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51|回复: 0

华新语:李跃华夫妇受韩国邀请前往抗疫?中国医生“真金不怕火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3-7 20: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键字:李跃华

  是金子总会发光,只不过有的金子,需要千锤百炼!——华新语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也会离开这个世界,必然会经历“从哪里来”“现在哪里”“到哪里去”这三个过程。人和人区别在于,大部分人注定平凡,极少部分人注定不平凡,尤其是那些百炼成钢的人,还有千锤百炼炼成真金的人。

  此前解放日报的上观新闻称:

  行医30多年,李跃华曾有过无数种自己因为医术成名的场景假设。但是这位56岁的民间行医者从来没想过,捧红自己的却是一位犯错武汉退休官员的公开道歉信。

  湖北省司法厅原副厅长陈北洋及其家人在被确诊新冠肺炎后,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和防控工作规定,不服从集中隔离、入院治疗等措施,并违规出入公共场所,其还存在违反廉洁纪律、违规多占政策性住房问题,此举曝光后引起了舆论风波。

  2月14日,陈北洋在朋友圈发表致歉信,其中提了一句:在最初找不到床位入院时,通过朋友请私人诊所李跃华医生上门给自己治疗的,治疗效果比较可观,一家三口都退烧了,而朋友介绍说他治愈了相当多的带病毒发烧患者。

  我们凭借常识,都可以知道,面对这场疫情,如果李跃华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闹出事故了,或者牵扯到人的生命了,那么,事实就绝不会搞成现在的样子。虽然到现在为止,解放日报等知名媒体,也只是做了引述性的报道。而关于对李跃华医生的定论性的消息,至今为止还是没有的。

  李跃华医生就像他的医术一样,至今还在模糊地带上。根据上观新闻:

  李跃华的疗法不复杂,以低浓度苯酚溶液为注射剂,采用中医常见的穴位注射,将药液注入脖子上的4个穴位。“护士只要看着操作一遍,几分钟就会了。”李跃华曾解释......其实李跃华至今说不清自己接诊的第一位新冠肺炎病例是谁,更说不上经他手治疗的患者数究竟是多少。“1月份来我门诊看感冒发烧的病人数是12月的3倍。又怎么知道谁是他们中间第一位来诊所的新冠肺炎患者?”李跃华反问。

  李跃华能大概给出的数字是10和100......在李跃华被称为“治愈的确诊病例“中,86岁的王琦和他106岁的老母亲是他一直挂在嘴边的。因为王琦从入院到出院,李跃华一直和他保持着密切联系。

  也正是在这位老人家中,他摘下了口罩,质问为何没有人相信他的疗法,几度哽咽啜泣。经王家女儿的介绍,李跃华在2月初上门为肺部CT显示感染,发烧17天、腹泻8天的王琦做治疗。

  这恐怕是世界医疗史上的罕见例证了,一位86岁的儿子,106岁的母亲,儿子王琦(上观新闻的报道文中,新冠肺炎患者均为化名),曾经是“武汉一家3000多人的国营工厂做过职工医院的院长”,根据上观新闻:

  其实,王琦刚开始对李跃华这个从未听说过的疗法也多有怀疑,毕竟他自己也是学医出身,曾经在武汉一家3000多人的国营工厂做过职工医院的院长。直到李跃华拿出了专利证书、医学院毕业证书、还有伪造的医师证,王琦放下了戒备,接受了他的穴位注治疗。出于预防的目的,他106岁的老母也进行了相同的穴位注射。在李跃华的诊疗记录中,王琦次日便退烧了,而106岁的老母亲始终没被感染也和他的预防措施有关。

  上观新闻的报道还称:

  而63岁的刘心也承认,1月底联系李跃华时的心态,就是“死马当活马医“。一家3口人全部被感染,在当时却又无法收治入院。最先病倒的是女儿,夫妻俩正是因为去医院陪女儿看门诊而被感染的。李跃华上门那晚,女儿已经退烧了,刘心和爱人却就在当日被查出肺部已被感染,陆续发起了低烧,李跃华回应了一家人的紧急呼救。李跃华给一家人按照相同的穴位注射法治疗了5天,起效最快的是刘心。他注射完当晚睡觉时发出了一身热汗,第二天体温从38.6℃降到了37.3℃,此后他再也没发过烧。

