内伊“钦定”的候选人。

  因此,回顾伊朗政局,总统鲁哈尼并非哈梅内伊最信赖的政府领导,但是随着伊核协议签订后的伊朗对外开放,改革派的势力不断扩大,甚至打破了保守派垄断议会的格局。这使得哈梅内伊也不得不支持鲁哈尼,以弥合伊朗国内的分裂情绪,并保持政局的稳定。

  这样看来呢,奥巴马及其背后的民主党,在伊核问题上也是一种“温水煮青蛙”,虽然美国没有获得过多的经济利益,但是却在慢慢的改变伊朗政局,推动伊朗国内的改革派不断作大。

  可是在特朗普上台后,他在伊核问题上施加的压力,使得原本逐步得势的改革派的改革进程突然停止,平衡的伊朗国内政局也在混乱中开启新一轮洗牌。

  其实,这就和40年前的“逃离德黑兰”很像,时任伊朗总理谴责冲击美国大使馆的行为;前总理更是发表声明,愿就事件解决做出让步,与美国进行协商。

  甚至伊朗国内的各股势力也纷纷表态,呼吁民众冷静下来,放弃“不要西方,不要东方,只要伊斯兰”的政策,继续保持与美国的良好关系。

  但是,随着布热津斯基等美国强硬派势力占据了上峰,选择进行武力救援,直接导致了美伊关系破裂,使得在伊朗,温和的亲美派占据下风,强硬的宗教领袖们完全掌控了伊朗的最高权力……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总是踩着相似的韵脚。

  如今原本在美国的支持下,通过渐进式获取伊朗权力的改革派与温和派面临了大麻烦,他们随着特朗普政府制裁的加剧,引发的民众反美热潮而纷纷失势,而伊朗的激进保守派,却在民族主义的刺激之下再一次抬头。

  因此,某种程度上说,倾向于激进保守派的伊朗宗教领袖哈梅内伊,将乐意于看到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甚至在深知特朗普为了竞选连任而不会主动挑起战争的情况下,去默许小冲突的发生,让便于其加强伊朗局势的控制。

  故而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伊朗的局势,由于伊朗政局的特殊性,以及美国白宫内的勾心斗角,将不同于全球其他特朗普同期进攻的领域,未来会陷入“大乱很难,小乱不断”的局面。

  而中东乃至全球的政治家们,也会利用这个混乱的阶梯,或去追求国家民族的最高利益,或去实现他们个人的远大抱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9:56 , Processed in 0.1407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