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653|回复: 0

天下纵横谈:美欧各自陷入泥潭,中国两手整合周边2012-5-1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4 08: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然,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问题的进展,对美国的震动是最大的,评论员认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必然会看到美国会就这一问题,对日本与韩国分别展开威逼利诱,美国也会在朝鲜半岛相关问题上,发挥自身的影响力,与中国反向而动,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这么说,现在最希望朝鲜搞第三次核试验的,恐怕就是美国人了。】

  1、法德矛盾激荡欧元,两国再磨合尚需时日

  ●奥朗德暗示不会让德国阻止其刺激经济计划

  据法新社5月10日报道:法国候任总统奥朗德10日暗示,不会让德国阻止其推动刺激经济的计划。奥朗德当天在巴黎会见欧元区集团主席与容克,希望可联合其他欧元区国家,支持其推动改变欧元区政策的立场。双方没有交代会谈详情,但容克据报向奥朗德重申之前的警告,指欧洲的财政协议不可再重新谈判。

  ●德国警告不要干预央行策略

  据路透社5月13日报道: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13日警告说,法国新当选总统奥朗德不要企图干预欧洲央行的策略及破环欧盟财政协定。此前,德国总理默克尔曾表示,依靠扩大财政支出并新增债务,来刺激经济增长的做法,只会让欧元区陷入新一轮更深的债务危机中。法国社会党发言人则反驳,默克尔仍坚持自己的立场,但她不能凌驾法国人民的意愿。

  评:
  【法国左派力量上台之后,欧元区骤然紧张,欧元兑美元以及其他货币连续下滑。欧元的走势,反应了资本市场对法德核心凝聚力的担心,这是很自然的。那么,法国与德国的经济合作以及在欧元区应对危机的政策上的分歧,会不会让欧元区再度出现“黑天鹅事件”?

  评论员认为,虽然目前还看不到法国新当选的总统奥特朗,有向德国立场靠拢的迹象,但这也许只是时间问题,评论员之所以做出这一判断,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法国有前车之鉴。

  1981年,法国左派候选人密特朗上台,一度就导致法德经济合作关系紧张,密特朗当时也是一反西欧各国的经济紧缩政策,在英国德国等国大搞去国有化的时候,密特朗一度要推进国有化,结果导致法郎在数个交易日内猛跌,国内一些富人资本纷纷出逃,法郎接近崩溃边缘,最后密特朗不得不停止经济刺激,并向德国求助,在德国的支持下,法国迅速开始了经济紧缩的进程,并进一步强化了与德国的经济合作。

  评论员认为,不论是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应该不会忘记那一段历史。更何况,当前的情况更不是昔日可比,30年前,还没有欧元,现在,欧元已经成为现实,法国需要经济发展,但是,法国也需要欧元继续存在乃至能够在经过这次金融危机,成为与美元并立的世界储备货币,而与德国的紧密团结,是唯一之路,因此评论员相信,在与德国经过一番磨合之后,奥朗德将会渐进、适度地从他的竞选立场上后退。

  当然,作为条件,法国将向德国提出某些要求。评论员认为,虽然还难以断定这个要求具体是什么,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欧元区在财政与货币政策上,保持比目前更大的灵活性。下面再看一条消息……】

  2、摩根大通巨亏透露玄机,美联储可能再谈QE3

  ●摩根大通巨亏导致金融监管呼声再起

  据新华社5月11日报道:自摩根大通银行10日意外披露20亿美元巨额亏损之后,美国金融界再次风云突变,不仅摩根大通自身声誉面临巨大质疑,其华尔街同行也遭到连累。而监管者则试图抓住这次机会,借机加强对大银行的监管。

  摩根大通10日披露,由于风险对冲方面的投资策略失败,该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首席投资办公室”(CIO)在过去6周损失20亿美元,并且损失未来还可能再增加10亿美元。巨额亏损立即引发市场对摩根大通经营状况的质疑和担忧,摩根大通股票11日开盘即一路下跌,最终收盘大跌9.3%至36.96美元,市值一日蒸发150亿美元。多家机构纷纷下调摩根大通的收益预期和投资等级。野村证券的分析师格兰·绍尔将摩根大通今年每股收益预期从4.75美元下调至4.32美元。不过他认为,对摩根大通来说这点损失不是主要问题,因为其尚有足够资本消化亏损,真正的问题是声誉受损,因为这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市场信心受挫、监管呼声增加和经营环境恶化等。