  这是行走在模糊地带的一位医生,李跃华也称自己是“游医”,上观新闻的报道称:

  李跃华也坦然承认,他招摇过市的医师证是在2004年办下来的假证,当时也是为了方便应聘而办下的。“但是我的医学院本科毕业文凭是货真价实的,”他强调。李跃华长达30年的诊疗生涯,一直徘徊在灰色地带,他甚至不啻自称“游医”。

  我还注意到身处武汉这个抗疫重要阵地的自媒体人吴鹏飞,他说自己在华南海鲜市场旁边,已经做了关于抗疫问题的41篇文章,最新文章说得是《独家喜报:李跃华夫妇受韩国邀请前往抗疫,即将代表国家出征邻国》,不过,这篇文章已经涉嫌违规,目前无法访问了:
  读到这样的关于李跃华医生的最新消息,而且是来自一位自媒体人,大家都知道,自媒体人意味着什么,责任自负,风险自己承担,只有少数,背后有金主,大部分靠自己,尤其是,敢于说真话的,敢于实事求是的,敢于为众人鼓与呼的,往往会跑在舆情最前端,因而可能违规。有的是因为没有说事实违规,有的是事实还没有被公布就抢跑、就和主流媒体抢饭碗也会违规。

  到目前为止,我在电脑上,搜了又搜,搜了又搜,我希望从各大主流媒体那里,得到关于李跃华医生的最新消息,但是,我却没有搜到有哪怕一家主流媒体报道李跃华夫妇受韩国邀请前往抗疫,即将代表国家出征邻国。

  我觉得两种可能:可能一,以上最新消息情况,是源自吴鹏飞的,而非源自事实;可能二,以上消息是源自事实,而吴鹏飞竟然在主流媒体都还没有公开报道的时候,竟然就抢跑了,显然也可能被人投诉而违规。

  目前,李跃华医生是舆情极其关注的人。大家都在等着:一是关于他的定论;二是关于他的最新的处境;三是关于他的未来何去何从。我搜索的结果是,主流媒体没有任何关于李跃华医生的最新消息。我不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但是,我非常清楚,如果李跃华医生的治疗方案,被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是有效的(成本也是低廉的),那么,这势必会对全世界医药产业造成不可预知的震动。

  比如艾滋,全世界还没有可以根治的手段,按照世界资本主导的世界大医药巨头们的处理手段,也不过是用相关的药物进行控制,使得病情延缓。而我通过知名媒体解放日报主办的上观新闻《“神医”还是“神棍”?走近李跃华和他的新冠肺炎患者》了解到:

  2013年,李跃华感觉自己在苯酚穴位注射上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疑难杂症病例,打算写一篇论文发表,于是就有了他一篇以汇总自己数百个治疗案例脉络的文章《一种穴位注射剂——微量苯酚在临床中的应用》......被收录在当年2月第11卷第2期《求医问药》杂志,这本医学期刊是由吉林市卫生局主管、吉林医学会主办的。

  2019年11月,李跃华又写作了他的第二篇论文,《假说:苯酚可以抗病毒》。其中,他提到这样一段内容:病毒主要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DNA病毒中的碱基胸腺嘧啶和尿嘧啶的化学结构中都有一个嘧啶环,RNA病毒中的碱基胞嘧啶的结构中也有一个嘧啶环,而苯酚分子的苯环结构与这个嘧啶环的六元杂环结构高度相似。因此,在病毒复制时,可以利用苯酚进行干扰,通过竞争抑制,使病毒的碱基配对出错,从而达到部分杀灭病毒的目的。

  这基本解释了他这一疗法的理论基础。在这篇文章中,他还罗列出了自己接手的1例HIV感染者的治疗效果。文中称,2015年运用李跃华研发的自体疫苗治疗法,一位HIV病毒携带者在3个月后CD4数值从838降至723,病毒载量减少到了原来的一半。而自体疫苗实际上也就是感染者血清和苯酚溶剂的混合物质。

