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79|回复: 0

金融老枪:我们离二次沦陷还有多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3 08: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病毒学专家管轶1月22日悲愤发出预警:保守估计,此次感染规模最终可能会是SARS的10倍起跳。

  当时,湖北全省通报的确诊病例仅为444例。两日前,钟南山院士大声疾呼“肯定人传人”,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管轶当时在武汉看到的,还是一片祥和。好多人忙着置办年货,只有不到10%的人戴口罩,完全对疫情无感。(对比下如今的欧美,可以预判海外爆发高峰远未到来。)

  看到有些人不作为,管轶选择做了逃兵。随后接受财经记者专访,通过媒体向外界发声。

  遗憾的是,无数人认为管轶是在制造恐慌。不屑、鄙视、谩骂纷至沓来。

  2003年那场谈之色变的SARS疫情,持续了大半年时间,全球确诊病例8299例。

  3月7日,世卫组织公布新冠肺炎全球确诊病例突破10万,超过了SARS感染人数的10倍。

  4月2日,全球新冠确诊病例突破94万,超过SARS感染人数的100倍。并且,拐点远未到来,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如今来看,管轶当初还是太乐观了。

  1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的速度正在加快。这场史无前例的世纪大灾难,必将成为国际大考。

  世卫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第一个10万用了67天,第二个10万用了10天,第三个10万用了4天,第四个10万仅用了2天。

  往后几乎每隔2天,就会新增10万确诊。

  不分种族,不分地域。一路肆虐,所向披靡。

  英国首相约翰逊确诊感染新冠病毒

  据悉,全球已有近100位政要名流先后感染。

  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

  英国卫生大臣马特•汉考克

  法国文化部长弗兰克里斯特

  法国尼斯市市长克里斯蒂安

  加拿大第一夫人苏菲•杜鲁多

  澳大利亚内政部长达顿

  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兰德•保罗

  美国迈阿密市长弗朗西斯•苏亚雷斯

  意大利陆军总参谋长法里纳

  意大利众议员佩德拉兹尼

  意大利卫生部副部长西莱里

  意大利教育部副部长阿斯卡尼

  西班牙首相夫人贝戈尼娅

  西班牙玛丽亚•特蕾莎公主(病逝)

  瑞典央行副行长马丁•弗洛登

  波兰武装部队总司令雅洛斯瓦夫•米卡

  印度尼西亚交通部长苏马迪

  伊朗卫生部副部长Iraj Harirchi

  伊朗第一副总统Eshaq Jahangiri

  这封沉甸甸的名单,还在不断加长......

  目前,海外疫情排名前十的,几乎都是欧美国家。

  美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位居前五,确诊病例均超过5万例。确诊病例累计超过210000和新增超过26000的美国,成为全球双料霸主。

  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欧美国家集体轻视口罩和不戴口罩,加速了新冠疫情的疯狂蔓延。

  欧美已经集体沦陷。

  疫情下的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冷冷清清

  可怕的是,如今看到的确诊病例数据,还未必是感染的全部。

  之前,英国实行全体免疫策略,美国一直在隔岸观火,日本因筹办奥运会可能瞒报。外加检测力度不足,检测费用高昂,许多感染的居民,可能还未检测出来。

  美国医疗专家曾表示,华人聚集的新泽西州,检测确诊比例高达85%。

  由此可见,欧美未来的确诊病例数据,还会持续大幅上升。

  这还不是最恐怖的。

  新冠病毒传播力极强,最担心的是印度和非洲,他们根本无法抵挡。13亿人口的印度和12亿人口的非洲,医疗条件远不如欧美,疫情一旦蔓延开来,确诊数据还会呈现几何级增长。

  大胆预测,全球最终确诊数据,将会是目前的100倍起跳。

  而新冠疫苗从研制到应用,至少还需要12至18个月的时间。况且,还不一定能研发成功。

  这是一场全球性的灾难,注定躲无可躲。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

  我们必须警惕,境外爆发的新冠疫情可能会不断输入,从而引发二次沦陷。

  2

  举国隔离之下,我国的疫情目前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各地本土新增确诊已经几乎清零。

  但外防输入,不仅成为防御重点,也是最大的防御难点。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截止到3月31日,境外输入累计确诊病例达806例。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等一线城市。

