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83|回复: 0

蒋校长:疫情反弹被骂上热搜,黑龙江老铁到底有多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9 14: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几天,黑龙江又被点名了。

  不是表扬,而是全网点名批评。

  在复工复产一路绿灯、全国一切向好的时候,黑龙江却亮起了“黄灯”,输入型病例陡然升高,在13号单日新增确诊竟达到了79例,现有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了湖北!

  根据最新消息,绥芬河口岸入境确诊病例322例。

  这是什么概念?

  截至4月17日22时,全国境外输入病例总共1552人。

  也就是说,绥芬河占了全国总数的五分之一。一个小县城的境外输入病例,比广东整一个省还多。

  直接让3900多公里之外的海南也慌了,连忙收紧封锁线,生怕也沦陷了。

  面对黑龙江的疫情反扑,网友们像当初痛骂湖北人吃野味一样,纷纷围攻黑龙江:盲目乐观、防控无能、让你嘚瑟、拖国家后腿……

  当绥芬河因为物资紧缺,宣布接受社会捐赠时,不少网友表示质疑和排斥:要么自己买,要么向国家要?

  黑龙江有多苦,黑龙江有多难,又有多少人知道?

  01

  如果不是疫情新闻,或许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常住人口不到7万人的边陲小城。

  一个北京的天通苑,人口就是绥芬河的十倍。

  是俄罗斯疫情的迅速恶化,将原本安宁祥和的绥芬河推入水深火热当中。

  4月初,莫斯科每周只有一班飞机能直飞国内,这班飞机也是16万在俄华人唯一的盼头,抢票状况比春运还惨烈。

  直达航班一票难求,留在俄罗斯又是以身犯险,危机之下,走陆地口岸辗转回国成为了在俄华人的救命稻草。

  在中俄22个通商口岸中,有4个最大的通商口岸都在东北,而除了绥芬河,其他三个口岸先后关闭了。

  想要回到中国,莫斯科→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绥芬河口岸,这是唯一的方案。

  绥芬河这个小城,就这样成为在俄华人回到祖国的“生命之门”。

  而从这里入境的2000多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外省人。

  ▲已确诊和疑似的境外输入病例中,黑龙江本省115人,省外280人

  为了防止人员流动造成大规模传染,黑龙江决定扛下来,让入境人员直接在绥芬河就地隔离。

  后来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了,绥芬河的医疗系统彻底被击穿了。

  一个常住人口只有六万余人的绥芬河,又有多大的能力能担负起如此巨大的输入压力?

  而当地政府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就开始受到了网上一轮又一轮的质疑甚至是攻击。

  隔离病房已经爆满,确诊病例不断增加,为何没有早点关掉口岸?

  全国都在严格管控境外输入,怎么黑龙江一个小小的绥芬河都守不住?

  黑龙江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反应速度怎么这么差?

  得,黑龙江又成为了无辜背锅的那个人。

  殊不知绥芬河出入境归海关总署直接管理,级别比绥芬河市政府还要高,黑龙江省政府根本没有资格越权关闭口岸。

  退一万步说,中俄边境有22个通商口岸,任何一个口岸都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说关就能关,这需要两个国家一起协商后达成一致才能关闭。

  而绥芬河作为中俄之间的纽带,实在是太重要了。

  它是黑龙江省唯一有公路、铁路连通两国的一类口岸城市,也是我国通往日本海的唯一陆路贸易口岸。

  在航运、海运交通如此发达的今天,绥芬河口岸的交易量,在中俄贸易总量中占比依然高达40%。

  振兴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开发,两个大国的重大战略在绥芬河被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国家甚至特批,卢布可以在绥芬河境内当人民币花,这种待遇,国内仅此一地一例。

  这个小城之于中俄两国实在是太重要了。

  而这些事实,这些困难,大家都看不到,或者是不愿意去看到。

  只要出了事儿,只要情况糟,仿佛都是东北政府没能力,都是东北人没水平。

  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看到绥芬河和黑龙江在疫情之下所做出的努力呢?

  02

  俄罗斯的疫情情况,失控的速度真的太快了。

  在月初的时候,每日新增确诊病例还只有几百例,到现在,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高达四千多。

  截至4月18日,俄罗斯的累计确诊病例达到了36793例,连普京大帝都承认,莫斯科疫情真的太凶猛了。

  而实际情况比凶猛增长的数字还要更可怕。

  4月10日,一架俄航飞机SU208从莫斯科出发抵达上海,机上170人,有66人确诊,感染率高达30%!

