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63|回复: 0

西西弗:关于目前Covid-19的各国数据的比较 - 谁是目前的优等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 13: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美国3月16日开始大规模检测,到3月26日达到10万/天量级,然后基本在10万出头稳定了4-5天。

  随着检测数量趋于稳定,每日的确诊数量也趋于稳定。没有像3月17日-26日之间快速增长。

  全美每天新检测中,检测出的阳性比例,在稳步上升。累计阳性比例从3月16日的10%,上涨到3月30日的17%

  2、

  纽约州的情况类似于美国全国。

  每日检测的数量,从3月23日,超过15000例后,一定稳定在15000例上下这个级别。(3月26,27日的高点应该是统计原因,3月25日和28日都异常的低)

  由于每日检测的数量无法提升,纽约州每日确诊的人数,也趋于稳定,最近4天都在7000例左右。

  与全美一样,纽约州每日检测中的阳性比例,以及累计阳性比例,也一直在上升。累计阳性比例从不到20%上涨到35.77%

  3、

  从目前的数字看,美国目前的确诊案例上升幅度减缓,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检测的瓶颈导致的。而检测用户中的阳性比例的上升,说明感染的人群还在继续扩大。美国目前的离疫情拐点,还有相当的距离。

  欧洲国家目前没有公布每天的检测数字,从意、西、法、英四国不断上升,而且远高于其他国家水平的病死率看,这几个国家的检测应该都是不足的(只检测确诊症状比较严重的),导致病死率远高于正常水平。

  4、

  各国的粗估病死率。(死亡人数/确诊病例人数)

  疫情开始大规模爆发后,爆发初期的粗估病死率会比较低,但是后期至少会涨到初期的两倍以上。目前看,主要大国(包括德国)应该都无法把最终病死率控制在1%以下。虽然美国的病死率目前只有2%不到,我估计美国的最终的病死率应该不会低于中国。

  粗估病死率的数字,和分母,确诊人数的统计口径相关。如果不能做到应收尽收,全部检测,在只检测明显重度症状的情况下,病死率就会偏高,远高于正常的1-3%的水平。

  此外,如果医疗资源无法支持,病死率可以高达10%。

  因为各国检测的标准不同,比如德国就尽可能多测(有新闻报道每周测50万人),而意大利目前应该只能测症状严重的患者。病死率的指标参考价值就比较有限。

  全部人口口径的每百万人口死亡人数可以做一个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每百万人口的死亡率上,目前亚洲国家(红线)比欧美国家(黄线和绿线)好很多。

  中国目前是2.3例死亡/百万人口

  韩国是3.1例死亡/百万人口

  日本是0.43例死亡/百万人口,目前是主要大国中表现最好的。

  意大利已经达到178例死亡/百万人口

  西班牙140例死亡/百万人口

  法国40例死亡/百万人口

  英国18.1例死亡/百万人口

  德国5.4例死亡/百万人口

  美国7.6例死亡/百万人口

  目前欧美大国中表现最好的德国,百万人口的死亡率也是中国的2倍以上。而欧洲和美国的死亡案例仍然在快速增长中。

  每百万人口的死亡率,美国可能会达到中国的10倍以上。欧洲大国中最好的德国,估计也是中国的4-5倍。

  5、

  百万人口的确诊比例欧美国家全面超过亚洲国家

  目前确诊比例最低的大国还是日本,每百万人口,14.75的病例,中国是每百万人口57.29个病例

  意大利和西班牙已经达到了每百万人口1600多个病例,法国和德国是600多个。而美国也达到了400多个。

  感染率上,预计欧美国家会在中国的20倍以上。

  6、

  从目前的数据看,在这次疫情中,东亚国家的表现远远好于欧美国家。

  目前看,主要大国中,各个指标表现最好的是日本。百万人口的病死率和确诊率明显低于其他国家(低于中国,但高于中国排除湖北之外的其他省份)。但日本的数据比较奇怪,宣布奥运会延期后,有加速上涨的趋势。

  截止到3月31日,中国在这次疫情的数据表现,在世界主要国家中确实称得上名列前茅,考虑到中国是第一个爆发的国家,应对经验和准备时间都不足,难度大于其他国家。这次疫情中国的表现,打高分当之无愧。

  每百万人口的死亡率,除德国外的主要欧美国家最终很可能是中国的10倍以上甚至更高。

  站在欧美国家的角度,情感上无法接受这个结果,也是正常的。差距确实太大了一点。

  在防疫问题中,除了中国的体制表现优异,东亚的文化传统,看来也是表现优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1:52 , Processed in 0.2815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