  这位当时25岁的HIV携带者,其实是李跃华从网上招募的志愿者。这位年轻人当时害怕常规口服药带来的副作用,很愿意尝试这种新办法。于是他和李跃华成了口头协定,暂停医院用药,试用李跃华的自体疫苗方法。根据李跃华所述,这位患者后来被他的医术信服此后一直在诊所帮忙担任司机等后勤职务。

  看到解放日报主办的上观新闻报道的以上内容,我想到了如果李跃华医生的疗法,经过越来越多实践检验,如果连艾滋也能够“HIV病毒携带者在3个月后CD4数值从838降至723,病毒载量减少到了原来的一半”,那么,这势必会撼动世界医药工业巨头们的大蛋糕。

  因为李跃华医生的疗法,从自己治疗自己开始起步,上观新闻的报道提到:
  从上世纪80年代考入医学院至今,李跃华的主线一直没变:探索自己严重慢性鼻炎根治办法,从而完成了一系列疗法实践,而眼下他的苯酚穴位注射疗法,也是他在研究之路上的无意发现。

  根据李跃华所述,他从小有慢性鼻炎,看遍各大医院却不见好转。考入第三军医大学后,李跃华最大的私心就是治好自己的鼻炎,他几乎试遍了治疗鼻炎的各种方法,如封闭、激光、冷冻,甚至做了下鼻甲切除术,但效果都不好。后来他发现针灸好像对鼻炎有些疗效,但是鼻腔通畅时间不久,他又把目光转至采用穴位注射剂。

  李跃华想研发出一种针剂......2000年的他突然想起以前做阑尾手术时的现象:用3%石碳酸(即苯酚)处理阑尾残端时,可以看见它白泡直冒,目的是为了杀死阑尾残端中的腺体。而鼻炎的病理原因中,也有腺体增生一说,那能不能用苯酚来做穴位注射剂呢?

  李跃华在查阅资料后得知,苯酚是有毒的化学品,对人的至死剂量是350毫克每公斤体重。李跃华从万分之一浓度的苯酚溶液开始在腿上注射试验安全性,一点点往上加浓度......李跃华经常给自己注射有效浓度是万分之七浓度的苯酚溶液,30多次注射后他觉得自己的鼻炎根治了。

  由此,他开始思考这种苯酚溶剂的穴位注射疗法能否治疗其他疾病,他又用这种注射剂在爱人的扁桃体炎症治疗中获得了疗效。李跃华决定把苯酚溶剂命名为“穴位增效剂”。2012年李跃华建起了爱因思诊所......李跃华就是诊所里唯一的大夫。“我这儿收的主要是那些疑难杂症的病人,鼻炎、疱疹、面瘫,甚至是不孕不育,不少都能在我这儿治好。”李跃华说。而他的疗法很统一,基本采用的都是苯酚作为穴位注射剂,选择他认为有效的人体穴位进行注射,根据病灶,治疗部位不尽相同。

  李跃华诊所因为没有达到规模,所有的诊疗项目都无法进医保,需要患者自费。但是因为苯酚穴位注射的治疗成本不高,他的治疗费也不贵,每次少则100元,多则也不过千。这一点在记者对李跃华多位患者的采访中也得到了证实。

  王华回忆:她经同事介绍在李跃华这儿治疗乳腺增生,虽未根治但是有疗效。她发现李跃华治病从来不收低保户的钱,而自己每次去治疗,也不过就是花费100元上下......2011年李跃华申请了国家专利,专利名称即“一种穴位注射剂”,专利号CN201110136639.9。
  以上,我注意到,鼻炎,疱疹,面瘫,不孕不育,乳腺增生,艾滋,穴位注射剂......这些医学名词,其中的每样病症,无不意味着全球数千亿乃至数万亿巨大的医疗市场,而苯酚是李跃华医生“穴位增效剂”“穴位注射剂”的主要成分。

