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090|回复: 0

正解局:中科大成就了合肥,却被它拖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9 12: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合肥默默支持中科大的时候,中科大也慢慢改变着合肥。

  正解局出品

  前两天,世界四大权威高校排行榜之一的泰晤士高等教育正式发布了2020年亚洲大学排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10,在内地高校中仅次于清华北大。

  而在5月份,自然出版集团公布的全球科研机构TOP50榜单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8,在中国科研机构中排名第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所神奇的大学。

  这座神奇的大学,正在神奇地改变它所在的城市——合肥。

  01

  合肥收留了中科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于1958年9月,在爱追溯历史的中国高校中,应该是比较年轻的名校了。

  中科大,使命光荣,肩负改变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相割裂的使命,弥补当时中国尖端科技人才的紧缺。

  中科大,系出名门,背靠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力量。

  中科大,一开先河,摒弃了当时我国高等教育照搬前苏联模式的做法,在系科专业设置上实行理工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

  【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届学生入学(玉泉路校区)】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中科大,确实也没有让人失望。

  中科大的前三届学生中,后来当选为“两院”院士者有29人,在全国高校同期毕业生中名列第一。

  【1963年中科大首届毕业典礼图片来源:wikipedia】

  1966年,受当时的国内外环境影响,国家决定,把中科大、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地质学院在内的13所北京地区高校,下放到全国其他地区。

  北京是留不住了,去哪儿却成了大难题。

  若在今天,像中科大这样的顶级名校要外迁,各个地方都抢着要。

  当时的条件却不允许。很多地方,连饭都吃不饱。一所大学,动辄数千人,衣食住行都要解决,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中科大先后到江西、河南、湖北等地考察商谈,都吃了闭门羹。

  江西明确拒绝,河南南阳表示力不从心,湖北以“沙市(现湖北荆州)已有中科院五七干校,无合适地方容纳中科大”为由,婉拒。

  这个时候,安徽伸出了援助之手,却也是一波三折。

  中科大先是搬到了安庆,待了一年才发现,当地的条件根本无法支撑近千人的基本生活。

  窘境之下,合肥又为中科大铺开了一条路。

  为了中科大,安徽省和合肥市,可谓倾囊支持。

  先是将合肥师范学院和银行干校腾空,给了中科大。随着中科大在合肥扎根,合肥提供的建校土地也越来越多。

  中科大原有东西两个校区,为了将两个校区连接起来,合肥市直接把中间的合肥学院腾空给中科大。

  【中科大校园地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力普遍不足,中科大享有特权,在用电上甚至优于政府机关。

  还有一种说法,合肥冬天寒冷但不集中供暖,却单独为中科大开通了暖气。

  后经考证,暖气是中科大向中科院申请经费后解决的,但也离不开安徽省和合肥市在配额上的支持。

  安徽还将安徽最好的医院之一省立医院划拨给中科大。

  在钱这件事上,安徽也不含糊。

  作为直属中科院的高校,中科大由教育部、中科院和安徽共建,安徽一直按1:1:1的比例,拨付教育经费。

  安徽省和合肥市,真是很够意思。

  02

  中科大改变了合肥

  当合肥默默支持中科大的时候,中科大也慢慢改变着合肥。

  最直接的改变,就是让合肥填补了顶级名校的空白。

  在中科大迁入之前,合肥最好的大学是合肥工业大学,也只是后来才成为一所211大学。

  中科大的到来,填补了合肥在顶级高校方面的空白。

  更深远的影响是,合肥打造出自己的创新体系。

  今天,合肥敢喊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口号,最大的底牌,就是中科大。

  1999年,合肥与北京、成都、西安一起被确定为国家四大科教基地。

  2004年,合肥被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2017年,合肥市正式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国家科学中心。

  中科大,正是站在合肥背后的功臣。

  这里,我们举国家实验室的例子。

  国家实验室,是中国最高级别的实验室,代表国家水平、国际同行认可、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创新实力,是国家重要战略的创新力量。

  1984年,中国首个国家实验室——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成立,不在北京,也不在上海,而在合肥。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之所以在合肥,是因为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在中科大,中科大在合肥。

  截至目前,中国成立了20个国家实验室。合肥拥有3个,仅次于北京,比上海还多。

  当然,还是因为中科大。

  借由中科大,合肥与中科院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又争取到中科院合肥分院以及中电集团38所、16所、43所等一大批科研院所,打造出自己的创新体系。