  这只能说明,莫斯科乃至整个俄罗斯的疫情,要比我们想象中还要严重数倍,给我国带来最大输入风险的国家,正是俄罗斯。

  其它承受输入病例巨大压力的城市,都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最不济也是各省省会。

  和这些大型城市的基础医疗设施比起来,承担着最重输入压力的绥芬河,底子差得简直让人心疼。

  全市一个三甲医院都没有,符合救治条件的只有一个小传染病医院,16间真正意义上的留观病房;

  当地只有6所医院和卫生院,全市仅有502张床位;

  大大小小的宾馆住满了回国需要隔离的人,连当地比较大的凯翔酒店、吉利大厦酒店都显示满房状态。

  更让人揪心的是,从俄罗斯输入的病例,重症比例较高,个别病例还合并流感。很多人都因为回国长途耗时太久,耽误了治疗时间。

  这座小城真的被俄罗斯拖累坏了,裤衩都要被拽掉了。

  已经打光了最后一颗子弹,还是抵挡不住来势汹汹的境外输入病例。

  绥芬河的医院已经不堪重负,开始将很多人员转移到牡丹江隔离观察,出现确诊就地诊疗。

  而这些情况,仅靠绥芬河乃至牡丹江的一己之力实在是太难了。

  举全省之力,守住北疆,守住国境,守住这个七万人口小城。

  这些滞留在黑龙江境内的外省人,在这里感受到了最大的善意与安全感。

  在距离中俄边境17公里的地方,紧急建设方舱医院,截止到18日下午,方舱医院建设已经全部完成,可随时投入使用。

  71名省级专家已经前往一线直接参与救治工作,同时全省抽调1000余人后备力量,准备随时支援绥芬河和应对患者分流。

  还有从武汉前线返回的医疗队,刚刚结束14天后的隔离期没多久,就选择再次冲上战场。

  “到疫情和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封请战书,34个鲜红手印,400个确诊患者的健康,3700万黑龙江人的嘱托。

  绥芬河的气温还在零下,一冬的积雪还没化,但是暖意已经在这座小城涌动。

  03

  两个半月前,黑龙江为武汉和湖北做出的那一幕,仿佛还历历在目。

  从1月27日到2月23日,黑龙江一共派出了八批援鄂医疗队,共计1533人,今日疫情的中心绥芬河,也派出了一行12人的医疗团队。

  在疫情最后的攻坚阶段,一省对口支援一市的包干计划中,黑龙江更是被委以重任,帮扶湖北除武汉外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孝感。

  在物资支持上,这个经济已经疲软多年的的“鸡冠子”也是毫不含糊。

  哈药集团驰援武汉的物资高达一个亿,同时还火速买入东莞的生产线,用一周的时间便投入到口罩和防护服的生产中。

  哈药不比财大气粗的五菱、恒大、美的,这是一家在2019年的净利润下滑了78%-90%的企业。

  这1个亿,相当于哈药一年多的净利润!

  还有飞鹤,这个只做奶粉的企业也捐出了一个亿。

  据不完全统计,仅1月黑龙江省民企就捐款达到14765.53万元。

  可能这里全省民企的净利润加在一起,都比不上南方工业园里的一个巨头。

  但是在疫情面前,在要紧的时候,黑龙江的企业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捐完钱和医疗物资后,黑龙江人又琢磨着自己还有啥地方能帮助到武汉。

—粮食

  2300万亩肥沃土地上一年一熟的稻谷,堆出了无数人饭桌上优质可口的东北大米。

  这里是全国产粮第一大省,我们吃的每9碗大米饭中就有1碗来自于黑龙江。

  担心湖北人民窝在家里饿着肚子,北大仓的粮食就直接运到湖北。

  二月初,大米、玉米、大豆等9125吨粮食,乘着运粮专列,隆隆的驶向湖北人民的餐桌。

  等到确定对口支援孝感后,又是3000吨大米火速发走。

  北大仓的粮库建在东北,可仓门永远向全国人民打开!

  2008年汶川地震,黑龙江免费捐赠2460吨大米,驰援灾区。

  2010年西南五省大旱,黑龙江又一次捐出了10506吨大米。

  只要你缺,只要我有,我必定毫无保留。

  你问他为什么要“打肿脸充胖子”的帮你?

  “艾玛,小意思憋提了,都哥们儿!”

