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21|回复: 0

沙漠野草:也算怀古,赵飞燕萧观音、汉成帝宋度宗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 10: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宫中只数赵家妆
败雨残云误汉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
曾窥飞燕入昭阳

  这首诗的题目叫做《怀古》,作者是辽王朝的皇后萧观音(公元1040-1075)。

  正是这首诗,给姿容卓绝、能诗善书、工词善歌、长于琵琶的萧皇后,在险恶的宫廷斗争中,惹来了杀身之祸。因为这首诗里面有三个字“赵惟一”,这个赵惟一,是宫中一位能够演奏乐器的伶人,有居心叵测者,就参奏皇上,萧皇后曾借赵惟一奏琴之机,与之私通。这下有诗为证,便将此案坐实,赵惟一全族被诛,萧皇后被赐死。

  此诗说的是汉成帝刘骜以及赵合德赵飞燕姐妹的事。昭阳是昭阳殿或者叫做昭阳宫,赵合德赵飞燕曾居住于此。唐朝诗人王建有一首词《宫中调笑》,结尾处就是“春草昭阳路断”,说的就是成帝专宠赵家姐妹,只到昭阳殿而不去别宫,从而使得从昭阳殿到其他宫女居住处的路上,竟至都长满了荒草,此即本诗“曾窥飞燕入昭阳”。赵飞燕姐妹无子,为了不失宠,求子心切,可能再加上身心需要,与宫奴私通以求怀孕又没有效果,遂将后妃中有子者皆杀死,成帝于是彻底无后,这就是“败雨残云误汉王”。

  想想看,这首诗也的确太容易叫人产生联想了。看来,文字狱,并不仅仅是我们熟悉的“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两起文字狱都是少数民族的,文字都是汉字,载体都是诗歌。)

  说起公元前51年到公元前7年,基本上人们会大脑一片空白,说起西汉第十二任皇帝,知道者未必有多少,说起刘骜先生,知道者同样不会很多,但说起汉成帝,就会有不少人知道是谁了,说起赵飞燕、王莽,那就几乎人人皆知了。所以,说历史,未必就是柏杨先生所说的公元纪年最好。精确的东西有时候往往最抽象。柏杨先生写历史,历史观受个人感情爱憎左右太明显不说,仅仅一个纪年问题,就不很可取,全部换为公元,还有诸多的帝王,因为个人憎恨谥号等,都只说名字,而一律不说大家都很熟悉的某某公、某某王、某某帝多少年等谥号庙号年号帝号,许多本身很具体很形象生动的东西便由此变得都抽象了、都难以记忆了。本文不谈论这个问题,顺便一说罢了。

  中国,我已经说过了,从上古时候开始,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从外部的空间疆域上,到内部的人群民族上,都在不断的变化。所谓历史地理,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就是不同时期中国的地理范围。孔子说,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历史上,不断融入中国的所谓夷狄,不论是政权形式还是文化水平,文明程度无一例外,均大大落后于中国(华夏),所以往往对中国文化,敬仰不已,喜爱有加,乃至良莠不辨,兼收并蓄。文字狱,就是其中一个。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时不时会扯到宋朝,说到汉朝的机会好像没几次。今天所说的恰恰就是与宋朝并立的、令赵宋朝野君臣头疼不已的契丹政权“辽王朝”<立国时间起于五代,为公元907-1125,后又有西辽,时间1124-1218>的一件事。被辽道宗耶律弘基(公元1032-1101.辽王朝倒数第二位皇帝,也是一位有成就的书画家和诗人)称为“女中才子”的萧观音。她作的那首七绝《怀古》,“怀”的就是汉成帝刘骜和赵飞燕姐妹那档子事的“古”,结果因为“文字狱”,被知音、文友兼丈夫的道宗皇帝赐死。(与宋王朝并立的少数民族女真族的金王朝<公元1115-1234>,立国时间虽短一些,所留诗作比辽要多,除了金世宗完颜雍之孙完颜踌外,大多为金朝辖内汉人所作。而所谓羸弱不堪的大宋<公元960-1279>,虽然风雨飘摇,历经屈辱,却陪过了辽、金,并且与上帝之鞭的蒙元对抗四十多年,而金灭辽只用了十多年,元灭金只用了二十多年。)

