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191|回复: 0

东方时事评论:东方视评-2020110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1 10: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俄罗斯在南亚政策上围绕伊斯兰问题国际化或国际反恐这两个切入点已经抛到了普京面前

  10月29日,卢卡申科总统签署命令,正式解除了白俄罗斯内务部部长尤里·卡拉耶夫的职务,白俄罗斯反对派为其点赞。白俄罗斯的抗议活动已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这一过程中卡拉耶夫领导的内务部为卢卡申科政权的稳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白俄罗斯总统撤换忠实执行命令的强硬派官员,不难看出其态度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意味着白俄罗斯随时准备改弦更张,而此前早就出现了类似的苗头,卢卡申科到监狱与反对派长时间密谈,以及白俄罗斯表示愿意与欧盟谈判,都可以看出白俄罗斯对俄罗斯“已有二心”。但只要俄罗斯没有加速滑向西方,白俄罗斯仍然会更多表现为投机,反之,则白俄罗斯倒向西方的速度会更快。从这个角度看,卢卡申科不惜自断臂膀撤换强硬派官员,明显有“抢跑”的意味,发出了愿意与西方一起找出路的强烈信号,在白俄罗斯反对派为此点赞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俄罗斯南亚政策剧烈摇摆的身形。

  俄罗斯的摇摆还体现在普京在对法国遭受恐袭的表态上,他表示打击国际恐怖主义需要世界各国领导人的共同努力。某种程度上这代表了俄罗斯的倾向。如果说普京的这些话从道义层面讲无可厚非,那么他在纳卡问题上的言辞则将其内心的真实倾向清晰地展现了出来。

  10月2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第一次纳卡冲突开始时,苏联领导人未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民安全。普京将纳卡冲突的责任甩锅给了前苏联,在看起来似乎不那么厚道的同时,折射出来更多的恐怕是俄罗斯对纳卡冲突无能为力,普京不得不推卸责任。但问题是,俄罗斯领导下的集安组织怎么办?俄罗斯是为自己推卸责任还是为集安组织推卸责任?

  事实上,亚美尼亚已经公开找西方调停纳卡冲突,俄罗斯此时甩锅对亚美尼亚根本不会起作用。在俄罗斯剧烈的摇摆下,亚美尼亚已经倒向了西方,而白俄罗斯准备倒向西方,再加上目前围绕法国教师被斩首一事风云突变的气氛,非常有利于俄罗斯在南亚问题上表态。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西方已经把克什米尔伊斯兰问题国际化和国际联合反恐这两个切入点抛到了普京面前,剩下的就看俄罗斯二选一或全部勾选。如果俄罗斯如西方所愿做出了选择,亚美尼亚和白俄罗斯都可以“暂时留给俄罗斯”(毕竟收编为正式小弟,是要给饭吃的),乌克兰战争升级问题也可以暂时不再提起。要知道,乌克兰已公开威胁掐断克里米亚的自来水供应,令俄罗斯此前大张旗鼓修建的刻赤海峡大桥瞬间变得黯淡无光,或许以后还有电力掐断、油料掐断,背后其实就是用乌克兰战争升级来威胁俄罗斯。

  俄罗斯前有联合反恐的诱惑,后有乌克兰战争升级的威胁,再加上法国和穆斯林之间分歧突然弥合,所有的这些都为俄罗斯南亚政策的调整创造了适宜的气氛。法国和穆斯林的分歧弥合速度之快、操纵痕迹之明显都令人“赞叹”,恰恰说明西方正在不顾一切加紧赶时间。

  当前,缅甸罗兴亚人问题、印度驱逐穆斯林问题,一切都在为俄罗斯的南亚政策“搭台发言”做准备,有人唱红脸有人唱白脸,演员很多剧本也精彩,只是广告植入的痕迹太明显。恐怖袭击是人类的公敌,任何极端的恐怖行为都应该受到谴责,然而我们也要问,法国侮辱伊斯兰教不也应该受到谴责吗?