  合肥的高科技产业,也离不开中科大。

  合肥的家电、显示面板、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产业的崛起,离不开中科大这样顶级名校培养的人才支撑。

  中科大的科研成果转化,也在反哺合肥。智能语音领域的龙头企业科大讯飞,正是中科大的校办企业。

  在《“新一线城市”排名出炉,哪个城市最委屈?》一文中,我介绍合肥和佛山第一次进入新一线城市名单,很多人对合肥颇有微词。

  合肥算不算的上“新一线”,这个确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合肥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长最快的城市之一。

  【2005-2015年GDP增幅排行榜】

  2005年到2015年,10年间,合肥GDP增幅高达563%,高居全国第一。

  既不是古都,也没有富饶的自然资源,合肥快速成长的原因很多,中科大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03

  合肥耽误了中科大?

  中科大与合肥,因缘际会,本是一段佳话。

  但是最近几年,渐渐有一种声音出现,认为合肥耽误了中科大。

  理由是,一座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实力等因素,越来越影响考生和毕业生的决策,也影响着人才的去留。

  合肥的软硬件条件比不上北上广,考生不愿意报名,高端人才不愿意来,毕业生留不下来,最终限制了中科大的发展。

  中科大在高校中排名前10,合肥在城市中排名20开外,从这个角度看,合肥确实有点配不上中科大。

  但是,说合肥耽误了中科大的发展,就有点不厚道了。

  想当年,中科大走投无路之际,是合肥敞开怀抱接纳。

  这段历史,不应该被忘记。

  【1970年代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说中科大被合肥耽误,根本的原因还是,中科大的发展,没有想象中的好。

  事实上,中科大的巅峰时期,恰恰是在合肥取得的。1990年代,中科大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比清华北大还高。

  这段历史,也不应该忘记。

  中科大发展没有想象中的好,不全是合肥的原因。

  从自身看,中科大偏科严重,理科无敌,工科一般,商科、经管等热门学科较弱。再加上规模小,与综合类大学相比,无论是社会影响力,还是大学排行榜,都比较吃亏。

  另一个原因是,中科院的战略倾斜。

  中科院2012年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大不再是独生子,被分走了部分资源,受到了影响。

  【中国科学院大学】

  还有一个原因是,国家战略使然。

  国家将清华、北大作为冲击世界一流大学的领头羊,给予大量扶持,中科大自然被甩在后面。

  还需要说明的是,合肥耽误了中科大的发展,是一个伪命题。

  其一,没有办法证明,在其他城市,中科大可以发展得更好。

  其二,中科大不可能搬离合肥。

  如果按上面的分析,中国只有北京、上海才配得上中科大。

  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科大不甘心留在合肥,多次请求回迁北京,或者迁往上海、苏州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都以失败告终。

  道理也很简单,教育平衡。

  从全国的教育布局看,中央不可能允许中科大从教育资源并不优质的安徽,迁入顶级教育资源集聚的北京或上海。

  所以说,中科大不可能迁出合肥。

  04

  共同进步,彼此成就

  从长远看,中科大“被迫”留在合肥,也许是一件好事。

  中科大是理工类大学,是“小而精”类型高校的代表,几乎做到了极致。

  如果要想寻求质的飞跃,必然要捅破“天花板”,由“小而精”转型到“大而全”。

  也就是说,中科大要从理工类大学变成综合类大学。

  如果中科大迁回北京或迁往上海,注定永远是一所理工类大学。因为,北京有清华北大,上海有复旦交大,不需要也不被允许再有一所实力相当的综合类大学。

  在合肥就不一样了。整个安徽没有一所顶尖的综合类大学,出于教育平衡的战略,国家反而允许中科大逐渐成长为综合类大学。

  再者,在合肥,中科大更受重视。

  北京、上海固然好,却也是强校如林。一座城市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蛋糕就那么大,碗筷多了,分到的蛋糕自然小了。

  合肥虽然比不上北京、上海,但对中科大非常看重,愿意将大部分蛋糕分给中科大。

  综合看来,中科大在合肥获得的机会,未必比在北京、上海少。

  中科大,中国最顶尖的高校之一。

  合肥,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他们应该,也能够,共同进步、彼此成就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6:51 , Processed in 0.3752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