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154|回复: 0

胖球莹:卖保险1年,负债3万,老公和我离婚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2 11: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有朋友分享了一条抖音视频。

  画面中的姑娘哭得梨花带雨,很是伤心。

  视频的配文,看得我心里不是滋味:

  去年进了平安保险,做了快一年,负债3万多,自己和家人买了4万多的保险,和他离婚,现在很无助没一个人理解我。

  身处保险行业,听过太多割韭菜的故事。

  可是亲眼见到好好的小家庭被拆散,还是忍不住难过和愤怒。

  这些卑鄙又下流的套路,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1 保险公司招的不是员工,而是客户

  故事的开始,一般是这样的:

  某天,你在招聘网站填了份简历。

  网页还没来得及退出,就收到了××保险人事主管张总的消息:

  你好,我们是世界五百强的金融集团,现我司正在招聘高级理财顾问,底薪1.5万起,工资上不封顶,实习期双薪制,晋升渠道透明,工作时间自由,每年有带薪年假、出国旅游、免费体检。如有兴趣,请在明天前来面试,地址是×××。

  世界500强!

  底薪1.5万起!

  工作时间自由!

  晋升渠道透明!

  这不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工作吗?

  第二天,你如约而至,见到了传说中的张总。对方侃侃而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如何从月入2000的穷小子,逆袭为年入百万的人生赢家。

  末了,张总拍了拍你的肩膀:“小伙子,很有我当年的风范啊,好好干,年轻人就要爱拼才会赢!”

  看着张总递来的工资条,你沉醉了,迷迷糊糊的签下了合同。

  当你走出大门时,张总也松了一口气。这个月的增员任务,总算完成了。

  2 第一份保单,从“自杀”开始

  3天的入职培训,15天的职场培训后,你开始了代理人的生涯。

  这份工作并没有宣传的那么轻松。每天9点前要按时打卡,每月出勤不得低于20天;

  新人没有底薪,达到一定业绩,才能有一两千的保底收入;带薪年假、出国旅游,只有业绩靠前的人才可以拥有。

  不过你没有灰心。

  每天的早会,给了你一整天的动力。

  先是小组会议,今天天冷多穿衣,体现公司的人情关怀;紧接要喊口号、唱组歌、背诵公司誓言;然后要强身健体做早操,最炫民族风跳起来;再然后听成员的开单分享、增员分享;最后大领导说一下期待和勉励。

  一上午过去了,只觉得兴奋异常、信心满满,年入百万已经唾手可及。

  可等冷静下来,又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去哪找客户?

  没办法,只能去大街上陌拜。(陌拜:即拜访陌生人,推销保险。)

  扫街、扫楼、扫公园、扫学校,哪里人多去哪里,哪里孩子多去哪里。

  无奈,现实总是冰冷的,每次你一张嘴,就被拒绝了,准备好的“三讲”台词根本用不上。(三讲:即讲行业(保险好啊)、讲公司(公司大啊)、讲自己(我优秀呀),保险销售常用话术。)

  回去告诉主管,对方思考良久,忽然提出了一条妙计:你可以自己买啊!销售提成加上新人津贴,相当于没花钱!

  虽然觉得哪里不对劲,可是接下来的半个月,禁不住主管的威逼利诱,终于还是“自杀”了。(自杀:即代理人自己下单购买保险。)

  有了第一次,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自杀”成了你完不成业绩的杀手锏,反正第一年基本不用花钱。可是别忘了,后面几十年的保费,还得自己掏腰包呢。

  3 保单“杀熟”,将人脉变现

  自己都买了,这么好的产品,当然要推荐给亲戚朋友,造福他们呀!

  你打开手机通讯录,将联系人一一列出:从七大姑八大姨入手,到隔壁老王、前公司同事、幼儿园同学,每一个都是你的潜在客户。

  三句话不离保险,五句话必夸公司,利用自己此前积攒的人脉,将保险推销出去。

  业内称之为:杀熟。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懂行的客户,难免会质疑:某个高发病种,你们家产品为什么不保?保障责任、理赔条款这些,你能给我讲讲吗?

  病种?条款?理赔?公司没教过啊。

  答不出来的时候,背话术总是没错的。先聊保险的意义,再谈公司的背景,最后配合编造出来的,我家赔其他家不赔的故事,总能忽悠住小白。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

  4 消失的四千万保险代理人

  经历过“自杀”与“杀熟”后,保险代理人将面临新的困境。

  脱落还是升华?

  熟人总是有限的,如果没有拓展新客户、维持销售业绩的能力,在保险行业很难生存。调查显示,保险代理人的首年离职率,高达34.25%;三年之后的留存率,不足20%。

  自我国保险行业诞生以来,从业人员总人数超过5000万。但2018年在职人员的统计数字,只有800万。

  那消失的4000多万人,去哪里了?

  被榨干之后,带着自己和家人买的一大堆保单,黯然离场了。没有底薪,没有正规培训,只靠打鸡血维持的梦想,总是脆弱的。

  还有一部分人,发现了一条新的致富之路——招聘。把那个曾经让自己着迷的故事,重新包装一下。拿着借来的钱,打扮的光鲜亮丽,去58同城、朋友圈、人才招聘市场里,发掘新的“理财规划师”。

  毕竟拉人头,也挺能赚钱的。年入百万的故事,永远都金光闪闪,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新人。

  新的轮回开始了。

  5

  让我们把时光拉回到签合同的那天下午。

  当时的你,心情太过激动,以至于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签的不是《劳动合同》,而是《代理协议》。

  有很多代理人,以成为“××公司的人”而骄傲。

  但是很可惜,代理人和保险公司之间,只是代理关系,并不是真正的员工。这和代理一瓶水、一件衣服、一个电器相比,没有本质区别。从保险公司拿货,把产品卖给客户,获取佣金,仅此而已。

  但是和一瓶水、一件衣服、一个电器不一样的是,保险是非常复杂的金融产品。涉及到医学、法律、金融等方方面面的知识,甚至关系到被保险人的生老病死。

  代理人制度的出现,曾经为保险意识的普及、保险公司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但是它带来的后遗症,也同样明显。

  从业门框过低、专业水平不达标、销售过程太逐利,伤害的不仅是保险行业的口碑,还有千千万万的被保人。

  当大家把“一人卖保险,全家不要脸”当成顺口溜时,当这个行业把它的从业者变成被收割的韭菜时。

  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我们的制度到底怎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0 20:51 , Processed in 0.12504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