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56|回复: 0

政妹儿:被误解了的李翠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9 12: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人大代表、伊利质量检测中心主任李翠枝的一则提案引发了热议:建议加强对跨境电商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监管。这则提案迅速成为众矢之的,引发不少人口诛笔伐。

  字面上看,这似乎冒犯了有些通过跨境电商选择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权利。不过,骂完之后,还是得理性来分析一下的。

  跨境电商,本质上一个“开后门”的行为,通过个人行为的模式,绕过国际贸易体系。

  但是,这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就是同样绕过了中国的质量检验体系。

  本来呢,在2016年之前,中国的奶粉标准和检验力度都是不够的,跨境电商的海淘品牌对国内品牌拥有质量优势,不用考虑中国的质量检验。

  但随着2016年中国政府正式出台了新的奶粉注册管理办法,攻守之势就出现了巨大变化。

  通过国际一线的营养标准,每月抽检,不合格就全国通报,一年内两次不合格就会被直接吊销,中国政府把婴幼儿奶粉准入门槛迅速提升。

  因此,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国内上千个婴幼儿奶粉品牌迅速退出市场,很多海外奶粉也因为不达标而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进来,甚至去年还有42款海外婴幼儿配方奶粉因质量问题,登上了国家进口商品的“黑名单”。

  这让过去看起来是高质量代表的跨境电商奶粉,如今变得就并不是那么的可靠了,除了部分大品牌为了扩充产品线能保证质量外,还有一小撮是过不了中国检验标准的奶粉,光明正大的绕道跨境电商以微商模式进入中国市场。

  导致原本象征着高品质的跨境电商,反而成为了一小撮“洋垃圾”的温床。

  2018年初,西班牙警方查获13000多罐假冒国际品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正打算批量销往中国。

  2018年3月,荷兰发布快速预警通报,某洋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阪崎肠杆菌污染后被销往中国。当时,阪崎肠杆菌引发的婴儿重症,死亡率高达50%。若非国家质检总局成功阻截,后果不堪设想。

  ......

  这就像我们最近出口的口罩那样,无论是通过中国标准还是欧美检验标准,其实都没啥问题,但是通过跨境电商过去的口罩,由于绕过了各方的检验,难免其中可能出现纰漏,甚至还可能出现一些被关闭的小作坊搞出“出口转内销”。

  所以,本来很正常的一个提案,要求加强检验标准,引发的媒体骚动和媒体近乎一边倒的批评,就会明白李翠枝的提案让通过跨境电商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生意上走“后门”的一拨人慌得一比。

  毕竟,跨境电商奶粉的市场份额一年大概有三四百亿,足够买好几十台的光刻机。

  时代也变了,随着中国检验标准和国产品牌质量的大幅提升,也没有必要再坚守着外国的月亮就是圆,而且即使想买进口品牌,也完全可以购买经国家检验检疫合格后的进口大品牌。

  因为安全,才是婴儿奶粉最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6:38 , Processed in 0.3126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