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48|回复: 0

尹国明:中医的全部悖论和困境,都能在这位78岁中医专家的治病经历中找到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6 18: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段时间有一位中医博士写文章称,中医是中国输的最惨的一场战争,一句话道出了中医的困境、无奈与辛酸。

  那篇文章认为,西医成为医学的主流,话语权在西医医者手上,由西医主导的医学观念,几乎成了一种常识,极大的误导着社会大众,具有比战争还大的祸害。

  中医的这种境况也一度体现在舆论上,在产业化环境里,中医之前从来没有赢得一场舆论战。

  确实如此,中医遭到一次次舆论攻击,中药被说成有毒、有副作用、没效果、骗人,中医被说成是玄学何巫术。中医虽然在现实中顽强的生存着,但在舆论战上因为没有话语权,仅靠个别中医和中医支持者散兵游勇的反击,一败再败,溃不成军。

  继抗击非典之后,中医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战役中,再次发挥了极为极其重要的作用,自上而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舆论形势正在迎来大转折,中医总算赢得了一场舆论战,可以说这是中医的一场舆论翻身仗。

  但对于在新冠战役取得最终胜利之后,中医会不会迎来真正的春天,我觉得现在下结论还是要谨慎。

  探讨这个问题需要先搞清楚,导致中医困境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这个答案就隐藏在78岁的老中医喻德元老人的亲身遭遇里。

  喻德元老人是江西南昌人,行医50多年。他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针灸、穴位等方法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尤其是对心脑血管病、骨伤关节病等有独特的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堪称神奇,他在治疗脑梗塞、脑萎缩、老年痴呆、股骨头坏死、老年人膝关节退化有独到方法。

  喻德元老人因为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让患者能花很少的费用就把病治好,赢得了患者的好口碑,却也因此导致自己在医院里时常遭遇一些不公平的对待。

  一位市委副书记对他的一番掏心窝子的话可谓是道破天机:

  “你能看好老年痴呆,神经内科的主任全部都没有了;你能看好心脏病,心血管科的主任全部没有了;你把病人股骨头坏死治好了,骨科主任的权威就没有了。这些科主任还不联合起来搞你啊。再说了,你们中医科的收入在医院里是最低的,你如果不是医术好,那些省长书记离不开你,你早就被赶出医院了。”

  这番话真是对众多中医从业者灵魂的一次暴烈撞击。

  中医的神奇以及中医在现代社会中遭遇的种种困境,都在喻德元老中医的个人境遇里有深刻反映。而且,最令人感慨的地方在于,喻德元老人的境遇凝缩成一个悖论:他的医术越高超,他就越被所在的医院排斥。

  喻德元老人自己得过癌症,医院的医生说他最多能活三个月,他回家用自己的药方把癌症治好了。

  80年代,他治好了一个外伤性痴呆的美国患者。

  他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工作的时候,第一个病人是省委组织部长,他去的时候,正在痛的打滚,几十个专家给他会诊都没有办法,被喻德元老人用两个指头捏了一会就好了。

  喻德元老人的医术毋庸置疑,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省长书记找他看病。
  (关于喻德元老中医的文字截图内容原创作者天涯笔客,以下相同)

  因为医术精湛,他不但可以治疗一些疑难杂症,而且还能让病人花很少的钱。这样问题就出来了,他医术越高超,他能收取的费用就越低。

  照喻德元老人的话说:“中医就是一根针一把药,凭着一炉药一双手,看好了很多疑难杂症,但是挣不到钱”。

  喻德元老人高超的医术,给病人带来了最大的利益,但也带给他很多困惑和无奈,让他自己身处中医悖论当中无法挣脱。

  喻德元老人在广东河源市人民医院上班时,有一次自己的儿子在老家生了一场病,被当时江西省人民医院诊断为治不好了,结果是老人回家后用自己的中医医术把儿子的病治好了,他却回不了上班的医院了,原因是股骨头坏死的病人,中医可以不换骨头就能治好,费用花不了几个钱,而西医换骨头治疗能收费到10万元,而这个医院的院长是骨科主任出身。

