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80|回复: 0

踏雪放歌:社会形态的演变(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6 15: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最后阶段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必然走向最高、最后阶段,资本主义制度同样如此。但帝国主义是否必然产生于资本主义、修正主义或社会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最高、最后阶段是否必然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的结局是否必然如列宁所言?种种疑问,那些理论的提出者都没有给出足够的证据。

  如果从字面意思入手,帝国主义首先应该有“帝”,或者至少应该从“帝国”的角度去追求利益。按《诗经》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帝国的最大利益,无非土地和人民,帝国主义无疑主要是指那些实施领土扩张政策的国家,包括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土耳其帝国、蒙古帝国、波斯帝国,乃至大秦帝国、大汉帝国、金帝国等。显然,帝国主义不一定产生于资本主义。

  不同的利益追求和扩张方式,正是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差别——帝国掠地,资本逐利。明白了此理,再来看看晚清时期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因其殖民地遍及全球,故称其为“帝国主义”也算合适。但从大清的角度看,情况又有不同——中英首次交往,是1792年马尔戛尼使华,目的是洽谈商贸事宜,这与资本主义的“逐利”性相符。贸易初期,英国并无多少东西可供出口,反倒大量进口茶叶、丝绸、香料等物,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往往载银而来、载货而归。这种年年逆差的局面直到鸦片出现后方被扭转。此后之事世所皆知,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暂且撇开鸦片的危害,我们会发现无论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还是强开通商口岸,甚至租界,英国人之目的都在维护贸易和利润,而不在土地。否则,已攻入北京的八国联军,不会因为《北京条约》而主动退出。显然,对大清而言英国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而非帝国主义国家,德、法、美等国亦然。

  例外的国家仅有两个:明治维新后实施军国主义的日本(纳粹主政时的德国),还有以土地扩张为目的帝国主义国家俄罗斯。俄罗斯原是以基辅为中心的北欧小国,以斯拉夫民族为主体,曾为蒙古帝国之附庸。独立之后,即开始恐怖的扩张主义,因受阻于西欧诸强,便疯狂向东推进,不久便越过中亚交界的乌拉尔山脉。期间杀人灭族、奸掳焚掠,甚至烧烤人肉佐膳,可谓无恶不作。后因清军所阻,乃有中俄《尼布楚条约》。1860年联军为贸易而攻入北京,俄罗斯除皮毛之外并无货物可供出口,于是撕毁条约,进占东北,并及外兴安岭以东之整个西伯利亚,还一度强占伊梨……自彼得大帝至斯大林,俄罗斯对东起海参崴、西迄伊犁,长城以北的中国土地始终虎视眈眈。清朝鼎盛之时,面积曾达1300多平方公里,对比现在中国面积,所失土地绝大多数为俄罗斯所占。相比西方列强,俄罗斯资本主义起步最晚、发展最慢。但就在各国以逐利为目的实施资本扩张时,俄罗斯却紧锣密鼓地实施着以土地扩张为目的的帝国主义政策。显然,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后、最高阶段并不符合实际。

  最后,帝国主义是否垄断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提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我们可以相信,资本主义如果自由发展,必然走向垄断。但是,在国家机器消亡以前,没有一种经济可以完全自由地发展;任何一个不想自取灭亡的国家,都会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对经济发展进行适当的调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尚可以在法律的调节下和谐共处,市场和企业岂能无限扩张走向垄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22:43 , Processed in 0.14077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