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71|回复: 0

陆连烽: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是大势所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7 08: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中央进行了一项重大部署,将在内蒙古、甘肃、吉林、辽宁、青海、四川的民族地区进一步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将于今年秋季开始在语文、政治、历史三课目中,使用国家统编的国语教材。

  原本,这是件好事,更确切地来说,这是一项迟来的拨乱反正,此举可以让民族地区的孩子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谁料,这样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竟然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网络上有蒙古人甚至跳出来在微博上申请了话题,强烈反对国家在内蒙古推行“第二类教学”。

  在展开这一话题之前,咱先说说建国后在我国存在的所谓双语教学模式:

  双语教学分为两类模式,第一类模式是民语为主导的模式,即各门课程主要以民族语言为教学用语,汉语作为一门第二语言课程;双语教学的第二类模式是也称汉语主导式,即全部课程使用全国通用教材,并用汉语授课,民族语言作为一门课程开设。

  但从字面上也能看出,哪类教学模式更适应现代知识的的传播。

  可是,这项政策一公布,杂音就出来了:
  看这哥们对这件事情的反应,我瞬间感觉,国家的这项举措太有必要了。这哥们在这条微博中提到了法国作家都德的文章《最后一课》,这篇文章我上小学的时候是被编辑在语文课本中的,2016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中亦有此文。

  此文的背景是,1873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国王派重兵侵入法国,占领了法国的部分领土,当时,在被占领土上的一所乡村小学中,老师用自己的母语法语给孩子们上了最后一课,因为,从第二天起,就不用能自己的母语法语在课堂上讲课了,此文中,作者用一个孩子的口吻来记述家乡的沦陷。

  看上面图片中这位博主穿着整齐的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想来应该是个文化人,他不可能不知道,都德的《最后一课》记录的是法国的土地被普鲁士侵略,根本内蒙古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内蒙古是中国的领土,且建国前根本没有内蒙古自治区这一说,甚至当年连今天独立的蒙古国也曾是中国的领土,后来新中国为了与苏联之间建立缓冲带,承认了蒙古国的独立,可是,直到今天,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依然坚持认为蒙古属于中国,看清楚了,在国民党那,连外蒙古都是中国的!

  当年新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后,国家为了与之进行区分,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并且,将原来的绥远省、热河省、以及甘肃省的一部分划归了内蒙古。

  内蒙古本身就是中国固有的领土,这位看上去人模狗样的兄台却用《最后一课》来类比,分明是将新中国当成了入侵者,这是没文化还是别有用心?!

  除了上面的极端声音,还有另外一种声音,那便是,矫情:
  这位兄台的话让人深为震惊,新中国成立70多年了,蒙古族的老师竟然汉语不达标?身为人师竟然连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都不能掌握?这正常吗?教师证是怎么考下来的?70年的时间,一代人都已经快要入土了,竟然还有人说这样的政策来得太“突然”?我看不是来的太突然,而是来得太晚吧?

  至于说什么“会引发民族情绪”,我就纳闷儿了,做为中国人,用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不是理所应当吗?如果非说有什么民族情绪,或是说什么样的人才会产生民族情绪,想来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将民族认同置于国家认同之上的那部分人!

  长久以来,错误的民族政策导致长期强调民族区别、强调你是你我是我,这才有了各种利益冲突的出现。至于一些人担心的什么“蒙古语会消失”,我就呵呵了,有蒙古国在,蒙古语是不是消失用得着你一个中国人担心?除非是某些人从思想上并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并不认同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从骨子里抵触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

  在这各种杂乱之音中,有明白人吧?当然有:
  但凡思维正常的人都应该明白,还不要说用蒙古语教授数理化,就是教授个文科吧,将来孩子考上大学之后,假设学的是农业吧,大学里可没有人把“三羧酸循环”的图给你翻译成蒙古语,而且,你用蒙古语做出的试题老师也看不懂啊,如此,你让孩子们如何自处?

  站在板凳上观望一下就会发现,反对国家推行第二类教学的,是两种人,一种是前面我们所说的,民族认同大于国家认同的;第二种是既得利益者,这些人平时在学校里和家里都说蒙古语,中考高考的时候又以母语非普通话为由要求各种加分,走捷径上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再要求公务员事业编考试中加分。可是,这里面存在着巨大的问题,那便是,能进入体制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孩子还是要走向社会,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想过么,这些从小学习蒙古语的孩子在职场中如何竞争得过一生都在拼命学习汉语的同事?如此导致的结果只有一个——以牺牲大部分年轻人的竞争力来换取少部分人的利益!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通用的语言文字,都是必须向全国推行的,新中国已经成立70多年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使用国家统一的语言和文字,这再正常不过了,阻力再大,党中央的重大部署也要坚决贯彻执行。

  与此同时,老朱在此提醒那些抱残守缺的人,请站在战略的角度,认清这是大势所趋——人类自结束茹毛饮血、进入文明时代开始,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语言文字不计其数,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未来,不管是方言也好,民族语言也罢,甚至是一些国家通用的小语种,都会随着互联网的推广、随着世界人口的流动而成为历史的一粒尘埃,最终成为只有历史学家才会研究的对象。

  人类的语言越统一,国际间的交流便越通畅,世界文明提升的速度便越快,这,终是历史的必然——螳臂当车者,当休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3:54 , Processed in 0.1094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