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375|回复: 0

戎评:埃及凭啥独立?就凭苏伊士战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17 18: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6年2月9日,开罗的几千名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并要求英国结束对埃及的殖民占领。英国与当时的埃及政府,对学生运动进行血腥的镇压。出动了大批的军警,打死与打伤了数十名学生。英国和埃及不断走向战争。

  纳赛尔

  到了1952年7月23日,埃及著名人物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革命,让国王退位,并在1956年公布了新宪法。随后,还准备在尼罗河上建造一座大坝,用来发展农业,同事为埃及工业提供电力。但是大坝的建设,却需要8-10亿美元的资金。

  埃及自身没这么多钱,只得外借,苏美见此都愿意提供资金与技术。因为当时的埃及正在向捷克斯洛伐克购买武器,美国当然不愿意埃及倒向社会主义国家,所以1955年12月美英两国共同表示愿意捐助7000万美元,而苏联为了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开出的条件比英美更优惠。

  但是英美的援助却有极多的附加条件。不仅要求纳赛尔在万隆会议时保持缄默(这个会议对新中国很重要),并停止与以色利敌对。这样的条件当然是埃及所无法接受的。

  于是埃及的求援转向了苏联,并于1956年5月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转与新中国建交。此时的苏联虽然但应了贷款及技术的援助,但在落实时因为匈牙利革命而行动迟缓。纳赛尔对美英和苏联的出尔反尔异常恼怒,最后决定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用运河收入来建造大坝,但这样的后果却是彻底激怒了英国。

  事实上,在1951年10月,埃及废除1936年英埃条约,以及后来一系列的举动,已经让英国在埃及的统治开始崩溃,而埃及之所以废除条约很大原因是因为在1936年前,苏伊士运河董事会中没有一个埃及人。埃及人民对此非常的不满,一直想收回苏伊士运河的管理权,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

  到了1956年7月 26日,纳赛尔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为国有,公司的全部财产、权利以及义务交予埃及,原先的管理机构解散,埃及政府成立新的管理结构,管理运河的运行。

  英国在得知这消息以后在难以接受。因此,英国先是把问题提交给了联合国,但是又不愿意按照联合国的决议解决苏伊士运河问题,而其他的途径又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后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发动战争上。但由于二战刚结束,国内民众一时很难适应昔日的大英帝国已经是个“二流国家”的事实,因此对战后的政府的很不满。同时,英国国内各政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和国内矛盾开始激化,因此为了转移民众的注意力,战争也是一种途径。

  苏伊士运河

  英国之所以匆忙的发动苏伊士运河的战争,除了国内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国际政治因素。其中以色列与埃及之间的矛盾与战争,是推动战争爆发的国际因素之一。

  由于历史的恩怨以及领土争端,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间一直存在着很深的怨恨,而埃及一直试图成为阿拉伯国家的领袖,对以色列威胁最大。因此,第一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一直与阿拉伯国家,特别是埃及之间存在着进行新的战争的可能性。

  在埃及实行苏伊士运河国有化后, 以色列认为可以利用这次机会与英法一起反对埃及,它先同法国进行了协商,1956年10月 15日,法国向英国提出了建立英法以三国联盟的战略计划。在法以的联合鼓动下,英国最终同意了对埃及进行联合作战的行动计划。

  苏伊士运河上的英法军舰

  当然还有冷战这个大背景。二战后,世界的大部分地区多成了美苏两国的势力范围,而且两国也不断窥探中东这个战略与能源要地。而英国为了保住这块战略要地与咽喉要道,为了维护自己最后的势力范围,只有采用战争的手段战争,做最后一搏。而且,英国认为在此时发动战争,时机对自己比较有利。

  首先,此时正值美国大选之际,在美国占统治地位的共和党,正在利用和平的幌子到处拉选票,对于进行战争有很大的顾虑。因此,英国想利用这个时机,与法国联手迅速展开军事行动,造成对自己有利的形势,用以反抗美国对自己势力范围的排挤。因为,美国在苏伊士运河问题上有自己的打算,不仅不愿帮助英国取得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还想尽一切办法排挤英法两国在中东的存在。所以,英国想利用这个美国不能插手的机会,采取迅速行动。

  其次,恰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波兰、匈牙利事件,英国认为可以利用这一点在世界上掀起一个反苏反共的高潮,至少也能以此来束缚苏联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手脚,转移世界人民对于英法武装入侵埃及的注意。

