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184|回复: 0

旗扬:新闻解析2021.03.29(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29 18: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快讯!苏伊士运河管理局:“长赐号”货轮已向“正确方向”调整了80%

  来源:环球网  2021-03-29 14:10

  【环球网快讯】法新社刚刚消息,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29日表示,脱浅的“长赐号”货轮已向“正确方向”调整了80%。

  “这艘船的位置已向正确方向调整了80%。船尾……移到了距岸边102米的地方。”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乌萨马?拉比耶在一份声明中称。

  此前不久,海事服务供应商Inchcape在社交媒体上公布消息称,“长赐号”于当地时间29日上午4:30成功上浮脱浅。消息称,救援队已经成功解救苏伊士运河里的“长赐号”,但苏伊士运河恢复通航时间仍然未知。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苏伊士堵船或是人为错误

  来源:央视财经  2021-03-29 13:53

  埃及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乌萨马·拉比耶当地时间27日表示,救援结束后将调查导致“长赐号”货船搁浅的具体原因。拉比耶称,货轮搁浅不能单纯归咎于强风天气原因,也可能存在人为错误和技术层面的问题。提到人为错误,这艘重型货船2019年在德国就曾引发过一起事故,被质疑是人为因素导致。2019年2月9日,在德国港口城市汉堡,这艘重型货轮撞上了一艘正停泊在易北河上的小型渡轮——好在当时渡轮上没有乘客,这次撞船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但导致船体损毁严重。事发后,汉堡市检方曾立案调查这艘重型货轮的船长和领航员是否“危害航道交通”,但最终于2020年3月因证据不足撤案。当时的事故原因也没有彻底查清,只是据信有可能是因为“强风导致这艘重型货轮撞上渡轮”。目前还不清楚这次这艘重型货轮搁浅苏伊士运河时其船长是不是就是两年前的那个人。

  --------------------

  再跟大家说一下,苏伊士运河事件是白队干的,也就是英美内部邪恶势力干的,马航370失联也是他们。因为这股势力有强大的美军在手,所以其他国家拿他没办法。马航370失联,很多国家的军用雷达都能捕捉到,但是谁也不敢说,大马更是如此。然后他们就说雷达坏了、雷达没开机等,不敢给出雷达数据。

  卡住这条运河,受损最严重的的是欧洲,其次是中日韩及东南亚国家,得益的是美国,他对这条航路的需求很低,跟欧洲走大西洋航线,跟亚洲可以走北太平洋航线。

  他们还不会允许其他国家加快疏通运河,所以在疏通过程中各种困难都出来了。埃及敢违背他们的意志吗?不敢!要想尽快打通这条航线,只有驻欧洲的美军海军出面疏通解困。

  他们这次是用一条集装箱船来堵塞航道,下次就不排除用大型油轮,把几十万吨原油倒进苏伊士运河。欧洲的损失有多严重?首先是中东原油运不过来,每天的缺额是100万桶,那么,马上欧洲的油价要大涨,不是国际油价大涨。欧洲经济活动和生活的成本会增大。其次是,欧洲输往亚洲的产品过不来。中欧班列的运能有限,而且只能运输轻工产品。欧洲没有库存概念,掐准订单时间生产和交付。这么一来,已经完成的订单无法准时交付,新的订单不敢确定时间,比如豪车、高端机械产品等。第三,东南亚的基本生活用品不能运进来,那就会造成短缺而价格暴涨,堵塞时间越长,价格涨得越高。如果堵塞时间超过两个月,又或者再发生一次油轮泄漏事件,欧洲会发生严重的物资短缺、通货膨胀,再然后会发生什么,大家能脑补出来吧?