  中国化工网和金融界等媒体报道“3月6日吉林石化苯酚出厂报价执行6750元/吨,中沙天津石化厂家出厂价格执行6850元/吨”,相当于6-7元/公斤,0.6-0.7分钱/毫升。

  而李跃华医生使用的是,万分之七浓度的苯酚溶液,每次注射,0.6-0.7分钱/毫升的苯酚,还要稀释成万分之七,这意味着,治疗的苯酚原料成本,还将降低成百上千倍,也就是说,实际药物成本,每剂次以0.006-0.007分钱或更少来计算。

  现在人们下馆子吃碗面都要十元,如果用李跃华医生发明的苯酚“穴位增效剂”“穴位注射剂”来治疗,其医药原材料成本,每剂次以0.006-0.007分钱甚至更少来计算,成本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

  人命是无价的。资本推动的世界医药工业,并非将救死扶伤和仁心仁术排在第一位。医药巨头们,上市公司们,首先要回报股东,用收入和利润说话。如果几乎可以成本忽略不计的此类疗法,被事实证明可行,那么,这将对世界医药工业意味着什么?

  世界医药工业,一直是欧美西方国家主导的。而我们的中医药,自从数百万年来,我们繁衍生息于神州大地,可能就一直伴随着我们,到了有文明史料记载的近五千年,中医中药更是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世瑰宝。

  扁鹊,华佗,李时珍,等等,不光是历史,更是中医中药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与存续,做出巨大贡献的不争史实。只不过,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受西方经济科技文化等广泛影响,就连绝不能丢弃的中医中药,也越来越面临边缘化,许多望闻问切的诊疗技术,许多价廉物美的治疗手段,纷纷面临失传,面临濒危。

  这次抗疫,中医药被实践证明,总有效用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甚至更高。上观新闻报道称:李跃华这几天在隔离酒店做过一个“疯狂”的假设:如果按照国内人口算,那么只要500公斤苯酚原料就可以为全国所有人打一次他独创的新冠肺炎“预防针”。有李跃华的支持者按照这个剂量核算了成本,大概不超过5万元。

  这显然不是世界医药工业巨头们愿意看到的局面。这会触碰全球可能数亿人的饭碗,尤其是西方国家的金饭碗。上观新闻报道还提到:“很多人把我的疗法是否有效和中医在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作用联系在一起,我觉得未必合适。”李跃华判定自己的治疗手段并非中医疗法。“和中医沾点边,但是也有西医的借鉴,就是一种特色疗法,我就是希望让更多的人正视这种杀病毒办法。”背负着非法行医之过的李跃华依旧坚持。

  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感谢尝百草的神农氏,还有扁鹊,华佗,李时珍,以及新中国开始的赤脚医生,使得中医药、经络、穴位等等,这些经过华夏历史长期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并没有跨越数千年而失传。李跃华医生之所以想到了使用苯酚的“穴位增效剂”“穴位注射剂”,除了苯酚这个化学工业、医药工业的基本原料外,“穴位”的灵感,并非李跃华医生是超人,突然来灵感了,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站到了神农氏扁鹊华佗李时珍等中华先辈们的肩头上俯瞰世界。

  我们的祖先们看来,世界万事万物,是一个整体,所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绝不是说,有一个唯一的神灵,造化了世界万事万物,而是说,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万事万物的规律性,利用规律性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具体到生命和健康方面,就是治病救人,确保健康。

  数千年来,我们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近现代欧美西方医学不同,虽然我们应该吸取他们精分细作,精确分类,细致运作,这类技法,但是,我们绝不应该妄自菲薄,将我们宝贵的从世界万事万物整体上看问题的正确思维给丢弃掉。

  在世界医药工业资本的推动下,全世界治病救人的医药行业,越来越成为严重依赖设备和仪器的标准化流程作业,似乎离开了化验检测诊疗设备,医生就难以开方子,医院基本上就会停转。这显然与我们中华民族近五千年文明史以来实事求是的作风背道而驰,人怎么越来越成为仪器设备的附庸了呢?

