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51|回复: 0

温伯陵:马保国需要一场工业化改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5 17: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温乎曰:

  所有的传统行业都需要制定标准。

  1

  前些年《一代宗师》上映,我看的热血沸腾,动起学功夫的心思,然后上网查资料,想看看本地有什么知名大师。

  找了两周,我还真找到一位知名大师,开始打电话联系,大师听说我想学拳,估计也有栽培晚辈的心思,就让我带着学费去公园找他。

  学费不贵,一年才两千块钱。

  周末去公园交钱、拜师、学拳......

  此后断断续续学了两年,功夫没上身,武学理论和江湖旧闻倒听了不少。我现在已经不练拳了,但是武术圈的一些行话还能听懂,算是半个门槛里的人吧。

  不练拳的原因很简单,我感受不到气。

  那时候在公园练拳,有位老师傅说,如果练的对了,能感觉到一股气从丹田升起,人特别舒服。

  我问其他人有没有感觉到,他们都说感觉到气在流动,挥拳的时候特别有力。我就纳闷了,我练的也没什么问题啊,怎么就感觉不到气呢?

  思来想去,肯定是我的资质太愚钝,再练也不可能成高手,干脆放弃。

  几年后由于工作关系,遇到一位90岁的老道士,据说和周总理是同一个师傅,我估计大概率是借周总理的名望抬身价而已。

  慕名前去拜访,结果老道士和我聊了两个小时房中术,并且说去他那里,求得就是这个。

  我听完瑟瑟发抖,再没去找过他。

  不过讲真的,老道士的身体真好......

  接触了几年传统武术,有个很直观的感受就是,传统武术圈的祖师爷情节特别严重。

  因为中国武术博大精深,门派成千上万,基本没人能把武术门派都记住。

  虽然中国有针对武术的职业比赛、等级划分等等,但都是圈里人自嗨,大家看看就行了,千万别当真,甚至名次都是内定好的。

  这种事情不止武术圈,艺术圈也一样,我以前见过一个国家一级工艺品大师,不明真相的人以为真牛逼,其实这个大师头衔是花3000万买的。

  当然了,买到头衔可以提高身价,很快就能赚回来,属于以战养战。

  既然没有真正的职业竞赛,怎么才能迅速扩大知名度呢?徒弟怎么分辨好师傅呢?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认人。

  武术大师或者艺术大师们,从故纸堆里找一个最知名的人物出来,精心包装之后抬到世人面前,然后开始吹牛逼了:

  “这是我们的祖师爷,曾经在战场多么牛逼,晚年传下一套功夫,经过几百年传承从未失败,现在我就是正宗传人。”

  想学功夫的群众一听,哦,原来是这位老英雄的传人啊,那肯定没错,拜了拜了。

  哪怕本门派没什么知名人物,也得拐弯抹角的拉关系,比如浪子燕青、燕子李三都成某些门派的祖师爷了。

  所以在传统武术圈里混,大部分时候不需要真才实学,只要把噱头做起来,自然财源滚滚,桃李满天下。

  但是代价也很明显,传武圈变的越来越封闭,外边的人不了解真相,里面的人自我麻醉,有些大师被吹捧的久了,就真以为自己是天下无敌的大师。

  比如马保国大师被业余选手3拳KO。

  2

  传统武术圈的另一个问题是套路没有标准。

  以前的师傅教功夫,都是在家里私密进行的,很少有机会和外界交流,而且师傅在教徒弟的时候,还会选择性的教,比如某几招传给张三,某几招传给李四,导致每个徒弟学到的东西都不一样。

  徒弟们学到功夫以后,还会根据自己练习的感觉,把师傅教的拳架改一改。

  这样几代人下来,一种拳术就变得面目全非。

  经常是一种拳术的几个流派,练的完全不一样,流派下面的分支不一样,甚至师傅和他的师兄弟们也不一样。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传武弟子心中有一万种套路。

  这就是我说的没有标准。

  当初我练拳的时候,师傅教了一个动作套路,我正吭哧吭哧的练呢,另一个老师傅走过来说你练的不对,看我的......等这个老师傅走了之后,我的师傅又说,他练的不对,你听我的。

  也就是说,他们内部都没有统一标准,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让徒弟们如何相信?结果必然是圈子里混乱不堪。

  看看有明确标准的拳击、跆拳道、击剑、摔跤等运动,哪有这种糟烂事?