  目前,各大城市虽然已经进行了航班限制和入境限制,但防疫压力依然很大。

  李兰娟院士接受采访时表示:非常害怕境外输入会导致我国第二次大的疫情,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这5个城市,风险很大。

  李兰娟院士接受媒体采访

  世界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允许必要的外籍人士入境,是无法避免的。

  同时,我国还有数百万一带一路务工人员以及境外务工人员,归国压力不可小觑。

  外加数百万海外留学生。于情于理,灾难面前,无法将其阻挡在国门之外。

  欧美疫情持续恶化下去,必将带来社会动乱。美国专家建议当地华人囤枪囤子弹,以防万一。中美两国近期为何不断交锋病毒起源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担心未来疫情恶化时,引发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屠杀。

  历史上,因传染病导致的种族屠杀,并非罕见。

  如果海外疫情继续恶化,我们还将面临艰巨的撤侨任务。数千万华人华侨集中归国,安置压力可见一斑。

  目前,我国已经限制国际航班,控制境外人员流入,各项隔离防控措施也在不断加强。但目前的防控措施,依然是各自为政全线作战。不仅影响复工复产,还存在很多漏洞。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典型的人情社会。海外归国人员,非富即贵,在当地有不凡的人脉关系网络。

  都会一视同仁集中隔离吗?有没有人开绿灯?

  电影《2012》中就描述了这样的场景:世界末日来临时,权贵和富豪们,凭借手中的权力和10亿欧元的门票,登上了逃命的诺亚方舟。主人公一家四口,一路狂奔到中国后,遇见四个中国藏民,没有花钱,通过走后门的方式,同样登上了诺亚方舟。

  电影中的寓意,相信中国人都懂。

  参与建造诺亚方舟的藏族工作人员

  现实中,也存在这样的案例。武汉1月23日就宣布封城,然而3月2日,刑满释放人员黄女士就从武汉驾车直驱北京,到京后被确诊隔离。

  不是严防死守吗?不是只进不出吗?黄女士是如何驾车回到北京的?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输入性风险已经呈现加速上升态势,我们必须做长远的防御战略规划。否则,离二次沦陷,不会太远。

  3

  目前的防疫成果,来之不易。举国防控,我们是付出了惨痛的经济代价的。

  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目前,还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

  按照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零售和餐饮行业春节黄金周销售额超过1万亿元。因此,有专家预测,第一季度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万亿元。

  经济学专家悲观预测,中国一季度GDP很可能出现负增长。

  经济压力之下,复工复产成为各大城市的主要目标。疫情防控,逐渐从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部分城市甚至调低至三级响应。

  3月底,多地书记、市长带头摘下口罩,传递出强烈的保经济信号。

  江苏南京市召开会议,市长韩立明摘掉了口罩。

  江苏苏州市召开会议,市长李亚平摘下口罩参会。

  江苏常州市召开会议,市委书记齐家滨摘下口罩参会。

  江苏无锡市委书记黄钦到惠山区调研,带头摘下了口罩。

  上海市副市长吴清参加会议时,带领中外嘉宾纷纷摘下口罩。

  苏州市市长李亚平摘下口罩参会

  为了拯救萧条的餐饮业,书记、市长们甚至带头下馆子。

  重庆副市长李波,带头吃火锅。

  江苏南京市委书记张敬华,到夫子庙吃起了大牌档。

  江苏淮安市长陈之常,吸起了小螺蛳。

  江苏无锡市委书记黄钦,吃起了小笼包。

  青海海东市委书记鸟成云,吃起了拉面。

  云南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带头吃过桥米线。

  河南濮阳市长杨青玖,带头吃羊肉烩面。

  海南儋州市委书记袁光平,在大排档涮起了火锅。

  浙江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打卡了网红太雕奶茶。

  淮安市长陈之常吸起了当地美食小螺蛳

  保经济的良苦用心,我们理解。可是,疫情还未结束,境外输入风险压力山大,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啊!

