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99|回复: 0

姚尧:4月17日股市前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6 22: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上证指数上涨8.77点,收盘报2819.94点,成交量为2224亿元,如下图所示:
  上证指数今日低开后小幅上涨,成交量连续第三天维持在2300亿元左右,对于未来的走势,我们依然坚持前期观点不变,即上证指数必须持续放量突破2870点一线的强压力位,才有可能扭转前期形成的空头结构。在此之前,我们仍然是建议读者以谨慎保守的态度为主。

  我们再来看下面这张创业板指日线图:
  可以看到,创业板指走势较上证指数略强,但在形态上的逻辑并无本质不同,都是需要放量突破上方颈线位,才有可能扭转前期形成的空头结构。因此,对于创业板指,我们同样是建议读者以谨慎保守的态度为主。

  下面这张是纳斯达克指数的日线图:
  可以看到,纳斯达克指数在前期暴跌之后出现强力反弹,现在反弹的点位,刚好就在0.618的位置。再看下图:
  这张是纳斯达克指数的市盈率周线图。我们看到,纳斯达克指数虽然距离前高还要相当一段距离,但是它的估值已经接近前高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根据最新披露的上市公司财报,美股的盈利能力是大幅下滑的。这,也是我们断言美股必定会有新一波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未来会出现盈利和市盈率的双杀,还望读者能够多加留意。

  昨天的文章推送后,有读者留言,说知道姚尧熟读《毛选》,没想到姚尧连《邓选》也读。你这话说的,毕竟人家也是并列二十世纪三大伟人的,我怎么能不读他的书呢?不过,有件事似乎非常吊诡,世人纷传主席不懂经济,可偏偏那些搞经济的人喜欢读主席的书。有些人被认为是很懂经济的,可搞经济的人却不太读他的书。其中的原因,或许,施密特的一段话可供参考:
  所以,有四句诗非常形象准确地概括了他善于实践的一生,诗是这样写的:

  茅台美酒夜光杯,
  欲打桥牌马上催,
  摸石过河君莫笑,
  淮海战役我指挥。

  不过,对于施密特这样的政治家而言,可以只关注实践,而对于姚尧这样的历史学家而言,却不能如此随便。政治家可以只关注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而历史学家不仅关注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要关注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据说,爱因斯坦曾经有句名言,叫:“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譬如,上面那首诗的第四句,历来颇有争议。照理说,这个问题本不该成为问题,可它居然成为了问题,我们首先就要分析这个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这个,就得靠历史学家翻书了。

  同样是在《邓选》的第三卷,有篇文章叫作《对二野历史的回顾》:
  我们看到,这是他在1989年11月20日会见编写第二野战军战史的老同志时的谈话。为什么是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呢?因为马上就要拍著名的《大决战》了,作为历史的参与者,他有必要对一些历史问题作亲自说明。于是,我们在本篇文章中,找到了这样一段谈话:
  通过这段谈话,他已经非常明确地为我们指出了“淮海战役谁指挥”的问题。不过,依然有史学家对这段话的细枝末节部分提出质疑。我认为,这就属于吹毛求疵了。

  譬如有人说,从淮海战役爆发到淮海战役结束,主席就根本没见过他一面,又怎么可能对他说“我把指挥交给你”呢?更何况,淮海战役最初的构想只是个“小淮海”,打着打着就变成了“大淮海”,并非是最初就规划设计好的战役,主席又怎么可能提前交代呢?更更何况,推动“小淮海”变成“大淮海”的主要功臣也是粟裕,要交代那也是该交代给粟裕呀!我觉得,这种观点就太狭隘了。谁规定的交代就必须当面亲口说?人家心里想着主席,就好像主席在当面跟他说一样,不可以吗?虽然人家是个实践家,那也不能否定人家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啊!

  譬如又有人说,总前委一没有办公地点,二没有办公人员,三没有开过一次会,四没有以总前委名义向中央做过任何请示,五没有以总前委名义下达过任何指示和命令,六没有任何下属机构。当了这么一个“六个没有”的单位的书记,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话不能这么说,我们得看看当初为什么要成立这个总前委:
  这是《毛年谱》1948年11月16日的记载。在这篇电文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成立总前委的目的,在于统筹解决连同俘虏在内的八十万人的吃饭问题。既然是解决吃饭问题,所以这个前委书记既不是由华东野战军的军事统帅粟裕担任,也不是由中原野战军的军事统帅刘伯承担任,而是交给一个常年当政委的人担任,这就顺理成章了。因此,更严格的、更准确的说法是,淮海战役的后勤是他指挥的。不过,大丈夫不拘小节,有时候概括省略一下,想来也是无可避免的了。

  接下来,我们再谈一个主席搞经济的问题。许多人说主席不懂经济,那我们就来看看,主席是怎么处理令人头疼的失业问题的。

  建国初期,由于资本家大量外逃、西方国家的封锁,以及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破坏,导致工厂关闭、商店关门的现象非常普遍,城市的失业问题非常严重。照理说,这个问题应该是由总理解决的。可是,以总理这么聪明绝顶的人也解决不了。或许,是因为建国伊始,诸事繁忙;又或许,是希望再多一点时间,看能不能想到更好的办法。反正,这事总理没有及时向主席报告。但是,主席有专门的秘书收集整理各地的群众来信,秘书将群众反映失业问题的来信整理成报告呈送主席后,主席就在报告上写了个批语,要求总理研究解决,批语是这样写的:
  主席批了以后,总理就立刻通知全国,找人调查、开会、研究。当时的情况是国家没什么钱,工厂好多不生产,想解决就是很困难。办法提了几个,其中一个是说:无论如何,要把这些工人安排到工厂去,不论私营工厂还是公家企业,反正先安插进去再说,不能让他们在外面,要确保稳定,哪怕一个人的工作给两个人做也行。总理把这些讨论方案上报主席后,主席对这一条非常赞赏,当即作出批示:
  于是就有人问,说两个人的饭三个人吃,那工资怎么开?主席说,工人的工资该给多少就给多少,做半天工作也工资照给,不能把现有工人的工资拿出来分给失业工人,而是减少国家开支,厉行节约,把国家的办公经费减一半,有的工程没办法先停下来,有些事情慢慢做,想尽一切办法,把能节省的节省下来。军费也得节省,军费开支很大,大量裁减军费,厉行节约。

  主席号令一下,首先是中央机关带头,能走路去办事的就不开车,以节省汽油;一张纸可以用好几遍,先用铅笔写,再用毛笔写,正面用了用反面,用得不能用了再作废。这样全国上下厉行节俭,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机关到解放军,全部行动起来支援失业工人,只用了短短两个月时间,许多失业工人就都重新有了工作,失业问题得到彻底扭转。

  记得从前年开始,我们就在文章中无数次强调,未来的经济局势会有大问题,能不辞职的尽量别辞职。现在,经济局势果然严峻,失业问题更是令人头疼。我知道,读者中有不少是企业家,我想呼吁的是,现阶段能不裁员的就尽量不要裁员。从社会责任的角度而言,能为社会减少一名失业人口,就算是为国家稳定尽了一份力。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当别的企业都在裁员时你不裁员,总是更能增加公司的凝聚力。如果现阶段的业务不够,不妨学习主席所说的“两个人的饭三个人吃”,以前由于业务量大,工作繁忙,员工来不及读书学习。现在业务量小了,是不是可以组织他们读书学习,提高技能,以便将来经济形势好转后,可以承担更多、更有挑战性的任务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22:39 , Processed in 0.1407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