  这背后,其实是世界医药工业和医疗卫生领域,成为了医疗卫生产业。一个领域,成为了产业,成为了被世界医药工业主导的产业,那么,产业龙头往哪里走,火车头往哪里开,全世界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就只能跟在屁股后面奔跑。

  前进的方向,只有两个:一是追逐收入和利润最大化的;一是仁心仁术治病救人的。往往是物美价廉的诊疗手段治疗手段,比如中医药的,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濒危化;而符合收入利润最大化所谓世界潮流的,才会被众多学历、头衔、论文、职称、荣誉、融资、上市、集团、世界、国际等等所包围。

  其实,一直以来,关心中医药的人们,全世界应该是以数亿甚至数十亿来计算的,只不过,世界医药工业,世界传媒工业,背后都是世界资本,所以,全世界关于中医药的报道消息,越来越被世界传媒边缘化。而关于李跃华医生的报道内容,更多的主流声音是质疑;与此相反,越是非主流的声音,越是草根阶层的声音,更多的是理解和同情。

  目前面对李跃华这三个字,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舆情:一是质疑和否定;一是同情和支持。整体上来看,传媒空间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不是支持李跃华医生的声音,也不是弘扬中医药的声音。从传媒空间,从舆论领域,中医药就被边缘化了,甚至濒危了,在实际领域当中,其现状和未来,我们可想而知。

  虽然李跃华医生的疗法,不是传统中医药治疗手段,但是,没有中医药关于经络穴位的医道传承,怎么可能让人想到了往穴位上去注射。上观新闻报道还称:

  不过眼下,李跃华最切实际的愿望还是能找几位新冠肺炎的感染者尝试一下他的疗法,从而得出一个完整的临床实验论证。但他还看不到一条通路。

  李跃华也的确在疫情刚开始做过尝试,无回音的冷遇是常态。疫情发生后,他曾在朋友的引荐下去了黄冈市中医院,想要为当地医生推荐他的苯酚穴位注射法。当时黄冈市中医院一位常务副院长接待了他。“当时我和医生们的讨论氛围挺热烈的,还有2位中医表示愿意尝试这个疗法,如果没有副作用,他们希望在自己的新冠肺炎患者中进行尝试。我当天就给他们做了穴位注射。”李跃华回忆。

  只是到了第二天,李跃华发现风向变了,众人不再回应李跃华实施他的治疗方案的请求。后来一位医生告诉他,因为李跃华的治疗方法并不在......其实早在1月底,李跃华从武汉各大医院的医生朋友那儿得知疫情严峻,就写了一份请战书。他先后去过金银潭医院......一位入院患者家属希望李跃华能够进入医院给患者做穴位注射治疗,尽管患者家属获得了科室主任的同意,但李跃华还是因为其他医护人员不同意,最终未能进入患者的病房。

  类似被医院拒之门外的经历,李跃华在疫情发生后经历了至少3次。李跃华说起前几年禽流感爆发时,他曾经坐飞机到杭州想要拜访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向她推荐自己的苯酚穴位注射法,但当时没见到李兰娟本人。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位值班领导热情接待他后,再也没有了后续。李跃华在禽流感时期写给李兰娟院士的自荐书:
  我读到这样的报道,想到了一幅幅画面,一位赤胆忠心的人,从在自己身上试验开始,行之有效的一技之长在手的人,为了造福更多人,就算掏心窝子,由于没有许多拿得出手的头衔、职称、资格证书,更没有在媒体上叫得响的经典案例,所以总是受到冷遇:

  没有人愿意花那么多时间去证实或证伪别人。这是人之常态。这是世界有着冷漠的一面的原因。然而,如果人人都这样,这个世界,一定不是现在的样子。如果人人冷漠,人人都等着别人来付出努力,就算别人掏出一颗红心,也许还被人当做不识好歹、故弄玄虚。

  这个世界,之所以还有热情的一面,甚至还有奋斗的一面,就是因为,古有尝百草的神农氏,今有拿自己身体做实验的李医生。我们可以相信世界医药行业生产出来的越来越昂贵的ECMO,全国几百台,两百多家医院有,美国也是只有两百多家医院才有,一开机,成本数十万,甚至以美元计算,每天的成本,是数万元,甚至以美元计算。