  国内多地出现复阳病例,内防反弹仍然存在极大风险。

  前几天,浙江出现清零后的本土新增病例,河南也出现本地确诊,广东也出现过所谓的关联病例。

  武汉等地还出现复阳病例,新冠疫情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性。

  4

  钟南山院士和张文宏博士近日强调,全球疫情今年夏天结束几乎不可能。极端情况下,疫情可能持续到明年。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抗疫战争。

  是时候重视抗疫的战略规划了。

  目前,各个城市独自为战,战线太长,防御压力倍增。尤其是北、上、广、深,面对汹涌而来的输入压力,早已不堪负荷。

  广州每日需要隔离入境人员上千名,按照每位人员隔离观察14天计算,将长期保持数万名隔离观察人员。

  北京、上海的隔离压力,只会更大。

  上海的医疗资源,已经明显不足。

  3月26日,江苏南通启东市人民医院选派了8名骨干医护人员,奔赴支援上海。

  上海都顶不住,其他一线城市肯定也够呛。

  一线城市如果再次沦陷,必定会蔓延至全国,之前的抗疫努力,必将功亏一篑。

  按照目前的防疫方式,允许飞机到处飞,我们的防守压力实在太大。因为到处都有输入风险,到处都在交火,到处都得构筑防线。

  如此被动式防疫,全面开花,战线拉得特别长,兵力也极度分散,防疫效率自然不高。

  为何不采取主动进攻,来代替被动防守?

  应该将入境人员和感染人员集中起来,隔离到一个地区,集中优势兵力防疫。

  只要防住一个地区,就可以保卫全中国。

  如此一来,其他地区都是安全的大后方,可以专心复工复产,不至于拖累全国经济。

  这个集中的隔离地区,哪里最合适?

  短期来看,武汉最合适。

  首先,举国建立的火神山、雷神山及大量方舱医院,可以再次派上用场,避免医疗资源浪费。其次,通过上一场抗疫硬仗,武汉锻炼了打硬仗的战斗力,能高效完成这次防御任务。最后,武汉确诊病例居全国之首,复阳病例也可快速转入治疗。

  休舱后的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

  当然,我们也明白,从情理上来说,武汉可能不是最合适的选项。毕竟,过去两个多月,武汉承受了太多无法承受之重。

  长期来看,海南最合适。

  首先,海南四面环海,没有陆上交通,具有管控优势。其次,海南航空业和服务业发达,足够应对庞大的境外输入压力。最后,生物安全未来会常态化,海南是军事基地,有条件建设长期的生物安全防控永久基地。

  海南亚龙湾五星级酒店群

  当然,还有一个地区,可以媲美海南,那就是台湾宝岛。如今可谓是千载难逢之机,收回宝岛,用作永久的生物安全防控基地。

  四面环海的台湾宝岛

  所谓的集中隔离,是单独划一块隔离区,与当地居民完全进行物理隔离。

  已经感染的人员,位于治疗区。隔离观察人员,位于隔离区。当地居民,位于安全区。井水不犯河水,泾渭分明。安全区的生活,一切如常。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会对外出交通严格管控。并且,不是当地政府管控,如同雷神山医院一样,移交给部队统一管控,并严格按照军法管理。

  同时,国家财政统一对当地居民进行经济补助。能提供2019年收入明细的,按照其个人平均工资补助。提供不出收入明细的,按照2019年当地平均工资补助。

  悲观预测,海外疫情防控的最终结局,清新脱俗地说,就是全民免疫,通俗易懂地说,就是全民感染。

  除了防止空中输入,接下来更严峻的,还有地面输入防控。

  试想,如果印度全民感染了,越南全民感染了,从陆路通道进入我国怎么办?这是多大的防控压力啊?

  我们决不能二次沦陷。我们决不能再次举国居家隔离抗疫。

  如果到了这一步,经济将全线崩塌。

  新冠病毒的传染力虽然很强,但致死率不高。换句话说,不幸感染到新冠病毒未必会死,但经济崩塌,很多人将会面临生死存亡。

  如果未来一年没有收入,有多少人可以熬过去?扪心自问,数亿农民工和底层居民,他们的积蓄可以保障一年吗?

  历史的悲剧已经多次验证,人民吃不饱饭,会发生什么样的灾难性后果?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所以,无论你愿不愿意,随着海外疫情的进一步蔓延,集中隔离必定会摆上议事日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1:59 , Processed in 0.0938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