  评:
  【在欧元区战战兢兢迎来法国左派领导人上台之后,美国也迎来了一轮股票市场的下跌。在往期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多次谈到,当前美国所释放的各种经济数据,似乎都在指向美国经济复苏,但实际上,这些数据的水分是相当大的,有的甚至是颠倒黑白。

  比如美国的实际失业率,如果是10%以上,则意味着美国处于经济危机恶化之中,而处于8%左右,则意味着美国经济处于复苏的途中。当然,美国经济数据的真实内幕恐怕只有美联储与财政部最清楚,美国舆论与美国民众也是被误导被忽悠的。

  正是因为美国经济复苏的各种迹象,不过都是幻象,所以美国的股票市场上涨,成为当前能够提升美国公司利润,维持美国GDP增长的最重要的一个领域。摩根大通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先鲜活的例子,它说明,除了股票市场之外,美国的其他金融市场,依然陷阱重重。

  到目前为止,摩根大通还没有披露其具体损失的原因,不过,从摩根大通是美国金融衍生品的创始鼻祖投行之一的地位,就不难推测,摩根大通这次依然是在金融衍生品上吃了大亏。摩根大通能够活过2008年的金融衍生品危机,说明其在金融衍生品投资领域的行动时非常谨慎小心的,但这次一出手就遭遇巨亏的结果表明,美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依然充满巨大的风险。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美国规模巨大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依然是一个不可以参与的市场,一旦参与,将成为那些陷入其中已经数年之久的庞大资金的对手盘,而被吃个干净。而这就是美国更大的金融风险所在,它有可能导致美国部分金融市场的彻底无效化。

  一旦如此,美国释放再多的流动性,恐怕都不能撬动美国经济的复苏。在往期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多次谈到美国还无法抗拒QE3的诱惑,目前仍然维持这一判断,虽然从本质上而言,QE3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刺激,依然很大可能是无效的,但是,如果没有QE3,那么美国的金融问题恐怕就要早日暴露了,比如,美国的股票市场恐怕将失去重要上涨动力。下面再看两条消息……】

  3、中国两手解决黄岩岛事件,文攻武备逐步推进

  ●在菲律宾的中国团队游客正在加快返国

  本报综合消息:我国发布旅游安全提示后,在菲律宾的中国团队游客正在加快返国。国家旅游局有关人士5月13日说,根据全国旅游团队服务管理系统目前掌握的旅游团上报信息,13日我国在菲律宾旅游团队共有24个,游客682人。5月14日、15日共有7个团211人。

  鉴于国家旅游局5月10日晚已发布旅游安全提示,建议我国旅客近期暂缓赴菲律宾旅游。为避免旅游安全风险,内地多数旅行社暂停赴菲律宾旅游的发团和报名。目前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飞往菲律宾长滩岛的包机已经暂停。

  ●菲低调处理中国南海军演

  据BBC中文网5月13日报道:菲律宾军方发言人伯格斯上校日前说,任何国家的军队都有权在国际海域进行军事演习。但菲律宾对中国此次包括最大型作战舰只的海军演习一直予以密切关注。伯格斯强调,只要中国军演不进入菲律宾海域,马尼拉当局不认为会出现任何问题。此前,有日本媒体报道说,中国海军正从第二岛链南下,至菲律宾附近的中国海域演习。

  评:
  【从美国与欧元区的情形来看,当前菲律宾的挑事,既是时候,又不是时候。说是时候,是美国与欧元区都在一定程度上乐观其挑事。要是中国真的与菲律宾在南海发生不可控制的冲突,相信美欧都会从资本流入方面得益;说不是时候,是在当前这种情况下,美国既没有资源,也没有胆量,借助黄岩岛事件,在东亚地区与中国发生较为激烈的外交冲突。

  评论员认为,这正是中国“慢工”解决这次黄岩岛事件的外部环境,它让中国的“文攻武备”有了更宽松的操作空间。以上两条消息中,其中有关南海军演一事并未得到中国军方证实,但仍可以看做是中国“文攻武备”,两手解决黄岩岛事件的最新动作,在菲律宾已经没有多少牌可打的情况下,中国手里的牌却在有条不紊地打出。我们还可以期待更多的牌,在未来的对峙中不断打出,比如在黄岩岛周围实施禁渔期管理,乃至在我渔政与海监的支持下,在黄岩岛岛礁上进行某些管理性的作业等等。