  类似ECMO这样的治疗手段,代表了高价路线。这和我们中医药手段相比,是截然相反的路线。遗憾的是,全球医药工业,正是一直朝着高价路线一路狂奔。全世界看病贵的真相,就在ECMO等高价设备、在世界医药工业巨头的利润表里。
  并非没有人支持李跃华医生。许许多多普通人,每天都在看朋友圈,想知道最新消息。留言的人,给予他鼓励和心灵慰藉。如果不是那些相信他的人,李跃华也可能走不到今天。如果从在自己身上做实验开始,这么多年下来,如果没有人受惠于他的治疗方法,他也不可能有胆子主动送上门去。

  这场疫情,就像是一场熊熊烈火。渎职者,必将被钉上历史耻辱柱;奋斗者,赤胆忠心者,为众人赴汤蹈火者,为救万民于病毒威胁者,为夺回宝贵生命战胜病魔者,必将被写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如果等到将来的事实,完完全全地证明,李跃华医生的实践是病毒的克星,是病魔的掘墓人,那么,谁都可以说这样或那样的好话。难能可贵的是,如今还有像吴鹏飞这样的同龄人,这样的自媒体人,拿自己的人格来为李跃华医生说话。

  这位吴鹏飞提到:

  今天,我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向全国读者报告两个好消息。第一个好消息是:不戴口罩给感染者看病的李跃华医生,第三次检测还是:阴性。

  李医生的核酸检测报告:
  吴鹏飞提到的第二个好消息是指“受韩国邀请,代表中国驰援邻国”。这条消息,全网的源头,来自吴鹏飞,没有任何其他媒体(更不消说主流媒体)报道了这个消息。所以,以目前全网公开的消息来看,吴鹏飞作为唯一的消息源头,而包含该消息的自媒体文章已经被投诉并无法访问了。

  所以,目前关于李跃华医生夫妇是否“受韩国邀请,代表中国驰援邻国”,依然是未知的。我们不能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至于吴鹏飞同时提到的“金日光教授是这次医疗救援行动的主要推手”,就更难以证实了。

  我不掌握李跃华、金日光、吴鹏飞的联系方式。如果有,我肯定会去求证一番。我想,抱同样想法的人会有不少,想得知最新的确切情况的人恐怕更多。虽然我们都希望最新的确切的消息尽快到来,但是,我可以预判,关于李跃华医生的确切消息,恐怕不会那么快就到来,更不用说关于他行医的定论了。

  我们注意到,越是大家迫切关心的,越可能是敏感的。越是敏感的,越可能涉及许许多多人的利益。越涉及许许多多人的利益,甚至饭碗,越是存在错综复杂的博弈。越是错综复杂的博弈,越是=使得媒体慎之又慎。越是慎之又慎,最后只好听统一指挥发通稿了。像李跃华医生这件事情,恐怕没有哪个部门敢斗胆擅自起草所谓通稿。

  这件事情,往小里说,事关李跃华及其患者们;往中里说,事关抗疫,事关我们国内,而吴鹏飞发布的最新消息、被投诉被无法访问的最新消息,更是将事件往国外牵引;往更大里说,事关结合传统中医药医道的经络穴位等等,与近现代欧美西方医学主导的世界医药工业的大博弈,事关全世界走仁心仁术物美价廉医疗卫生路线,还是走世界资本主导的高价化收入和利润最大化路线。

  关于金日光教授上观新闻报道: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老教授金日光从他在武汉的学生那儿刚听说李跃华的事迹时,也持怀疑态度。但是,后来他的这种观点逐渐被消解。

  金日光说:“我收集了他的论文,文章、专利,考察了真实性,我也怀疑是否治得了那么多形形色色的病,是否有忽悠和抬高自己的成分。我对他一概不考虑虚虚实实的事,只盯着他的苯酚的运用问题。因为国内很早有磷酸氯喹类的药物,有人说这成分能抗冠状病毒,我从结构上看,它的确和病毒RNA的四碱基类似,有可能对病毒有作用,但除了有机分子结构之外,再加磷酸,过于复杂,对抗毒效果不一定好……李跃华医生提出的苯酚及他所选的穴位都是非常地道的,特别是把苯酚打到靠近肺脏的三个极为重要的穴位。”

