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856|回复: 0

[时事视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第2021-02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24 08: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总统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要求访华那些事儿之伊朗篇

  【第2021-029】

  【东方·时事视点】在上一期的视点中,我们讨论了美俄领导人之间的、事后各自述说的内容“根本不在一个频道”的电话。面对中俄各自在台湾问题、乌克兰问题上均摆出极其强硬的姿态,西方无奈之下,开始调整与中俄打交道的方式,“调整”的特点突出一个“缓”字。

  在中国方向,拜登政府派遣美国总统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克里访华(下文简称“克里”访华)谋求与中国阶段性缓和。在我们讨论克里访华之前,不妨回顾一下克里来华前的伊朗局势。

  4月6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船只在红海遇袭后,在中俄对美(西方)态度极为强硬的鼓舞下,伊朗再度有所反弹,而西方对伊朗“反弹”中可能出现的、类似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不理智(无惧与美军事冲突)”感到极为担忧,故而再次通过“打船”对伊朗进行测试。有趣的是,“打船”已成为成为伊以之间相互试探的一种“政治手段”,其特点就是无论怎么打却不死伤一人。

  遗憾的是,鲁哈尼政府和伊朗军方在以色列公开认领的情况下,均将此事定性为“恐怖袭击”,仅向国际海事组织提出抗议后便草草了事。面对继续妥协退让的伊朗,“测试”成功的西方悍然在4月11日策动伊朗核设施袭击事件。事件发生后,仍对欧盟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的伊朗甚至公开要求欧盟谴责伊朗核设施遇袭,然而欧盟给予伊朗的“回应”却是新的制裁。某种意义上讲,西方策动伊朗核设施遇袭是对伊朗决策层的公开侮辱,且不顾可能引发核灾难的巨大风险继续对伊施压。

  面对欧盟的新制裁和以色列的嚣张,核设施遇袭让今天的伊朗很难完全接受。作为报复,伊朗推迟维也纳会议进程且将铀浓缩丰度提升到60%。不过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显然这与伊朗彻底退出维也纳会议、特别是退出伊核协议并将铀浓缩丰度提升到90%有本质差别,而仅仅是推迟维也纳会议、令伊朗所谓的报复仍带有鲜明的“抵抗、但抵抗的不坚决”之色彩。可以说,在袭击伊朗核设施这一回合上西方又赌赢了。这意味着,如果伊朗打算继续磨蹭,西方或对伊朗上更狠的手段,比如在军事上对伊朗施加更大压力。

  有趣的是,中国外交部对伊朗核设施遇袭事件明显“反应滞后”,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其或与中国外长访伊期间,伊方在新疆问题上没有明确态度是有内在联系,那份空无一物的中伊25年长协议真实反映了中伊关系。值得一提的是,伊朗之所以在中国新疆问题上采取“骑墙”的态度或与伊朗对中亚地区的野望有关。

  4月14日,伊朗驻华大使接受环球时报书面采访,谈及“…首先,美国应该记住,新疆是中国的一部分,没有国家可以容许别国公开干预自己的内政。其次,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没有资格指责中国侵犯人权,因为他们自己就有对其他种族系统性屠杀的恶劣记录…”。同样在4月14日,在当天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在伊朗核设施遇袭事件“迟到”72小时后有明确表态,对事件表示强烈谴责!

  外交部表态可看做是对伊朗明确涉疆问题态度的初步回应。而这份强烈谴责也送给了即将访华的克里,即:中国绝不会拿涉伊原则问题与西方做交易!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伊朗深知克里访华必涉伊朗问题,但中国在伊朗核设施被袭击问题的态度自然也令伊朗心里没底,于是急忙找到一家中国媒体做了书面访谈,以刻意发出相关信息,借此公开寻求中国在伊朗核设施被袭击问题上、也就是对伊朗的真正态度。而中国用自己的言行正告伊朗,伊朗的“担心”是多余的。

  讽刺的是,在中国外交部就伊朗核设施遇袭事件强烈谴责后,克里还是灰溜溜的来了中国。在美国看来,中国的这份“见面礼”虽然苦涩,但还要咽下,毕竟身兼数职(影子财长、影子商务部长,甚至影子国务卿)的克里来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在下一期的视点中,我们将着重讨论一下在克里访华事件中,美国“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敬请期待《美国总统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访华那些事儿之美国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3 12:20 , Processed in 0.1094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