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53|回复: 0

姚尧:股市均线学 第6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4 18: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2乖离率的极限

  就本质而言,乖离率是个趋势的逆向指标。当乖离率的绝对值增长至极限后,其股价就存在向均值回归的要求。只是,趋势的力量非常强大,乖离率究竟得大到什么程度,才能对抗趋势的力量而向均值回归呢?这就涉及到乖离率的极限问题,而乖离率的极限是很难给出明确标准的。

  下面这张宝通科技(300031)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的日线走势图2.2-1:
图2.2-1

  可以看到,宝通科技的股价自2013年6月25日的最低3.29元震荡上扬,于8月5日站上120日均线,乖离率由负转正,当日均价为4.07元。之后每一波上涨,乖离率的高点皆不断提高。9月24日,乖离率上涨至17.17。12月12日,乖离率上涨至27.18。2014年1月16日,乖离率上涨至41.74。2月7日,乖离率上涨至55.87。2月10日,宝通科技创出本轮行情的最高价7.88元。此后,宝通科技的股价震荡下跌,于5月19日跌破120日均线,乖离率由正转负,当日均价为6.29元。

  假设我们是以股价站上120日均线时的4.07元买入,以跌破均线时的6.29元卖出,则预期收益率为6.29÷4.07﹣1=54.55%。假设我们认为乖离率涨过40就算涨幅过大,则在2014年1月16日就该卖出,当天的乖离率为41.74,收盘价为6.64元,预期收益率为:6.64÷4.07﹣1=63.14%。假设我们认为乖离率涨过50就算涨幅过大,则在2014年2月7日就该卖出,当天的乖离率为55.87,收盘价为7.73元,预期收益率为:7.73÷4.07﹣1=89.93%。可以看到,如果我们因乖离率过高而主动卖出,收益会比等股价跌破均线后再来卖要高出不少。

  我们继续往下看图2.2-2:
图2.2-2

  这是宝通科技自2014年2月至12月的日线走势图。自从5月份跌破120日均线后,宝通科技于8月14日再次站上120日均线,当日均价为6.36,乖离率由负转正。8月26日收盘曾小幅跌破120日均线,但随即在次日重新站回,之后便是乖离率随着股价一路上涨。9月11日,乖离率上涨至31.15。9月24日,乖离率上涨至44.04。10月30日,乖离率上涨至48.60。此后,宝通科技的股价震荡下跌,于12月22日跌破120日均线,乖离率由正转负,当日均价为7.72元。

  假设我们是以股价8月14日站上120日均线时的6.36元买入,以跌破均线时的7.72元卖出,则预期收益率为7.72÷6.36﹣1=21.38%。假设我们认为乖离率涨过40就算涨幅过大,则在2014年9月24日就该卖出,当天的乖离率为44.04,收盘价为9.31元,预期收益率为:9.31/6.36-1=46.38%。假设是以乖离率最高的10月30日卖出,则当天的收盘价为10.24元,预期收益率为:10.24/6.36-1=61.01%。可以看到,如果我们因乖离率过高而主动卖出,则收益率还是相当可观的。可若要等到跌破均线后再卖,那收益率就要少得太多了。

  我们继续往下看图2.2-3:
图2.2-3

  这是宝通科技自2014年10月至2005年4月的日线走势图。自从2014年12月下旬跌破120日均线后,宝通科技于2015年1月6日再次站上120日均线,当日均价为7.85,乖离率由负转正。之后几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也曾小幅跌破120日均线,但次日即重新站回。震荡数日后,宝通科技的乖离率随股价一路上涨。2月2日,乖离率上涨至19.95。3月4日,乖离率上涨至35.41。3月24日,乖离率上涨至41.19。

  根据此前的经验,当乖离率超过40之后,通常就属于阶段高点。因此,我们考虑在3月24日卖出股票,当日收盘价为13.14元。假设我们是以股价1月6日站上120日均线时的7.85元买入,以3月24日的收盘价13.14元卖出,则预期收益率为13.14÷7.85﹣1=67.39%。另外,4月3日的乖离率为40.00,若我们以当天的收盘价13.37卖出,则预期收益率为13.37÷7.85﹣1=70.32%。