  在往期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多次谈到,这次菲律宾挑衅开端,中国就必须利用这个机会,给菲律宾一个记得住的教训。目前看来,中国不仅是要给菲律宾一个记得住的教训,还要将黄岩岛事件的解决模式,探索成中国与周边国家处理类似事件的一个模板,因此,每一步,都应该有详尽的评估与推演,各种预案都会做足,才能有下一步的行动。道理很简单,对菲律宾而言,黄岩岛事件就是黄岩岛事件,对中国而言,黄岩岛事件的解决方式,将体现出中国周边国家乃至世界在中国崛起的关键节点上,与中国的磨合程度。

  所以说,黄岩岛事件的解决,要发力的地点不仅仅在黄岩岛,在中东、欧元区、美国,以及东南亚、东亚地区,中国都需要不同程度地发力,从而让黄岩岛事件,在中国可控的烈度范围内,做到符合中国意愿的解决。

  也正是因为如此,评论员认为,黄岩岛事件恐怕还要拖延一段时日,才能看到相对平静阶段的到来。下面再看两条消息……】

  4、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开谈,美国感受最大震动

  ●中日韩三国同意年内启动自贸区谈判

  据新华社5月13日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3日说,中国、日本、韩国同意年内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当日在北京举行。会后,温家宝、韩国总统李明博、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共同会见媒体。

  温家宝说,三国同意年内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这是一个重大战略决定。“我们要为早日建成三国自贸区共同努力。”他说。上午,三国正式签署中日韩投资协定。温家宝说,“这是三国合作在经济领域制定的第一个重要法律文件。我们承诺将认真履行协定,为三国扩大相互投资创造稳定、公平、透明的环境,进一步深化中日韩经济融合。”

  ●李明博称中日韩一致表态不接受朝鲜进行新核试验

  据法新社5月13日报道:正在北京参加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韩国总统李明博在13日表示,中日韩三国一致认为,朝鲜如果进行新的核试验,那将是令人不可接受的。“我们三国一致认为,我们将不会接受朝鲜进行进一步核试验或发起进一步的挑衅。”李明博在一次会议结束之后对记者表示。

  评:
  【在今天的最后,我们来看一下,中国最近在东亚经济整合方面的进展。在5月6日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曾经谈到两点,一是:“既然韩国已经将中韩经济合作问题,与朝鲜半岛相关问题进行切割,那么中国也必然会在朝鲜半岛有关问题方面,推动其向着更有利于中韩乃至东北亚整个经济合作的方向发展,比如当前正在炒作的朝鲜第三次核试爆问题,在近期就会变得不太可能出现。”

  二是,“韩国在日本之前展开与中国的自由贸易谈判,恐怕将给早就口头表态但却没有行动的日本,一个很好的提醒了。眼下,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刚刚完成了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作为美国的盟友,日本断然是不会在其首相访问美国之前,与中国正式开谈自由贸易的,否则,日本首相访问美国的气氛,就不可能是正常的。而在日本首相结束对美国访问之后,我们有很大的理由判断,中日自由贸易谈判拉开大幕的日子也为期不远了。”

  以上两条最新的消息,印证了评论员的这一判断。此前,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晤,已经举行了四次,这次三国领导人终于就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问题,达成了相关协议。东北亚的经济整合,可以说有了新的突破。当然,相关具体的谈判,将是非常复杂的。

  而韩国总统李明博的这一信息披露,则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在韩国展示了将朝鲜问题与中韩经贸问题,以及东北亚经济圈问题进行切割之后,中国自然会发挥自身所独有的影响力,推动朝鲜半岛有关问题,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美国极力炒作的所谓朝鲜第三次核试验问题,也很有可能会被证明是子虚乌有,因此,不会成为阻碍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新问题”。

  当然,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问题的进展,对美国的震动是最大的,评论员认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必然会看到美国会就这一问题,对日本与韩国分别展开威逼利诱,美国也会在朝鲜半岛相关问题上,发挥自身的影响力,与中国反向而动,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这么说,现在最希望朝鲜搞第三次核试验的,恐怕就是美国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5 06:51 , Processed in 0.09378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