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49|回复: 0

花猫哥哥:关于台湾菠萝事件及两岸统一时间表的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5 20: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大陆暂停台湾菠萝入境事件引发两岸舆论热议,很多人在后台留言问我的看法,今天就来聊聊这件事。

  首先这个事件我们要放在更宏观的背景下才能正确认识其含义。

  那么,这个宏观的背景是什么?

  有两个。

  一个是惠台政策是否转向?

  一个是台湾问题的时间表。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1  惠台政策转向了吗?

  最近一两年民间对惠台政策颇有微词,为此我们对台部门也挨了不少骂。说实话,对台部门被民间舆论骂多少有点冤枉。

  原因很简单,我们对台部门只是政策执行部门,而不是决策部门,他们只能根据国家对台基本国策制定相应的政策。

  那么,大陆对台基本国策是什么?

  截止到目前,大陆对台基本国策还是那8个字: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在这个基本国策背景下,我们对台部门制定相应的具体执行政策只能是搞惠台政策,搞统战工作,最多力度与方式有所差别。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只要国家对台基本国策没有变,对台部门就不大可能出台舆论所期望的穷台、瘦台政策——至少不可能公开出台这样的政策。

  那么,我国对台基本国策能否做调整呢?

  理论上任何政策都是可以调整的,但是一个大国的基本国策要实现180度急转弯是不可能的。即使要做重大调整也要循序渐进,逐步过渡——简单地说大致就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

  那么,为啥不能迅速做重大调整呢?

  这里,我简单给大家推演一下,假如——我是说假如,国家对台政策作出重大变化,从“一国两制,和平统一”,迅速调整为“一国一制,武力统一”,然后我们对台部门会制定什么样的政策呢?

  那就要收紧对台贸易,制定各种穷台、瘦台的针对性政策。

  这些政策一旦出台,两岸差不多就回到几十年前剑拔弩张的敌对状态。

  这种敌对状态就是逼迫台毒分子铤而走险,会诱发台海局势迅速失控,导致我们在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被迫与美国、台毒势力全面摊牌!

  我在《大国的博弈:台湾问题急不得》文章里系统阐述过提前在台海问题摊牌的危害,这里就不复述了。

  大国博弈既要有胆识也要有谋略,我们既要向美国与台毒势力宣示自己坚定实现两岸统一的决心,也要掩饰自己具体的战略计划与意图——让台湾问题按照我们的时间表来解决。

  去年中印在加勒万河谷爆发激烈的冲突,但是国家直到8个月后才公布了当时冲突的视频与牺牲人员名单。大家想一想,如果在冲突之后国家立刻就公布上述信息会有什么结果?

  那一定是全国性的群情激愤!

  舆论会形成铺天盖地的风暴,这种风暴会极大地干扰管理层的决策——除非发动战争,否则其他任何手段都无法平息舆论的风暴。

  但大国博弈是不能感情用事的,特别是不能被民间情绪所影响。打印度虽然情绪上很爽,我相信也能取得胜利,但是会带来一系列不可预测的后果,对于我们经济建设乃至与美国的博弈都将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

  从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国家在8个月后公布加勒万河谷冲突的视频,公布在中印边境冲突中的英烈名单也充分说明,国家对老百姓关注的问题迟早会给一个清清楚楚的交代。

  所以,只有国家对台政策作出重大调整,我们对台部门才有可能制定相应的对台政策,我们执行了几十年的惠台政策才能出现重大转向。

  按:现在民间舆论有这样的观点——过去惠台政策没有达到我们期待的效果,大陆用真金白银培养了一群白眼狼。

  这个观点也不能说不对,但是视角稍微狭隘了一些。

  我们假设国家对于台湾问题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时间表,那么,在最后摊牌之前是不是要掩饰自己的战略意图?是不是应该培养台毒分子的侥幸心理,让台海问题在摊牌日之前维持现状?

  本次菠萝事件之所以闹得沸沸扬扬,被台湾方面炒作成热门话题——真不是大陆暂停购买菠萝对台湾经济影响有多大,而是台毒势力很担心这是大陆释放的一个政治信号——先是收紧对台贸易,然后就是对台政策的重大变化。

  台毒势力很清楚,一旦大陆方面公开宣布对台政策出现重大变化,就是台毒势力命运倒计时的开始。

  那么本次菠萝事件代表惠台政策转向了吗?

