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02|回复: 0

陆连烽:一纸政令,强行让十三四岁的孩子去拼爹,合适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27 12: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的帖子发出去之后,不停的有各种人跑来找我,有支持我的,有怼我的。

  支持我的人中,大部分都是文化程度高的,他们反对教育部的政策,有人没有孩子读初中,但倡导教育的“有教无类”,大部分则是自己的孩子在读初中,学习不太好,怕因这一“普职五五开”的政策,自己的孩子被刷进职高的那个五中;怼我的,则清一色都是文化高的,没孩子的占了绝大多数,有孩子的也是自己孩子或亲人学习很好,不会被刷进职高的那个五中的,其中有一个自称是上海的海龟,嘲笑我这种土鳖没眼界没心胸,不懂的国家战略。

  至此,问题来了,为何鲜有没啥文化的家长来找我呢?答案是,这些家长都在“疲于奔命”的赚钱,希望能为自己的孩子拼一个未来,却根本不知道,此时教育部的一纸政令,已经死死的把他们的孩子按在了社会底层。

  别跟我说职高和中专只要有技术,照样能拿高薪,根本不是社会底层,敢问,职高和中专的学生,有几个拿高薪的?大部分不都是或进工厂当流水线工人,或是干个装修当个厨师啥的从事体力劳动。他们有多少人有五险一金?有多少人能吹上空调?有多少人能享受节假日的带薪休息?又有多少人根本就是天天在高温下挥汗如雨?在这种情况下你跟我说他们不是社会底层,不怕老天爷打雷吗?

  许多反对我的人拿“产业升级”说话,对此,我用我的两位微博好友的话来回怼他:
  老朱没有@豫阳书苑 的幽默,也没有@AzurLord视野,我反对教育部在初中阶段就将一半儿的中国孩子强行刷进职高或中专,是因为我亲眼见证了一个顽劣少年的成长。

  我外甥,84年的鼠,这货小时候有3件佚事:小学暑假没写完作业,心里有事睡不踏实,开学头一天梦游,半夜爬起来跑到院子里围着水管一圈圈儿的转;中学时和同桌把课本卖了,拿着钱去上网;高中时晚自习翻学校院墙去上网,被老师抓个正着。

  我姐嫁在了本村,我姐夫跑货车,两口子没啥文化。那些年我的文章常出现在《读者》《青年文摘》这类杂志上,二十多年前我曾接受过地方电视台的采访,村里有人在电视上看到了我,第二天全村就都知道了;我姐夫有一个叔叔在大连工作,我姐夫堂弟的孩子结婚时,我姐两口子去大连参加婚礼,席间谈到了我,我姐夫的另一个堂弟是我的读者,当时我姐很惊讶,没想到我竟然还在圈子里有点名气,我姐夫的堂弟更惊讶,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和我是一个村的,还是亲戚,对文化人的天然信赖,导致后来只要涉及到孩子读书的事,我姐都不动任何脑子,直接给我打电话。

  初中毕业,摆在我外甥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跟他爸学开货车,另一条是去修车厂当学徒,孩子看到了他爸的辛苦,不愿意学开车,去修车厂当学徒,我姐又担心这货会失控,有钱有时间就去上网。我姐给我打电话,我说,让他去读高中吧,只要他不是强烈反对读书,就让他去混个文凭,不管怎么说高中生找工作和找媳妇都相对容易些。

  我家在县城边上,县一中就在俺们村的南面,和我爸的坟隔了一条河,老师们去县城必经俺们村,学校对俺们村的孩子比较照顾,找个熟人说说或是实在分数太低的,拿点钱也让读,就这样,我外甥去读了高中。

  3年高中,翻墙出去上网是常事,老师最初逮着还叫家长,后来干脆就放了羊,平时上课睡觉老师也不管,只要不影响其它同学,想睡就睡吧,身体是革命的第一本钱不是,毕竟晚上翻墙挺需要体力的。

  高考,这货考了241分,750分满分,相当于100分的题考了32分。

  之所以时隔多年我依然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我全程参与了,并且,常以他的经历教育家里的其它孩子。

  高中毕业后,我姐又问我怎么办,我说,他只要愿意,就让他继续读书吧,这边的职业技术学院基本是敞开口要的,虽然大家都知道读职业技术学院基本上也就是个混,但有张文凭总不是坏事不是?

  于是,这货背着个包坐上车就来了,我带他去报的道,选的模具设计专业,因为这货从小就喜欢修理个洗衣机、收音机啥的,于是我给他报了这个专业。

  接下来的几年,这货只要他妈一给打生活费,立马取出来交给他同学,然后就啥都不管了——这货从来不在意吃穿,他更在意的是上网,如果同学能从生活费中挤出点钱来俩人去上上网,偶尔吃点屎或是一分钱没有了喝点西北风也是可以忍受的。