  缅甸政府军再度空袭克伦民族武装控制区 数千居民逃往泰缅边境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03-29 13:36

  当地时间28日晚至29日凌晨,缅甸政府军再度对克伦民族武装控制区进行空袭,空袭造成大片房屋被烧毁,多名村民受伤,数千当地居民被迫逃离家园,前往泰缅边境躲避战火。

  此前,缅甸克伦民族武装第5旅于27日凌晨攻占了政府军位于帕本镇附近的一处军营和阵地,造成多名政府军官兵伤亡,并俘虏了八名官兵。之后,缅甸政府军于27日晚间和28日晚间两度空袭克伦民族武装控制区。(总台记者 王悦舟)

  -------------------

  缅甸军方在兑现自己的投名状,开始清剿地方武装。这个地方武装,也是中国的一根眼中钉肉中刺。

  小百科:

  克伦民族联盟,英文简称KNU,是缅甸国内最大的反政府武装。在金三角,它是历史最悠久也是最顽强的一支武装。

  克伦民族联盟是缅甸独立初最有实力的组织之一,他们领导的克伦民族解放军兵力仅次于缅共人民军。克伦民族联盟还联合了一些地方民族武装组织并组成了“民族民主统一战线”。

  被中国制裁后,那家英国精英律师机构撤下造谣新疆的内容

  来源:环球时报新媒体部  2021-03-29 13:31

  大家都知道,前两天咱们中国政府宣布对英国恶意传播涉及中国新疆谎言和虚假信息的9个个人和4个实体机构进行了制裁。

  这一制裁也很快产生了效果。从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来看,其中一个被制裁的实体机构“Essex Court Chambers”(中文被译作“埃塞克斯园大律师事务所”)目前就已经从其官网上撤下了该机构四名成员为新疆“存在屠杀”的谣言出具的一份背书性质的“法律意见”。

  ---------------------

  知道怕就好。

  美媒:33个州病例数上升 形势不乐观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03-29 12:41

  美国媒体当地时间27日报道说,尽管美国的疫苗接种工作在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接种疫苗,但是目前美国疫情形势发展仍然令人担忧,全美超过一半的州病例在上升,人们担心美国疫情可能会再次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27日报道说,目前全美有33个州的病例在上升,一些地区的新冠肺炎住院率也在上升,美国每天仍然有很多人因为新冠肺炎而失去生命。报道说,美国疾控中心主任瓦伦斯基近日也已表示,她对美国疫情曲线的走势感到担心,因为近期美国的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和单日新增死亡病例仍处于高位。

  另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美国专家一致认为目前美国远没有形成群体免疫,但是包括得克萨斯州在内的多州已经完全重新开放,废除了相关疫情防控命令,专家再次警告称,考虑到变异毒株传播以及尚未检测出的病例等因素,目前放松疫情防控为时过早。

  ---------------------

  以前是对美国的感染数感到震惊,后来大家麻木了。再后来对美国病死数感到震惊,现在大家也麻木了。

  被问是否会“因新冠疫情惩罚中国”,CNN:布林肯的回答相比蓬佩奥是“转变”

  来源:环球网  2021-03-29 11:00

  【环球网报道记者 张晓雅 侯佳欣】在阿拉斯加对中方说了不少“硬话”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当地时间28日面对CNN的采访镜头,对华调门似乎又软化了些。CNN说,布林肯在采访中被追问拜登政府会不会因新冠疫情对中国采取“惩罚措施”,他的回答是,美国需要集中精力缓解国内疫情。

  当天,布林肯接受CNN“国情咨文”节目采访,谈及了新冠疫情和美中关系等问题。而在涉及疫情的问题上,抹黑中国的提问又出现了。

  “在你提名确认的听证会上,你曾说过‘中国在新冠问题上误导了世界’,现在世界上数百万人死(于新冠)了,中国要为此受到惩罚吗?”CNN节目主持人安娜·巴什提问布林肯。

  ----------------------

  这种说法就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你们特么凭什么来惩罚中国?中国不是140年前贫穷积弱的中国,不可能有清政府式屈辱的赔偿。

  劣迹斑斑的澳大利亚有何脸面给别国当人权“教师爷”

  来源:中国网  2021-03-29 09:21

  3月22日发表的“澳新两国外长联合声明”中,澳大利亚在涉疆问题上极尽抹黑之能事,无端指责中国在新疆“限制宗教自由、大面积监控、大规模法外拘押以及强迫劳动和强迫计划生育,包括绝育”,声称掌握中国“严重践踏人权的明确证据”。

