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74|回复: 0

一棵青木:欧美全面复工,病毒即将失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7 14: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欧美要复工了。

  不是前几天还在说欧美的疫情很严重么,一天新增确诊好几万人,怎么突然就复工了?

  难道病毒真的神奇的消失了?

  并没有,美国今天还新增了2.4万确诊,累计确诊达123万人,死亡7.2万人。

  要知道,当年越战,美国也才死亡58220人。

  每天新增2.4万感染者的情况下,美国要复工?

  难道美国人都不怕死么?

  美国人还真不怕死,或者说,有东西比死更可怕。

  总不能未来5年一直封锁国家

  目前,全球总感染人数已经超过了366万人,总死亡人数已经突破了25.7万人。

  你们知道25.7万人是什么概念么?

  这铺天盖地的尸体,能装满2个万吨巨轮。

  如果没有隔离和封城,那死的人,只会更多。

  但封城有个巨大的弊端,就是会中断经济。

  按理说,欧美国家富裕了一百年,积累了无数财富,哪怕有个半年一年时间坐吃山空,也不至于饿死。

  但事实远不是大家想的那样,欧美国家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脆弱,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强大。

  我们都知道,资本主义制度是靠利润来维持运转的,资本天生追逐利润。

  资本家可以永不消费,像葛朗台那样当守财奴,但你必须给他利润,否则他就要停工停产。

  资本对利润,有一种类似于毒瘾一样的贪婪和渴求。

  如果没有利润,那资本主义整个制度都会瓦解,经济危机会出现,全社会都要崩盘。

  为了能给资本足够的利润,国家必须源源不断的印钞。

  但印钞有副作用,是逼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

  榨干所有消费者的潜力,显然是一种比印钞更好的办法。

  美国的经济已经到极限了,有40%的美国人是举债度日,遇到突发情况连400美元都拿不出来,每个月的工资到手就还信用卡了,然后借新的信用卡。

  这代表美国虽富,但人民的储蓄却很少,抗风险能力是零,在经济上,已经被压榨成了药渣,再也没有潜力可以挖掘了。

  一切顺风顺水,按照最优情况进行的时候,日子还能勉强过下去,一旦到了突发情况,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美国确实富了100年,很多资本家别说半年一年坐吃山空,就算1000年坐吃山空都饿不死。

  但很多普通百姓,连一个月都熬不下去,真的会饿死。

  这次疫情时,美国政府大肆举债,狂印美钞,给年入7.5万美金以下的国民,每人发了1200美元,并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

  这笔钱很多,政府也已经竭尽全力,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因此直接暴涨了一半还多,但美国人并不满意。

  因为这1200美元,只够半个月的开销,这还是不考虑很多人有银行欠款要还的前提下。

  为什么要完全依赖政府的补助金?难道自己就没有存款么?

  不好意思,我真的没存款,没有就是没有,还不是零星的人没有,是40%的国民都没有,你就说怎么办吧。

  你要是不给我们生活费,我们就要活活饿死了。

  难道你觉得我会宁愿饿死,都不上街抗议?

  美国是一个神奇的民族,不仅有抗议和反政府的传统,底层人民还特别反智,比如说嫌戴口罩闷,给口罩剪个洞。

  戴口罩都嫌闷,不愿意听专家的话,当居家隔离威胁到自身的生存时,你觉得他们会老老实实待在家?

  美国密歇根州,前一段时间就有示威者,持枪进入议会大厦抗议,要求废止居家令。

  1962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了著名的“奥肯定律”:

  GDP每增加1%,就业率大概增加0.5%;反过来亦成立,GDP每减少1%,失业率就增加0.5%。

  目前美国的失业人数,比感染人数,要多的多。

  美国企业可以随时解雇员工,不需要付一分钱赔偿金,甚至连书面通知都不用,这就是美国的法律。

  而即便是那些没有失业的,也拿不到什么工资,因为没有复工,企业不开除你,还帮你交保险,就已经不错了,因为按照法律他们完全没必要这样。

  所以美国的普通人,不可能在家待业太久,他们熬不起。

  病死还是饿死,美国人只能选择前者。

  宋仁宗时代,有个大臣叫贾昌朝,他对皇帝说:

  天下久无事,而财不藏于国,又不在民,傥有水旱军戎之急,计将安出?

  意思是,天下太平很久了,财富既不藏于国库,也不藏于民间,一旦有水旱天灾或者战事,该怎么办呢?

