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18|回复: 0

踏雪放歌:晚清自强运动(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4 15: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到晚清自强运动,今人往往想到洋务运动。关于洋务运动,后人对其定义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实施西式工业化的运动,是一场为维护封建皇权、由上到下的改良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的确切时间,应该是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1860)结束后,止于中日甲午海战(1895年),历时35年。洋务运动虽然是一次失败的自救运动,但其积极意义绝不容忽视:引进了大量西方18世纪以后的科学技术成果,引入了大量西方著作文献,培养了第一批留学童生,打开了西学之门;学习近现代公司体制兴建了一大批工业及化学企业,开启了日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之路。洋务运动深刻影响了出生于19世纪末的一批中国人,为百日维新埋下了伏笔,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只是晚清自强运动的组成部分,或者说是最重要的部分,但绝不是自强运动的全部。洋务运动之所以始于1861年而非1840年,是因为晚清那些愚昧且顽固的士大夫阶层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归于“偶然”,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才“如梦初醒”。但是,中国在任何时候都不缺清醒者,他们是晚清自强运动的先驱,其中最著名的是三个:

  第一个是民族英雄林则徐,他广泛收集西洋地理、历史、政治和法律方面的情报,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不久的1841年,翻译了《国际法》、《世界地理大全》中的部分章节,冠名《四洲志》。林则徐还敏锐地意识到夷人器械之精良,不仅购买了200门洋炮加强广州城防,还命人翻译西式铸炮手册。林则徐无疑是晚清政府中不多的清醒者之一,也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倡导西方思想的高官。

  第二个是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他以林则徐提供的资料为基础,于1844年编成五十卷的大作《海国图志》,并在序言中清晰表达作书目的: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此书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西洋各国历史、地理和政治局势;第二部分为洋炮的铸造和使用;第三部分为造船、开矿及西洋实用工艺;第四部分为对付西洋的建议。《海国图志》在中国遭到冷遇,引入日本后却身价倍增,成为“急需的御用之书”。1854年至1856年,日本出版的《海国图志》选本就达21个版本,占同一时期日本出版的世界史地著作的一半。

  第三个是曾师从林则徐的冯桂芬。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败后,冯桂芬率先倡导“自强”主张,并在其名著《校邠庐抗议》中指出,中国以往所知的旧世界与已经强压过来的新世界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连日本这样的小国都在按西洋模式加强自身,中国就更应该发愤图强。冯桂芬明确提出,要抓住战后与西洋列国缔结和约的良机来加强自己,否则将为丢失机遇而后悔不已。冯桂芬还认为,魏源提出的“以夷制夷、以夷攻夷”绝无可能,唯“一言成理”,即“师夷长技以制夷”,此言后来成为自强运动的精神动力。

  此外,尚有一些开创性的著作,如梁迁桐撰写的赞扬美国政治制度的著作《合众国说》、研究中国遭外敌侵扰情形的著作《夷氛闻记》,徐继畲撰写的著名世界地理著作《瀛环志略》,何秋涛撰写的描述俄罗斯等北方国家地理、历史、政治的著作《朔方备乘》,等等。上述著作大都论述了加强海防以抵御西洋海国的重要性,认为中国只要发展起充足的沿海防御,就不会受制于来自海上的敌人。但他们却忽略了或不敢承认一点,那就是受方兴未艾的民族主义、资本主义及迅猛发展的工业化驱使的列强海外扩张,绝不是中国的地方性防御可以遏制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22:49 , Processed in 0.2815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