  且不说上述指责在很多方面悖离基本事实、甚至基本常识,所谓“明确证据”更是不知所云。澳大利亚自身的人权现状劣迹斑斑,在挑剔别国前,显然该反躬自省。

  稍稍涉猎过大洋洲人文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最早在澳大利亚定居的人类,是属于南太平洋棕色人种的塔斯马尼亚族各部落,他们原本是这座大陆真正的主人。但如今呢?2011年澳大利亚人口普查显示,全澳仅存669881名原住民,在澳大利亚总人口中的占比仅3%。许多历史悠久的原住民部落、民族“成建制灭绝”,幸存者被排挤到社会边缘。许多人只能从事劳动繁重、收入低下的工作,世代相传的语言、风俗、民族传统,也和他们所应有的尊严一样,被剥夺殆尽。

  ---------------------

  全球在围剿白人势力,袋鼠没什么好下场的。

  拜登的3万亿经济复苏计划分“两步走”:先基础设施后民生

  2021-03-29 15:00:15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继1.9万亿美元的新冠纾困救助法案后,美国拜登政府第二阶段大规模撒钱计划或很快出炉。

  当地时间3月28日,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珍·普萨基(Jen Psaki)证实,美国总统拜登决定将3万亿经济复苏计划分为两个法案,第一份涉及美国基建,第二份涉及儿童保育和医疗保健。拜登将在3月31日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发表演讲,详细阐述有关美国基础设施刺激计划的第一份法案。

  虽然普萨基表示重建公路和铁路“不是一个党派问题”,但这一法案并未得到共和党人支持。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上周表示,基础建设计划是拜登的“特洛伊木马”,共和党这边“不会有任何热情”。而部分民主党参议员也反对这一提案。

  ----------------------

  这个计划说不定又是一个大饼,就像前三任总统都说要重返月球一样,根本无法实现。

  搞基础设施没错,既可以升级基础设施与美国地位相匹配,也可以利用政府基建投入拉升GDP,但是问题很多:

  1、这种大基建需要强力政府推动,这个条件美国现在显然不具备。美国本来就反对大政府,提倡大社会小政府,如果政府强力推动,会被说成是权威政府。

  2、这种基建计划如果实施,也会是点状投入,无法形成整体方案。

  3、资金筹集也是大问题,什么时候能筹集到,一点数都没有。当年我们搞四万亿大基建,政府是以启动投入为杠杆,带动地方和社会共同投入,所谓“三点式”。美国的三万亿,也只能作为政府启动资金投入,要达到中国这样的水平,后期仍需要几倍于启动资金规模的投入。钱哪里来?发债吗?美联储印钞吗?那么大量的货币投下去,美元还会值钱吗?

  4、很多中国公知说的,都是私产,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土地征用很难推动。

  所以我认为,这个三万亿基建计划最终很有可能无法实施,又是黄粱一梦。

  美国贸易代表戴琦承认对华关税会给美国带来损失,但称近期不准备取消

  2021-03-29 10:40:56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由特朗普政府挑起的对华贸易争端,让受波及的美国业者叫苦连天。

  《华尔街日报》3月28日报道,拜登政府的新任贸易代表戴琦(Katherine Tai)在上任后的首次专访中承认,关税会给美企和消费者带来损失,但她又搬出“不公平贸易”的论调,称美国短期内不打算取消对华关税。

  戴琦还称,美国对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持开放态度”。

  《华尔街日报》28日刊登了对戴琦的专访。戴琦表示,她认识到关税会让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付出代价,不过仍有支持者认为,关税有助于保护美国公司免受所谓“外国补贴竞争”的影响。

  戴琦称,听到了外界呼吁取消关税的声音,但“突然取消关税(yanking off tariffs)”可能会“损害经济”,除非“以一种让经济活动的各方都能够做出调整的方式进行。”

  她补充说:“无论它们是企业、贸易商、还是制造商或工人,对于影响其未来的变化,制定计划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谈及不愿立即撤销对华关税的原因时,戴琦反问:“没有一个谈判者会放弃筹码,对吧?”

