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18|回复: 0

蒋校长:疫情还未结束,中国迎来又一场“战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19 21: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冠病毒,无干预情况下每7天翻10倍,无救治情况下死亡率超过10%。传染性和死亡率均超过人类历史上排名第二的1918大流感。未来一两年里,这个病毒很有可能创造历史,取代1918大流感的地位。并且在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的时间里,深刻的影响世界格局。

  危机危机,危与机并存。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会有无数人谈论中国的机会,废除石油美元,废掉美国霸权,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

  但校长会首先让大家看到危险!

  前几天,校长聊到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存在背锅的风险(详见《又见“庚子赔款”:这场舆论战中国非常危险》)。

  今天,我们来说说产业转移的风险!

  梦醒时分

  本次疫情,中国以外的国家可以说损失惨重。

  在新闻联播里,占世界口罩产量50%以上的中国,高调援助欧洲,回报日本。中国生产的呼吸机成了全世界的硬通货。

  中国及时的援助虽然在全世界赢得了广泛的声誉,也促进了中国制造的出口,但在欧美看来却是另外一个样子。

  记得以前校长说过美国人的道道,美国信奉的是丛林法则。用古人的话说叫“畏威而不怀德”。他追求的理想国际环境是没有人可以威胁我!

  从苏联解体以后,别说威胁美国,世界各国连阻止美国的力量都不强!

  “落后不一定挨打,只是因为今天我不想打你。”——《那年那兔那些事》

  美国人自己也开始骄傲自大,以“兲朝上国”自居,自以为天下无敌。在这种氛围下,耍嘴炮炒次贷玩金融游戏的人多了,傻乎乎干活的人少了,很多中国制造业部门的技术水平就悄悄超过了美国:

  请注意,这仅仅是“国际专利”,在国内专利和专业论文方面,中国早几年就实现了超越。在国家重点领域,如AI、超算、高铁、大数据、5G等等领域,中国专利已呈压倒性优势。

  可惜,这一切美国人完全没有理性的认识,否则特朗普不会发动贸易战。

  发动战争,意味着他感觉自己能打赢,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中国很快就会从“山寨国”变成“原创国”。“保护知识产权”的美国人怎么可能赢呢?

  新冠疫情之前,美国的“兲朝大国”梦都还在。中国仅仅是崛起了,GDP到美国三分之二了,如此而已。

  呵呵,要知道伤心总是难免的,在每一个梦醒时分……

  新冠疫情的应对,一下子暴露了中国的实力!这必然招致发达国家更为疯狂的打压!

  危险的力量

  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疫情的时候,总喜欢关注政府。要么污蔑,要么感叹中国政府的措施多么英明果断。

  错啦!大错特错!

  除了中国政府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中国人民才是抗疫的英雄。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

  中国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有伟大的中国人民!

  中国人在疫情中表现出来的高素质,高度纪律性,高标准的道德,完全压倒了西方人。

  ▲海外华人也不差哟

  更可怕的是,中国还是个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工业国!我们上下一心,半个月时间就把口罩产能推到了一天近两亿只的水平!

  而欧美,至今都无法实现口罩的量产。发达国家在等着一个发展中国家援助口罩,这不仅仅是面子问题,更是实实在在的威胁!

  ▲美国特种部队用修降落伞的缝纫机做口罩,每天只能生产200个

  请问,如果现在中美发生军事冲突,中国停止医疗物资出口,美国要怎么办?

  这就是全球产业链集中于中国,欧美国家去工业化的危险性。我们怕美国人卡脖子,美国难道就不怕吗?关键时刻中国可以利用手中的产业链重创美国,这还不可怕吗?

  所以美国动用政治力量强迫本国企业搬离中国是必然的动作,中国人也没啥好惊讶的。

  损人不利己

  当然,国际上的事情,喊口号总是容易的。奥巴马喊“制造业回归”,搞了八年啥都没干成。原因无他,跨国公司选择中国是因为中国经商环境好。

  特斯拉上海建厂,仅仅一年就投产了!如果换成美国,三年都造不出一个厂房来。马斯克宣称在中国造汽车,成本比美国低55-60%,这不是空穴来风呀!

