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667|回复: 0

盛唐如松:防疫常态化和疫情常态化的区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30 20: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这是往年中小学包括绝大部分大学的开学日。上半年因为疫情,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放弃了在校就读,而改为网上教学。这个我们都有经验,网上授课很难获得课堂教育的效果,很多学生都是点卯了事,即便趴在电脑边的,也多心不在焉。所以,传统的课堂授课还是很必要的。

  今年国内的开学安排还是很严格的,采取了多项防范措施,多道防范体系,以确保学生们可以安全,安心的进入校园。如今的中国,国内的防疫形势很好,很多省份都已经连续多月零感染,完全具备了一般情况下的开学条件,但即便如此,各地还是采取了最高防范等级。以期望可以安安稳稳的度过这个学期。

  相比较中国的较低感染人数,国外的形势不容乐观,美国还在每天数万的上涨确诊人数,欧洲也有卷土重来的迹象,而其它国家和地区就更加形势不妙,比如南美,现在已经成了世界上新的爆发中心。而亚洲整体情况虽然不错,可也架不住印度每天七八万的确诊数如布拉莫斯火箭一般向上直蹿。

  我们稍微关心一下新闻就能知道,就在疫情远没有得到控制,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当前,各国的开学季却都丝毫不含糊的开始部署了。

  美国就不用说了,特朗普一直在强迫各个学校如期开学,甚至还为此威胁要取消不去学校上课的留学生的签证资格,虽然最后被各大学校强烈反对而终止这个行政命令,但他希望开学季如期开学的急迫心情却是一览无余的。

  当然,特朗普急吼吼的想要如期开学和其他国家的目的稍有不同,或者说目的大致相同,但却有着更为特别的含义。这个含义就是本年度大选在即,如果美国社会不能迅速恢复到疫情前状态,对特朗普的选情是有着很大影响的。特朗普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开学,复工,恢复经济,要不然,单靠诡异的股市一枝独秀,是很难获得选民支持的。

  那么,特朗普和其他国家期盼开学季如期开学的共同目的是什么呢?或者说特朗普自身并没有这个目的,但事实上这个目的却是任何一个国家都绕不开的目标。这一目标就是如果继续暂停开学,那么未来几年中,各国的就业人口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如果学校不能按期开学,就会耽误学生的按期毕业,从而使得各国的劳动力市场产生一个结构性断层。而这个断层一旦产生,则需要很多年的慢慢调整才可以恢复的常规状态。这是很多国家难以承受的,特别是劳动力本来就紧缺的欧洲各国。如果在后疫情时代再出现劳动力断层的情况,无疑会雪上加霜。

  所以,尽管欧洲的疫情形势并不乐观,欧洲各国还是在积极推进开学季的顺利进行。西班牙教育大臣塞拉义正词严的说“受教育是学生的基本权利!”好个一本正经啊。

  如期开学不但可以保证未来数年劳动力不会出现断层,还能把因为孩子而困守家庭的成年劳动力解放出来,让他们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从而恢复社会的活力。这是每一个国家急于开学的主要原因。跟什么基本权利关系其实并不大。

  譬如印度,现在每天上涨的确诊人数高达七万五千人以上,但莫迪政府还是在急着推进解封措施。没办法,疫情也就这样了,人总要吃饭的,与其在家饿死还不如冒着被感染但不一定会死的风险。接下来的印度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大致都会走上这条道路,也就是疫情常态化。

  中国和它们这些国家不一样,我们是防疫常态化,而他们是疫情常态化,我们是为了保证不再有大规模感染发生,它们则是让自己的国民习惯于这种疫情的蔓延。这是有着本质区别的。那么,防疫常态化和疫情常态化哪一个更具备优势呢?哪一种更可以保证国民的经济发展呢?这是一个挠头的问题。

  之所以挠头,是因为如果疫情始终没有专治药物,如果疫苗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么人类最终只能向这个病毒妥协。就像很多年前的天花一样,在天花疫苗没有出现之前,人们对于天花这种病症只能束手无策,虽然在中医方面也有一些药方可以让患病者痊愈,但却并不是百发百中。而西方在牛痘没有被发现之前,则只能听天由命。面对疫情,中国人会积极需求解决的办法,而西方则习惯了这是上帝的惩罚。所以,在当前的全球疫情大流行时代,中国和西方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式应对。但到底是任由上帝来惩罚?还是要高喊我命由我不由天呢?

  其实都没有错,人类终究会找到应对新冠病毒的方法,就像当初人类终于找到天花疫苗一样。新冠病毒绝不可能永远这样骑在人类的脖子上耀武扬威。问题是,这一找到的过程到底需要多久?一年?两年?或者五年?当前所研发的疫苗能不能保证所有的人群都能获得免疫?是全部?还是十分之九?还是五分之一?这些都是需要综合考量的问题。是付出生命的代价?还是付出经济停滞的代价?这更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事实上,西方的选择更为容易和简单一些,他们的选择就是病毒一定要应对,但付出的代价一定不能超过他们经济下滑的承受范围。所以,尽管他们的疫情几经反复,难以根除,但还是做出了开学,复工,恢复社会经济生产的决定。

  西方以及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国家做出的选择,让我们中国的选择就显得有些尴尬。因为中国已经控制住疫情,哪怕最终没有研发出特效药,没有生产出覆盖全部人群的疫苗,也不会影响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但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这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国一家的门前雪虽然扫干净了,可是外面的风霜却屡次侵袭不止。这几个月,来自境外的输入性病例屡见不鲜。让我们的防疫工作颇为头疼。虽然最终都取得了不错的防范成绩,可这样的日子到底什么时候才可以结束呢?如果一直这样,会不会因此而影响到我们的经济发展呢?

  如果短期内疫苗得不到覆盖,特效药无法上市,我们的对外防疫工作就不能停止。但西方却因为付出极大生命牺牲的代价让疫情成为一种常态。走在西方的大街上,如果你没有被感染新冠病毒,你都觉得自己是个异类的时候,中国以及其他防疫做得很好的国家也就成为了另类。也就是说,到时候,虽然我们处于安全岛内,可是安全岛外全都是游走的病毒,那么谁更自由,就真的不好说了。所以,做出怎样的选择才是一件挠头的事情。

  新冠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镜,谁是人?谁是鬼,在疫情面前一目了然。到底谁更尊重生命,尊重人权?不用说人们也可以自己看得到。但看得到又有什么用?当你身边都是病毒感染者时,如果你还没有被感染,那你就是一个异类。

  这时候,我们就要衡量一下到底是付出经济停滞的代价还是付出生命逝去的代价哪一个更严重了。首先我们要看看西方到底准备付出多少生命来达到病毒笼罩下的复工复产?从美国当前死亡人数十八万多来看,美国是没有底线的,哪怕死再多的人,也不能耽误政客们的工作。从法国,德国等国家不顾疫情反弹坚持逐步放开疫情防控措施来看,他们也正在做着付出生命代价的准备。他们这样做,无非基于两点,一个是有效疫苗即将上市,一个是无论如何也要保住经济。如果是前者,那还好说,如果是后者,那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处境还是有些尴尬。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盗的。但接下来我们的日常只能是千日防盗,因为国门之外,全是千日做贼者。

  呜呼噫嘻,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23:24 , Processed in 0.1094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