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96|回复: 0

《撩开》之9 云中子现身京城的核心使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6 19: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    云中子现身京城的核心使命

    帝国的部长们现在不干别的,专门以杀人为业了。作者给我们的理由是:他们“杀伐临身”,不杀,实在不行了。毫无疑问,云部长现在出来晃悠,最终目标是杀人。当然了,亲手杀人是杀人,组织团队有计划讲效率杀人,那就是更高层次的杀人了。

    云部长是在第五回出场的,除了女娲娘娘,算是帝国第一个出场的重量级人物,但女娲娘娘好像跟帝国只是协作关系,算是利益联合体,而云部长则是帝国的核心人员之一,所以,他的出场,绝不可能仅仅是催促苏妲己和纣大哥赶紧行动,因为这件事完全可以由他人替代,比如,让女娲娘娘直接处罚她老人家的精英团队,好像更合适一些。

    大概而言,帝国在殷商朝廷安排了足够多的潜伏人员,他们只有接到帝国高层的直接指示,才会全部而迅速地动员起来,一起使劲儿,把殷商政权埋葬,把姬昌的西岐地方政权变成华夏的中央政权。让我们重温云部长那首《妖气》:

    妖气秽乱宫廷,圣德播扬西土;要知血染朝歌,戊午岁中甲子。

    第一句是个基本要求,要做到“妖气秽乱宫廷”,这妖气是对苏妲己和纣大哥而言,也是对其他潜伏人员而言,看官一定没有忘记“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因首相商容、上大夫梅柏、赵启等上本立东宫,乃立季子寿王为太子”这件事,这三个为什么在这件事上这么积极?很简单,他仨是卧底。满朝文武,不会就这么三个帝国卧底吧?如果大家全都行动起来,那会是个什么状态?因此,这第一句是动员令,当然了,这是暗语,人家绝不会承认自己是妖人且浑身充满了妖气。

    这里必须声明一点:我没有也不敢认为殷商朝廷中根本就没有忠臣,那是在侮辱整个华夏文明和民族文化,咱们的任务,也不是分析朝中大臣到底谁是卧底谁是忠臣,咱们管不了那么多,咱们只要做到以下两点:一,能够找出比较显眼的卧底;二,因为盖头问题而不得不扒下个别奸臣的底裤,以示苍天有眼——就算是功德圆满了。

    实际上,处在乱象中的忠臣们,他们的眼里、心里,基本上都把商容、姬昌、黄飞虎之流当忠臣,有很多人跟着瞎起哄,起到的恶劣作用,不比奸臣和奸细少。实际上,看清楚奸臣和奸细们面目的大臣,不是没有,他们也不是没有采取行动,只是,绝大多数读者被《封神演义》里的小花招弄得云里雾里,根本顾不上,甚至跟不可能去操心作者的反复提示而已。

    第二句简单,帝国决定了,有二十四个老婆和九十九个儿子的西岐政权领导人姬昌中奖,大家必须积极配合,利于那小子上位。

    第三句算是具体要求了:要血染朝歌,该死的就决绝地死,没有条件死,创造条件也要死,越是死得惊恐万状,帝国越满意,烦请看官千万注意“要知血染朝歌”那个“要知”,谁需要“要知”?让谁“要知”,干嘛要“要知”?应高说,有人“要知血染朝歌”是对手的,比如纣大哥、美女三人特工组,有人“要知”,则是是出血的,比如商容、梅伯等等,接到“要知”的帝国最高指示,就算是启动了死亡程序,那些“前生造定”的队伍,就得各归其位了。

    大家翻一翻《封神演义》,看一看这首《妖气》问世之后,殷商朝廷有多少大臣死出了新花样,就知道帝国“乃前生造定的”这一批产品的性能有多可靠了。

    第四句当然是个结果了,到这一天,必须达到武王伐纣改朝换代的目标,完不成,帝国自然不会放过他们这些卧底——包括他们的灵魂。

     看官当然可以说鄙人完全是在这里信口雌黄,那么,请看《妖气》问世后的第一成果:

    第六回:朝歌百姓见道人在照墙上吟诗,俱来看念,不解其意。人烟拥挤,聚积不散。正看之间,只见太师杜元铣回朝。只见许多人围绕府前,两边侍从人喝开……命门役将水洗了。

    瞧好了,云部长“在照墙上吟诗”,而且弄得“朝歌百姓……俱来看念……人烟拥挤,聚积不散”,这算不算文化恐怖活动?说老云实质上是唯恐天下不乱,不算污蔑他吧?云部长这是“除妖”还是兴妖,看官也许有自己的正确判断。

    看官试想,云部长爬到天文台上写诗且念念有词——四句诗会念多久?老云一定是千遍万遍念不休,他心里一定在念叨:京都百姓们,你们不来看?我往死里念,我念死你们,看你们还敢不敢憋在家里不出门!

    呵呵,看官如果一定要觉得老云像个疯子,他弄这一出儿,不会产生多少恶略影响,那就只好由着你的性子来了,反正,天子脚下那些一向消息灵通、喜欢指天画地、热爱说黑道白的老百姓,呼啦啦围了上来。

    这位杜元铣洗掉《妖气》,自然是死无对证了,苏妲己和纣大哥说他造谣惑众,当然理由充分,他俩不想让老杜死也不行了。

    问题在后面:老百姓很多都看了妖人妖诗,这一洗,大家心头的妖雾,无论如何也散不开,就剩下无边无际的妖气了;这把鬼火,算是让云部长用他的《妖气》,点出了熊熊烈焰。

    这叫一石数鸟,老云挺能干嘛。

    往下就简单了,杜元铣写奏章,报告《妖气》问世,商总理推波助澜,纣大哥怒不可遏,苏妲己歇斯底里。还没有砍下老杜的人头,咱们那位跟商总理联手上书要求废长立幼的梅伯就跳了出来:

    梅伯曰:“请问丞相,杜太师有何罪犯君,特赐其死?”商容曰:“元铣本章实为朝廷,因妖氛绕于禁阙,怪气照于宫闱。当今听苏美人之言,坐以‘妖言惑众,惊慌万民’之罪。老夫苦谏,天子不从。如之奈何!”梅伯听罢,只气得“五灵神暴躁,三味火烧胸”……梅伯听纣王之言,不觉厉声奏曰:“臣闻尧王治天下,应天而顺人……臣闻‘君如腹心,臣如手足’,心正则手足正,心不正则手足歪邪。古语有云:‘臣正君邪,国患难治。’杜元铣乃治世之忠良……”

    我想,哪怕不是梅伯,听了总理大人一番言辞,也会怒从心头起吧?

    老商,你不挑拨会憋死?恐怕,只有傻瓜才听不出来你和你的云部长一样,是唯恐天下不乱成一锅粥吧?

    梅伯死了,是炮烙而死,比血染朝歌还慷慨豪迈得多。

    问题是,你梅大夫直接就骂出了“臣正君邪,国患难治”,判了殷商政权的死刑,你是准备让你的君王赦免那个杜元铣,还是希望君主把朝中的大臣全杀光?或者,你干脆就是暗示纣王的屠刀应该抡得更凶悍些?看来,这位上大夫梅伯,虽然地位不如商容,他的表现,倒是更野一些。

    那位和商容、梅伯一起上书要求废长立幼的赵启,也死得十分壮烈,他们以及他们的许多同伙,都为帝国的“血染朝歌”尽了自己的绵薄,而纣大哥、苏妲己和他们的配合,天衣无缝。这一切,就像一个剧本,怎么演,导演都筹划好了。

    这里,有一个结论,希望看官格外关注:殷商之亡,启于纣王女娲宫进香,始于云部长朝歌除妖。

    当然了,咱们必须肯定:第一个出场的帝国部长老云,爬上高墙呜呜啦啦吟哦不休,一首《妖气》裹着血雨腥风横空出世,铭刻在国家天文台的照壁上,堪称利在当朝,功在千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22:39 , Processed in 0.10948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