  后来他退休了,凭他的医术,是完全可以在医院上专家门诊的,但医院院长不让他上,理由是,因为他医术高名气大,担心他上班就会见到省长书记,反映医院存在的问题。
  现在78岁的喻德元老人,依然想回医院上专家门诊而不能,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唏嘘的事情。老人家并不是想赚钱,他就是想去救那些医院治疗不好的病。

  喻德元老人的个人遭遇,并非个别现象。

  白岩松在一次主持会议时,曾说过一番话:中医科在综合医院各科室中的诊疗人数大都能排在前几名,但依然不受医院的重视,因为不能给医院带来更多利润。

  正好和前面那位副书记跟喻德元老人说的那番话互相印证。

  喻德元老人的困境也是现在中医的困境。

  中医的困境实际上就是喻德元老人面对的那个悖论的放大:医术越高,治病的费用就越低,就越影响医院的创收和利润,就越不容易受重视,就越容易受排挤。

  中医的困境,虽然有外部舆论刻意打压的因素,有中医自身队伍良莠不齐的因素,也有培养体系和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的因素,但根本的原因,还是中医诊疗费用低,创造收入和利润低。

  2003年那场非典,根据带领广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生治愈73例非典病人,创造了创造零死亡、零转院、零感染、零后遗症奇迹的国医大师邓铁涛老人的说法,他们治疗非典最高一个人的费用也不过5000元。

  用西医的治疗方法,光是上各种仪器检查和化验的费用都不止这个数。

  新冠肺炎采用西医治疗方式,一个危重病人的费用,大概是20万到60万。用中医治疗,喻德元老人认为连2万都收不到。

  这个悖论的背后是困扰医疗的一个灵魂拷问:是病人的健康优先还是医院的收入优先?

  在传统的中医那里,从诞生之日起,就把目的设定为救人第一,病人的健康第一。中医的整个诊疗方法体系,费用低廉,就体现了这个特点。

  中医非常重视医德,学中医都要背诵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大医精诚》论述了身为中医大夫最重要的两个要求:第一是“精”,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要求医者医术精湛。第二是“诚”,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普救含灵之苦”。

  而且,特别强调:“医人不得恃已所长,专心经略财物”,甚至要求医生“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对有钱人都尽量不要开贵药,何况穷人?

  所以中医从哲学层面到诊疗方法,都是在追求以最低的成本治病,不存在小病大看、过度医疗的内在动机,加上中医素有“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理念,治一场病就导致病人倾家荡产的事情少有发生。

  但是在自称现代医学的西医这里,治疗费用就是一个特别困扰病人的问题。

  首先是因为西医治疗方法的特点。去看西医,一般情况下医生先是开一堆检查单据,再判断病情。对中医来说,这就是望闻问切就应该完成的内容。西医治疗个普通的感冒花个大几百到上千都是寻常事。

  如果考虑到西医在市场化条件下,资本对利润的要求,费用就更让病人难以接受了。美国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典型。

  美国人看不起病。看一次普通的门诊平均花费二百美元。叫一次救护车900美元,看一次急诊,费用至少数百至上千美元,叫一次救护车900美元。住院费用可达每天一千至五千美元。一场重病或严重外伤事故的医疗费用可以轻易地达到数十、上百万美元,甚至更多。

  去美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最怕得病去医院,因为费用高到心疼加,有看急诊打了一瓶液体收费一万多美元的。

  一位“裸险”女留学生在斯坦福大学医院做了个有关心脏的手术,术后5天就出院回家。在家人都在庆祝女孩康复的同时,收到了美国医院和医生的两份账单,一共17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竟然是1100多万元!
  所以就出现了看上去很像段子的真实经历:

   LilFat:刚来美国的时候住寄宿家庭,有次发烧到42度,不吃不喝躺了两天,我hostdad敲我门看我怎么样了,我爬起来给他开门然后眼前一黑就晕过去了。醒来以后发现我hostdad满头冒汗蹲在我旁边,说他快吓死了但不敢在我没同意的情况下叫救护车,我问他为啥他把救护车价格告诉我以后,我只想给他磕个头感谢他的大恩大德。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美国的医疗体系高度市场化。在美国医疗行业被称为“industry”,因为它跟工业、金融等行业一样,美国医疗体系的各个利益集团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医疗成本不断飙升。

