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32|回复: 0

戎评:斩妖除魔!我支持《谁是最可爱的人》重返中学语文课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8 18: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这两天,一则“《谁是最可爱的人》重回语文教科书”的消息,引起了戎评的注意。

  从相关的网络截图中可以获悉,这篇传言将在2021年3月重回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以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为内容主题的课文,将被安排在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板块中。

  老实讲,对于这个消息的真实性,戎评在期待之余,内心也是忐忑非常。

  我期望是真的,但是又害怕失望…

  不过,所幸的是,对此网络流传消息,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室、教材事业部相关工作人员在1月22日下午,做出了统一回应:

  “暂不清楚”、“以实际教材为主”。

  无疑,人教社的消息回应是令人振奋的。

  如果这个消息纯粹是“网络谣言”,人教社的相关工作负责人员,完全没有理由以如此模糊的表态进行回应。

  不过,这样模糊的“表态”在令人振奋之余,同样也令人担忧。

  一个“暂”字,以及“以实际教材为主”的回应,表明这篇课文能否重返人教版中学语文课程,至少在目前仍出于一个“待敲定”状态!

  此刻距离3月开学,仅仅还剩半个多月…

  两个原因,他们忘记了过去!

  谈起《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戎评相信如今绝大部分90后以及00后读者,一定是极其陌生的。

  陌生的原因,不仅仅只是该文是著名作家魏巍创作自抗美援朝战场归来后的年代久远。

  陌生的原因,更是因为《谁是最可爱的人》自2001年开始,便因为“不明原因”,被从教科书中陆续移除…

  没有谁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也从未有相关专家站出来对此进行具体解释。

  不过,这并不妨碍当今中国教育界人士对《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被移除的原因,发表自己看法。

  目前,对于《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遭到移除的原因,中国教育界的主流观点有二:

  1、文学价值低,过度“渲染战争”。

  有评论认为,《谁是最可爱的人》全文口语化特征明显。

  其自身“纪实报告文学”的本质,决定了其文学价值相较于传统的诗歌及散文,存在“文学价值低下”的先天缺陷。

  例如当前广为“文学界”所诟病的自问自答: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

  无疑,在一些人看来,这种毫无写作技巧、毫无文章悬念设置及语言艺术的自问自答,是不应该在驻足于语言文学培养教育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出现的。

  那么,怎样的“诗歌文章”能被称之为语言艺术呢?

  戎评不妨列举一下当代某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省青年文学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院32届高研班学员,中国著名诗人贾平凹之女,中国青年诗人“贾浅浅”的个人佳作:

  迎面走来一对男女
  手挽着手
  女的甜蜜地把头靠在
  那男人的肩上
  但是裙子下
  两腿间流出来的东西
  和那男人内裤的气味
  深深地混淆在一起
  ——《日记独白》

  当然,《谁是最可爱的人》“文学价值低下”还在其次,其过度“渲染战争”,才是遭到部分文学教育工作者认为被移除的主要原因。

  所以,《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究竟如何渲染了战争?

  戎评不妨摘抄其中一段,以供诸位评说:

  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尸体,做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卡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捺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崩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们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的手指都折断了…

  尸体、残肢、搏命…

  对此,戎评完全有理由相信,在那些更加偏爱“流出来的东西”的部分当代中国文人眼中,《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被以最质朴的文字所描绘的战场惨烈,是令人“恐惧且扫兴”的…

  毕竟,当荒淫的迷醉遭遇鲜血的刺骨时,那一阵发自骨子里的冷冽和悚然,及其能够刺激迷醉于原始人体游戏中的一些“秕糠”们,回到现实。

  可是,当七十余年前的美帝国主义及其附庸国侵略者都无法消灭的“最可爱的人”,却在十几年前被中国人自己从教科书上消灭之后,那些叫嚣着的专家与教授们,是否思考过这样两个问题:

  文字中那被驳斥的“血”,究竟是谁在流?

  那所谓的“渲染战争”,又究竟是在为谁而战?