  再次,这时埃及国内出现了经济困难,英国认为这是个有利时机,英法以三国联合行动,对埃及采取两面夹击,可以迅速取得胜利。

  沙龙与达扬

  正是由于这样的多种原因,使得英国最终想要孤注一掷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战争爆发后的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迅速占领了以埃边境埃及军队没有设防的一些地带。第二天,埃及的军队就开到了东部边境迎敌,埃及的空军也全部的投入战斗,轰炸以色列的机场。

  在战争的初始阶段,埃及军队反抗侵略的战斗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在奥布斯格拉埃及两个营的兵力,就抵抗了以色列的两个旅,在战争的头两天,埃及的空军以微小的代价,击落了以色列的几十架战机。但是到了10月31日,英法的军队开始加入战斗,英国的飞机开始轰炸开罗机场。而且,英法军队还成立了联军司令部,制定了周密计划,准备把埃及的军队包围在运河地区,截断其退路进而全歼。

  但在11月1日和2日埃军却撤出运河地区。随后三国联军对埃及的重要港口与城市进行了持续的轰炸,轰炸完后八万英军开始了对埃及的地面进攻。英国的军队高层认为,持续几天轰炸己使埃及的运输全部瘫痪,英军在24小时内就可以占领埃及。但是,在塞得港,埃及的军队和人民在敌我众寡悬殊、武器又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团结一致,英勇抵抗数倍于自己的敌人的疯狂进攻,就连十几岁的孩子也参加了卫国的战斗。

  在埃及人民的英勇抵抗下,直到英国在宣布停火时,几万名英军就连塞得港都没有拿下。最终,由于埃及军民的英勇抵抗,粉碎了英法两国迅速占领埃及,取得对于运河的控制权,推翻纳赛尔政权的计划,为自己争取世界舆论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的帮助赢得了时间。同时也打乱了英法的军事计划与部署,使英法的军事行动以及外交上都陷于了被动。

  果然苏伊士运河战争开始后,美、苏两国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都对英、法采取了强硬态度,要求它们立即停火。美国对三国联军撇开自己单独行动的行为,极为不满,甚至在联合国提交了停火和撤军的议案。11月3日联大以59票对5票的压倒多数通过了这一提案。11月5日,苏联向美国提出,美、苏共同出兵埃及进行干预。而此时的阿拉伯世界反对英法的情绪高涨,这样一来使得美国有着一种十分矛盾的心理,一方面,美国想乘机排挤英国的势力。另一方面,美国却需要同英国一道遏制苏联在中东的扩张。但美国政府不相信英法能长时期地控制埃及,即使它们能取得反埃战争的暂时胜利。美国也不愿在这场明显的侵略战争中给苏联创造机会,让它站在阿拉伯人民一边获得好处。因此美国采取了坚决反对英法军事行动的立场。所以美国在联合国谴责英法的同时,也对英国实行了非正式的石油禁运,以及经济制裁,英国的经济负担不断加重,经济形势成了其继续行动巨大障碍。不仅如此,美国甚至还低价抛出了它所储备的英镑,又阻止英国提取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美元份额,还拒绝了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借贷黄金的申请。

  阿拉伯世界

  终于在美国的施压下,三国联军宣布停火,美国在苏伊士运河危机中所持的态度,在埃及引起了很大的希望,连纳赛尔自己都承认,如果有任何一个大国在制止英法入侵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那就是美国。在战争停火后,纳赛尔希望和美国改善关系,希望美国能争取与埃及以及阿拉伯世界的其他国家取得一种谅解。

  而美国之所以向英法施压无非是担心苏联会站在埃及一边对此进行干涉。苏伊士战争爆发后,美国对苏联的考虑才是主要的,美国希望通过联合国采取行动,从而避免苏联援助埃及和直接插手中东事务。美国最担心的就是,埃及求助于苏联,依附于苏联,使苏联扩大在中东的利益。因为自纳赛尔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后,苏联就一直对此持赞扬的态度。但由于苏联当时正面临着匈牙利国内爆发的叛乱以及波兰人同时进行的反抗,如果发生战争,苏联无法提供很多的实际帮助。所以,苏联劝告纳赛尔迅速与英法达成某种协议。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国不谋而合。

  纳赛尔宣布运河收归国有

  而埃及在赢得战争的埃及也于1957年1月1日宣布废除1954年英、埃《关于苏伊士运河基地的协定》。开罗前所未有地成为阿拉伯世界的中心,埃及的威望迅速上升,到了六十年代,埃及开始作为一个地区大国,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23:01 , Processed in 0.1095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