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74|回复: 0

姚尧:12月13日股市前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3 11: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上证指数下跌8.72点,收盘报2915.70点,成交量为1660亿元,如下图所示:
  上证指数今天小幅下跌,成交量亦随之下降,不过这样的小阴小阳皆不具有趋势上的意义,目前我们还是以谨慎保守的心态静观其变。

  这几年来,投资圈时不时就会谈论一个人名,叫“周金涛”,大家都知道他的一句名言,叫“人生发财靠康波”,也都听说过他一个非常著名的预言,说“2018年到2019年是康波周期的万劫不复之年”,而对于1985年之后出生的人来说,正是这次万劫不复,使得他们将在2019年遇到了人生的第一次大机遇。如今,2019年即将过去,似乎“万劫不复”和“大机遇”都没有出现,于是就有人开始写文章,分析周金涛为什么错了。不过,在今天的文章里,我们不讨论周金涛,给大家推荐本书,彼得·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这本书的引言的第一句,彼得·德鲁克就在对康波周期进行批判:
  康波周期为什么会不准,这里我们就不大篇幅引述了,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有详细讨论,有兴趣的的读者可以自己去读。我这里想顺便吐槽一下的是,我个人对于经济学是否能算作一门科学,始终是持保留态度的。所谓科学,其最基本的特点就是“给定条件,无一例外”,就像牛顿力学那样,只要条件不变,每次做实验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可是经济学却不是如此,历史上曾经那么多伟大的经济学家,每个人都皇皇巨著,每个人都头头是道,可他们的理论却很少有成为恒定不变的真理的。往往一个经济学家的理论,在这几十年非常流行,被奉为圭臬,可是过了几十年又遭受冷遇,被弃若敝屣。然而,不知道怎么回事,几十年后他们又会从冷清的角落被请出来,接受人们的热捧和膜拜。经济学研究周期是应该的,可如果经济学的理论本身也会随着周期而起伏,那我们就不得不对其尊严和权威产生质疑了。我们什么时候看到数理化是这样呈现周期变化的?

  按照康波理论,每一轮康波周期都是由标志性的技术创新推动,时间大约是50-60年。第一轮的主导技术创新是纺织和蒸汽机,第二轮是钢铁和铁路,第三轮是电气和重化工业,第四轮是汽车和计算机,第五轮是信息技术。从前三轮的经济发展来看,康波周期基本全对。可是在从第四轮来看,康波周期就有很多地方不符了,这也就是彼得·德鲁克在1980年代初写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再来看现在的所谓第五轮,康波周期存在的问题就更严重了。按照康波理论,这一轮周期的繁荣期大约是在1991年至2003年前后,差不多正好就是从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到互联网泡沫破灭这一段。之后,就应该由于信息技术的创新乏力而逐渐走向衰退和萧条了。可是谁能想到,信息技术的创新似乎是没完没了的,互联网之后还有移动互联网,未来还会有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我们真的能够断言,这一轮技术创新会在什么时候进入衰退吗?似乎,我们现在一望而看不到尽头。

  不过,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彼得·德鲁克有段文字很有意思:

  目前,我们的确处于重大技术变革的初期,其来势之强劲已经远远超过最为乐观的“未来学家”所能想象的程度,甚至比《大趋势》(Megatrends)或《未来的冲击》(Future Shock)所描述的更为强大。技术经历了300年的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便告一段落。在这300年里,科技发展的模式是一种机械的过程:主要研究在恒星(如太阳)内部所发生的事件。1680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巴本(Denis Papin)发明了蒸汽发动机,从而揭开了这一时期科技发展的序幕。而当我们以核爆炸再现了恒星内部所发生的情况时,也就宣告了这一时期的终结。就像科技在机械过程中所展现的那样,这300年间科技的进步意味着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温度以及更强的压力。然而,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技发展的模式转变为一种生物的过程,主要研究在某个有机体内部所发生的情况。在一个有机体内,过程已经不再按照物理学家所解释的那样,围绕能量组织在一起,而是围绕信息组织在一起。

  大概在德鲁克看来,围绕信息所进行的科技创新和围绕能量所进行的科技创新是完全不一样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而这就是在“能量时代”总结出来的康波周期理论,会在“信息时代”越来越失灵的原因所在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2:54 , Processed in 0.1094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