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30|回复: 0

沙漠野草:与时俱进的儒学,孔孟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1 17: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经史子集,常迫使人掩卷深思。任何学说、思想,绝下会凭空而来,一定有他产生的社会基础。中国哲学,更是如此,总体上一直立足社会现实,面对天下苍生,很少纯粹地抛开人和人类社会,来抽象地思考那些形而上的东西,中国哲学的特点,既然是思想结晶,必然具备理性特点;既然立足社会现实面对天下苍生,必然具备实用性特点。所以,中国哲学,其特点是实用理性,他明显地异于西方哲学的抽象而庞大,与其称之为哲学,不如称之为思想、智慧、学说、伦理、道理(道);他也异于印度以佛教文化为主的思想体系,不具备那种脱离物质世界和人类现实的冥想特点,既使到了宋明,新儒学受佛教影响或启发,依然保持了自己实用理牲的特点,包含了对内的修身养性和对外的经世济民。所以,是儒学改变了佛教,让汉传佛教成为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教,而不再是离群索居、逃脱苦海、自证菩提的小乘佛教。

  我因要重读始于嬴政终于漙仪的皇帝全传,故将秦以前的文学史、哲学史、通史,先再读一次,中间参杂阅读诸子、圣经、古兰经及一些佛典。经史子集的系统阅读,远在廿年以前,今次再读,收益更深,绝非血气方刚的毛头书生时代所可比拟。

  周朝褒姒一笑,犬戎一击,由镐京东迁洛阳,是为东周。东周又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周东迁之初,诸候国尚有数百之多,随着“礼崩乐坏",人欲横流,贪心及动物性无穷释放膨胀,诸侯兼并时刻进行,国内政变每天都在发生,除了唯利是图,人人毫无信仰追求。对此,孔子挺身而出,提出“克己复礼礼”,“仁”、“义",“礼乐",并整现传统历史和文化,开展教育事业,他的“礼“,也就是一种社会的有序化,是全社会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而且,“礼"除了应从人道人性上主要应该自觉遵守外,也有一种规范、制度、法制的意义,他也没没有完全否定刑和政,只是说刑是末礼是本,又赋于政以“正、爱、敬、节用、选才、率先垂范"等含义,他反对战争和兼并,“兴灭国,继绝世",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但是,他虽然说“仁者爱人",却还看不出明确的人本思想。但他始终在“以人的标准要求人",绝不是脱离人的实际的空洞的说教,他承认“饮食男女人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他只不过只要以礼引导人走上秩序文明之路,又要以乐调剂和谐人向精神情志。这就是身处春秋时期的孔子。

  而孟子,已经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大规模长时间的兼并已经到了一个阶段,所剩国家已经不多,小国林立战乱不止绝不是好事。孟子超越孔子,面对现实,展望未来,明确打破了国家观念,提出以民为本学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也就是说,人民幸福,比牺牲人民从而保留一个国家名分重要,国家的安康,比国家动荡从而保留一个国君的名分重要。所义,孟子回顾历史,观察现实,思考未来之后,真正地站在了人民本位的高度,提出了“义“、"浩然之气",并乐观地坚持“人性本善"。

  到了更晚的荀子,他观察得更广,思考得更深,也更附合社会现实和人类实际,他以孔门真传自居,却提出了“人性本恶",但他并不因此悲观绝望,他说礼,也说法,也说乐,他强调学,和孔孟一样,都坚信文化对社会和人心的巨大力量,他坚信礼、乐、法并用,就会遏制人之恶,培养人之善。

  孔子教出了曾子、子夏,曾子而子思而孟子,子夏而李悝而荀子而韩非李斯而嬴政。

  中华五仟年,文治与武功,绝不可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儒家功勋,绝不可没。

  就是宋明理学,若能考虑他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他发挥的积极作用,我们也就绝不会再对之妄加斥责。

  我们需要传承,有传承才有扬弃,有传承才有复兴,既然是复兴,就不是从零、从空中开始,我们必须有自己的轨,才能接轨。

  国家必将消失,世界必会大同。

  中华文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22:45 , Processed in 0.10948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