  更要警惕的是,蓬佩奥已经指出了世界上最不尊重宗教自由的三个国家是中国、伊朗和朝鲜。蓬佩奥眼中所谓侵犯宗教自由的伊斯兰就是伊朗的什叶派,如果解决掉伊朗那么伊斯兰世界就统一了,接下来矛头无疑直指中国。蓬佩奥的话与马克龙遥相呼应,在把侵犯宗教自由指向中国、伊朗和朝鲜的同时,也将俄罗斯作为争取的对象。

  在法国和伊斯兰世界的关系突然弥合之后,蓬佩奥的想法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剩下的就是以沙特和土耳其为代表的伊斯兰对伊朗进行围猎,迫使伊朗屈服,最后就剩下两个所谓侵犯宗教自由的国家,而这一过程和西方建立所谓的“民主俱乐部”如影相随,其背后实际上就是“金融防火墙”,即:初期目标针对伊朗,期间涵盖巴西和印度,最后指向俄罗斯尤其是中国。按照西方的计划,一旦中俄战略互信实质性解构,便会通过某种方式比如借助抗疫和中国合作,迅速与中国缓和关系,再转身伺机用“金融防火墙”完成对俄罗斯的实质性消化。

  10月31,美国负责国家安全事务的助理司法部长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已出售了今年早些时候没收的、正在前往委内瑞拉途中的4艘船只上的所有石油。

  在联合国武器禁运令失效后,伊朗很想从外面购买武器,中国可以卖给伊朗武器,但中国的武器性能优异,价格也不菲,不是所有国家都买得起的,即使伊朗拿石油换中国的武器,也会涉及伊朗是否敢于把石油运到中国的问题,另一方面,伊朗到处兜售武器,比如找到马来西亚和委内瑞拉。

  伊朗通过向委内瑞拉出售武器来宣示武器禁运条令失效,但问题在于美国是否会阻止伊朗将武器运送到委内瑞拉,这是判断伊朗和西方是否达成妥协的一个风向标,如果伊朗能把武器运送过去,意味着伊朗很有可能和美国达成了某种协议,由于此前俄罗斯已经在阿富汗方向做出了表态,未来伊朗也极有可能出现在阿富汗,反之,如果伊朗没有将武器运送过去,说明伊朗和美国还没有达成交易。伊朗和美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消息传出,他们还有条件要谈,所以蓬佩奥将伊朗认定为侵犯宗教自由的国家,需要强调的是,这几个国家里不包含俄罗斯。

  美国和伊朗之间围绕扣船的问题,未来也可以作为观察双方是否达成协议的一个观察指标,除此之外就是美国默许伊朗将武器送到委内瑞拉,将武器禁运令失效落到实处,从而让伊朗部分回归西方的经济金融体系,一旦如此无疑意味着伊朗和美国(西方)达成了某种交易,此时要高度警惕伊朗出现在阿富汗,甚至直接一步跨到克什米尔问题,顺着目前西方营造的氛围,推动克什米尔伊斯兰问题国际化或者国际联合反恐,这样一来蓬佩奥眼里的敌人就只剩下中国和朝鲜。

  10月28日,蓬佩奥打着遏制中国影响力的旗号,跑到马尔代夫并宣布要在该国首次开设美国大使馆。29日他又马不停蹄地跑到印度尼西亚鼓吹“中国威胁”,28日晚些时候,越南政府突然宣布蓬佩奥将在29日、30日访问越南,美国务院随后也予以证实。

  蓬佩奥临时增加了越南之行,恐怕是因为越南也感受到了国际形势已经“山雨欲来风满楼”。西方围绕着宗教问题精心编排的大戏已经拉开了帷幕。不管越南是主动还是被动邀请蓬佩奥访问,但接纳他来访本身就意味着越南的态度。越南无疑是想趁机浑水摸鱼,但2016年西沙军演的威慑让越南心有忌惮,美国目前能从越南得到的恐怕不多。特别是中国最近宣布双航母已经形成战斗力,对越南会产生较大的震慑力,越南近期跳出来挑衅中国的可能性不大,但其本性决定了他也不会老实地安于现状。

  此外要关注的是,蓬佩奥临时增加了越南的行程之后,会不会突然到访蒙古,之前十月份蓬佩奥的东亚之行就包括了蒙古,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行,有可能是因为中俄不让蓬佩奥的飞机过境,如果这次蓬佩奥到访蒙古能成行,意味着他只能通过俄罗斯过境,而这也是观察俄罗斯态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4 03:37 , Processed in 0.28150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