  但我们更希望,大家能记住他们曾经的好,也能在他们不好过的时候拉他们一把。

  4月15日,3辆满载医疗物资的专机从天河机场出发,分别抵达哈尔滨和牡丹江。

  这是湖北援助绥芬河的3000万医疗物资。

  热干面出院了,来帮锅包肉了!

  04

  还有更让人揪心的事。

  难顶的不止是绥芬河,哈尔滨的情况也开始不好了。

  4月9号,哈尔滨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29天本土无新增的纪录就此被打破。

  防线是从一个3月19日美国回来的女孩韩某身上被突破的。

  后来检测,韩某是一个“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未发病或者已经痊愈,但是却属于“无症状感染者”。

  在居家隔离的过程中,她通过电梯将病毒传染给同一单元的曹某。病毒就此在哈尔滨撕开一道口子。

  曹某的家人很快全部中招,然后又在聚餐中传染给87岁的陈某,传播链条迅速蔓延开来。

  而87岁的陈某在就医的过程中,又造成了新一轮的院内感染,同病区的病人及家属共计26人被感染。

  事情就这样不受控制的向最糟糕的方向发展下去。

  哈尔滨的防线为什么会失守?

  3月6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发布《入境疫情防控温情提示》,要求来自疫情严重国家入境人员需统一集中隔离14天。

  可那时的美国疫情还未开始爆发,不属于疫情严重国家,曹某也就不属于需要被集中隔离的人员。

  到3月20号,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哈尔滨发布境外归国人员强制隔离政策,要求入境归国人员必须强制隔离。

  3月19号回来的韩某刚好擦肩而过,再加上当时全国对无症状感染者的威胁并不了解,韩某就这样无比“侥幸”的逃过了每一道关卡。

  而后续的多轮传染,则是完全将所有人杀了一个措手不及。

  网上各种批评与嘲讽的声音就这样汹涌的向黑龙江人袭来。

  “东北人不服管,非要上街溜达”

  “全国都没问题,就黑龙江人咋那么差劲呢”

  “黑龙江防控疫情,是不把这当小孩儿过家家呢”

  可黑龙江做错了什么呢?

  近一个月时间没有本土新增,生产单位逐渐复工复产,商场、饭店等场所开始营业,百姓日常聚集交往如常进行,这都是社会秩序全面恢复过程中的必然。

  不止是哈尔滨和黑龙江,全国哪里不是这么做的呢?

  在兰州,拉面馆恢复营业之后,在面馆前等着吃上一口拉面的人们排起了长龙。

  在重庆,市长亲自摘下口罩吃火锅,号召大家前往饭店恢复消费。

  在黄山,清明假期的景区人山人海,巨大的人流搞的景区不得不停止售票

  在别的地方,这都是社会秩序的正常恢复,在黑龙江,这就变成了麻痹大意、防控不严、管理水平低下、拖国家后腿......

  铺天盖地的质问甚至是谩骂,让黑龙江人委屈的百口莫辩。

  而政府则最快的做出了响应,出现今日的严重后果,必须问责处理。

  从市级领导开始,每个环节负责人依次问责,副市长、抗疫指挥部负责人、市医院领导等18人被处分。

  不仅严格处分失职的领导干部,黑龙江省政府还下重金,号召百姓一起加强疫情防控,有建议就发短信提出来,书记、省长都看得见!

  一旦发现有疑似非法入境的人,就赶紧举报,一经抓获奖励5000元。

  这样的力度,黑龙江真的做到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写在最后

  张文宏曾经说,只要全球疫情没有得到控制,输入性风险就一直存在,各地就一直会出现零星的确诊。

  再严格的防控措施,都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境外疫情的大量输入,本土疫情在黑龙江的二次爆发,与其说黑龙江做的最差,不如说黑龙江“运气最差”。

  黑龙江的疫情,就像是一面镜子,让其他省的所有人都意识到境外输入的长期威胁,意识到本土的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

  而承受这莫大误解的他们,却还要守在国境线上,扛起疫情输入的压力。

  3个多月前,付出最多、牺牲最大的湖北人就受到过一次误解与伤害。

  而现在,同样的事情难道还要再发生一次么?

  少一些指责,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质问,多一些支持。

  黑龙江人已经做得足够多了,请别让他们流血流汗又流泪。

  这片黑土地上3700万憨厚爽朗的东北人,他们真的值得我们所有人送上一句:

  老铁6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4:23 , Processed in 0.2032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