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888|回复: 0

[时事视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第2021-05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24 18: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印度疫情失控及对国际局势演变的深远影响(三)

  ——随着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健康问题成为焦点,伊朗妥协派与西方公开呼应,距离伊朗剧变或为期不远

  【第2021-051】

  【东方·时事视点】在上一期时事视点中我们从整体上评估了印度疫情失控为什么会首先外溢到西方,而这种外溢效应将是全方面的。也正是在印度疫情失控后,在随时有可能步印度后尘,且西方疫苗接连暴雷的背景下,时间更加显得极为窘迫的西方大幅加强了对伊朗“威逼利诱”的力度。

  为了更好展开讨论,我们首先来看一组新闻简报:

  5月3日,一只沙特代表团在大马士革会见了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商讨恢复两国中断近十年的外交关系。

  5月4日,伊朗多家通讯社援引一名应急部门发言人的话报道称,瑞士驻德黑兰使馆一等秘书从她位于德黑兰北部的高层公寓坠亡。

  5月5日,伊朗总统鲁哈尼表示,如果伊朗人民继续保持团结,制裁将很快被解除。

  5月6日,以军方消息人士透露,由于前列腺癌,哈梅内伊的健康状况正在恶化,这对伊朗与美国重返伊核协议的谈判产生了“重大影响”,哈梅内伊试图将谈判推迟。

  5月7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表示,“根据消息称,作为对德黑兰的单方面动作,我们正在考虑解冻伊朗的资产,这一消息不符合实际情况。就像我们此前说过的,美国的任何重大举动都必须是双方共同参与进程的一部分”。

  针对上述新闻简报,围绕近期伊朗局势具体演化,东方时事解读给出以下一组观点与评估:

  第一、俄罗斯与西方“作交易状”对伊朗局势演化的负面效应已经显现。尤其在伊朗外长录音带曝光后,伊朗妥协派公开向西方求救,而西方开始炒作6月重返伊核协议话题,公开策应伊朗妥协派。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用“交替掩护”的方式不断弱化俄伊战略协调,并成功迫使国际社会在应对伊朗问题上出现明显分歧。

  第二、所谓“交替掩护”,首先就是西方用俄罗斯与西方做“交易状”撬动伊朗,其次用被撬动、从而进一步妥协的伊朗转手再去撬动俄罗斯,最后用撬动的、甚至是“松动”的俄、伊,去“撬开”国际社会与伊朗、俄罗斯之间的种种策应甚至战略协调,多次重复上述手段,最终达到弱化俄伊战略协调,迫使国际社会在应对伊朗问题上进一步出现明显分歧的目的。

  第三、美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的推特验证了美国和伊朗的确在做交易,于是方方面面都在猜测伊朗与美国究竟交易了什么。在西方看来,只要各方“动心”去猜,就对了!而交易本身并不重要。其中,俄罗斯“如何去猜”对西方比较重要,而对中国则并不重要!

  第四、美国部分解禁伊朗被扣资金(10亿美元),伊朗总统鲁哈尼则宣布很快将会解除制裁,并宣布购买大量疫苗。从目前局势看,伊朗恐怕只能从西方购买疫苗,且费用来自被扣日韩的70亿美元。拿到“好处”的鲁哈尼政府首先付出的“代价”就是面对所谓“死敌”沙特公开与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恢复交流保持沉默。而西方面对代表美国利益的瑞士外交官“意外死亡”则“一反常态”,集体保持“冷静”。

  第五、在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伊朗妥协派如坐针毡。而围绕6月选举,伊朗妥协派感到了切实压力与威胁。西方则非常“配合”伊朗妥协派,让其有筹码去吹嘘是鲁哈尼政府“迫使”美国6月重归伊核协议这份“功绩”。就此美国开始公开干预伊朗总统大选,而伊朗妥协派或在6月选举中胜出。不排除西方围绕伊朗大选或反向操作,在及短时间内“催化”鲁哈尼政府彻底妥协的可能性。

  第六、伊朗最高精神领袖的身体健康状况应属国家最高机密,如情况属实,则极为罕见。伊朗最高精神领袖身体健康问题成为焦点话题,对伊朗国内政局和伊朗对外政策最终何去何从都埋下重大伏笔。本质上,伊朗局势发展对中国影响不大而对俄罗斯影响较大(伊朗加速向西方妥协对俄罗斯南亚政策必然产生消极影响)。但这种影响或首先在伊朗问题被西方彻底解决后才会明朗化。换言之,在西方实质性解决伊朗问题前,俄罗斯仍对谈及伊朗问题、中国问题不感兴趣。

  第七、某种意义上讲,伊朗驻叙军队已成为西方手上的“人质”,成为西方可以随时拿来与伊朗讨价还价的“筹码提款机”。即便如此,西方也付出了不小对价,换言之,由于俄罗斯、特别是中国在“管与不管伊朗闲事”问题上,均持强硬态度,西方与伊朗达成本轮“交易”的成本极高。

  第八、客观上,印度疫情失控让西方感到恐惧和绝望,其后续发展,恐怕首先将冲击西方经济特别是金融稳定。这也是本次西方加大对伊威逼利诱力度,加快南亚破局整体进程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感受到巨大战略风险来袭的伊朗鲁哈尼政府也开始加速向西方妥协进程。

  第九、西方通过分别对俄中示缓(后续我们将在其它期视点中加以补充),成功使国际社会在伊朗问题上产生分歧,大幅削弱了俄伊战略协调,迫使伊朗鲁哈尼政府加速妥协进程。西方就是要把水搅浑(对伊,俄)。

  第十、如果不考虑时间因素和新冠疫情因素,西方在处理伊朗问题上,推动南亚破局的问题上的确取得了部分阶段性成果。西方对伊朗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尽量将伊朗驱逐向阿富汗,迫使伊朗本质性调整对华政策(加入反华阵营)。

  上述内容基本梳理了自印度疫情失控之后,伊朗局势进一步恶化的主要原因,而伊朗向西方进一步妥协更多表现在5月8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女子中学的恐怖袭击事件中。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西方如此急于推进“南亚破局”进程除了“进攻”的意思之外,恐怕更多着眼于“防守”。换言之,印度疫情失控已让“南亚破局”进程成功的可能性变得渺茫起来。但即便如此,西方仍然必须继续推进“南亚破局”进程,这个中的原因,特别是,西方仍要“赖在”阿富汗不肯离开的真实原因,或就在中国外交部针对喀布尔女子中学恐袭事件的强烈谴责声中。这其中的奥妙,我们将在下一期视点中予以展开。

  之所以西方仍要“赖在”阿富汗不肯离开的真实原因或就在中国外交部针对喀布尔女子中学恐袭事件的强烈谴责声中。这其中的奥妙,我们将在下一期视点中予以展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3 08:38 , Processed in 0.1094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