  很少有人会去思考这个问题。

  他们只会说,这些充满血腥与残酷杀戮的文字描写,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与发展。

  2、观点陈旧过时,与总体形势不合。

  2014年,就《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被从教科书中移除一事,南方周末为此曾专门采访过教育部前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某。

  从当年的采访文稿来看,王某在接受采访时的回答,相当有意思:

  这不由让戎评深思,采访中谈到的这个与“形势不合”,究竟是什么意思?

  《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是从2001年开始被陆续移除的。

  2001年前后,中国发生了什么能够与《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形势不合的事情?

  我想到了2001年的“4·1中美南海撞机事件”

  ——2001年4月1日,美国一架EP-3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附近海域上空侦查,中国海军航空兵派出两架歼-8Ⅱ战斗机进行进行监视和拦截。

  其中一架中国战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70海里(110公里)的中国专属经济区上空与美军飞机发生碰撞,中国战斗机坠毁,飞行员王伟跳伞下落不明,后被中国确认牺牲。而美国军机则未经允许迫降海南岛陵水机场。

  撞机事件发生后,中国指责美国侦察机故意撞向歼-8战斗机,并且在没有通知和许可的情况下降落于中国领土;而美国则说,EP-3是被失控的中国战斗机所撞击,并且被中国的另一架歼-8带到飞机场。

  在双方政府的各执一词下,该起“撞机事件”随后演变为一场严重的政治外交危机。

  无疑,在当年中国整体综合国力大幅度落后于美国的客观现实情况下,出于“谋求降温”,进而赢得发展缓冲期的战略目的下,暂时移除一些容易引发美国刺激的教学素材,似乎确在情理之中。

  可是,就在戎评以为王大社长是“从大局出发”时,我纯粹因为好奇而点入其个人微博之后在其首页看到的一个故事,让我对自己此前的判断产生了动摇

  ——一代枭雄齐桓公晚年昏庸,与奸臣鬼混,最终酿成惨剧…

  最后再相当“民主香甜”的呼吁一句:

  不崇拜帝王将相、尤其如齐桓公者…崇拜自己,做好自己。

  撰文至此,戎评不禁慨叹:

  王大社长不愧是搞语言文字教育出身的,这一手逻辑缜密的概念偷换和含沙射影,真真的是表明心迹,发人深省…

  戎评“深省”了!

  倘若是从“大局出发”,贯穿整个90年代的“三大耻”中,且不论“银河号事件”,其余两件,哪一件不比2001年的“撞机事件”所引起的摩擦来的更为剧烈?

  但是,整个90年代都好好的呆在教科书中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何独独在王大社长从《中国教育报》总编室主任调任教育部之后,就开始需要顾全大局了?

  恐怕除了“大局”以外,更多的还是某些人从内心深处,对“他”,以及对“他们”那一代人所缔造的新中国的憎恶!

  这种憎恶与怒火,以至于燃烧到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身上。

  欲亡其国,先灭其史!

  欲灭其史,不过于使“其国之人”遗忘、不过使春秋刀笔扭曲、不过以扭曲杜撰之伪史,栽赃污蔑乃至彻底推翻其国人记忆中,那曾经依靠鲜血铸成的光荣与辉煌!

  如此,国恒亡。

  很幸运,《谁是最可爱的人》,纪录的正是这样一段熔铸在新中国人民基因中的光荣与辉煌!

  很不幸,就是这样一篇作家魏巍以亲身经历、以质朴笔触而纪录的那曾经发生于朝鲜大地上的民族光荣,却已经消失在了中国一代人的回忆里…

  犹记得在七十余年前的1951年,在硝烟滚滚下。

  当刚刚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归国的作家魏巍,在难以压抑的激动下遥望着仍在异国战场上与16国联军厮杀的百万人民志愿军写下《谁是最可爱的人》时。

  毛主席阅后批示:“印发全军”。

  朱老总读后连声称赞:“写得好!很好!”