  我们再继续往下看图2.2-4
图2.2-4

  这是宝通科技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的日线走势图。当股价在13元上下构筑了两个月的震荡区间后,于5月8日开始一路飙涨,乖离率亦随之飙涨。6月2日,乖离率涨至95.75。11月25日,乖离率涨至166.12。11月26日,宝通科技创出37.74元的新高,此时相较买入时的7.85元,涨幅已高达37.75÷7.85﹣1=380.89%

  由此可见,当投资者根据既有经验,自以为乖离率达到40就已经算高时,却没有想到当大趋势启动时,乖离率可以飙升到如此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自以为精明的结果,却是令投资者错失了最激动人心的那段丰厚利润。

  下面这张,是银江股份(300020)自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的日线走势图2.2-5:
图2.2-5

  可以看到,银江股份的股价自22.26元的高位下跌以来,曾经有两次乖离率低于﹣20,而事后证明这两次乖离率低于-20都是阶段性低点,在此位置买入后都能获得相当可观的短线收入。如在2017年1月16日,乖离率为-21.56,当日最低价为13.38。4月7日,反弹的最高价为17.33。较1月16日的最低价上涨了17.33÷13.38﹣1=29.52%。又如7月17日,乖离率为-22.85,当日最低价为11.25。10月10日,反弹的最高价为15.43。较7月17日的最低价上涨了15.43÷11.25﹣1=37.16%。

  虽然我们不可能刚好买在最低价,卖在最高价,但有这么大的区间涨幅,已经足以令短线高手大有作为了,即便获得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空间利润也是好的。

  我们继续往下看图2.2-6:
图2.2-6

  可以看到,此后,2018年2月2日,银江股份的乖离率再次跌破-20,达到-20.60,当日收盘价为10.00元。2月6日,银江股份的乖离率达到最低的-27.98。次日创出8.84元的新低。此后银江股份逐步反弹,于3月19日反弹至最高12.60元。相较于最低价8.84元高出12.60÷8.84﹣1=42.53%。相较于2月2日的收盘价10.00元高出12.60÷10.00﹣1=26%。这同样是短线高手可以大有作为的波动空间。

  我们继续往下看图2.2-7:
图2.2-7

  2018年6月19日,银江股份的乖离率为-20.37%,按照过去的经验,我们考虑买入,当天的收盘价为8.96元。

  我们继续往下看图2.2-8:
图2.2-8

  可以看到,银江股份此后并未出现大幅反弹,而是在震荡下跌。乖离率始终维持在-20左右。股价却从当初买入时的9元附近下跌至8元附近。

  我们继续往下看图2.2-9:
图2.2-9

  可以看到,自9月27日以后,银江股份的股价出现了新一轮的猛烈暴跌,于10月16日跌至最低5.64元,乖离率也随之下跌至-38.99。如以当初考虑买入的8.96元计,则此时最多将亏损37.05%。虽然该股后来又有反弹,但这一轮高达37.05%的跌幅,却是绝大多数投资者所无法接受的。

  由此可见,虽然乖离率的绝对值过高会导致股价向均线回归,这在逻辑上是通顺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却很难断言什么才叫“乖离率过高”,哪里才是乖离率的极限。当我们根据过去的经验,自以为掌握了该股的“股性”,发现乖离率已经达到极限,理当向均线回归时,却不料突然来了一股猛烈的趋势力量,将乖离率的绝对值推向了更极端的位置。这也是许多自以为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老手,常常会因为所谓的“黑天鹅”事件而在市场上损失惨重的原因所在。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姚尧很少用乖离率进行个股买卖,只是有时会用它来分析大盘指数。因为大盘指数是对许多只个股的综合平均,如果当大盘的乖离率绝对值都过高时,往往就更容易形成向均值的回归。在实际操作中,姚尧选择的是60日均线。根据我的经验,上证指数对于60日均线的乖离率的正常波动区间在±20之间。一但跌破-20,通常就意味着上证指数见到了中期低点,可以酌情买入抄底。一旦涨过25,通常就意味着上证指数见到中期高点,可以酌情卖出减仓。一旦涨过25,则更需要加大卖出减仓的力度。