  3年书读完,回到县城,这货去了一家私企打工。因为见过外面的世界,那颗蠢蠢欲动的心一直不想一生就这样了,于是,和几个同学一商量,想“出去闯闯”。

  我姐夫这时跳出来当拦路虎了,原因是,家里盖房借的有债,还得攒钱给这货娶媳妇,这货在家打工一月能拿回家几百块钱,而出去转,则意味着不但不能赚钱还要花钱。

  儿子耍,非要出去闯闯,老公横,说啥不让,我姐夹在中间犯了难,于是给我打电话。

  我打电话给我外甥,想听听他怎么想的,这货也没啥想法,就是不想在家呆了,于是,我跟他说,你爸不给你钱,我给你,给你2000钱,你和同学出去转转,花完了就回来。

  彼时,我一月也就挣个一千出点头。

  这货拿着我给他的两千块钱上路了,到他其中一个同学的老家陕西呆了一个多月,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我说去江浙转转吧,那边工厂多,你的专业或许能有用处,正好他其中一个同学有个亲戚在浙江,于是,几个人一核计,去了浙江。

  在嘉兴呆了一段时间,钱花光了,这货给我打电话,支支唔唔地说没钱了,再要500,我说给你1000,找个工作先站住脚再说。

  后来这货在一家私企找了份工作,干了一段时间,学了点技术,跳槽到一家外资企业,因车间里大学生不多,这货本身又爱拆东拆西的瞎琢磨,加之又学的这个专业,别人下了班就出去玩儿,这货自己对着机器说明书上的英语啃来啃去,很快便被提拔成了车间的小领导,找了个同样是大专生的对象,生了个儿子,后来又考了工程师,这会儿正在准备买他的第二套房。

  我外甥的人生,不敢说是土鸡变凤凰,但至少也算有房有车有证一族了。如果当初教育部就出台了普职五五分的政策,这货基本上人生在初中就定格了,读个职高或是辍学在老家的县城私企打个工,别说啥五险一金,更不要说啥工程师,不绞尽脑汁的弄钱去上网、最后走歧途就是大幸了。

  2021年,我国将有1600万初中生参加中考,按教育部五五开的政策,意味着将有800万个孩子不得去读职高或中专,虽然所有“道貌岸然”的人士都一再强调,“读职高照样可以拿高薪,照样有未来”,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所有说这话的人,都拼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能读普高的那个“五”中的一员。

  50年前,我爸一个人在转运站扛麻袋养活7个孩子和他小脚的岳母,就这我二哥三哥依然读到了高中。那个时候家里那么穷我爸都知道让孩子读书,现在的家长哪个不想让孩子上高中考大学呢?

  个人如此,国家亦该如此。

  今天我们的国家已经不是50年前的一穷二白了,应该普及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让孩子18岁之后再去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路,而不是让他们在十三四岁的年龄,由教育部的一纸政令,不得不被动拼爹。

  被动拼爹,这话听上去不好听,但却是事实,是教育部“普职五五开”政策之下的事实。

  初中生,十三四岁的孩子,他们对世事对人生能懂多少?还不是靠了拼爹?——父母有知识有文化的,从幼儿园起就一边自己拼命教孩子一边给孩子报这班那班的;父母没知识有钱的,花钱请家教、花钱报这班那班;父母没知识又没钱的,孩子自生自灭,极少数有读书天赋的得以考上普高读大学,大多数没自制力学习不行的,被教育部的“普职五五分”刷进职高。

  昨天,一个96年的山西女教师找到我,大谈什么产业升级,谈什么“总得有人做出牺牲”,当我说,你和你家人咋不做出牺牲时,她说,“我中考600多,我弟弟今年初三,中考600多分,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让自己成为普职五五分中读职高的那个五。”

  这样的话从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师”嘴里说出来,充分让人见识了这类人“嘴脸”的恶心,老祖宗说,有教无类,这位教师却说,“总得有人做出牺牲,努力不让自己成为被牺牲的那一个就行了”—— 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当年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的口号却变成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敢问这些所谓的高知人群,你们读书的目的就是让你们和你们的儿女能有机会把其它人和其它人的子女踩在脚下吗?

  昨天帖子中截图的教育部的那个《通知》中明确规定,“普职五五分”这一政策的执行期是2021到2023,想来教育部也是觉得这一政策可能不妥,想边走边看。

  一边大讲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综合国力,一边却在初中就把一半儿的中国孩子刷进职高或中专,别跟我说什么职高和中专也是未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哪天教育部和赞同教育部这一政策的大学生们以及海龟们,啥时候你们高高兴兴的送自己的孩子去读职高的时候再张嘴说话吧,否则用别人的孩子来展示自己的“人慷慨、懂战略”,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工厂缺人,就要强行在中学刷下一半的中国孩子去读职高和中专,用政策把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的人生死死地按在社会的底层,这是人干的事儿吗?又是国家该干的事吗?今天的中国,有必要牺牲一半儿孩子的人生去让国家强大吗?——别提什么读职高和中专也很不错,说这话的人,请摸摸自己的良心,你咋不让自己的孩子去拥有这一“光明的未来”呢?

  多建大学,宽进严出,让每一个中国的孩子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毕业,都有机会在“开窃儿”之后实现人生的飞跃,这才是教育之本。至于有人所说的高校扩招导致的教育质量问题,这也不难做到——实行“资格制”,就像律师那样,进行全国统一的司法考试,你是北大法学院毕业的,司法考试考不过也照样拿不到律师证,他是蓝翔技校毕业的,他通过了司法考试照样可以拿到律师证,这才是最大的公平……

  提请教育部里制定这一政策的人员三思,莫祸国殃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10:13 , Processed in 0.1094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