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272|回复: 0

东方时事评论:东方视评-2020102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1 10: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普京口中的俄罗斯南亚政策就已经滑到了为美阿富汗驻军所谓联合反恐背书的地步

  10月24日,围绕伊斯兰宗教国际化问题,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因为一句“劝马克龙接受心理治疗”触怒法国,法国一怒之下撤回了驻土大使。仅仅一天后,埃尔多安又不屈不挠地继续“开火”:他(马克龙)是个病号,需要看心理医生。同日,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也在推特上批评马克龙“伤害了欧洲与全世界数百万穆斯林的感情”。他认为,马克龙在公开表态中鼓励展示侮辱伊斯兰教先知的漫画是“无知的”,“只会制造更多仇恨、恐穆情绪与培养极端分子的土壤。”

  在2016年土耳其那场“奇怪的政变”之后,我们就把土耳其定性为西方的“一枚高效棋子”,西方会借用其达到相关的战略意图。就是这样一奇葩国家,最近一段时间是更犹如一个极具影响力的超级大国那样,怼天怼地怼空气(天埃尔多安把除了英国和俄罗斯之外的几乎所有大国)。

  有趣的是,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土耳其,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总干事科尔图诺夫给出了自给的分析:

  不指责英国,首先是因为退欧之后,伦敦尚未制定出新的对土外交政策,并未招惹土耳其。此外,英国首相·约翰逊的土耳其人血统、英国军情六处负责人理查德·摩尔在土耳其工作期间与埃尔多安的良好个人关系也成为土、英和睦的原因。

  至于埃尔多安不对普京进行批评,首先,土耳其与俄罗斯在能源、商贸等领域的联系非常紧密,其次,中东、北非、高加索南部地区,土、俄两国一直都在进行合作。尽管俄土关系与法土关系相似,同样存在许多分歧,但埃尔多安在评论俄罗斯时非常节制,埃尔多安认为普京比马克龙重要的多,毕竟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政治家,知道和谁吵架可以,和谁吵架不可以。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俄罗斯这位专家似乎记性不太好,正是这位埃尔多安总统在10月24日会晤乌克总统泽连斯基时候,在关于克里米亚归属问题上大放厥词,称土耳其不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且愿意协助乌克兰收回克里米亚,对俄罗斯发出“最后通牒”。他也忘记了正是埃尔多安前天不顾普京强调“要想参与调停纳卡冲突,必须得到冲突国的同意”而执意参加纳卡问题调停,称“如果俄罗斯有权调节,则土耳其也享有同样的权利”。

  需要额外指出的是,此前埃尔多安所在党的议员前些天也对中国新疆问题指手画脚,被中国驻土耳其大使批驳。某种意义上讲,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这段时间的表现颇与当年被美国出卖死相极其凄惨的卡扎菲十分类似。

  10月25日,普京在俄罗斯电视一台播出的一档访谈节目中说,尽管俄美两国在很多方面存在分歧,但两国情报部门仍在开展合作。美国不止一次向俄方提供反恐情报,帮助俄方阻止恐怖袭击。谈到美国在阿富汗驻军问题时,普京说,美军继续驻扎阿富汗将有利于阿局势稳定以及该国公共安全。在俄方看来,美国在阿富汗开展的军事行动是反恐活动,并且与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不相冲突,而美国总统候选人拜登关于俄方“出资杀害驻阿美军士兵”的说法毫无依据。

  10月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围绕“军控问题”的表态,被我们定性为在去年金砖会议上在所谓“南亚政策上迈出危险的第三步”的基础上做出的又一危险尝试,与“第三步”相比有变化、但又没有本质的变化。短短几天时间,“普京大帝”一路迅速滑到去“肯定美国(西方)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是为了反恐”的地步了。而且肯定俄罗斯和美国之间在反恐问题上有共同的利益,承认美国在反恐问题上为俄罗斯多次提供帮助,很明显普京这是拿着西方的“讲稿”在为西方张目,为美国(西方)在阿富汗军事存在的“合理合法合情”化进行背书。某种意义上讲,普京的这个变化才恰恰是埃尔多安“怼天怼地怼空气”但就是不怼俄罗斯总统普京、英国首相约翰逊的真正原因。

  西方已经把俄罗斯“赶”到南亚、赶到阿富汗来了,普京在南亚旁边的阿富汗问题上大谈联合反恐,而且承认了美国(西方)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不是侵略、而是为了反恐,如果在反恐前面再加上“国际”,那就是“国际反恐”,试问,为美国在阿富汗倒行逆施的普京是否打算加入其中呢?