  我梳理了一下最近1年来国台办表态,以下是可以公开检索到的新闻。

  1、2020年3月31日:《国台办介绍大陆高校保送录取优秀台湾学生和运动员的最新政策规定》;

  2、2020年7月2日:《国台办:“台资企业拓内销”线上推介对接系列活动启动》;

  3、2020年9月30日:《国台办:深化闽台各领域融合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4、2020年9月30日:《国台办发言人介绍第十二届海峡论坛主要成果》;

  5、2020年10月14日:《国台办:大陆出台纾困举措 协助台企稳步复苏》;

  6、2020年10月28日:《国台办介绍帮扶台胞台企利好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7、2020年11月25日:《台湾未能加入RCEP,国台办:欢迎台胞台企到大陆投资创业,共享发展机遇》;

  8、2020年12月30日:《国台办:2020年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持续增长》;

  9、2020年1月11日:《国台办:将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反制任何台美勾连行》;

  10、 2021年1月13日:《国台办介绍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开展交流活动及新设4家基地有关情况》;

  11、2021年1月27日:《国台办: 大陆严禁台湾地区生产或转运的肉类产品输入》;

  12、2021年1月27日:《国台办: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努力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全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13、2021年2月24日:《国台办:台湾同胞不会因在大陆申领居住证而被双重征税》;

  14、2021年2月26日:《国台办:大陆暂停进口台湾菠萝是正常生物安全防范举措》;

  从以上新闻内容来看,国家惠台政策并没有出现重大变化——至少在鼓励台胞来大陆投资、经商、就学等方面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政策惯性。

  但是其中也出现一些“技术性”禁止台湾农产品输入的信号,包括禁止台湾肉类输入以及暂停台湾菠萝输入。

  目前仅凭这些“技术性”的信号就做出惠台政策出现转向的判断是不大客观的。

  我还是坚持一个观点,从战略层面来看,在解决台湾问题之前,让台海局势维持现状即使花点小钱也是很划算的,更何况现在的惠台政策主要集中在吸引台湾的人才、资金融入大陆的层面,这对于大陆也是利大于弊。

  2  台湾问题的时间表

  第二个宏观背景就是台湾问题的时间表——准确地说,就是把路修到台湾的时间表。这个时间表非常激动人心,下面我来给大家捋一捋。

  2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

  在解读这个文件之前,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文件发布单位——是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印发的,所以这个文件已经是顶级规格。

  按道理,一般涉及交通事务的规划文件由国务院出台差不多就是到顶了,但是这份文件偏偏连中共中央也参与了,所以是非同寻常的。

  在这份文件中明确提出“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那么,具体到2035年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呢?

  在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全国123出行交通圈”的目标——也就是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

  按照全国实现123出行交通圈的目标,就有了全国综合立体交通网主要骨架的布局。

  现在我们来看看全国综合立体交通网主要骨架布局的内容。

  这个布局就包括福州到台北的公路建设。

  这就是把路修到台湾的时间表!

  理论上2035年要实现福州到台北的公路建设!

  福州到台湾有海峡相隔,两者之间距离大致是72海里,也就是122公里,要实现福州与台北的公路建设,就必须修建跨海大桥(含部分海底隧道)。

  横跨122公里的跨海大桥修建需要多少时间?

  我们以港珠澳大桥作为参考。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其中主桥约29.6公里),该桥2009年12月15日动工,2018年2月6日主体工程完成交工验收,建设周期大概是8年多一点。

  但是港珠澳大桥在建设时,我们还有很多跨海大桥建设技术并没有掌握,所以港珠澳大桥属于边研发、边探索、边施工的工程,建设周期就要比一般桥梁工程长得多。

  如果我们建设横跨台湾海峡的跨海大桥,由于在港珠澳大桥上已经积累了成熟的技术与经验,所以建设进度应该比港珠澳大桥快得多。

  考虑到横跨台湾海峡有122公里距离,差不多是港珠澳大桥长度的2倍,所以这个工程的建设周期也不会太短,我请教了一下桥梁工程方面的专家,估计时间周期大致6—7年左右。

  我们用2035年减去7年就是2028年必须开始动工。

  这么一个巨大的工程前期还要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包括沿海水文地质条件勘探,包括工程设计,这个时间周期最快也要1年左右,也就是在2027年就要在台海两岸开始前期准备工作。

  2027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间节点。

  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到2025年中国基本实现在各个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日本智库有个预测,到2028年中国GDP规模将超过美国——我个人觉得这个时间还会提前一点。

  最为关键的是,2027年对于执政党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2012年是18大,2017年是19大,2022年是20大,2027年刚好就是21大。

  另外,2027年也恰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100周年。

  那么,2027就是一个确定性时间表吗?

