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90|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智库-东方时事解读讨论核心内容摘要》【第2021-11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7 01: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30日,星期五,2021第110期

  【话题】“发射架”上的“消耗战”

  【背景】

  (1)俄西仍在“交易”中,但由于西方在阿富汗渐转为战略被动,尤其在“7.14事件”被定性为恐怖袭击后,俄罗斯开始坐地起价。

  (2)俄罗斯阿富汗政策之“小九九”真实存在,且到目前为止,俄罗斯之阿富汗政策仍未实质性调整。

  (3)国际社会摆出与西方邪恶势力打一场“消耗战”的战略姿态,“7.14恐袭事件”最终结论虽未出台,一旦最后盖棺定论,且锁定直接凶手,中国一定会报复。且中国已将“东伊运”作为衡量敌友的“敌我识别器”。

  (4)美国针对“7.14事件”的所有“救火”工作彻底宣告失败。

  (6)西方再度陷入与中俄两大国的“双线作战”之中。

  (7)中国继续坚持一切依靠自己,一门心思、心无旁骛的准备“最后摊牌”。

  【核心观点】

  ●西方邪恶势力在恐惧之余急切想“将水搅浑”

  1、“7.14事件”已经定性为恐袭,正在就最终调查报告做最后准备。

  2、与此同时,有人“顶风作案”(巴基斯坦再次出现针对中国人的枪击事件),且有两个嫌疑犯被抓显得非常微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对“7.14事件”的最终结论,以及结论给出前的这段等待,幕后黑手最为恐惧。

  3、“7.14事件”至今无人认领,但对于“顶风作案”不排除“有人主动认领”的可能性。

  4、西方邪恶势力的目的就在于把水搅浑,通过对中国设下之“东伊运”这一“敌我识别器”弱化处理,弱化、迟滞“7.14事件”相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

  ●没有人能阻碍国际社会围绕阿富汗问题与西方邪恶势力打一场“消耗战”

  1、再谈中国在处理阿塔的态度上与处理缅甸问题类似,且拿出“东伊运”作为“敌我识别器”进行敌我甄别,阿塔也好,阿富汗政府也罢,根据他们的态度决定他们的代表性。

  2、中国瞄着“东伊运”说事儿就是瞄着“三独问题”之“疆独问题”在阿富汗反手大做文章。

  3、中土在抗美援朝中交过手,土耳其是中国手下败将。

  4、在介入阿富汗的问题上,中国并不着急,一边搜集证据,一边“零敲牛皮糖”(团结、依靠中亚、南亚积极力量),美国只要支持,第一迟早会露出马脚,第二会大量消耗资源和时间,直到打的这些西方邪恶势力的爪牙、走狗“香港反对派化”为止,打的西方邪恶势力消耗不起为止!这恐怕是西方急急忙忙把水搅浑、转移焦点的主要原因。5、“顶风作案”一定会被“抓现行”,这恰恰是国际社会正要等待的东西。

  6、中国就是要在西方邪恶势力盘踞20年的中亚地区“搞土改”。

  ●中国既定之阿富汗政策原则不会改变

  1、对于俄罗斯组织的多哈四方会谈(俄美中巴),中国不会实质性参加,因为其与中国阿富汗政策相违背(之所以还要去,是顾全大局)。

  2、对于多哈四方会谈美国十分着急,因为他要解决西方盘踞在阿富汗势力的后勤补给通道问题。

  3、中国在“北京通道”问题上会首先顾及巴基斯坦的态度,这与俄罗斯“莫斯科通道”不同。美国很想争取到巴基斯坦,一旦如此,必然瓦解中巴战略互信。如果这一点达不到,就借用“通道问题”在中俄战略互信中“掺沙子、使绊子”。

  4、再谈西方不能就此放弃阿富汗,印度和巴基斯坦不太理想,最佳选择仅剩“莫斯科通道”,而对此,美国越急俄罗斯越高兴。

  5、如果俄罗斯在“东伊运”问题上继续保持沉默,那么中俄战略互信或只能保持在一种较低的水平,国际社会只能提供国际社会认为必要的策应,而非俄罗斯认为最需要的策应。

  6、没有中国,俄罗斯是无法独立平衡西方在中亚影响力的。如果俄罗斯在“东伊运”的问题上有所保留,那中国就将中美影响力平衡到俄美平衡力相当或对俄罗斯稍稍有利的程度。换言之,俄罗斯阿富汗政策“小九九”这个“援”,也是中国“围点打援”策略的一部分。

  【话题】美国二季度GDP数据远不如预期

  【核心观点】

  (1)所谓疫情结束后,美国经济衰退立刻结束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其股市“重返巅峰”。因为美国服务业占其经济重量的80%,在其中,美国金融服务占至少30%。

  (2)当然其也可用通胀去解释所谓“经济恢复”,在华尔街的词典里,通胀意味消费旺盛与经济过热。

  (3)由于息首先会影响到利率的稳定,所以,对于完全服务于华尔街的美国金融当局而言,其制定的金融政策与美国社会当前正面临的通胀问题必然产生矛盾,且矛盾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尖锐。

