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34|回复: 0

朱永嘉:读《诸葛亮集·兵法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31 08: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

  这是应台北三民书局的委托,我与徐连达、李春博一起新译《诸葛亮集》第二卷中的一篇,由于各种事务的拖累,二、三年来一直没有完成,目前尚有第四卷需要加以整理。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军事斗争最频繁的时期,也是军事思想最发达的时期,孙武、吴起、孙膑都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也是著名的军事思想家。中国古典的军事理论著作便产生于这个时期。东汉末和三国鼎立时期,战争同样非常频繁,所以人们都研究军事思想,曹操便曾经注释过孙武的《孙子兵法》,曹操在一些重大战役上能取得那么多胜利,与他钻研《孙子兵法》,从而掌握卓越的军事理论,有相当关系。诸葛亮亦是一个军事思想家,他也有一些很精辟的观念。今选择其中一些篇目陆续刊载,供读者参阅。

  记得毛主席曾说过《老子》也是一部兵书,如《老子》第三十章说:“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还(指容易给自己造成报复性恶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第三十一章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还说:“战胜以丧礼处之。”这些话对这些年来在世界各地穷兵黩武的霸权主义者是一个很好的忠告,他们的军队到了哪里,哪里便留下一片乱象。在阿富汗是如此,在伊拉克是如此,在利比亚是如此,在叙利亚的乱局也与他们有关。至于他们能不能入耳是另一回事了。《老子》的这二段话还是言之有理。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防御,并没有称霸于世界的愿望。提倡读一点兵书,是为了应对好战之狂人把战争强加于我们身上而已。

兵法【1】

  知有所甚爱,知有所不足爱,可以用兵矣【2】。故夫善将者,以其所不足爱者,养其所甚爱者【3】。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之不能皆坚固也,处之而已矣【4】。兵之有上中下也,是兵之有三权也【5】。孙膑【6】有言曰:“以君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7】。”此兵说也,非马说也。下下之不足以与其上也,吾既知之矣,吾既弃之矣。中之不足以与吾上,下之不足以与吾中,吾既不能再胜矣乎?得之多于弃也,吾斯从之矣。彼其上之有三权也【8】。三权也者,以一权致三者也【9】。管仲【10】曰:“攻坚则瑕者坚,攻瑕则坚者瑕11。”鸣呼!不从其瑕而攻之,天下皆强敌也。

  注释

  【1】兵法《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称诸葛亮推演兵法。《隋书·经籍志》关于兵法的著录,在《孙子兵法杂占》条下附注称:“梁有《诸葛亮兵法》五卷。”《旧唐书·经籍志》已没有记录,说明此书在唐末五代时已亡佚。本条文字是根据《玉海》引苏洵之言“诸葛亮与魏角战兵法”,其内容本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所载孙膑与田忌的对话。【2】知有所甚爱,知有所不足爱,可以用兵矣此谓统兵的将领对自己所统率的士兵中,有哪些是英勇善战为其所喜爱的,哪些是才能不足的,也就是自己所带的士兵长处在哪里,短处又在哪里,带兵的第一要素是知己之兵。【3】故夫善将者,以其所不足爱者,养其所甚爱者善将者,指善于统兵之将领如何发扬善战士兵的长处,帮助战斗力不强的士兵克服其短处,也就是在使用部队时要善于扬长避短,以短补长。【4】处之而已矣此言士兵、马匹、军事器械皆各有其长短,处之,就是按照不同的状况在使用时放在适当的位置上。【5】兵之有上中下也,是兵之有三权也此谓兵有上中下三等。权,变化。三权,谓处理上中下三等的士兵,对其处置也应有不同的方法。【6】孙膑战国时,与孟子同时代的军事思想家,是孙武之后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称:“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先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后世之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后来,孙膑成为齐威王的军师。齐魏桂陵之战,孙膑诱敌深入,大败庞涓所统之兵,遂扬名天下。【7】以君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驷是马拉的车,四马拉一车,故称驷。此句是孙膑给田忌提出驰射取胜的建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云:“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这是知彼知己,孙膑运用兵法于赛场的道理。【8】彼其上之有三权也此谓各以上中下三等相赛,各自可以有三组不同的组合。【9】三权也者,以一权致三者也三权,指对方可以有三种组合的办法来应对,我方以一种组合的办法,战胜彼方。【10】管仲名夷吾,字仲,颍上(颍水之滨)人。齐桓公任为卿,尊为仲父,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汉书·艺文志》著录有《管子》八十六篇,今存七十六篇,系后人托其名所作,其中亦存有管仲之遗说。【11】攻坚则瑕者坚,攻瑕则坚者瑕语见《管子·制分篇》,其全文为:“故凡用兵者,攻坚则轫,乘瑕则神。攻坚则瑕者坚,乘瑕则坚者瑕。故坚其坚者,瑕其瑕者。屠牛坦朝解九牛,而刀可以莫铁,则刃游间也。”这里轫是牢固的意思,注云:“轫,牢固之名也。”意谓攻坚难入。瑕谓虚弱之处,若攻敌之瑕,则敌人能顷刻瓦解,故云“乘瑕则神”,即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如果只知进攻敌方坚强之处,那么其脆弱的地方也会变得坚强。如果进攻其脆弱之处,那么他坚强的地方也能变得脆弱。这里讲用兵强弱有士卒用命与不用命的攻守异势的关系。