  请看下面这张上证指数自2014年1月至2020年3月的日线走势图2.2-10:
图2.2-10

  可以看到,绝大多数时间的乖离率都是在±10之间波动,只在2014年底至2016年初这一段,向上曾多次突破过20,甚至突破25,事后来看皆为中期高点。向下曾三次跌破-20,事后来看,继位中期低点。我们将其放大,如下图2.2-11所示:
图2.2-11

  在第一章第一节的末尾,我们谈到:“如果懂得运用乖离率的技术,则在(7月)8日或9日就可以知道跌幅过深之后必将会有强劲反弹,这样就又能多赚一个半涨停板。”当时所说的“乖离率的技术”指的就是60日均线的乖离率跌破-20,以7月8日的收盘价计,乖离率为-21.81.可以看到,自2015年中至2016年初,上证指数三次乖离率跌破-20,正好就是上证指数的三个中期底部,分别为3373点,2850点和2638点。事后来看,在此位置买入抄底,皆能有相当不错的收益。至于2015年中那个5178点的大顶,亦可因乖离率突破20而逃掉。

  请看下面这张上证指数自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日线走势图2.2-12:
图2.2-12

  可以看到,上证指数只在2006至2009年这一段曾突破过±20,事后来看,其皆为中期的高低点。我们将其放大,如下图2.2-13所示:
图2.2-13

  在大趋势的早中期,乖离率突破20后会进行一段时间的盘整,使得乖离率下降后再次发力,沿着原趋势发现运行。而在大趋势的末期,乖离率突破20后往往就意味趋势到此结束,即将构筑长期大顶或者大底。如果运用这项乖离率技术,我们是可以逃掉2007年的6124点和2009年的3184点这两个大顶,而抄到2008年的1664点这个大底的。

  下面这张上证指数自1995年10月至2004年12月的日线走势图2.2-14:
图2.2-14

  可以看到,在这九年多的时间里,上证指数的乖离率没有跌破-20的,比较接近的有1996年1月5日的﹣18.19,1998年8月17日的﹣19.75,2001年10月22日的的-17.61和2002年1月22日的﹣17.19。我们将其放大,下图2.2-15是1995年10月至1998年11月的日线走势图:
图2.2-15

  下图2.2-16是1998年11月-2002年12月的日线走势图:
图2.2-16

  由于中国股市成立之初,市场投机气氛极其严重,遂使上证指数经常出现快速的单边暴涨暴跌,相对于60日均线的乖离率极限值也与现在不完全一致,但其中的逻辑还是相通的。每次上证指数的乖离率向下跌破-17,都会是个中期低点,不久就出现了强劲反弹;而每次上证指数的乖离率向上突破25,都会是个中期高点,不久就出现了大幅下跌。

  不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证指数触及2245点的历史大顶,乃至之前之后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其相对于60均线的乖离率都未曾突破过±7。也就是说,60日均线乖离率这个指标并未预测到2245这个历史大顶。

  因此,我们绝不能将乖离率视为万无一失的神器,实际上它就只是个报警器。既然是报警器,那就难免会漏报和错报。有时候明明该转折了,它却没有预报;有时候明明只是整理,它却预报要转折,这都是有可能的。我们只能尽量提高其精确度和灵敏度,但永远不可能指望它有朝一日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在运用乖离率的这项技术时,我们可以在60日均线即将触及±20的极限值时就提高警惕,结合其他分析方法,来判断大盘现阶段是否即将转折。这,才是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应对之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22:55 , Processed in 0.1094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