  (4)美国之所以今天还能玩股票,就是因为中国还在用美元(继续购买美国国债,温水煮青蛙)。中国追求的是“河渡人”(有前提的,有红线的),而这也是西方唯一能利用的。

  (5)而特朗普上台后,废除多德弗兰克法案与沃尔克法则,一切回到了次贷危机之前,甚至比之前还要放松。美国能做的就是继续印钞。

  (6)美国内部吵吵嚷嚷、打打闹闹,不过是为了蛋糕不够大,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所以各方都在叫嚷经济快坚持不住了。而拜登政府则打着人民的名义继续印钱,只有这样,各方才皆大欢喜,暂时平息。

  (7)中国仅仅调整关税,限制产能就把西方企图用自然资源扼制中国发展的企图彻底打翻。澳大利亚面对高通胀,面对市场需求大幅减少,只能快卖、贱卖铁矿石换取必要的生产生活资料,随着通胀增加,铁矿石越来越便宜,而生产生活资料越来越贵。

  (8)大量的钱只能去买房子,买国债(黄金暂时不能自由买卖)。按照正常情况,由于担心通胀,应该因利率而限制购房热情,但某种原因又让大家反而不担心加息,反而造成买房热,说明美国经济、金融,乃至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不正常。

  (9)西方在“钱生钱,用钱控制一切”的方面玩的比较劲道,可惜最后误入歧途。

  【话题】伊朗也动了和西方谈谈“德黑兰通道”价值几何的心思

  【核心观点】

  ●“7.14事件”对伊朗政局影响深远

  1、伊朗新总统将在8月5日正式就职,其背景之一就是“7.14事件”被定性为恐袭。

  2、美国之所以伊朗说三说四就是在试探伊朗决策层(妥协派中的强硬派),尤其在“7.14事件”被定性为恐袭之后,如果没有这件事,恐怕西方都懒得测试。

  3、美国之所以测试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伊朗的态度有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即哈梅内伊的讲话。

  ●伊朗也动了不妨说说“德黑兰通道”价钱几何的心思

  1、哈梅内伊首先看到了“7.14事件”后续的背景,其次则要甩锅(甩给鲁哈尼政府),最后则对西方发出“此一时彼一时”的信号。

  2、面对“7.14事件”,伊朗与俄罗斯类似,恐怕也不太想与西方说太多务虚的事情,索性谈谈“德黑兰通道”的价钱几何。

  3、西方则暗示不排除军事手段强行打通“德黑兰通道”加以反制。

  ●当前大家都将眼光放在了“7.14事件”的后续发展上

  1、各方都不急,只有西方急。既然如此,对国际社会而言,不妨采取“敌不动我不动,敌欲动我先动!”的策略加以应对。

  2、美国显然吸取了阿富汗撤军的教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表示不打算在伊拉克撤军。

  3、“东伊运”不仅仅是敌我识别器,更是对美国施压的切入点。

  【话题】“岛国”的命运

  【核心观点】

  ●日本企图缓和朝日关系却再次落得“里外不是人”

  1、日媒放风韩国官宣与朝鲜重启通信渠道前,已提前向日美说明情况,一方面验证美国让步于承诺确实存在,另一方面日本也在刷存在(在美国不待见日本的情况下)。

  2、日本显然在强调美日韩之内部协调之外,还抱有“小心思”,那就是韩朝既然能缓和关系,日本为什么不能?

  3、日本想要缓和日朝关系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但鉴于最近朝鲜对日本“火气太旺”,显然日本这份“热情”实现起来不太容易。此外,日本如此和美国讨价还价恐怕会更不受美国待见,如此日本便落得个“里外不是人”的境地。

  ●昔日的日不落帝国被骂作“没用的东西”

  1、中国国防部所谓“坚决反对不远万里派军舰刷存在感”,可谓对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战斗群极其直白的警告。

  2、从美国抱怨英国的情况看,英国此时来南海恐怕真的时机不对。这期间就发生了舍曼访华失败和“7.14事件”被定性为恐袭两件大事。

  3、美国抱怨英国的背后本质是,如果英国最终不敢实质性挑衅中国,对中国施压的话,就滚回欧洲去,叫你来南海不是旅游的。

  4、对中国而言,如果英国敢于发动类似黑海事件的行动,则中国必然对其强制反击,否则就等同于被打了不敢还手。

  5、严格意义上说,英国并不算有核国家,其核武都掌握在美国手中。此外,英国更不是所谓核大国,因为其根本不具备核战争潜力,世界真正意义上称得上核大国的只有中、美、俄三方。

  6、在英国看来,鉴于个黑海事件的前车之鉴,即英国军舰在被俄罗斯方面实弹驱离后,美国对其后续发展根本无从掌控的残酷现实,考虑到英国在香港的切实利益,英国对中国做实质性挑衅的结果恐怕会极为悲惨。

  7、如果英国不挑衅,恐怕在美国这里是交不了差的。大家不妨继续观察,看英国是否会通过某种“新闻式挑衅”结束南海之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21:13 , Processed in 0.3127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