  我还注意到吴鹏飞的观点:

  我坚持认为,他是一个医学奇才,他正在用最简的方式,打开人类战胜一切病毒的途径,就像青霉素和抗生素发明,使人类战胜了对细菌类疾病的恐惧一样。他的方法,可以使我们不用管病毒是什么类型,或者在如何变异,都可以简明的地杀死它,并重建身体的免疫和健康。

  不论任何病毒如何狡猾,如何具有传染性,如何变异,如何攻击肺部和其他生命器官,人类与这个简单到没有任何思考能力的微生物斗争时,只需要略施小计,就能骗过它们,用苯酚的结构干扰,让它误以为是自己的结构而接纳它,从而大量死亡和停止复制。

  我们普通人,不是医药领域人士,难以判定真伪,难以对李跃华医生的医术进行评判,更难以评判吴鹏飞对李跃华医术的观点。就算像金日光教授这样的人,也只是提供了自己的个人判断“李跃华医生提出的苯酚及他所选的穴位都是非常地道的,特别是把苯酚打到靠近肺脏的三个极为重要的穴位”。

  如果没有中华先祖的经络、穴位等等中医药诊疗之道,这个道,是带哲理性质的,与欧美西方世界医药工业的理论基础,有天壤之别。没有经络穴位等中华医道作为根据,没有李跃华医生不自觉地站到了神农氏扁鹊华佗李时珍等中华先辈们的肩头上俯瞰世界,就没有当初他自己的以身试药,就没有如今引起了舆论场的巨大争议。

  一边是自媒体人吴鹏飞极力呐喊、1933年生人87岁老教授金日光对李跃华医生的医术进行评论;一边是主流媒体,中流媒体,集体保持沉默。只有少数小众的自媒体,在为李跃华医生加油鼓劲。这是世界医药工业主导全世界医疗卫生产业,世界传媒主导全世界舆论,在当下的一种反映。

  我的理解是,中医中药,物美价廉,没有什么钱赚,包括借鉴了中医药经络穴位等中华传统医道的李跃华医生的治疗方法。而越是仁心仁术的名医良医,越是清贫乐道,乐的是道,治病救人的医道;而不是见到病患从收入和利润最大化方向挥下的医刀利道。我还注意到吴鹏飞引用了一位医学人士的观点:

  李医生的做法,是把石炭酸高度稀释后,注射到四个穴位,这四个点环绕气管,药物可以对应分布到整个上呼吸道周围的胸骨上间隙、气管前间隙和颈前间隙中,再缓慢释放到气道内抑制局部炎症、缓解症状。因此,可以达到持续直接消灭病原体的作用。

  苯酚体内抗病毒效应,是通过在体内代谢产物儿茶酚和对苯二酚介导的,儿茶酚有缩血管作用,主要是对抗炎症,而对苯二酚可以直接干扰病毒复制,并提高宿主细胞溶酶体PH值,中和病毒酸化溶酶体导致的细胞自噬作用,从而抑制病毒入胞和释放。

  以上知名媒体解放日报的上观新闻此前报道的李跃华医生的情况也好,自媒体人吴鹏飞提到的(未经主流媒体公开报道证实的,已经涉险违规被投诉无法访问的)最新情况也好,我们需要利用自己的常识,加以判断。

  最终,李跃华医生,是像某些人说的那般不屑,还是经过更多的医疗实践(如果他发挥所长的机会越来越多的话),被证明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那么,如此廉价近乎药物成本为零的治疗方法,将改写世界医疗卫生领域(而不是世界医疗卫生产业)的历史。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是金子总会发光,只不过有的金子,需要千锤百炼。我们希望李跃华医生是金子,希望经过这次历史机遇的锤炼,李跃华三个字配得上中国医生这四个字。抗疫的实践证明,我们中国经受住了历史考验,而在李跃华医生事件上,我们相信中国医生“真金不怕火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5:47 , Processed in 0.12511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