  在美国生活如果没有医疗保险,除非你是那1%的富人,否则随时可能由于医疗费用而背负巨额债务。

  这次新冠疫情,让很多中国人知道美国有2700多万人买不起社保,进不起医院,看不起病。在美国新冠病毒的检测费用是3600美元。美国有一个小伙怀疑自己感染了,就去医院做了个CT和血液检查,就收到3270美元的账单。
  很多人因为医药费抬高,在生病的时候选择不去医院,自行治愈。所以即使美国政府降低新冠肺炎的诊断门槛,美国人到底有多少人得了新冠肺炎,也一样没人搞得清,因为很多人就被排除在医疗体系之外,除非美国也跟中国这样给予免费诊断和治疗。

  西医看病贵,既有过度依赖医疗设备和检测手段的原因,也有医疗体高度市场化,医疗成为资本获取利润的产业有关,后者的因素更大。

  所以在高度市场化的西医医疗体系里,是病人的健康和利益优先还是医院的收入、资本的利润优先,也不成为一个问题,答案也是明显的。、

  把医疗当产业来发展,看病贵就会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

  在医疗产业化的行业环境里,无论是医生多么有医德,依然无法解决病人看病贵的问题。在建立普遍覆盖的全民医疗体系的国家里,病人的负担要小一些,但国家的财政负担不堪重负,最终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靠高税负来维持运转。但也是面临转不下去的困难,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的政府赤字和财政危机,很大一块就是医疗支出。

  像古巴那样的医疗体系,虽然也是西医,虽然古巴的经济也不算发达,但因为实行非市场化的免费医疗制度,病人看病住院治疗都不需要支付费用,国家也负担得起,古巴的医疗水平是全球闻名的。

  中医除了有独特的治疗优势,在治疗费用方面,相比西医具有天然的优势。这在社会福利性质的医疗体系中,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但是在高度产业化的医疗体系中,会成为一个劣势,影响中医的发展。

  而且医疗的产业化程度越高,中医的优点就约会成为制约自身发展的因素。

  中医最大的对手不是西医,而是附着在高度产业化医疗体系各环节的资本,是它们把治病救人的医疗体系变成了一个赚钱的巨兽。现代西医是几乎是资本主义同步诞生与发展的,从诞生之日起就带着资本的印记。要解决现代西医看病难的问题,就得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古巴在这方面就是个典范。

  在抗击疫情中,中医得到比平时更多的重视,除了因为中医对待新型病毒相比西医有更好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效果之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不可忽视:因为是国家介入医疗,疫情抗击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医疗费用由各级政府承担。抗击疫情的医疗体系是公益性质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纯度很高,成为一个暂时独立于产业化医疗的封闭体系,得以最大程度免受产业化的影响,资本的利益诉求被基本屏蔽掉,病人的健康被置于最高甚至是唯一的地位,治病救人成为唯一的诉求,只追求治疗效果不考虑成本、收入和利润等因素,制约中医的环境因素消失了,中医的疗效和低成本也不再成为制约自己发展的因素了。

  与此同时,在抗击疫情的医院里,几十年前“那样的医患关系又回来了”(王辰院士语),患者和医生之间互相提防的心态消失了,平时看似无法解决且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也消失不见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也回到几十年前的状态,因为患者既不需要担心医生不尽心医治,也不用担心自己的钱包被算计。总是一句话,在公益化的医疗体系中,不但中医得到重视,而且被异化的医患关系也瞬间得到了纠正和恢复。

  抑制中医发展的最大因素,从根本上说,和导致医患矛盾的主要因素,其实是同一个。

  但是在抗击疫情的医疗体系之外,因为产业化的医疗链条还在运转,所以中医的悖论依然存在。

  在私立的莆田系医院,中医肯定要被边缘化,除非中医也被改造为西医那样的高收费体系,能够给医院带来同样的利润率,那就意味着中医被西医化改造。

  公立医院,处于产业化大环境之中,也难免要考虑医院的收入和利润,医生的收入和福利,看病费用高和过度医疗的问题,也不会消失,中医还是要面对喻德元老人的困境。喻德元老人的困境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属于整个中医的。

  中医重视治未病、费用低等特点特别适合于社会主义国家。

  疫情结束后,中医能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取决于医疗在多大程度上恢复公益性质。

  这就是答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0:17 , Processed in 0.1094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