  宋朝末年,连续几位皇帝,度宗赵禥(qi),恭宗赵显,端宗赵昰(shi),末帝赵昺(bing),除了宋度宗赵禥以外,最后三位皇帝,也就是宋度宗赵禥那仅仅成活下来的三个儿子,真是活得悲悲惨惨,死得凄凄惨惨。度宗寿命三十四岁,1264年登基,在位十年,享尽了人间荣华富贵和天下美女,他的早死,不是如同崇祯帝那样为国家、为江山社稷、为黎明百姓殚精竭虑,更不是无颜面对列祖列宗而自尽,按照史书记载,他的死,更象汉成帝刘骜,主要原因是沉迷女色,曾经有过一夜宠幸美女三十人的恐怖记录,虽然他即位时已经二十四岁,蒙灭金已经三十年,蒙古军队正在准备彻底并吞大宋王朝,形势极其凶险,但他依然纵情酒色,毫无一丝丝忧患意识,更没有什么复兴、中兴等中国梦。奇怪的是,虽然他纵情美色,但他的子女却非常少,儿子只有三位成活。而同样荒淫无度的汉成帝,甚至干脆没有子嗣,据说其宠幸的赵氏姐妹自己不生育,还因为嫉妒而一一除掉了别的后妃子女。汉成帝寿命四十四岁,在位二十五年。汉成帝刘骜与男宠张放搞同性恋,迷恋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以至于没有后嗣,大肆任用太后王政君的外戚,导致后来的王莽擅权以至于称帝,结束了西汉,刘骜死于赵合德的床上,而赵氏姐妹后来也双双自杀。

  可怜的赵显,三岁即位,五岁被谢太后带着投降蒙元,十八岁进入西藏做僧人,五十二岁因为文字狱被元英宗赐死。他那年本已经是享誉极高的一代高僧了,却在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写下了招致杀身之祸的诗句:“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赵昰,死的时候才九岁,在位两年。他是在宋元战争中掉入海中染病后死亡的。赵昺,在位一年,死的时候七岁,被右丞相陆秀夫背着投海自尽(左丞相是文天祥,已经被张弘范俘虏,后拒绝投降而被杀害),身后是包括张世杰在内的、随之一起殉国的南宋十余万军民。可见,人们忠心耿耿的似乎只是一个理念,而并非完全是赵家的那几位令人失望又同情的皇帝。

  宋度宗的昏庸,不但直接导致了大宋朝的加速灭亡,也导致了他的三个儿子先后死亡。有人说,度宗智力比正常人低下,其实并非如此,他写有不少诗词,而且,从他的次子赵显的表现看,其智力至少应该属于正常。

  强盛的汉朝与羸弱的宋朝,西汉末的成帝刘骜与南宋末的度宗赵禥,相距近1300年,却又有多少相似之处啊。

  而辽朝萧皇后(唯有知情一片月)、宋元之际的赵显(黄金台下客)、满清的戴名世(清风不识字。该诗作者说法不一。)、徐骏(狴下),几宗有名的文字狱,也都在少数民族手里发生,不能不令人深思。(前三者如果可以说是欲加之罪的话,将陛下“错写”为“狴下”,连我自己也不大相信是手误。如果在“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前面,再加上“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如此咏牡丹而触景生情,恐怕不论是你还是我还是他,都不再会相信这是一宗十分冤屈的文字狱了。)

  (最后,以此问候各位朋友:近日重感冒,无暇多问安。唐词与宋诗,读来意更酣。辽金元三代,我也生流连。吟咏萧皇后,怀古满怅然。各位朋友,在此,野草对各位深致问候,祝大家健康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9 22:47 , Processed in 0.15640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