  也不是。

  毕竟在这个文件中虽然有“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但是也留着一个“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的尾巴。

  我把这份纲要看了几遍,也没有找到具体哪些内容属于“远景规划”的范畴。换句话说,国家保留着哪些内容属于“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的解释权。

  这就是虚虚实实、含而不露的妙用,既要让大家有一个思想准备,也要让台毒分子心存侥幸,不让我们的战略意图成为明牌。

  孙子兵法云: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这个《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结合我们惠台政策就颇有这段描述的味道。

  如果大家问我意见,我个人比较倾向于2027这个时间节点,而不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3  暂停菠萝输入事件

  了解上述宏观背景之后,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本次暂停台湾菠萝输入事件。

  首先给大家梳理一下事件的时间线。

  2月2日,美国拜登政府敦促台湾方面恢复与大陆的对话。

  2月20日,台湾方面任命了一位新的陆委主任负责落实美国主子的命令。

  2月26日上午10点,台湾当局新任陆委主任明确表示,九二共识会引起台湾地区人民的反感。

  2月26日上午11点,为从源头防范植物疫情风险,中国大陆海关宣布从3月1日起暂停从台湾进口凤梨(菠萝)。

  根据上述时间线,很明显,这次宣布暂停台湾菠萝入境属于针对性的“技术性”措施。既然是针对性措施就不属于既定的政策制定,而属于临时性的“技术”措施。

  本次暂停台湾菠萝输入,对于台湾民进党当局是一次震慑意味很强的打击。

  台湾菠萝10%左右用于外销,外销量虽然不大,但外销的菠萝有97%是销往大陆市场,大陆差不多是台湾水果类农产品唯一市场。

  过去民进党当局花了很大力气搞“新南向”工程——企图摆脱台湾对大陆市场的依赖,事实证明,台湾当局的新南向工程就是一个笑话。

  很明显,在新南向国家购买的台湾水果相比大陆市场明显要差2—3个数量级。

  按:我在历史文章《从泡菜到蔬菜:14亿人人均蔬菜消耗量怎么做到世界第一的?》专门介绍了中国政府花了几十年时间打造的菜篮子工程让中国老百姓每年消费的蔬菜、水果数量位居全球第一。

  这个菜篮子工程主要就是建立了一个全球最发达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有了这个供应链体系,才让时效性很强的农产品能迅速从农田送上老百姓的餐桌。

  所以,如果大陆切断台湾农产品入境,台湾农产品要找到替代出口市场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菠萝采摘季节是4—8月,海关在3月掐着点宣布暂停菠萝输入对于台湾当局而言是很要命的。大家不要小看10%的外销数量在台湾菠萝总量中的占比不大,在市场集体恐慌的情况下,即使10%的数量滞销也会导致整个菠萝市场的崩盘。

  2018年台湾香蕉就因为虫害问题被大陆拒收,直接导致台湾香蕉市场大崩盘,连续两年大量香蕉烂在地里。

  所以,最近民进党当局企图用各种手段稳定台湾菠萝市场的情绪——包括宣称要加大向新南向国家出口力度,包括鼓励台湾本地消费,但是这些手段能否稳定市场情绪是很值得怀疑的。

  关键是目前海关因为病虫害宣布停止菠萝输入,而台湾农产品病虫害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去年海关在对境外进口水果抽检中,台湾水果出现问题情况高居第一),那么未来大陆海关会不会以同样的理由禁止台湾荔枝、芒果以及其他农产品输入?

  如果真波及到整个台湾农产品市场,那将波及全台所有农户以及关联产业链,而台湾农户绝大部分都是民进党的铁杆票仓,台湾农产品市场如果因为外销市场崩盘,对于民进党当局执政将造成极大的冲击。

  所以,本次菠萝事件对台湾社会的震动是很大的,一个小小的菠萝遽然成为台湾的热门话题,民进党当局也为此惶惶不安。

  由此可见,大陆与台湾真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两方,北京某个部委跺跺脚,在台湾就能引发一场地震!

  相比大陆官方轻描淡写的公告,菠萝事件在大陆民间也引发一场热议——估计大家都希望我们对台政策由此而出现重大转向。

  但是,在老电影里有一段名言用在这里是比较合适的——

  我也希望明天早上一个冲锋就把蒋介石800万军队全消灭掉,但是不行啊,同志,今天我们大踏步撤退,就是为了明天大踏步进攻做准备。

  所以,菠萝事件震慑一下民进党当局,防止其利令智昏做出一些出格而愚蠢的举动差不多就够了——如果民进党当局还不老实,也不排除会有其它台湾农产品因为“技术性”原因被大陆拒收,但是目前出现对台贸易全面收紧的可能性很小。

  至少目前,维持台海局势稳定才符合我们最大的战略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8 15:55 , Processed in 0.0937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