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83|回复: 0

姚尧:8月25日股市前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6 07: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上证指数上涨4.96点,收盘报3385.64点,成交量为3457亿元,如下图所示:
  在周四的文章中,姚尧写道:“值得注意的是,上证指数今天的成交量又萎缩至只有4000亿元左右,这说明在指数下跌时,市场投资者的持股心态稳定。前两次当上证指数成交量萎缩至4000亿元以下时,都是洗盘的结束,相信这次也不会例外。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上证指数都不会在这个位置,以这种方式筑顶。既然不是筑顶,那就是上涨中继。既然是上涨中继,那就耐心等它上涨好了。”

  周五,上证指数成交量萎缩到3613亿,姚尧在昨天的文章中写道:“我们仍维持这种观点不变,希望明天开盘的上证指数能收出中阳线。”结果,今天的成交量进一步萎缩至3457,我们只能继续写道:“我们仍维持这种观点不变,希望明天开盘的上证指数能收出中阳线。”

  再来看下面这张创业板指的日线图:
  在昨天的文章中,姚尧写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上证指数的明显缩量,创业板指反倒是明显放量的。这样看起来,周四的破线下跌确实更像是洗盘。我们虽然不建议投资者买入创业板,但仅就形态而言,还是对明天的创业板指充满期待,希望能有个开门红。”不得不说,创业板指的操盘者真的手段很厉害,到了今天还在洗盘。周末,看到市场上不少文章都在说,每一次有新的交易机制变化,都会导致市场大跌。而今天早盘,创业板指开盘后也真的就向下杀了二十多分钟,以造成破线下跌的恐慌气氛,之后就被大资金持续买入拉起了。

  最近两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持续缩量,而创业板指持续放量,这也是牛市初期的典型特征。盖市场资金尚未到极其充裕的地步,故而不能使所有板块全面放量上涨。资金在推东边时,西边就因量能不足而震荡回落;资金在推南边时,北边就因量能不足而缩量整理。此时,投资者切忌追涨杀跌,因为你每次追涨,真的就很容易追到波段高点,每次杀跌,真的很容易就杀到波段低点。相较之下,高抛低吸或许是更好的操作策略。当然,最好的操作策略就是买满离手,然后专心去把本职工作做好。

  今天跟大家聊一个这几个月来频繁刷屏的热词,叫“内循环”。与之相关的文章,相信读者也已读过不少,不少文章的作者还是我所熟识的、相当有水平的分析师。可是,不知道怎么回事,虽然这些文章洋洋洒洒、图文并茂,可我就是读不下去,看了几段就不想再看了。或许是我最近状态不好,不愿意读长篇大论的文章吧。于是,我就给一些老朋友打电话,问他们怎么看“内循环”这事。一通交流下来,大概听到的反馈主要是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贸易战导致的出口不畅,必须通过“内循环”来刺激内需;二是由于经济乏力,必须通过“内循环”来刺激投资。

  于是,我就反问:“照你这么说,内循环属于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如果不是贸易争端、如果不是经济乏力,就不会启动‘内循环’了?”其中有位朋友的回答非常巧妙,他说:“当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定会有贸易争端,而按照经济周期的规律,必定会有乏力之时。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内循环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然而,这位朋友的回答巧则巧矣,可终究还是too simple,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今天呢,我就想从更深层、更宏观的角度谈一下我的想法。顺便多说一句,写股市前瞻这么多年,结识了不少圈子里的不少朋友。好处自然很明显,碰到专业问题可以有人请教;坏处也毋庸讳言,那就是写文章不如刚开公众号时那么洒脱,因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得罪人。所以,读到我这篇文章的分析师朋友,如果觉得被我冒犯了,请不要介意。毕竟我说的too simple不是针对你个人,而是针对或许是阅读本文的所有人。

  在我看来,中国经济的腾飞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我们基本走完了的。那就是,当中国人的收入水平很低,消费能力很弱时,只能拼命干活,把产品做出来后出口到国外,让外国人消费,我们赚点微薄的利润。既然是要将产品出口到国外,因此所有的制造资源都集中在沿海,资金投在沿海,工厂设在沿海,劳动力也迁至沿海。

  经过几十年的辛苦经营,当沿海城市的居民收入越来越高,消费能力越来越强,已经不逊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就进入了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是我们正在进行中的。那就是,随着沿海城市的消费能力逐渐增强,且生活在沿海城市的人口规模庞大,其在事实上已经能扮演改革开放之初、欧美发达国家所扮演的消费者的角色。而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内迁,中西部城市也将在事实上扮演改革开放之初、沿海城市所扮演的制造者的角色。

  简而言之,旧经济秩序的模型是“中国制造,美国消费”,而新经济秩序的模型是“中国内陆制造,中国沿海消费”。当美国的消费力日益提升时,他们将制造环节转移至东亚,先是日韩和中国台湾,后来是中国大陆。现在,美国人觉得自己制造业空心化了,一直想让制造业回归。可惜,回不去了。而当中国的消费力日益提升时,我们是将制造环节由东部沿海转移至中西部内陆,于是中国就变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既有大规模消费,又有大规模制造的国家——这才是真正令现在的美国政治家恐惧,也终将会让未来的美国资本家叛逃的原因所在。

  明白了这个逻辑,我们就能够理解总书记上个月在企业家的座谈会上所说的:“中国拥有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以及完整的生产产业链,具备形成内部大循环的条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需要持续扩大内需,推动有效投资,维护、健全国内产业链与供应链。还需要推动自主创新,减少关键生产环节的对外依赖度。

  以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下,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对我国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科技领域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两年来,大家一直诟病中国在许多关键科技领域被人卡脖子。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关键之一就是缺少应用场景。科技创新,光靠在实验室里闭门造车是不行的,你得先弄出个东西给人用。别人用了之后,就会给你反馈优缺点,你才知道该如何改进。当你的产品持续改进后,别人就越发喜欢用你的产品,你的市场占有率就会逐渐扩大。如果你研发出来的东西,一开始就没人愿意用,那你就得去猜用户的需求,还要打破他旧有的使用习惯,其间的难度可想而知。当中国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大后,自然就能为中国企业创造更多的应用场景,自然也能加速中国企业的研发创新。那些将中国的“内循环”等同于“闭关锁国”的人,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良心有问题,完全不值一驳。我们的内循环,不但不是要闭关锁国,相反,我们是要在国内日益完善之后去抢占国际市场。

  随着这第二阶段的完成,中国经济将逐步进入第三阶段。届时,中国既有无与伦比的制造,又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反观其他国家,要么只有市场,要么只有制造,不仅在数量上早已被中国甩在身后,且在质量上也将逐个被中国赶超。到那个时候,中国,就是世界的浓缩精华;世界,只是中国的有益补充。

  老读者或许有印象,姚尧在2017年的《5月18日股市前瞻》中提及中华民族的七百年兴衰大周期。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重读那篇文章,本文不再详细展开,只做一简单表列。

  自秦始皇统一以来,中华民族的第一轮国运牛市的顶点是在汉元帝竟宁元年,即公元前33年。

  第二轮国运牛市的顶点是在唐玄宗天宝元年,即公元742年,距离第一轮国运牛市的顶点过去了775年。

  第三轮国运牛市的顶点是在明宣宗宣德八年,即公元1433年,距离第二轮国运牛市的顶点过去了691年。

  现在,无疑是第四轮国运牛市,距离第三轮国运牛市的顶点过去了587年。按照历史周期率,我们至少还有一百年的国运上升期。我们坚信,那个早已远去的、只在历史典籍中存在的朝贡体系,终将回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19:13 , Processed in 0.17208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