  这句话,我觉得也可以送给今天的美国。

  5月5日,特朗普在记者会上给予了公开确认,政府的重心将逐渐转向重启经济,“应对疫情工作小组”将最早于5月25日解散。

  特朗普说:

  总不能未来5年一直封锁国家。

  美国,终于要复工了。

  但实际上,美国的情况比欧洲是要好很多的。

  毕竟美国拥有着美元霸权,可以凭空印钞来应急,让全世界给美国买单。

  但欧洲不行,他们不能印钞,而且很多欧洲国家甚至是靠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活的,疫情对这种国家造成的经济伤害不是一般的大。

  此时此刻,意大利已经解封;西班牙解封;葡萄牙解封;德国解封。整个欧洲,已有8个主要国家,解除了封锁政策,全面复工。

  米兰火车站,大批旅客鱼贯而出。

  在5月4日,宣布在全国范围内解除封城状态的意大利,5月3日还新增确诊了1389例,累计确诊10万例。

  就这,他们还敢复工。。。

  而西班牙,确诊更是超过了17万例,仅次于美国,是全球疫情第二严重的国家。

  但这并不耽误他们复工。

  因为这些国家,真的熬不下去了。

  这个病毒,不归零,就一切等于零。

  别说一天新增确诊1000多例,就算只有1例,也能很快给你变出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感染者出来。

  病毒在欧洲,已经注定了彻底失控。

  既然病毒已经注定在欧洲失控,那美国也就不熬了,欧洲都不封城了,自己何必要封城呢,有何意义?

  而且,即便欧洲还在封城,美国的疫情也已经失控了。

  现在美国每日新增确诊基本都在3万左右,差不多相当于整个欧洲的增量。

  但这并不代表美国就这么多感染者,而是因为美国一天的极限检测能力大概在20万人次左右。

  在过去的2个多月里,美国一共累计检测了560万人次,平均每天大概检测8万人。

  但美国总共有3.27亿人,这么点检测量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武汉当年曾经也有一段时间,每天的确诊人数稳定在二三千人左右,最大的原因,就是当时武汉的极限检测能力,是每天2万人。

  但这并不代表,当时的武汉每天只有那么多人感染。

  而美国的情况比武汉还要严重很多,因为美国人根本就不相信政府,也不相信医学权威,他们觉得政府公布的数据全是假的,故意夸大病毒的危害来骗人的。

  纽约死了这么多人,但所谓的居家令依然是名存实亡,纽约公园近期的实拍图,是这样的。

  这么大规模的人群聚集,能把病毒归零,那才算见鬼呢。

  而不归零,那你封锁经济再久,都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特朗普才说,总不能未来5年一直封锁国家,因为按照目前的现状,真的可能要封锁5年之久,才能控制住美国的疫情。

  但这种代价,美国付不起,也不可能付得起。

  欧美国家,无论嘴上支持还是反对,都注定要走群体免疫这条路了。

  别人都免疫了?中国怎么办

  一旦欧美国家不惧怕死亡,走了群体免疫这条路,那中国怎么办?

  欧美人全部感染了,虽说死了很多人,但剩下的人都获得了免疫力,那中国的抗疫还有意义么?

  你只能一辈子封锁国门,只要你敢开,分分钟感染你全部国民。

  欧美这么搞,会把我们给坑死啊。

  但大家别怕,欧美这么搞注定是失败的。

  道理很简单,群体免疫是死路一条。

  以医疗条件全球最强的美国为例,你觉得美国医疗系统能承载的感染人数极限是多少?

  中国感染八万人就动用举国之力了。

  我给美国算强一点,再强一点,就算他可以承载一个月感染50万人吧。

  看起来好像很多。

  但实际上一年才感染600万人。

  美国可是有3亿多人,得感染50年,才能真正让全体国民都获得免疫力。

  就算一个月感染500万人,那也得感染5年。

  如果真的一个月感染500万人,那得死多少人,整个美国会变成怎样的人间地狱,大家心里应该有个数。

  而疫苗这东西,你让科学家三四个月拿出来,那确实强人所难了。

  但如果给个一年二年,甚至三年四年,那科学家绝对拿得出来。

  所以在欧美实现真正的群体免疫之前,中国早就研制出了自己的疫苗,同样可以获得免疫力。

  走群体免疫这条路,除了让自家国民无谓的死亡外,没有任何好处。

  美国选择复工后,第一个优先开启的,居然是幼儿园和学校。

  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能尽快回到学校,以便父母能安心去上班。

  美国媒体反复向民众强调,孩子们感染病毒的概率很低,严重性也很低,可以放心上学。

  这和中国的选择恰恰相反,在中国,学校开放的优先级是最低的,很多地区已经零新增快两个月了,全面复工都一个多月了,让孩子开学依然是犹犹豫豫的。

  很多地区的学校,至今都没开学,而一天新增二三万的美国反而先开学了。

  只为了能让家长安心的去上班。

  这简直令人后背发凉。

  你失去的不过是一条命,而资本家失去的,却是利润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9:40 , Processed in 0.1563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