  你自己搞的乱七八糟,就别怪风言风语满天飞。

  而老师傅们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打也打不过,只能用祖师爷抬高身价,进入封闭的死胡同。

  前面两种乱象,便催生出奇葩马保国。

  他表演的五连鞭是功夫吗,那特么是抽疯吧,谁要是相信五连鞭能实战,绝对是个沙雕。

  马保国的“混元形意太极门”,不也是找了一堆祖师爷,标榜自己是开宗立派的掌门人,攒起来的草台班子吗?

  现在的传武圈子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像泡沫似的,一戳就破。

  除了马保国敢露脸赚流量,其他大师也知道自己不能打,宁愿蜷缩在一亩三分地上赚钱,也不出来为自己正名。

  这个时候,年轻人讲武德就很重要了,对不对?

  不能欺负69岁的老同志是政治正确,点到为止是给双方台阶下,千万不要再犯戳破泡沫的聪明,不要搞窝里斗。

  这是小聪明啊。

  3

  其实说到底,马保国和传统武术的乱象,都是封建农业社会流传到新中国的糟粕。

  因为农业社会的特点就是信息不流通,这才有了藏在屋里的私密教学、没有标准众说纷纭的套路、标榜祖师爷圈钱的把戏、以及利用信息差招摇撞骗。

  可现在的中国早已完成工业化了。

  工业化国家的特点是有统一标准,不管什么行业什么事情,都有一套被众人认可的标准法则。

  比如流水线生产,规定生产5毫米的奶瓶盖,工人就不能私自改成8毫米,如果产品不符合规定,老板肯定让你加班重新生产,还不给加班费。

  比如学校的教育,全国用统一的教材培养学生,用统一的高考试卷筛选大学生,要是不符合考试标准答案,录取证书都拿不到。

  统一标准可以把行业潜力发挥到极致。

  肯定有人要说了,用工业化标准培养的武术文化人才,都是么的灵魂的机器,压抑了人的天性,不利于社会多元发展。

  但问题是,99%的人都不是天才,工业化标准培养,反而可以最大化挖掘人的潜力,像李白一样的天才,中国能有几个?

  嫌弃工业化标准之前,先问问自己是不是天才。

  工业化标准可以极大提高上限,也能给国家和人民的下限托底。

  现在中国成为工业化国家很多年了,传统武术做为一个领域,却依然停留在农业社会不可自拔,这才是假大师层出不穷的土壤。

  假大师之所以是假大师,原因在于工业国家的人民利用技术,可以有自己的判断,认清楚某大师是水货。

  而在技术不发达的农业社会,人们没有分辨真假大师的能力,假大师也就成了真大师。

  如果你能穿越回古代,亲眼见一见那些名人大师,估计转头就吐了。

  类似于传统武术的领域,还有传统文化。

  现在说起传统文化,感觉特别高大上,但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恐怕没几个人能说清楚。

  因为传统文化也没有标准。

  首先是领域界限不明确。有人说儒释道才是传统文化,有人说诸子百家都是传统文化,还有人说挖坟盗墓和风水阴阳也是,说来说去又是一团糟。

  传统文化的界限在哪里,不仅学者争论不休,国家部门也说不出所以然。

  其次是内容没有标准。比如《论语》里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争论了两千年,也没弄明白怎么断句,标点符号的位置不一样,意思也大不一样。

  其他诸子百家经典也是同样的局面。

  张三翻遍注释说老祖宗的意思是XXX,李四翻开另一本书说不对,老祖宗的意思其实是XXX,俩人吵了半天没结论,便老死不相往来。

  传统文化都混乱成这副鬼样子,让喜欢传统文化的人想学也无从下手,于是各种假大师的国学班,就出来圈钱了。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现在和“传统”沾边的行业,生态环境往往不会太好。

  根本原因就是传统和时代脱节了。

  马保国只是露出来的冰山一角,隐藏在水面下的,才是阻碍中国软实力发展的庞然大物。

  4

  我们说了很多年弘扬传统文化,希望中国文化和美国价值观并驾齐驱,用软实力征服世界。

  可现实却是,中国的武术文化等软实力,落后工业化硬实力几十年,远远没有跟上国家工业化的进程。

  现在“传统”没走出去,反而到处是马保国之类的假大师。

  什么时候中国的“传统”也被工业化改造了,在各领域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才能抹掉马保国的生存土壤。

  要不然的话,马保国永远都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9:45 , Processed in 0.31298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