  语译

  作为一个将领,对自己的士兵当然知道自己应喜爱什么,不喜爱什么,这样你便应该知道如何指挥自己的士兵去作战了。所以一个善于统率自己士兵的将领,应该知道怎么对待自己不喜欢的士兵,怎样发扬自己喜欢的士兵之长处。将军属下的战士不可能个个都是锐不可挡,马匹不可能每匹都是优秀的良马,兵器也不可能件件都非常精良。问题的关键是你如何去处置他,使他们各得其所。士兵可以分成上中下三等,那么如何使用手下的士兵作战,便有三种不同的方法。孙膑曾经说过:“用你下等的驷,去对抗对方上等的驷。用你上等的驷,去对抗对方中等的驷。用你中等的驷,去对抗对方下等的驷。”这是讲军队的对阵,不是讲马匹的对阵,以下下等当然不足以对付对方的上等兵,这一点我是事先知道的。吾既然在这一点上采取放弃的态度,那么敌方中等的便无法与吾之上等抗衡,它的下等也无法与吾之中等相抗衡,那不就是三战二胜了吗?我所得便多于我所失,从得失上衡量,我应采取这个办法,对方有三种方法来对付我,就以对方这三种与我对阵的办法,我这一种方法就胜过它的三者。管仲曾经说过:“如果你攻击敌方坚强的地方,那么它脆弱的地方也变得坚强了。如果你攻击它脆弱的地方,那么它坚强的地方也会变得脆弱了。”呜呼!如果你不从对方脆弱的地方着手去攻击的话,那么天下到处都是你的强敌了。

  研析

  兵法,实际上便是关于战争问题的理论思考,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理论最发达的时期便是春秋战国这个历史时期。先秦诸子从孔子起几乎没有一个不讲军事和战争的问题,有的是以专门篇幅来讨论军事理论,有的则是专门讨论战争问题的军事理论。如《孙子兵法》十三篇,是春秋后期孙武的专门著作,它几乎成为中国军事理论的经典。晚一点在战国时期有吴起的《吴子》,也是专门讨论军事理论的著作,还有孙膑的兵法。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则专门介绍了孙武、孙膑、吴起这三个军事理论家。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还说过“孙子膑脚,而论兵法”,特别肯定了孙膑在军事理论阐述上的历史地位。汉魏之际战争极其频繁,在这个时期曾经发生过许多著名的重大军事战役,亦是军事思想非常发达的时期。曹操不仅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个军事理论家,他注《孙子兵法》十三篇,体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思想。诸葛亮也是一位军事理论家,他与曹操不同,比较偏重于对孙膑兵法的研究。这一篇兵法便是偏重于孙膑卓越的军事思想。司马迁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早救患于被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这是说论兵与行事两者能完全统一起来的很少,没有挫折和失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如赵括那样言兵事便属于夸夸其谈了,而孙膑既是一个言者,也是一个行者,以其所言行于战事,围魏救赵,其实便是他“以上驷取彼中驷,以中驷取彼下驷”在战争中的应用。这件事,司马迁在《史记》中称:“魏伐赵,赵被围急,请救于齐。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孙子为师。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疲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齐军在桂陵之役所以能取得胜利,那就是具体应用“乘瑕则神”的战略思想,“攻其瑕则其坚者瑕”的体现,故孙膑不仅是一个兵法之言者,也是兵法之行者。诸葛亮的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在孙武与孙膑之间,更多倾向于孙膑。

  孙膑兵法已失传近二千年,一九七二年,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竹简一千九百余枚,中有《孙武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等,特别是《孙膑兵法》更引起中外学术界的关注。(朱)

  补白:

  一个时期以来,习近平同志非常关心我们军队的建设,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始终处于和平建设时期,为了巩固国防,当然应该加强军队的建设。这个世界并不那么太平,在我国以外的许多地区还是战争连绵不断,不是不断在我们身旁有人叫嚷什么先发制人吗?《水浒传》中不是有一个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的故事嘛,林冲让他三着,待他露出破绽,一下子便把他打翻在地。所以我们不怎么喜欢什么先发制人的战术。当然林冲毕竟是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是练过武功带过兵的。即使是核武器时代,那些迷信先发制人的战争狂人也不可能得逞,最终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教。正因为如此,我们还是要有迎击敌人战争挑衅的思想准备。除了加强军队及预备役的训练和整顿,我们还应该努力学习军事理论,学习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懂得如何做到“乘瑕则神”这个卓越的战略思想。因为即使是现代战争,无论哪一方,都既有其“坚”,亦有其“瑕”的一面,故“乘瑕则神”这个观念仍然有效。这个“瑕”不仅表现在军事上,还表现在政治和经济上。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毛主席的军事著作和毛泽东同志一辈子指挥军事斗争的经验,如何以弱胜强,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知己知彼,从而在国防建设的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和提高全军的军事理论的水平,真正做到有备无患。这备是指一旦有人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的时候,不要为那些人的军事喧嚣所吓倒,既要有心理上的,又要有实实在在的准备,这只是为了防御所作的准备,这是我们与那些动不动叫嚣先发制人的狂人的根本区别。总之,我们既不怕事,也不主动惹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22:52 , Processed in 0.20332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