  我们刚刚讨论了普京围绕“军控问题”的表态,与“危险第三步”相比有变化、但又没有本质的变化,普京后脚就通过为美国侵略阿富汗军事存在的“合情合理合法化”进行背书做出了最佳注解,也可以将其看做是他对在所谓“军控问题”上的表态的一个补充说明。

  从10月15日乌克兰高官威胁俄罗斯说下一次俄乌战争一定会让“装有俄军士兵的棺材如河流一般流向莫斯科”,到10月16日瑞士联邦经济事务部表示已对参与刻赤海峡大桥(又称“克里米亚大桥”)建设的俄罗斯个人和企业采取制裁措施,再到10月25日一艘俄罗斯油轮在亚速海起火随后发生爆炸。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压力促成了普京的这些变化。而这些压力在普京转变过程中又成了“动力”,在这个“动力”的催促和威逼之下,俄罗斯的南亚政策被西方正式逼入了阿富汗,与克什米尔问题所在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可谓“一墙之隔”。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土耳其这枚西方的“高效棋子”马上开启了另外一项、在他们看来也许是伟大而复杂“新任务”。表面上看,埃尔多安怼西方怼出了新高度,其实他们是以一种双簧、甚至是三簧的方式展开新的进程,而埃尔多安的“新任务”就是从现在开始就要扮演最后悲壮的角色了——扛起“泛穆斯林主义”大旗,成为伊斯兰世界(尤其是逊尼派),为全天下饱受不公待遇的伊斯兰教徒“伸张正义”的“领军人物”。之所说是悲壮的角色,因为这样一个角色一旦用完,埃尔多安(土耳其)的政治生命恐怕就要就此终结。

  在纳卡冲突中,对峙的双方是俄罗斯和西方、或者集安组织和北约。当集安组织瓦解之后,北约就准备“收编”集安组织成员,比如亚美尼亚。而面对一个名存实亡的集安组织,哈、吉、塔三国恐怕都在暗自盘算自己的出路。中亚地区紧邻南亚,而纳卡冲突中的宗教冲突问题已被注入到南亚。

  也正是在这种变化之下、或无奈之下,俄罗斯就把西方的“讲稿”拿出来了,为他之前在“军控问题”上的那种变化做了一个补充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土耳其(埃尔多安)当然不会去怼俄罗斯,土耳其(埃尔多安)和法国甚至美国之间的互怼是只不过是双簧、甚至三簧而已。

  怼是为了突出自己,站在舞台中央的土耳其(埃尔多安)大吼一声,整个伊斯兰世界就沸腾起来,其中伊姆兰·汗(巴基斯坦)这个关键的角色也站出来怼法国。土耳其俨然真的成为伊斯兰世界的领袖、逊尼派眼中的英雄,打着维护全世界穆斯林权益的大旗,将矛盾的焦点聚焦到南亚、聚焦到克什米尔方向。这是一场“世纪大戏”,南亚破局的序幕也许就此拉开。

  此外,西方邪恶势力之所以如此着急就是因为时间十分紧迫。时间已经进入10月末11月初,再过一周南亚的气温也许就降到零下40度左右,装备简陋后勤不济的印军还能坚持多久恐怕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10月25日,《今日印度》、印度新德里电视台报道标题中的“莫迪总理已决定印度何时会与中巴交战”这句话立刻引起巨大关注。这句话来自印度人民党北方邦负责人斯瓦坦特拉 · 德 · 辛格。不过很快,该说法就被严重质疑。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反问斯瓦坦特拉,总理莫迪 “知道这事儿吗”?与此同时,印度媒体也急忙 “ 灭火”,称有关言论与印度国防部长的表态相矛盾——后者于 25 日发表声明,称印度希望结束与中国在所谓 “拉达克地区 ”的对峙。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放风“莫迪总理已决定印度何时会与中巴交战”之后马上“灭火”,恐怕是他们实现商量好的剧本,中国有个成语叫欲盖弥彰形容其再合适不过。目的就是让人关注这把“火”,其真实意图是:第一、威胁中国;第二、警告巴基斯坦军方印度准备动手了。当然,这个动手还在动与不动之间,视西方什么时候“摔杯为号”而定。

  其实在9月份的时候,我们就认为今天发生的这些都有可能发生,这也是我们从9月份开始提出“不可预测”的原因之一。从9月份开始整个一年里,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西方邪恶势力就会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全面摊牌,要么是实质性的认怂,这个比例到现在为还是50%对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4 03:37 , Processed in 0.09383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