  周恩来总理在第二次文代会上讲话时,直接推开讲稿,对着话筒大声说:“在座的谁是魏巍同志,今天来了没有?请站起来,我要认识一下这位朋友(这时,全场都望着从座位上站立起来的魏巍,热烈鼓掌),我感谢你为我们子弟兵取了个‘最可爱的人’这样一个称号。”

  《谁是最可爱的人》,自此被选入中学教学课本。

  戎评想,彼时无论是主席抑或是总理在凝望后世时,都一定会将这篇鲜血凝成的纪实文稿,视为你我后辈的巨大财富!

  无他,盖因《谁是最可爱的人》,从来都不仅仅只是几个文字。

  他的背后,是一个时代的历史和印迹!

  他那质朴到即便是在七十余年后的今天,也依旧令人感到肃穆残酷与泣血悲壮的文字,纪录的是一个民族与国家自1840年便开始的连绵抗争的首次伟大胜利!

  那是一场胜利!

  那是一场集体性的胜利!

  那是一场伟大且完全彻底的胜利!

  他叫“抗美援朝”战争,他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直到此刻,我依旧坚信:

  如果说,1949年的开国大典是旧中国与新中国的分界线的话,那么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就是旧中国人与新中国人之间的分界线!

  前者,畏“洋大人”如虎,唯唯诺诺,丧其人格!

  后者,潜龙腾渊,鳞爪飞扬,重新找回了炎黄贵胄的尊严!

  七十多年前,我们的先辈在朝鲜的战场上,用鲜血洗涤了印迹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上“生而由来”的百年孱弱与耻辱!

  是他们,让“东亚病夫”的帽子,从此不再被扣在我们及我们的孩子身上!

  是他们,让我们及我们的孩子,不再生而低人一等、不再与“猪狗”等贱!

  但是,就在70多年后的今天,在我们今天的一切幸福与美好都是建筑在70多年前先辈们牺牲骸骨上的今天,却有这么一部分当代中国文学及教育界的“个人”们认为,今天中国的幸福生活与《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所描写的英雄人物,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

  那些真实反映了那场70多年前立国之战的文字,已经“陈旧过时”!

  那些倒下去的人,那些此刻还葬身在异国他乡的骸骨,不提也罢!

  不提也罢吗?

  戎评想到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我最为热爱的那一段话: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看我:“这是很平常的呀!”

  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已经知道了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文章最后,戎评有话说

  在今天的中国,当大多数中国人都在怀念与呼唤主席,以及主席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的时候。

  有那么一小撮人,瑟缩在见不得人的阴暗中,依旧在恐惧着、依旧在害怕着…

  他们害怕我们记忆起曾经的过去!

  他们害怕我们在主席穿越半个世纪的指导下,识破他们在未来的某一天,得以正大光明的走到阳光下的阴谋:

  在拿枪的敌人被消灭以后,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他们必然地要和我们作拼死的斗争,我们决不可以轻视这些敌人。如果我们现在不是这样地提出问题和认识问题,我们就要犯极大的错误。

  忘记历史,就是对过去的背叛!背叛了过去的民族,注定没有未来!

  试问,在今天这个世界上,谁最希望我们背叛过去?谁最希望我们葬送未来?

  前有CIA对华《十条戒令》!

  今有拜振华“全球统一战线”!

  黑爪伸过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毫不讳言,最近几天发生的一系列国际热点,给了戎评灵感:

  2020年2月2日,美国海军上将查尔斯·理查德呼吁“美国需要考虑与主要对手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两天后,美国海军驱逐舰“麦凯恩”号穿越台湾海峡;

  2020年2月4日,我国成功在境内进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

  ——根据曝光照片飞行器轨迹显示,中国此次反导目标,极大概率为弹道难以预测的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倘若如此,中国将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对高超音速飞行器实现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的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此次陆基反导实验,中国强调这一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但是,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却需要铭记。

  他叫中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China National Missile Defence),简称CNMD。

  70多年前,我们也是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3:56 , Processed in 0.12510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