  《华尔街日报》提及,戴琦对美国前财长汉克·保尔森(Hank Paulson)和美国商业领袖组织“商业圆桌会(Business Roundtable)”等自由贸易者提出的建议“有些兴趣”,即取消关税应作为与中国就“补贴、国有企业和其他结构性问题”进行新谈判的一部分。

  说到这里,戴琦再次搬出“筹码论”:“每个好的谈判者都会保留自己的筹码来使用它,每一个好的谈判者都会保留所有选择余地。”

  ----------------------

  上周说过了,二鬼子比真鬼子还狠。

  不取消特朗普政府执政时对华商品加征的关税,我们现在很淡然了。因为去年一年,中国对美贸易还是顺差,而且扩大了,出口了更多的商品到美国,并且大部分加征的关税都加到美国消费者头上了。

  华为拿下支付牌照,微信支付宝迎来真正对手?

  2021-03-29 11:57:49  来源:观察者网

  最后更新: 2021-03-29 12:54:43

  【文/观察者网 吕栋 编辑/陶立烽】华为拿到央行支付牌照的传言得到坐实。

  3月29日,观察者网查询工商信息发现,华为已成为深圳市讯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的100%控股股东,而后者早在2014年便已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牌照,目前可开展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业务。

  华为方面今天(3月29日)向观察者网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收购,给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数字生活服务,为消费者打造更安全、更便捷的全场景智慧体验。

  虽然华为内部高管曾表态称“不会申领支付牌照”,但随着央行开展数字货币的试点,以及Huawei Pay在华为手机终端的大面积植入,该公司在支付牌照方面的缺席问题正日益凸显。

  针对此事,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向观察者网分析指出,华为拿下支付牌照,或为将来分食数字货币蛋糕做铺垫。拿下牌照后,该公司将来可能会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谋求更大的利润。

  目前在国内移动支付市场,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和腾讯的财付通已成为两大寡头。宋清辉认为,华为进军支付领域后,初期还属于新“玩家”,预计对现有以微信、支付宝为主导的互联网支付行业影响有限。

  --------------------

  个人希望如此,三个大玩家才能真正公平竞争,没有垄断。一个会产生垄断,两个也会产生垄断,双方达成默契就行了。只有达到三家,才不会产生垄断行为。想想以前的电信产业,先是电信一家,然后分拆称移动和电信两家,再后来又批准了四家,最终合并成三家,移动、电信和联通三足鼎立。

  日媒评论:西方无法遏制中国创新,还可能会加速中国的崛起

  2021-03-29 08:52:33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3月29日报道称,近日,日本《日经亚洲评论》发表了汇丰银行前亚太区股票研究主管威廉·布拉顿的评论文章,称西方无法遏制中国创新,阻止中国的努力不仅会失败,还可能会加速中国的崛起。

  布拉顿表示,在21世纪头10年,他经常与电信设备供应商交流。当时老牌西方供应商对华为的态度令他记忆犹新。西方公司并不把这家新兴的中国公司当成长期威胁,而是自信地认为,他们自己的优势技术将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一直保持相对优势。

  布拉顿称,这种自满是一种灾难性的错误认知。华为迅速崛起,用其技术利剑对竞争对手开启了“屠榜”模式。如今西方正疯狂地试图限制华为的影响力,但这恰恰证明了西方企业对来自中国的竞争对手技术实力的低估。

  通常,中国在半导体、制药、机器人或喷气发动机等方面相对薄弱一点,经常被引用为其难以匹敌西方国家长期累积的实力的证据。但当前,西方领先于中国的技术领域正在迅速减少。这反证了中国在过去20年里的突飞猛进。

  事实上,在许多更先进的、服务型的行业,中国正处于创新的前沿。例如,在金融科技领域,一位银行高管曾告诉布拉顿,西方银行在中国总是举步维艰,因为它们现在在技术、平台和产品方面远远落后于中国同行。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电动汽车、电子商务和数字支付平台上,中国的技术往往能与西方最先进的技术相抗衡,甚至领先于西方。

  ----------------------

  是的,特朗普政府的强力压制倒是倒逼中国人奋起直追,如果没有贸易战,我们很多产业没有紧迫感、危机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2:54 , Processed in 0.10945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