  你想想,一期投资160亿,这160亿如果放银行,三年利息有10个亿吧?可你盖了工厂,如果三年不能投产,光是生产设备的折旧费要亏多少?这笔账,只要是商人就会算。在疫情暴发的当下,马斯克的上海工厂是特斯拉全球唯一开工的厂子,是救命稻草。

  搬迁费100%报销再去美国花三年盖一家厂子?傻吧。

  ▲三年了,被特朗普吹成“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富士康美国工厂,还在和州政府扯皮。

  校长还是建议美国人去跟欧洲学习学习,人家要把工厂搬离中国,至少还给了条退路,循循诱导。

  你没看错,惦记中国的不止美国,产业链集中于中国,欧洲、日本也感受到了莫大的威胁。与美国相比,欧洲国家更看重制造业,也没有美国那样全球吸血的能力,当然更为恐慌。

  在中国全国停产停工的一个月里,欧洲、日本汽车企业都出现了零部件危机。其中丰田、日产纷纷停产。汽车制造占日本出口40%,五大车企一个月停工两家,你说安倍晋三是不是一个头两个大?

  然而一个月后中国的复产了,日本的全停了,安倍现在一个头估计三个大……

  不管怎么样吧,出于平衡中国一家独大的局面,欧盟方面有一个思路:“四换一”。

  什么叫“四换一”呢?就是用印度、越南、日本、韩国来替换中国制造。与美日“迁回本土”的口号相比,欧洲人的方案更具可操作性。

  这四个国家,都是很有特色的。就拿越南来说,人口将近一亿,劳动力成本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整个国家海岸线绵长,对外贸易很有优势。21世纪以后,越南GDP年增长率保持着6%以上,非常亮眼。在西方媒体上,越南成了新的“世界工厂”。

  2019年时,三星就把中国境内最后一家手机厂从惠州转移到越南,从中国撤离,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

  然而结果让人哭笑不得。手机厂是走了,但零件厂没法走,因为零部件企业不仅要卖给三星,还要卖给苹果和华为。所以设在越南的三星手机厂还是要从深圳买零部件!人工也许少一点,运费却上去了。

  ▲2019年三星确实不太顺利

  不过,校长认为越南的优势就在这里!越南设厂运费是比国内高,但总比运到印度费用低吧?越南工人便宜,就地出货没有关税,这笔生意还是可以做的。

  可惜越南虽然有靠近中国的优势,奈何国家太小,工业基础薄弱。只能抄一抄韩国路线,走小门类产业链,根本不可能达到中国的规模化效应。

  于是欧盟又把目光投向印度,如果说越南还能发挥背靠中国的区位优势,印度基本上就剩下“民主优势”了。饶是如此,在沿海发达地区,印度还是有些成本优势的。

  ▲印度富士康

  但是仅限于沿海,因为只要稍稍进入内陆,没有高速公路也没有高铁的印度就会寸步难行。

  因此,指望日韩取代中国北上广,指望越印取代中西部,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欧盟智库那“替代”两个字用得很好,人家也没指望彻底和中国决裂,但可以向华为学习,“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华为不也是用本土替代战略平衡高通等美国公司的吗?

  如果可以将在中国因为工资成本增加而失去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部署到越南、印度,那么就分散了产业链,同时分散了风险。在产业链整体搬迁之前,仍然可以利用中国现有的产业链,日后再慢慢完善,最终达到整体搬离中国的目的。这个可比蓬佩奥之流动不动全部搬走的想法高明许多。因为这是渐进式的,备胎式的,可以用中国工厂的利润补贴印度工厂。

  ▲华为的策略不分国界

  在欧美各国政治挂帅,国家安全为先的政策影响下,部分外资撤离中国不仅有动机,而且具备可行性和必要性。这波浪潮在疫情结束之前就有可能到来!

  外企“备胎”计划不是经济因素决定的,也不可以用“备胎”成本比中国工厂高来否定他的可能性。如果是平时,倒也显示不出什么,但现在这个微妙的时刻,外资撤离会起到很坏的带头作用,对我国经济复苏的形势带来不良影响。

  这个不良影响有多大,现在还很难说,因为日企的“备胎”计划开始没多久,中国华南地区的日企复工率已经高达98%,反而是日本本土企业陷入停工,东南亚工厂也因为疫情陷入停工状态,“备胎”变“死胎”,情形凄惨无比。

  看来“备胎”之所以是备胎,恰恰是因为他达不到主胎的安全性,一时救急尚可,千万别当真。

  外资撤离这件事,不可等闲视之,但也不必过于担忧。

  外资进来,是因为中国是他们的主胎;外资撤离,是因为他们需要备胎。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中国打造成一个防爆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4:13 , Processed in 0.4378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