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39|回复: 0

孙立平:想了想,我还是站在右派这一边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2 20: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常有人问,孙老师,您是左派还是右派?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很好回答。倒不是因为这个问题敏感,而是因为这个问题复杂。

  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在北大的时候,我带着几个学生研究新保守主义。我让学生去查国外的有关资料。包括外国学者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新保守主义的,他们眼里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都有谁。结果,学生回来说,有人把你也作为新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

  我说,是吗?想了想,原因知道了。在80年代有关新权威主义的讨论中,我持的是第三种观点——第三种担忧,即担忧既无民主也无秩序那种状况的出现。也许就是根据这一点,他们把我也归类于新保守主义。

  进入90年代,背景开始发生转换。90年代初开启的市场化改革之路,既为中国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使一些社会弊端凸显出来。最为扎眼的,就是贫富差距的扩大。回顾在90年代一直到本世纪最初几年我所写的文章,很多都是关于贫富差距和弱势群体的。

  按照国际学术思想界流行的标准,我更接近左派的立场,即为穷人说话,更强调社会公正。但每当和朋友聊天,我说我其实是个左派时,朋友往往感到不解。因为他们脑子里的左与右,是另外一种格子。

  这也许多少与学科背景有关。社会学这个学科说起来很有意思。这个学科在哪个社会都不怎么受待见。列宁说社会学是资产阶级的伪科学。是啊,在历史唯物主义之外还弄个社会学,不是资产阶级的伪科学还能是什么?于是,社会学作为一个学科,一度被取消。另外的一些人则认为,社会学这个词sociology的词根与社会主义socialism有着天然联系,在另外一些国家也不受待见。但不管怎么说,社会学这门学科可能确实有左倾的基因。正因为如此,有人说,经济学强调效率,社会学强调公平。更有人说,经济学往往站在富人一边,社会学往往站在穷人一边。这些话可能不太准确,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事实依据。

  但我这个左派与国内流行的左派概念并不相同。所以,在一些地方,比如在猫眼看人上,我为自己取的昵称是自由左派。自由左派的学理性含义我们就不讨论了,这里只说现实中的内涵。之所以在左派的前面加上自由两个字,表明的是对改革的态度。因为在国内,一些自称左派的人往往对改革持一种否定的立场。但我对改革一直持一种赞成和支持的态度。

  但这个事情并非如这几句话概括的这么简单。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就是一个赞成和支持改革的知识分子。那时候写了很多的东西,主张现代化,支持市场化改革。当时,我在北京大学开的课程之一,就是《社会现代化》。但我几乎又是较早对改革进行批评的人之一。因为我认为,正因为我支持和赞成改革,就更愿意改革解决它自身的问题,使改革成功推向前进。包括在2005年,我痛心疾首地说过几句后来人们传播很广的话:改革的共识已经基本破灭,改革的动力已经基本丧失。改革已经成为财富掠夺的战争。无非也是呼吁人们正视改革存在的问题,使改革能够进行下去。

  到了2012年,我和清华大学的几位同仁及过去的老学生,连续发表了三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系列地阐述了对维稳,对社会建设,对既得利益集团问题的系统性看法。在这些报告中,提出了以公平正义为导向的新改革观。这种新改革观,用一位民营企业家的话来概括,就是举公平正义的旗,走民主法治的路。如果用左右的框框来划线,仍然可以看作是一种自由左派的立场。

  但星移斗转。近些年来,我的态度和立场实际上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有的朋友说,孙老师,你是不是变得有点右了?更有网友说,您是不是这几年由于受到底层人的攻击谩骂比较多,而不想为穷人说话了?

  这个问题确实有点复杂。我查了一下,我最后一次明确为底层说话,大概是2017年11月23日。那天我发了一条微博:我实在看不明白这个世界了,就是有一万个理由让他们搬离,容他们几天不行吗?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小雪之夜啊,有老有小啊。因为我的这条微博,还真有几千人延迟了搬离。为了不连累有关领导,细节我不说了。

  那条微博的背景我不说大家也能知道:那时某某市正在驱赶那什么端人口。当时我真的非常生气。一位在我家的朋友回去和人说,孙老师情绪特别不好,见人就骂,满嘴脏话。记得那天晚上吃饭,两拨不相干的朋友,这桌骂完那桌骂。

  后来,我在微博上说,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明确地为弱势群体说话。但是,回家一想,tmd,平时骂我的,说不定就有这次被驱赶的人。他们经常的骂法就是,你不喜欢中国滚到美国去啊。有时这么一想,算了吧。如果据此你说我有点心凉,也可以说得过去,但深层的原因肯定不是这个。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年轻时候不是左派是没有良心,老的时候不是右派是没有脑子。对于这句话,如果不是从严格的意义上来理解,是有些道理的。年轻的时候,脑子里充满理想和正义感,往往低估了现实的严峻,他们想按照自己的理想改造世界。而到年老的时候,他们知道现实的分量,知道人性根基的重要性,想逐步地将这个社会向好的方向改进。

  而现实,更使我越来越对左产生一种警惕。别的不太好说,就说国外的白左吧。这些年的白左大家都见识到了。他们中很多其实都是很善良的人,都有着令人感动的高尚理想。但哪怕平时温文尔雅的人,在现实中一涉及有关的问题,就会变得让你不认识。具体说,这当中有两点。第一,他们往往将一种价值或理念绝对化,而不管现实中面对的具体情形。第二,他们很容易走极端,任何对他们提出质疑的人,都被视为敌人,而对敌人可以不择手段。因此他们非常具有攻击性。更重要的是,读了一些历史你就会知道,人类社会中许多灾难都是理想主义的产物。篇幅有限,这个问题不多展开了。

  总之,现在如果让我选择,我还是站在右派这一边吧。当然,公平正义应当时刻都不能忘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6 13:13 , Processed in 0.09382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