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西方文明交汇融合一起奔向更高级文明形态是这完全有可能
【时事漫谈】首先,我们反对把中华文化(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绝对对立的观点。
现在人类社会连人的起源问题都没有统一意见,这就无法确定地球文明的中心论,所以我们只能在一个具体的时间段内去讨论文明进程,去探讨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在不同具体时段的主导地位。
站在更高层面、更广阔的视角下,无论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都是全人类的文明成果。研究文明要有历史责任感,要有更加高远的视角去看待整人类文明的演化与发展。
以华为公司为例,作为全球性的中国企业,不论中西方,也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产品为世界人民所使用并喜爱,这本身就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华为理念中汇通中西的工作模式,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之中,本身就在为“全球新文化”的孕育贡献土壤。当中国、或世界有足够多这样的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企业,就构成了中西方文化更大的、更高层面的大融合。
某种意义上,这种融合方式远胜于直接输出对方难于理解的“中华文化”,比如孔子学院。事实上,当我们与西方人民认真沟通时,也许提到马克思时,会比其它词汇更容易建立互动、甚至是有效沟通。
再次,问题总是在发展中产生,发展中发现问题,问题也更多是在发展中去得到解决的。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个国家率先单独取得成功,列宁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完善与发展,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在一两个国家率先取得成功。
众所周知,在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严重冲击下;中国政府提出让金融业为实体业让利1.5万亿,没有人怀疑政府能否做到这一点,因为中国的金融主体是国有的,是公有制的,说白了是属于人民的。金融是经济的核心、是生产资料的核心,凭这一点,就说明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
今天,欣欣向荣的中国证明了列宁主义的某种适用,同时它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某种补充和完善。任何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都有历史局限性,都要与时俱进,都需要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这是真理!
最后、我们反对所谓“补课论”。任何理论,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前行。中国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但站在全人类的范畴之内,在一个地球村的层面上去观察与评估问题,则: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在并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个时间段、也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从而间接经历过了资本主义;同理,西方在资本主义之前、也以自己的方式长期并行于中国的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从而间接经历并吸收了中国之前的文明成果。在目前阶段、特别是之后一个阶段,西方也将更多地吸收中国的社会主义的成果,从而某种意义上,也在、且将继续间接经历社会主义。
为什么中华文明在几百年前的雨果时代对西方文明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难倒西方文明没有吸收中华文明吗?事实上,中国的文明成果也被历史上的西方所广泛吸收。
同样,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也是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成果的,比如现代物理、电子理论等主要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时代,马克思主义也产生在西方,我们直接拿来、加以吸收并使用,从这个角度上看,就不能说脱胎于封建社会并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完全没有经历资本主义时代。
今天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金融体系在疫情过程中起到非常大的稳定作用,这个稳定作用通过中国这个经济体延伸到全世界,从而在帮助包括西方在内的全世界稳定经济。西方资本主义今天也在得益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成果。
在这个问题上,四大发明就不用说了。以今天中国的防疫物资大量出口欧美为例,更或以中国的疫苗为例,一旦中国将其分享给全世界后,你能说西方的资本主义没有吸收到中国社会主义成果吗?就完全没有经历社会主义?
特别是5G及以后进一步的发展、中国量子应用技术的开发,这些文明成果,难道西方不用吗?如果中国进一步引领世界开放一带一路并取得成果,那么美国欧洲这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不是又会间接经历了社会主义?
在我们看来,从全人类的范畴之内看,整个人类完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现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所谓“补课论”。有的,或是“互补论”,即:人类的几大社会形态,在东西方间交替实现,并在不同阶段的各自主导中、于“互补”中共同完成,
期间,近代历史中,总体上落后的中国,至少间接经历了资本主义,未来全世界走向了一带一路,共同发展,西方的资本主义也会间接经历社会主义,最后完成“互补”的东西方文明,一起奔向一个更高级的文明形式,这完全是有可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